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霜叶舞,荞麦雪花飘。”在“袅袅兮秋风”中,大自然被秋色点染得绚丽多彩,如火如荼。
“秋霜染丹叶,秋晚粲如春。”万山红叶把秋妆点得像春天一样灿烂。
“深秋最好是枫叶,染透猩猩血。”“桂花香动万山秋”、“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一派丰收景象。
这里有味:“三秋桂子,十里荷香”;
有色:“山明水净夜来香,数树深红出浅黄”、“山山黄叶飞”;
有声:“满林黄叶雁声多”、“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有动:“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也有静:“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有近景:“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
有远景:“万倾沧江万倾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古人把秋天誉为“清秋”,大该是取其恬淡清雅之意吧。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木落江渡寒,雁还风送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灵秀丽,清风万古。月夜却是最凄清淡雅的,“野旷沙岸静,天高秋月明”、“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也许,正是“清秋”的凄清冷寂,常常使人们产生无限的悲情愁绪。
被后人赞叹为“千古绝唱”的《楚辞》中的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使“冷云寒水”、“寒蝉凄切”成了古人笔下的秋天的主要色调了。
“衰草凄凄一径通,丹枫索索满林红”、“满林黄叶雁声多”已是凄凉;“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更为惨淡;“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则充满悲哀。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一叶知秋,那么“大野新霜万叶枯”、“万木惊秋各自残”该有多少萧瑟啊!“无边落木萧萧下”足见秋风之凌厉。它可以使“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也可“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更能“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梧桐昨夜西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在诗人寂寞的心里是“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是“秋风秋雨愁煞人!”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万里悲秋常做客”,又在心头平添一丝秋意,才使秋思无限。
“天意无私草木秋。”草木枯荣本无关乎人的情感,但浪迹天涯的游子,最易触景生情。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但在怅惘的游子眼中,则变成了“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的凄凉景象。
“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悲秋或喜秋,只是诗人内心情绪的渲染。
“断肠人在天涯”是唱不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赞歌,只能哀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古人愁不尽,留于后人愁。”秋本无愁,全在吾心。我们用一颗清纯透明的心去看世界,就会看到——“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秋水——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风——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叶——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荷—— —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光——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霜——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来源:灵刻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