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杀妻...曲折离奇的北宋民间故事

繁体

01

北宋年间,江南柳庄有个秀才名唤柳忠,以教书为业,在当地颇受好评。

妻子柳王氏诞下儿子柳雁,产后血崩离世。

留下父子相依为命。

自家日子不好过,但生性善良的柳忠还是收养了孤儿冯才为义子,视若己出。

在他的教导下,儿子义子长成青年才俊。

冯才相貌平平,但饱读诗书,更是拥有一手无比精巧的裁缝技能。

为了帮义父减轻负担,冯才一边准备科考,一边做些裁缝工作挣钱。

柳雁相貌出众,媒婆已经快塌烂柳家的门槛,最终柳忠为儿子定下方圆十里长得最俊的姑娘裘莲。

02

新人送入洞房后,柳忠了却一桩心事,喜笑颜开。

可隔天清晨,柳忠左等右等,都等不来新人来请安。

中午时分,等急了,自己跑到新人房前轻轻叩门。

叩了数次,屋内却仍是鸦雀无声。

从门缝往里张望,屋中景象直接把他吓的大声呼喊。

义子冯才和邻里街坊都赶来,齐力打开房门,只见新娘躺倒在地,已没了气息。

新郎不知所踪!

小地方,消息传得快,不到一个时辰,刘家喜事变丧事的事,便传遍整个刘庄。

议论纷纷。

裘莲自幼居住在柳庄外婆家,与柳雁、冯才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裘莲与柳雁也早已两情相悦。

看着柳雁长大的邻里街坊大多不信,他会杀害深爱的妻子。

但房中又无外人入侵杀人的痕迹,嫌疑人只有新郎柳雁。

洞房杀妻...曲折离奇的北宋民间故事

03

柳忠不知所措。

幸亏义子冯才帮衬,一边为布置灵堂,一边派人向亲家报丧。

彼时正处三伏天,媳妇娘家离得远,一去一来至少要五天。

活人等得起,尸体可等不起,腐烂发臭不算,还可能传播疾病危害乡里。

冯才建议义父先入土为安。

柳忠无奈之下便同意。

裘莲之父裘福,赶到,悲伤不已,认定是女婿柳雁杀了女儿,柳忠纵子行凶,故意放跑了凶手。

亲家成仇家,两人对簿公堂。

一个死者之父,一个疑凶之父,县太爷心中早有偏颇,对着柳忠说道:“大胆刁民,还不从实招来!不说实话,休怪本县喽。”

五十大板,一下接一下,要是全打完,柳忠不死也要丢半条命。

义子冯才及时带着邻里乡亲赶来求情喊冤。

县太爷见群情汹涌,不敢贸然定案:“本县断案重视证据,先将新娘棺木运来,待仵作开棺验尸,一切便能水落石出。”

棺木运到,衙役们打开棺盖,只见棺中躺着一个浓眉黑发的魁梧中年男子,血肉模糊,场面甚是惊悚。

更奇怪的是,在场所有人都说不认识这名男子。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04

新娘尸体不翼而飞,县太爷决定暂时将柳忠收监,然后出两张告示:

一是让死者家属来认领尸体;二是通缉疑凶柳雁。

一个月后,柳雁得知父亲代己受过,主动自首,细说了洞房夜的详细情形:

“掀了盖头,喝了交杯酒。我和裘莲细说儿时情谊,学着幼时嬉戏的模样闹起来。怎料我轻轻一拳打过去,她竟晕倒在地。我以为她在开玩笑,谁知我叫唤多声,都没有反应。蹲下去查看,裘莲已经断气。我本想叫醒父亲,但心中害怕,新娘是我误伤,但一时如何能说得清楚,所以我只能潜逃。”

“柳雁,本县问你,棺中的断头男子又是谁?”

