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春节,蒋介石秘密发来电报,同毛主席诉说了自己“最后的心愿”。
毛主席得知后非但不介意,反而很高兴,这是怎么回事呢?
01 毛主席论蒋介石
1949年蒋介石带兵撤到台湾后,不少国家与势力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然而它们的阴谋伎俩注定无法成功——
一来,从历史与法理的角度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
二来,两岸人民血脉相连,祖国统一是我们的共同诉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历史上,台湾地区的确遭遇了一定磨难,比如说1624年被荷兰侵略,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清政府割让给了日本。
不过这一切都是暂时的,1945年日本战败后,我国已经从事实和法律两个角度完成了对台湾的收复。
诚然,由于战争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两岸后来长期处于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
可归根到底这只是我们的“内部问题”,没有外部势力插手的余地。
关于这点,在三次台海危机中均有展示:
第一次是1950年抗美援朝之际,美国抛出了台湾未定论,但蒋介石却没有随声附和。
毛主席看到后感慨道:
“他有一点良心,没有想着搞分裂,成为国家罪人。”
第二次是1955年美台签署《共同防御条约》之时,美国想借机把台湾问题从中国的内部问题升格成国际问题。
但毛主席说,在这个问题上蒋介石和美国人考虑的是不一样的。
第三次是1958年炮击金门的时候,那一次美国人想让蒋介石放弃金门、马祖,直接把台湾“割裂”出去,来一出“划峡而治”。
蒋介石却坚决不肯从这两个地方撤军。
因此,毛主席在某些方面对他还是比较认可的。
所以后来才会出现颇具戏剧性的一幕,“毛主席支持蒋介石当总统”。
02 两岸间初步接洽
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台湾莫名地刮起了一股“民主风”,许多民众与国民党人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民主选举来确定总统的人选。
放在西方国家,这种事情很正常,可是放在一直搞专制统治的台湾,这件事情就很怪异了。
仔细探查一番后众人才知晓,原来是美国人对蒋介石的“不听话”不满意了,想扶持傀儡替换他,再不济也要“敲打”他一番。
当时被美国人推到台前的“候选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胡适,享誉国际的文学家,有明显亲美倾向;
另一个是陈诚,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在国民党军队体系中很有“实力”。
这一文一武,谁上台都行。
其中胡适缺乏执政经验,早早地就被排除了,陈诚上位的可能性却不低。
不仅是美国人支持,国民政府内部当时也有不少人希望陈诚上位,打破蒋家人对国民党的“权力垄断”。
当时,这件事闹得很大,蒋介石虽然不愿放权,但是迫于美国人的压力,不得不同意“民主选举”。
而就在台湾方面展开选举的过程中,远在大陆的毛主席“表态”了。
“这些人里,还是蒋介石比较合适,有他在的国际场合我们不去,可以给他饭吃,再给他一点兵……”
乍听之下,不太好理解。
其实毛主席的意思是希望蒋介石能维持住局面,不要让美国人的阴谋得逞,为此,我们可以给他一定的空间与帮助。
由于毛主席是在外宾面前讲的这番话,所以带来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蒋介石后来能够顺利压过陈诚等人,与此也不无关联。
毛主席的这次表态,给两岸关系创造了缓和的余地,1956年周总理才会试着给蒋介石传话,希望大家能就台湾问题“谈一谈”。
于是双方找了个中间人。
这个中间人叫曹聚仁,和两党的关系都不错,他同蒋介石交涉后,于1956年7月抵达大陆,与周总理进行了沟通。
也正是在这次沟通的过程中,周总理提出了“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概念。
第一次国共合作,还是在北伐的时候,只可惜北伐还没有成功,蒋介石就叛变革命,以至于两党间的合作破裂了;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积极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才有了抗战胜利。
尽管1946年蒋介石撕破双十协定,又一次掀起了动荡,我党还是愿意再给他一次机会。
而且这一次“国共合作”如果能成功,那么台湾回归、祖国统一也就近在咫尺了。
终于,在炮击金门后不久,毛主席和周总理感觉时机成熟了,又把曹聚仁请了过来,同他开诚布公地谈了谈……
03 一纲四目初发布
这次谈话,毛主席和周总理充分展示了大陆方面的诚意。
“只要他们不和美国人搞到一起,就有合作的余地,我们是赞成他们保住金门、马祖的,让我们通航就可以,金、马还有台湾等地要一起回来!”
