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意义

繁体

题记:国家发展不能背离文明,一个民族应当有人去探求真理。

最近在看到一些关于前苏联的段子和笑话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说他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有高度集权等,不乏还有一些妖魔化苏联的文章。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加上与历史的渊源,其中也不乏一些指桑骂槐,映射当今社会的人,他们出于宣传的需要,故意的歪曲事实,抹黑苏联进而抹黑共产主义。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加上西方宣传的需要,通过各种电影大片以及游戏把曾经的苏联塑造成一个残暴的暴力机构,官僚腐化特权阶层等等,一味抹黑和丑化,把这些定义为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当那个年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并逐渐模糊,各种事件变得扑朔迷离和众说纷纭,后来的人只能通过读历史,从书籍中,他们带有偏见或片面观点的“文章”中来了解那段历史,但多数人没那么多时间全面了解,也没有很高的判断力,所以难免会被带节奏,

苏联的解体和失败,有着极其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原因,但是不可否认,他对人类文明进程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客观的看待一段或者评价一段历史,要了解足够多的史实,还要把它放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才能得到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作为一个理性人,如果真正要从中汲取一些东西,我们必须以客观公正的视角来探讨这个问题,当然,仅篇幅有限,也仅仅从有限的几个视角来探讨。

苏联它曾经代表一个时代的辉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度打的资本主义世界丢盔弃甲,甚至成为灯塔,引领了人类走向科技和文明的巅峰,但是它的陨落又那么的让人唏嘘不已,他探索了道路,同样也积累了深刻的教训,他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和实践,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的重要的实践。

苏联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意义

我们要从共产主义学说的诞生开始谈起。从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带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成就和繁荣,但是由于资本的逐利贪婪的本质,人类在资本的操控下也带来了一系列危机,包括一系列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人性危机。此起彼伏的无产阶级罢工和内部的深刻矛盾,引发了一些哲学家和思想家的思考,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思想家,他们认为资本的聚集促进了科技和工业化的发展,是一种更先进的组织形式,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资本是一把双刃剑,资本的本质是逐利的,为了利润会不择手段,践踏了人们心中的正义、良知甚至道德的底线,也在透支人类的未来,这样的下去,人类必将走向毁灭,所以他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说,资本主义制度只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阶段,接下来无产阶级应当用掌握政权,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建立社会主义进而向最终的共产主义形态转变。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总结了人类文明的成果,又为人类社会的走向指明了新的方向,就像黑夜里的一道光明,为封建落后的国家,殖民半殖民的国家带来了新的选择和希望。也为那些胸怀梦想,悲天悯人的政治家,在思考自身民族,自己国家或民族的走向的时候,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不得不说,这些思想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以及哲学史是一个总结具有有划时代的意义。

列宁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指出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是不可调,以至于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他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重重矛盾,通过十月革命,在俄国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它诞生在内忧外患之中,但是却获得了底层人民的坚定支持,打败了外来的干涉,在帝国主义列强的环伺中建立了红色的政权,为后来苏联的强大奠定了基础。

在1922年列宁领导下成立了苏联,苏联建立之后,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建立了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短短十年时,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完成了西方上百年完成的工业化之旅。

它在政治领导上坚强有力,实现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以及文化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不仅为苏联的自身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展现了强大的组织力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战后,世界陷入意识形态的对抗,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发表演讲,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以美国为首的一系列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展开对抗,他们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一系列开展全方位的竞争,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当然也不甘心落后和失败,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也开始反思自身的问题,主张改善工人待遇,缓解阶级矛盾,发展宏观调控经济,也展开积极的改革和调整。美苏争霸的实质是制度的竞争,是意识形态的竞争,人类发展道路的竞争。

究竟哪一种模式才是代表人类文明的灯塔?

在太空探索领域,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首次发射到达月球的探测器,1961年并成功将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这不仅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也为苏联赢得了科技领域的声望,列昂诺夫完成有史以来第一次太空行走,当瓦伦蒂娜·捷列什科娃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发射了第一台月球车,人们喜极而泣,为苏联骄傲,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多次第一。在军事技术方面,苏联的火箭、导弹和战略武器研发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使其在国际军备竞赛中占据重要地位。

与苏联的欣欣向荣,蓬勃向上不同,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时期反而陷入颓势,在各方面竞争中也处于劣势,苏联就是共产主义的一面旗帜,在人类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也在反思,是否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才代表人类的未来?这些思潮在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难以想象吧,当时,美国,英国内部都组织了共产主义政党,主张学习和建立苏联的模式。然而,即使在苏联最辉煌的时代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始终没有解决好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衰落和解体。当时一些敏锐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也看到了苏联模式的不足和短板。一些西方的政治家在看到苏联的问题之后,反而更加坚定资本主义的道路。

