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改革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然而,回顾中国的改革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个严峻的现实:改革若不触动利益集团,没有不失败的。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秉持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开启了向西方学习技术的征程。在当时,清政府深刻意识到自身在军事技术等方面的落后,于是大力引进西方的造船、制枪技术,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但洋务派仅仅醉心于“坚船利炮”这些表面的技术成果,却对“船坚炮利”背后的制度根基视而不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办企业的仍是封建官僚,工厂的利润常常沦为个人的私产。比如,一些洋务企业在采购设备、原材料时,官员们为了谋取私利,不惜高价购买劣质产品,导致企业生产成本高昂,生产效率低下。军舰本应是保家卫国的利器,却因官员贪腐,在维护、弹药配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最终在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单纯技术模仿的失败。
洋务运动的失败根源在于,技术只是果实,制度才是树根。在封建制度的腐朽土壤中,即便引进了先进技术,也难以让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因为没有制度的约束,先进技术不仅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为了旧制度的附庸,被腐败的官僚系统和落后的封建结构吞噬殆尽。
戊戌变法试图从制度层面进行彻底变革,引进宪政、废除冗官、改革教育,这一系列举措直击封建贵族和守旧势力的核心利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希望通过变革,打破旧有的权力网络,实现国家的富强。
然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和利益,毫不犹豫地对变法进行了残酷镇压。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戊戌变法仅仅持续了103天便宣告失败。这场变法失败的核心原因,就在于改革直接威胁到了封建权力集团的根本利益。变法所要求的精简冗官、裁减臃肿行政机构等措施,触及了权力网络的神经中枢,使得顽固势力迅速联合起来,将改革扼杀在摇篮之中。
戊戌变法的失败表明,制度改革与技术引进不同,它要颠覆旧制度,必然会遭遇强大的阻力。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会不惜一切代价抵制改革,若不能有效应对这些阻力,改革便难以成功。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革。在改革初期,通过引进技术、吸收资本来拉动经济增长,这一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圳特区的崛起便是最好的例证。引进技术成本低、风险小,不会立刻触及复杂的权力分配和利益格局,这使得技术引进成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块石头。
以乡镇企业为例,改革初期农村土地制度的松绑,催生了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在这一阶段,制度改革的步伐与技术进步相互配合,共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本的收益逐步向城市倾斜,乡镇企业由于缺乏深层次的制度保障,逐渐失去活力。
在国企改革中,同样面临着利益集团的重重阻碍。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试图引入市场化机制,以提高企业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但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却迅速形成了“内部人控制”模式,利用制度的不完善,通过各种手段侵吞国有资产。原本旨在提升效率的改革,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形成了“国企亏损、干部发财”的怪圈。
改革开放的历程表明,虽然技术引进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推动经济增长,但如果忽视制度改革,不触动那些不合理的利益集团,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的问题,甚至会导致贫富差距和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矛盾逐渐凸显。
权力固化
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权力的集中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治理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也逐渐演变成了僵化。一旦改革威胁到现有的权力结构,反对力量便会迅速集结。戊戌变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改革对权力结构的调整,直接引发了以慈禧为首的权力集团的强烈反弹,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利益集团的强大抵制
改革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技术工程,而是一场复杂的利益博弈。在东大(此处假设东大代表中国),利益集团往往依附于权力网络,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利益格局。以土地制度改革为例,改革开放初期的“包产到户”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的收益逐渐被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瓜分,农民再次成为利益链条中的弱势群体。这背后,正是利益集团在利用各种手段维护自身利益,抵制进一步的改革。