“台湾的根在大陆,如果台湾能和美国划清界线,可以继续搞那一套,不用简兵简政,可以继续搞三民主义,别让飞机、特务来大陆捣乱就行。”
毛主席和周总理给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优厚,蒋氏父子对此也很心动,可问题是他们有些“不敢相信”,以至于谈话效果一般,局面一度陷入僵持。
那么该如何打消蒋氏父子的疑虑呢?
毛主席和周总理思索过后,将之前的一些想法整理成了“一纲四目”——
“一纲”指的是大纲领,只要台湾回归,那么所有问题都可以谈,蒋氏父子以及陈诚等人的意见会被充分考虑;
“四目”指的是四条具体内容,简而言之就是适当放权、按需给钱、改革从缓以及双方约定都不破坏团结。
一纲四目的出现,再次把“谈判”的进度往前提了一大截。
1965年毛主席在与曹聚仁谈话的过程中,一时兴起便写了一首《临江仙》,充分表露了对台湾回归的期冀以及对台湾同胞的思念,
随着谈话进一步深入,蒋介石和台湾方面给出的诉求也愈发详细、明确。
当时主要有“六项条件”,包括在台北和北京之间设立缓冲区,对台湾地区的军队、政府以及民众做出妥善安置,并且要保障民众生活水平等等。
这不仅是台湾方面的要求,同时也是大陆与台湾协商后的结果,要说这达成一致的六项条件中哪一项最为难得,那肯定是保留军队了。
当然在其他方面,大陆也充分展现了诚意,就拿蒋介石定居地来说,还有一番讲究。
很多人都知道蒋介石非常喜欢庐山,在撤到台湾之前他长期在庐山居住,甚至花费很多钱在那里修建了住所,并亲自题字“美庐”。
哪怕是后来撤到台湾了,蒋介石的心中也依旧惦记着那里。
1949年,蒋介石等人跑了,庐山上的诸多建筑自然也被国家没收,不过那里并没有遭到破坏,相反还得到了很好地保护。
就连1959年毛主席去庐山开会,偶然看到有人要将“美庐”二字刮掉,都连忙上前制止了。
当蒋介石看到“美庐”的照片,得知当年宋美龄摆的钢琴位置都没变,他们在餐厅里放的银质餐具都没少,自然是非常感动的。
而得知他回去后,依旧可以在庐山居住,这更让他感受到了毛主席等人的诚意。
有一说一,双方谈话能开展得这么顺利,和毛主席的开阔胸襟有很大关系。
唯一令人惋惜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当时双方的协商最终没能进行到底。
在蒋介石的迟疑中,十数年时光一晃而逝,直到1972年机会才再度来临。
04 密约访台未成行
1972年,毛主席与尼克松进行了历史性的会晤,不过谁也没想到,在这场谈话中居然还有蒋介石的“戏份”。
当时毛主席正与尼克松讨论某个话题,气氛正酣时毛主席突然说了一句:
“我们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可不这么看。”
如此庄严的会晤,其间每句话都是值得深思的,这句“老朋友”也不出所料地传到了蒋介石的耳中,让他心里百味杂陈。
当时两岸气氛有所缓和,蒋介石虽在原地踟蹰不前,毛主席却选择了“主动出击”——
国家体育机构积极邀请台湾运动员来比赛参观,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座谈会、联欢会,民主人士们踊跃站出来搞动员……
考虑曹聚仁这个时候已经去世了,毛主席最终推荐章士钊来作为两岸沟通交流的“新纽带”。
章士钊当时虽然已经年过九旬,不过在这件事上依旧表现得非常积极,1973年5月乘飞机抵达香港后,迅速与各方取得联系。
毛主席主动示好,蒋介石也有“借坡下驴”之意,章士钊的工作当时进行得非常顺利。
他甚至托女儿给周总理等人传话,说“最多三月便可成”。
可谁也没想到,老先生在7月份离世了,大陆与台湾方面的交流再度中断。
时间一晃,来到了1975年,春节过后蒋介石想开启与大陆的谈话。
为此他特意通过香港秘密渠道向大陆方面传递信息,希望能邀请毛主席去台湾“看一看”。
多年努力,终于取得成果,毛主席自然很高兴。
