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繁体

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后,各国开始重新评估美国的实力。

此时,国内有很多人认为应该把重心放在军事改革上。然而,邓小平却坚持要发展经济。当时的人们对他的观点并不理解,然而,三十年后,人们才意识到邓小平早已在默默地布局,这是为什么呢?

伊拉克的侵略行动让科威特陷入了困境,虽然其他国家不能轻易介入,但美国却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美国的经济利益驱动其采取了强硬措施,为此调集了50多万军队,准备进行一场硬仗。

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然而,即使如此,很多国家对美国的胜算仍然抱有怀疑。

美国虽然强大,但伊拉克同样不容小觑,他们能够在科威特地区对美国的两栖登陆进行装甲反冲击。然而,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失败让美国的形象饱受质疑,这使得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备受关注。

然而,这场战争出人意料地以空中打击为主,长达42天的“沙漠风暴”让人惊叹不已。在双方正式交锋之前,美国的空中打击已经让伊拉克按在地上“摩擦”,而伊拉克引以为傲的地面装甲集群几乎已经损失殆尽,接下来只能任人宰割。

最终,出于国际政治考量,美军只执行了将近100个小时的地面军事行动“沙漠军刀”,成功解放科威特。

此次战争让他们获得了石油资源和巩固国际霸主地位的巨大利益。同时,这场战争的影像通过电视传递回国内,让人们理解了现代化战争的战术。

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然而,虽然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但我们都认为优先发展军事。然而,邓小平却坚持先发展经济。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奥秘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带动了军事实力的大幅提升。

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制时代,以及加入WTO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时代,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们在苏联解体后接收了大量的装备和人才,实现了军事力量的飞速提升。

这些都证明了,经济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实现军事强大的坚实基础。

1. 当初苏联的航空母舰瓦格良号,虽未完成建造,但在苏联解体时其进度已达68%,几乎成型。后来,我国从乌克兰购得这艘航母,并经过徐增平等人的努力,成功将其运回国内,成为我国第一艘航母的前身。

2. 苏联解体时,圆型舰载机技术给了我国工程师很大的启发,他们将其与歼十一结合,研发出了我国的歼15舰载机。

3.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经济不景气,导致大量人才专家外流,其中许多人选择了到我国定居。没有邓小平提前布局,让我国经济腾飞,我们就无法在苏联解体后获得这些优秀的人才和科技资源。

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在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得到了显著提升,这使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来推进军事项目,进而加速了军事实力的增长。

这是因为民用工程的相关设备可以为军事设计提供经验,从而推动了军事的快速发展。此外,通过发展民用设备,我们不仅可以推动军事的进步,还能带来一些实际的利益,如民用车辆、飞机和船只的进步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这一切都得益于邓小平的远见卓识,他在30多年前就预见到了这一切,现在看来,他的决策是成功的,值得称赞。

一、思想为先,伟大布局的实现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的三十年布局,正是在改革开放的"三步走"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实现的。

二、目标明确,1979年7月,邓小平提出人均国民产值要达到1000美元的标准,并解释这是"小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对这一标准进行了调整,改为800~1000美元,并首次提出了"翻两翻"的概念,即在未来20年内,人均国民产值达到现在的三倍。

三、三步走,这只是"三步走"大战略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有了正确地指导思想和明确的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根据邓小平的判断,本世纪内彻底消除贫困是不太可能实现的,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还需要35年以上的时间,可能要到21世纪末。

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为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番和完成三步走战略,我们需要大量的资金。然而,当时我国的资金状况相对紧张,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选择开放,欢迎国际资金的合作。

为了吸引外来资金,邓小平将对外政策和改革开放紧密相连,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邓小平密切关注国际环境。起初,由于美苏关系紧张,人们普遍预测新的战争将在未来5年、10年内爆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甚至在和平因素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也在不断下降。