早在徐志摩在1925年访问苏联之后,认为苏联实现理想社会的代价巨大,在苏俄的统治下,虽然可以得到一些自由,但思想的自由被剥夺了。强调了感性与理性在他心中的重要性,他不会因为理论的说教而忽视对现实的敏感,也不会用理性驱逐心灵。

哲学家罗素在考察访问之后由充满希望到失望,他认为苏俄的那一套,不论从人性上还是逻辑上都是错误的。人为制造阶级的仇恨宣扬会让人逐渐失去人性,变得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别人,不再进行自我改善,从而丧失人格。逻辑上的谬误,他们坚信,经济力量是唯一起支配作用的权力形式,如果国家成为唯一的资本家,就能马上消除剥削和压迫。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会产生更加荒谬的结果,一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事物都以经济价值来衡量,人就会被物化。二是人们将失去社会监督权力,甚至把基本人权也让渡政府,于是政府可以为所欲为。

1956年,毛主席总结了苏联模式的问题,亲自审定的《论十大关系》,强调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否定斯大林。全世界哗然。当时毛主席就坚决不同,说这是党内修正主义,并且预言了苏联的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结局。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毛主席说,他在执行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主义。

时至今日,这些哲人和伟人的反思对我们今天的发展仍有积极意义。

当时八十年代的苏联军事力量如日中天,但也到了极限,就像一个外强中干的风车,美国左翼已经被当时的苏联的气势吓破了胆,此时也需要一个勇敢的唐吉柯德,才能够打破其看似强大的外表,但是如果不是里根的坚定改革和计划,他们真的打算对苏联完成绥靖,所以真的很难想象,如果不是里根力挽狂澜逆流而上,在所有人的偏执中坚定的执行自己的理念,或者在1984年改革中半途而废,世界会有怎样的发展,说不定世界至今至今还在冷战对立的思维当中。里根发表了很多著名的演讲,其中有一次提到:“自由的国家,没有黄昏”。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他从混乱动摇中的思潮中,重新塑造了美国精神。

1991年12月25日,强大的苏联一夜之间倒塌,苏联虽然失败了,但是这是人类在文明和制度上的一次重要的探索;它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对抗和争夺,虽然让人类陷入了核战争的威胁和阴云中,但是两种制度的竞争也促进了文明和科技的发展,促进资本主义国家各项法律制度的完善,为全世界的无产者也争取到了应有的权利。就像格拉瓦那句话说的:“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苏联倒下,有很多原因,众说纷纭,表面原因是输掉了舆论战,被内外对手发动的思想渗透摧毁了意识形态的根基,从思想上就能够让强大的苏联变得虚弱不堪,但是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忽视底层人们的诉求。国家的强大和发展,应当让人民成为受益者,而不能长期脱节和被盘剥;真正的让人民当家做主给予自由不是成为僵化体制下的机器去构建虚假的繁荣和强大。在这场对抗中,两种制度的竞争也促使人们思考,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才能最高效率的调配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很显然,苏联输得不冤,发展后期的苏联已经偏离的共产主义的本质目标,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帝国主义。

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强大的价值观、哲学观与其匹配,不能没有牢固的思想防线,不能被人动摇思想的基石。否则,有再多的军队,再先进的武器也没有用。在意识形态领域,应当从哲学层面,凝聚成国家的共识,理想和信仰不应当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不应当成为特权阶层巧取豪夺的借口,发展的目的应当是改善人们的生活,取得人民的支持。我们不能忘记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初心,是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致力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美苏争霸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人类文明的道路之争还没有停止,改良后的资本主义也有着时代的局限性,未来该如何发展值得每个人深思。苏联的代价是沉痛的,教训是深刻的,同时经验是宝贵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失败和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够穿透历史的迷雾,汲取真正有用的教训。

在信息繁杂的时代,我们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多角度审视信息,以免被表面的华丽言辞所蒙蔽。正如那句名言所说,“真相往往隐藏在迷雾之中,唯有揭开迷雾,方能一窥真实之景。”我们应保持对事物真相的执着追求与深度思考,努力探寻真理。

国家发展不能背离文明,一个民族应当有人去探求真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建设者,希望我们都能从这一事件中汲取智慧,保持独立思考,去追求真理之光。

来源:思维的支点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