只可惜那时候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足以支撑他出行了,周总理也是一样,于是这个任务最终落到了邓小平的身上。
邓小平正准备借此机会实现“三通”促成台湾回归,却在当年4月得知蒋介石去世了,于是“访问计划”被迫取消,两岸间的沟通也再一次中断。
蒋介石离世第二年,周总理和毛主席也先后去世了,没能在生前实现两岸统一,他们的心中又何尝没有惆怅和遗憾呢?
不过,这绝不能说先辈们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
只希望两岸能够早日统一,国人的夙愿能够早日达成,这对于毛主席、周总理等伟人来说,也是一种慰藉。
参考资料
《毛泽东反对“台独”的斗争》 人民网
《晚年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统一梦》 中国新闻网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蒋介石的特殊方式接触》 中国网
来源:快资讯,国学聚焦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四千里路霜晨月——抗战期间“中央大学”王酉亭和一千余头牲畜家禽的西迁故事!
1937年七月,“中央大学”农学院教师、畜牧场长王酉亭先生带领“中央大学”畜牧场部分教职员工和1000多头牲畜家禽,在南京大屠杀前夕,冒着日寇的炮火,跨越苏皖豫鄂川五省,... -
这两本书被清政府所禁,但却传入欧洲和日本,为他国的发展提供便利
满清时期,因为满族人数远远少于中原地区的人数,导致满清皇族一度有些不自信,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就在于文字狱。除了因字定罪之外,清朝还对... - 2018年冬天,许家印的父亲许贤高身体有点不行了。老人家两年前就病危过一次。那一年,恒大河南公司的一号工程叫“福寿园”。“福寿园”跟一家上市公司重名,不过主要工作场地...
- “茶”在中国,历来和高深莫测的佛教禅理这种“精神食粮”有着若有似无的联系——既然高深,就意味难成气候,而要形成人人“斗茶”的社会风气,也就只能在宋朝产生。“斗茶”...
-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星空之上,诞生了许多璀璨的将星,他们在战争中大显身手,在疆场上和 敌将的谋略交手中尽显智慧,五千年的星河之中,这些人无比的闪耀。比如远古神话时期的...
- 梅染、荼白、落栗、薄柿、酡颜、踯躅、曙色、缁色、鸦青、胭脂、若草、缟、缃色、竹青、苏芳、缥色、天水碧、月白、远山如黛、青...
- 笔者在往期文章《诺贝尔的神坛,崩了》中分析指出,诺贝尔的故事存在极大的虚构成分,限于资料收集和篇幅原因,其故事还没有讲完。今天就继续深挖下去。一、诺贝尔的专利内容...
- 朱可夫是二战时期极富盛名的元帅。然而,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曲折,在一次和德国的战争当中,他就遇到了一件非常丢面子的事情。1941年,...
-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传入中国,几乎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给中国文明增添了新的活力,促其发展,助其成长。01小努力,大满足佛教也是宗...
- 历史不单单是一种对发生过的事情的记录,同时还有重要的政治作用。为了达到分裂或破坏民族、国家之间感情的目的,一些历史描述被捏造出来了。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案例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