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飓风赋
苏轼(一说苏轼之子苏过作)
仲秋之夕,客有叩门指云物而告予曰:“海气甚恶,非祲非祥。断霓饮海而北指,赤云夹日而南翔。此飓风之渐也,子盍备之?”语未卒,庭户肃然,槁叶蔌蔌。惊鸟疾呼,怖兽辟易。忽野马之决骤,矫退飞之六鷁。袭土囊而暴怒,掠众窍之叱吸。予乃入室而坐,敛衽变色。客曰:“未也,此飓之先驱尔。”少焉,排户破牖,殒瓦擗屋。礧击巨石,揉拔乔木。势翻渤澥,响振坤轴。疑屏翳之赫怒,执阳侯而将戮。鼓千尺之涛澜,襄百仞之陵谷。吞泥沙于一卷,落崩崖于再触。列万马而并骛,会千车而争逐。虎豹慑骇,鲸鲵犇蹙。类钜鹿之战,殷声呼之动地;似昆阳之役,举百万于一覆。予亦为之股栗毛耸,索气侧足。夜拊榻而九徙,昼命龟而三卜。盖三日而后息也。父老来唁,酒浆罗列,劳来僮仆,惧定而说。理草木之既偃,辑轩槛之已折。补茅屋之罅漏,塞墙醒垣之隤缺。已而山林寂然,海波不兴,动者自止,鸣者自停。湛天宇之苍苍,流孤月之荧荧。
忽悟且叹,莫知所营。呜呼,小大出于相形,忧喜因于相遇。昔之飘然者,若为巨耶?吹万不同,果足怖耶?蚁之缘也吹则坠,蚋之集也呵则举。夫嘘呵曾不能以振物,而施之二虫则甚惧。鹏水击而三千,抟扶摇而九万。彼视吾之惴栗,亦尔汝之相莞。均大块之噫气,奚巨细之足辨?陋耳目之不广,为外物之所变。且夫万象起灭,众怪耀眩,求仿佛于过耳,视空中之飞电。则向之所谓可惧者,实耶虚耶?惜吾知之晚也。
苏轼的一篇《飓风赋》,可见台风对自然界的破坏和人们心灵的巨大冲击。
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贬至海南岛,61岁的他带着26岁的小儿子苏过抵达昌化军(今海南儋州中和镇),从此开启了作为岛民的生活。一次狂风来临后,苏轼(一说是其子苏过)作《飓风赋》,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飓风来前、初来、全盛、衰弱、救灾的全过程:
一个秋天的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如野马狂奔、飞鸟逃窜(“忽野马之决骤,矫退飞之六鷁”),我赶紧跑进屋里坐了下来,心中吃惊,脸色也变了。但邻居告诉我,这才是刚刚开始,风还小呢。
真正狂风来临时,摧屋破户,揭瓦劈窗,摇动了巨石,拔起了树木,风力翻江倒海,声音响彻天地。就像《山海经》里的雨神在发怒,也好像《楚辞》里的水神在发狂。掀起了千尺海浪,吹平了百仞山谷。(“排户破牖,殒瓦擗屋。礧击巨石,揉拔乔木。势翻渤澥,响振坤轴。疑屏翳之赫怒,执阳侯而将戮。鼓千尺之涛澜,襄百仞之陵谷。”)
狂风越来越大,吞泥沙像卷纸一样,一轮轮摧裂着崖壁。像万马齐奔,千车竞逐。虎豹受到惊骇,鲸鲵相互追逐。(“吞泥沙于一卷,落崩崖于再触。列万马而并骛,会千车而争逐。虎豹慑骇,鲸鲵犇蹙。”)
狂风的猛烈,就像发动了战争,如同巨鹿之战,呼声惊天动地;又像昆阳之役,百万之兵毁于一旦。(“类钜鹿之战,殷声呼之动地;似昆阳之役,举百万于一覆。”)
听到外面呼啸的狂风,我毛骨悚然,只感觉寒气袭人。夜晚九次搬到床铺,一日内三次用龟甲占卜。(“予亦为之股栗毛耸,索气侧足。夜拊榻而九徙,昼命龟而三卜。”)
三天过后,台风走了,父老乡亲来慰问。开始清理被毁的草木,修理破损的房屋。看到这一切后,我无限感慨,世事万象幻灭,见怪不怪,如过眼烟云,如空中之雷电。(“且夫万象起灭,众怪耀眩,求仿佛于过耳,视空中之飞电。”)想来所谓的恐惧,实则是虚幻,可惜自己知道了这些太晚了。(“则向之所谓可惧者,实耶虚耶?惜吾知之晚也。”)
苏轼认为世间万物有自身的规律,来去都无法阻挡,如过眼烟云,人类也没有必要为之恐惧。如今,人类还没有彻底降伏台风的办法。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当台风来临时,提前了解一些台风预防和自救措施,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及家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