“什么断头男子,草民不知,望大人明查。”柳雁一时犯了迷糊。

县太爷想着赶紧解决两件案子,自然不理会柳雁的申辩,先打三十大板。

打完又搬出其他刑具。

柳雁本是文弱书生,哪经得住这般摧残,无奈就招认自己开棺将新娘令葬他处,男尸是从附近的坟中偷来的。

可官差却犯难了,他们找不到新娘的尸体,也找不到男人原来的棺木。

县太爷继续给柳雁用刑逼问。

可柳雁自己也不知道,如何供出?

县太爷只能扩大搜索范围,案子一时半会定不下来。

05

死牢中,柳雁好不冤屈,趁着父亲探监时(柳雁屈打成招后,柳忠得以释放)说:“爹,孩儿只是轻轻一拳,怎么会直接打死娘子?当时我太慌张,现在想来她死得蹊跷。还有那个男尸与孩儿绝对无关。”

柳忠知道儿子秉性,认为他所言非虚,决心为儿子伸冤翻案。

变卖家中值钱物件,到州府上告。

义子冯才准备与义父一起启程。

“儿啊,此次一去万般凶险,你不要跟着去了,免得连累你。我已经快失去一个儿子,不能让你也出事了。”

冯直接跪求:“义父,我自幼父母双亡,若非您......我岂能有今天。义兄有难,孩儿岂能置身事外?”

拗不过义子,柳忠只能带他一起启程。

父子买了一辆马车,匆匆上路,傍晚时在一家旅店投宿。

刚进店,冯才就吃一大惊——店主的身材相貌与义父柳忠经有九成相像,若不是熟人,很容易会认错。

半夜,柳忠起床前往茅厕途中,突然闪过一道黑影,一晃眼就不见了。

柳忠没有细想,觉得自己没睡醒看错了,自顾自地走进茅厕。

谁知等他从茅厕走出来,脚下不道被什么东西绊住,摔了一跤。

随手一摸,发现地上躺着一个人,仔细一看,竟是掌柜,吓得他赶紧大声呼叫。

06

店里伙计和客人们闻声赶来。

只见掌柜血淋淋地躺在地上,胸前插着一把匕首,已然没气。

而旁边柳忠的衣服上血迹斑斑,众人直接将他抓起来,扭送到府衙。

府衙的知府也是个糊涂蛋,直接将柳忠打入死牢。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冯才眼看义父和义兄接连入狱,唯有继续进京告御状。

途中经过一座庄园,想进去讨口水喝。

但见大门虚掩,擅自进入着实不礼貌,但实在口渴,唯有无礼一回。

走进园中,看见一黑脸和尚正在追逐一妙龄女子。

冯才预感大事不妙,赶紧后退离开。

结果被对方发现了,霎时间几个面露凶相的头陀持刀而至,二话不说将冯才捆了起来。

原来附近有一座华光寺,虽是寺庙,但他们杀人越货,无恶不作。

刚刚追逐女子的黑脸和尚,就是华光寺的主持。

07

冯才倒不是怕死,可他一死,义父与义兄的冤案就要石沉大海。

正当冯才万念俱灰时,一身着黑袍的俊俏少年:

“别出声,我是来救你的,跟我走。”

少年将冯才藏在寺庙附近的林中后,离去。

一个时辰后,冯才看到华光寺火光冲天,随后那少年也回来了。

“我留意这帮贼人多时,现在总算将他们铲除,可惜让那个领头的跑了。对了,你是何人?为何会他们捉住?”

冯才将自己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一遍给恩公听。

“看来我没救错人,咱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少年一跃上马,随后潇洒而去。

冯才目送恩人远去,走出森林,见自己的行李和马车被放置在路边,心中感慨:“恩公真是心思细腻之人。”

08

又赶十多天的路程,冯才来到大名府的近郊处。

傍晚时分,正欲投宿客栈。

店主说客满。

冯才经华光寺一事,防范意识强了许多,不愿露宿街头。

附近无别家客店,他只好万般恳求望店家收留。

看着对方急切苦恼的模样,店家给一个办法:“从这里往东五里,有一个史家庄,史员外有间终年空着的房子,谁能对上一副对联,不但可以留宿,还能得些盘缠。”

