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的老同学们都销声匿迹了

繁体

来源:公众号年轻干部小生

堂妹要去入职,特意到家来请教入职经验,问小生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事情。

因为是自家妹妹,小生十几年的经验用两个小时和盘托出,不知道她能信几分又能听几分。

体制内的老同学们都销声匿迹了

我说:任何事都主打一个原则——低调。

不说家里的事、不打听别人的事、不发朋友圈儿、不发抖音,上班干活、下班消失。

堂妹若有所思,说:难怪长辈们都说要知道你的动态太难了,除非当面问你,你还不一定说,原来是主动的失联啊。

这不是小生一个人的谨慎,而是整个体制圈子约定俗成的沉默。

细想一下,你身边的公务员同学们是不是早就销声匿迹了:

他们的朋友圈常年一条线,回复的微信简洁明了没有废话,关系好有要事的话他们会择时打电话回去说。

他们的消息传来传去都是旧闻,问起来好像没有什么人了解他的近况,大家都说不知道。

其实是有规定:党员干部到一定级职级不得参加同学会、老乡会、战友会等。

体制内的老同学们都销声匿迹了

有些老同学的消失,不是混得不好,而是混得太好。

即便是如此回避,他们也并不缺友情。

仍然有大把的人群在苦苦寻觅他们的消息,就为寻得一个机会,叙上旧情、重建联系。

有的人会主动拜访老同学留在老家的父母,有事没事过去探望看看有无需求;

有的人会默契地请老同学撸个路边摊,吃的简单、有数没数揶揄几句,假装依旧很熟悉;

他们的软肋就在于个别时刻的不好意思拒绝,但仍旧拒绝合影、紧张你的手机、沉默寡言。

背地后,大家探讨:当官了变了啊,再也不是当年的老同学了,有必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吗。

太有必要。

无论以什么方式什么角度,上热搜就是原罪。

有句名言说到: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最好的办法就是隐身。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