改革设计妥协
在改革过程中,为了避免大规模社会动荡,常常采取渐进式的策略,这虽然是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但也导致了改革设计的短视与妥协。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中,由于对利益集团的让步,使得改革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例如,土地制度改革仅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入解决土地所有权结构的深层问题,为后续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社会动员不足
任何成功的制度改革,都离不开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公众支持。但在改革历程中,公众更多时候是被动的参与者,而非主动的推动者。缺乏公众参与,改革就很容易被利益集团操控,沦为服务少数人利益的“内部改革”。比如,某些地方的城市规划项目,由于缺乏公众的有效参与,往往成为利益集团谋取私利的工具,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历史的经验教训清晰地昭示,技术引进只能带来短暂的表面繁荣,真正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是制度的深刻变革。而要实现这一变革,就必须直面并坚决触动利益集团,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温良恭俭让。”改革,尤其是触动利益集团的改革,本质上无异于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回顾历史,戊戌变法的失败,正是因为维新派试图以温和的方式推行改革,期望在不彻底打破封建顽固势力权力根基的情况下实现制度变革,最终被残酷镇压。面对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若没有坚定的决心与果敢的行动,改革必将举步维艰。
改革者需具备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勇气。改革之路必然荆棘丛生,利益集团定会千方百计地维护自身特权,他们会动用各种资源,设置重重障碍。改革者必须清楚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不能因一时的困难与阻力而退缩。就如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革命家,为了理想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改革者也应秉持这种大无畏精神,坚定地朝着改革目标迈进。
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历史上,每一次重大变革的成功都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各方力量的支持。改革者应深入基层,了解民众的需求与诉求,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改革紧密相连,让民众成为改革的坚定拥护者。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新兴力量的支持,形成强大的改革同盟,共同对抗利益集团的阻挠。
矢志如磐,奋楫笃行,虽千万人吾往矣,改革之功必成。
来源:扬帆学社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你们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说到这大五论打了一个喯,用商量的口吻和孩子们说:“嗯!天儿不早了,吃了晌午饭咱们再继续好不好?”“好!”“看看,老毛病又犯了,到了关键时...
- 编者按:当张国焘从王明的口中获悉李特、黄超被处决的消息,精神受到极大的震动。王明奉共产国际的指示从苏联启程回到延安后,俨然以钦差大臣和中共领袖自居。张国焘挨过王明...
- 从2001年,小布什打响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足足在这个贫瘠的小国里深陷了二十年。事实上,早在很久前,奥巴马政府就意识到美国在阿富汗“重...
- 转自广州日报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故乡在青海省的一个小村庄祁家川。700多年来,众多民族在这一带往来迁徙,使这里渐渐成为多民族混居的地区。...
-
岳飞被杀后,一支后代逃到韩国,成了开国元勋,现在回国认祖归宗
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在国家的危难之际岳飞挺身而出,留下了精忠报国的美名,但正是这样一位英雄却被奸臣杀害,使得南宋原本... - 来源:关胖本胖上周和往常一样,和编辑老师一起商量选题,他建议我写“中植系”爆雷。我答应了,但是很快就后悔了。中植系可写的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落笔。“中植系”这样国内...
- 曾经力压华为登顶广东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榜首的正威集团似乎正在节节败退,其创始人王文银更是多次被列“限高人员”。前不久,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圳正威)子公司...
-
大货车湖北襄阳宜城市南营下高速时被收过路费900元,官方:紫薯不是红薯要收费
10月16日,河南南阳大货车司机李先生投诉称,其驾驶大货车从江西南昌和湖北鄂州下高速时,收费员认定车上装的紫薯属鲜活农产品,不收过路费;但从湖北襄阳宜城市南营下高速时... - 01我姥爷母亲的娘家是道光帝的孙子,但是传到了她这一辈,这个显赫的家族早就被掏空了。因为清朝宗室的待遇从亲王到下边的国公将军,是一级级递减的,我姥爷的母亲的娘家是闲...
- 1989年我租房潘家湾那会,隔壁老谭家来了个北京客人。八十开外,矮个,红脸膛,短脖。一身略显油腻的中山装。神情倨傲。老谭神秘地说,还是个“贝勒爷”。他远房大舅。刚把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