卢麒元‖中庸的思考范式,是我国能产生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根本性原因!

繁体

【中庸的思考范式,是我国能产生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的根本性原因!】

《中庸》我一直认为它是儒家最高的哲学经典,因为孔子一生反复强调“中庸”,甚至孔子认为中庸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请注意我的叙述:道者,中也,德者,庸也;从天道到人道,以中正贯之。

请注意我的话,“道中之人,人于道中”,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也可以叫常态,就是我说的“德者,庸也”。第一件事情,《中庸》是道德律的哲学概述,这是我对中庸的第一个评价;第二个评价《中庸》是儒家的方法论,不管你是治学、治家、治国,不管你是入世还是出世,《中庸》都是不二法门。你记得我讲课里边说的吗?我说主体性、适应性、创造性,我说的正心以中、修身以和。

其实我们用的就是《中庸》的这个方法论。事实上,《中庸》这个方法论极为重要,因为“中”就是本质、就是规律、就是事物发展的真相,它就是道。

那什么叫“庸”呢?“庸”就是“道中之人、人于道中”形成的一种常态。你知道这是多么重要的看法,或者是多么重要的心法,是多么重要的实践吗?有了这个东西,你还能理解孟子在战国时期不为所用的原因,有了这个对《中庸》的理解,你是否才能开始理解改革开放?理解邓公?

何为《中庸》?为什么我们不简单的否定资本主义,我们也不简单的否定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我们不简单的否定美国式的资本主义,不简单的否定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我们采取的是融合的方法,我们用的是“中”并且让之“庸”,听到了吗?我们将国家资本主义引入社会资本与国际金融资本,形成了我国的现在的“中庸”的状态,它才是道德,它才是正确,它才是根本。

《中庸》思想的运用在我国的受我国古典教育的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一种思考范式——方法论,它才是我国产生伟大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的根本性原因,请注意何为“中”?矛盾的对立统一就叫“中”。何为“庸”?斗争中的同一性就是“庸”。我们总在说义利之辩,请注意孟子的话,“利者,义之和也”,这就是《中庸》,厉害吧!不懂这些东西,何以谈《中庸》呢?最后我想说:“中庸是儒家修行的心法”。

儒家的修行落在了“诚”字上面的,正心以中不要诚吗?修身以和不要行吗?最后我给大家的那段话“以无间入有隙”,全靠一个“诚”字。你为什么由散乱的一堆碳在高压之下凝聚成金刚石,无往而不利?你为什么能使“利者,义之和也”?他原因在这个“诚”字上面。“诚”字的发心,那种坚如钢的那种东西,形成的那种至诚。

就哲学意义上而言,《中庸》其实表达了我们当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刚才讲了,我们《中庸》讲的是执两端而用中。我们不知道有矛盾吗?知道的嘛。执两端——矛与盾,而我们用“中”。执两端而用中。我们知道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我们在矛盾中之中寻求平衡点。我们不知道斗争是永恒的吗?我们知道。但是斗争中存在着同一性,它有不同特征和矛盾,但又有同一性。

能抓住同一性,使之庸。庸就是一种常,“庸也,常”。变成一种常态、一种平衡态,才能建立起社会秩序。《中庸》的含义极为深刻,也极为深邃。到了孟子,《中庸》这个东西开始走入到某种,我个人认为偏离了曾子和子思的想法,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向左偏了。也就是说,在战国时期,它不能成为战国时期的诸侯的利器,是因为它自己本身未达至最高境界。

但无论如何,我都喜欢曾参、喜欢子思、喜欢孟子,当然我也喜欢孔子和颜回,他们都是中国伟大的、春秋战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给我们留下如此了不起的皇皇巨著,让我们可以在2024年的五四青年节,如此痛快地回到历史来打开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画卷。

(依据卢师讲座整理,讲课时间2024.05.04)

来源:思勤棠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