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露浓色白,白露节气知多少?五首白露诗词欣赏

繁体

来源:北京天文馆插图肖军/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胡盼盼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转眼,秋又凉了一度。

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仲殊说: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

今日白露|露浓色白

白露节气知多少

当太阳运行到黄经165度的时候,即每年阳历9月7日前后,为白露节气。今年将在北京时间9月7日23:32迎来白露节气,当天在北京古观象台,正午时分利用圭表测得日影长度约为五尺三寸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今年白露节气后,9月10日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礼记·月令》:“仲秋之月,盲风至。”《礼记正义》载:“谓之白露者,阴气渐重,露浓色白。”处暑后,气温下降很快,虽然不算很低,但夜里的温度已经满足露水形成的条件,当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了细细的小水滴,小水滴凝结的比较多且重,就呈现白露。

夏秋之交,苍龙七宿已不在南方中天最高位置,龙头伏向西南下降,而代表龙尾摆动形成的旋风的箕宿在黄昏前后位于中天位置,即与《易经·乾卦》中的“亢龙有悔”相符合。

白露当天晚8点左右,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刚好上中天。斗宿是北方玄武的第一个星宿。《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是说这个斗是扣着放置的,不能用来舀酒。《石氏星经》言:“斗六星赤,在天市垣南,半在河中。”斗宿又名南斗,《步天歌》:“六星其状似北斗。”《史记·天官书》曰:“南斗为庙。”《晋书·天文志》载:“南斗六星,天庙也。”和北斗一样,南斗也是因形状而命名的,斗宿是玄武中的蛇身部分,代表朝堂。斗宿对应的古希腊星座是人马座的中部。

今日白露|露浓色白

白露三候

白露的物候均与鸟类有关: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群燕南归雁南翔。”不管是小的燕子,还是大的鸿雁,都感受温度变化,天气冷了,开始飞向南方过冬。玄鸟就是燕子,燕子也要南飞避寒。“羞”同“馐”,是美食的意思,鸟类感知到肃杀之气,开始为越冬积蓄食物。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白露已到,中秋不远。月亮在天边又大又圆,我思念的人啊,你是否也跟我一样望着这轮秋月任思念泛滥?

月亮越圆,对故乡越发思念,夜晚仰望苍穹,越感到故乡风清月明,空气甜甜。

杂诗》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秋风凛冽,白露凝结成了晨霜。窗外,枝条一天天干枯,绿叶也一天天发黄。思绪万千,彻夜难眠,久久在庭院前伫立。

踌躇满志,却已是年过半百之人;豪情满怀,却已回不去少年时光。

悠悠岁月,难免留下遗憾。虽已年老,但心还年轻。

余生,把岁月过成一朵朵娇艳的花,在四季绽放;余生,把岁月过成一首首浪漫的诗,在岁月吟唱。今日白露|露浓色白

摄影:北京天文馆 肖军

《白露八月节》

【唐】元稹

露沾蔬草白,天气转青高。

叶下和秋吹,惊看两鬓毛。

养羞因野鸟,为客讶蓬蒿。

火急收田种,晨昏莫辞劳。

白露时节,露水沾在稀疏的秋草上颜色发白,此时,高高的天空,天蓝云稀。树叶和着秋风慢慢飘落,诗人突然看到自己双鬓已是斑白!

芳华留不住,岁月已白头。

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依旧向着阳光微笑,向着花儿微笑,笑着过接下来的时光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露水凝白,秋日景象昏暗不明,竹林随风摇动,惊走了停留的鸟儿,满园景色随着夜晚一同进入霜冻。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

人到中年,做一个简单的人,过一种简单的生活。清净处品茶,幽静处修心。繁华处,走马观花,也是一种享受。

《凉夜有怀》

【唐】白居易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好一个可爱的秋夜!无论是在幽幽小径散步,还是在烛光前促膝长谈,都充满着诗意。

人们从夏日的酷暑中释放,迫不及待地注入秋天的丰腴,一切憧憬美好而温暖。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岁月更迭,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

气候的变化,季节的更替,都是在提醒着人们:时间已逝,从今天起,一切又是新的开始!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