因此,这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只要国内稳定,吸引外资就有可能成功。基于此,邓小平提出了"两手都要硬"的思想,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另一方面坚决打击经济犯罪分子。

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在邓小平坚定而果敢的决策下,国内局势迅速稳定,对外开放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稳步拓展,中国经济开始了稳健的复苏。

在这个过程中,深圳经济特区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区初创之时,遇到诸多问题,甚至有人对其未来表示怀疑。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亲临深圳视察,并展开了南方之旅,此举成为我国经济特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

不仅是邓小平的坚定支持,特区自身也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政策引导下,特区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积极总结教训,针对问题进行改进,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经济得以迅速起飞,工业化和城市建设也在迅速推进。本地生产总值以惊人的30%速度增长,直到这个时候,邓小平可以自信地说,设立特区的决定是完全正确和成功的,质疑的声音逐渐消失,更多的特区相继设立。

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筹划人,邓小平不仅关注宏观政策,对小问题也非常重视。每次出现与改革开放相关的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采取行动,他的经验和智慧使他参与到许多具体事项的规划中。

比如,他曾多次指出对外经济贸易部门的局限性,使其不能充分发挥杠杆作用,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意见。

经过这些努力,中国经济成功起飞,30年布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邓小平强调,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除了大力发展经济,我们还应该对美国保持清醒的认识。他早在1981年就提醒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不要害怕中美关系的倒退或停滞。

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在海湾战争之后,我们决定奋力追赶,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然而,也有一些人过于担忧我们起步晚的问题。对此,邓小平持积极态度,他认为我们拥有“块头大”的优势,即使起步晚,也有足够的潜力和空间实现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自信自强,不要盲目悲观。邓小平的见解是有道理的,“块头大”的优势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人口红利”。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当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大且抚养率低,就会体现人口红利。这种红利的特点是劳动力便宜,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直到2010年,这种红利还非常明显。2010年后,虽然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没有减缓。

这得益于教育的普及,人口素质提高,"人才红利"出现了,这都是邓小平布局的结果。邓小平心中有底,对外态度自然强硬。

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邓小平对于英国的态度,同样强硬。1982年,撒切尔夫人带着战胜阿根廷的自信心来到中国,试图让香港独立,成为第二个新加坡。

然而,邓小平直接给她泼了冷水,明确表示主权问题不容讨论,香港必须回归,否则中国不惜一战。尽管英国在当时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特别是海军方面,但邓小平毫不畏惧,直接将中国的立场公开。

英国意识到自己处于劣势,于是试图在22轮谈判中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在协议中进行改动,比如将香港的高度自治改造成完全自治,让英国人担任香港特区政府文职中的最高职位等等。

但是,邓小平对这些卑鄙的手段毫不留情,一一驳斥。最后,英国被迫服软,将香港交还给我们。邓小平曾指示我们,面对英国人的背信弃义,我们必须坚决抵制,不能有任何软弱。

我们的同志坚决执行了邓小平的指示,成功挫败了英国的阴谋。

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对待西方列强,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我们都不能有丝毫的软弱,尤其是对于国家领土和主权问题,我们必须寸土不让。

这种坚定的态度源自我们民族的自信和凝聚力,我们坚信自己能够超越并追赶他们。这种精神和决心将推动我们国家不断进步,越来越强大,走向更远的未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和改变,才能保持高速的进步。比如,虽然我们在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上取得了突破,但仍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人口老龄化等。

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未来的基本国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海湾战争后,邓小平布局震惊30年

或许有些朋友会对此感到困惑,人口老龄化怎么会被认为是一种机遇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人口老龄化能够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蕴藏着新的投资机遇。

例如,养老行业正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必需品,这正是机会的体现。而且,这一切都在新的战略布局之中,有着紧密的计划和安排,我们的国家又怎么会不走向繁荣与强大呢?

每个国人都应该为此感到自豪,并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响应政府的号召,提升个人能力,共创和谐家园!

来源:定兴卧龙书院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