冯才想着前往史家庄碰碰运气。

史员外听到有人来对对联,亲自出来招待。

一会功夫,下人来报又有一人前来对对联。

来者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京城商人,名为朱天章,长得威严庄重。

三人寒暄几句后,进入正题。

史员外说:“祖上留下一副字画,画旁仅有上联,祖上留下遗言,能够对出下联者需赠与金银,以师长之礼相待。十年来,无人能对,希望今日两位先生能了却老夫多年心愿。”

09

只见房中挂着一副巧夺天工的荷花工笔画,旁边用正楷写着:

“画上荷花和尚画”。

此联看似平平无奇,实则奇巧无比,是一个倒读对称的句子。

朱天章思索片刻,脱口而出“书临汉贴翰林书”。

史员外听罢,不由赞叹:“好对,好对!”

冯才眼看“落入下风”,他瞥见桌上有本诗集,那是史员外的祖先史嗣忠的作品,灵机一动,对道:“书中诗页嗣忠书”。

十年无人对得上,一来就来两个,史员外拿出文房四宝,写下两个下联,吩咐家人将其装裱起来,随后大摆宴席款待两位嘉宾。

觥筹交错间,聊天说地谈古论今,三个饱学之士,自然是越聊越有。

酒喝多了,话说开了,冯才便将义父父子无辜受冤,上京告御状的事全盘托出。

另外两人都对他的侠义心肠十分敬佩。

朱天章留下自己的地址,让冯才若有事去找他。

隔天朱天章婉言谢绝史员外的金钱赠与,然后辞行上路。

冯才也准备起身离去,史员外赶忙拦住:

“先生,老夫有一犬子,好舞刀弄枪,十分顽劣。我想让他拜先生为师,不知先生可否应允?”

冯才正想开口推迟,却见一身红衣少年走来。

冯才惊呼:“恩公,您怎么在这里?”

“冯兄,莫要客气,我爹正打算让我拜你为师。”

原来史员外的公子史红玉,便是之前在华光寺解救自己的恩人。

见两个年轻人详谈甚欢,史员外提议两人义结了金兰。

10

有了武功高强的史红玉相助,冯才的告状之路顺坦许多。

可刚到京城,却再生事端!

两人见一群官差压着七八个人,从皇宫中出来,引来百姓们围观。

史红玉和冯才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囚犯都是裁缝。

过段时间,皇帝要做大寿,召集城中多位能工巧匠进宫缝制龙衣。

但皇上的身体有点特殊情况,小时候从马上摔下来摔断左手,幸得神医救治,手被接回来,外人看来无异。

可实际上,皇帝的左手会比右手短一点。

宫外召集来的裁缝自然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故而所有龙衣都出了问题。

皇帝龙颜大怒,下令将所有人都杀了。

刑场上,囚犯家属个个哭得凄惨。

冯才看到行刑的监斩官,竟是朱天章。

原来朱天章不是商人,而是朝廷重臣。

冯才大吼一声:“刀下留人!”

扰乱法场的冯才被带到朱天章面前,他跪下恳求说:“大人,小民愿为皇上缝制龙衣,请求赦免这些无辜的裁缝们。”

朱天章这才认出来人是冯才,他也可怜这群无辜之人:“难得贤侄侠义心肠,但这不是闹着玩的,你当真能缝制龙衣?”

“大人,小民曾与您说过,在家乡时以裁缝为生,请您让我一试,也给这些可怜人一个机会。”

“好,待老夫奏明圣上,再行定夺!”

11

几个时辰后,朱天章请旨归来,决定让冯才一试。

若做出合体龙衣,不但会赦免所有裁缝,还会给制衣者加官进爵,若做不出,一起处死。

冯才跟朱天章要来皇上的尺寸。

三天后,一件精美的龙袍被赶制出来。

皇上一穿,龙颜大悦,说要将制衣者收入宫中。

朱天章则劝说:“皇上,此人不但心灵手巧,更是才华横溢,擅长诗文。难得的是他是忠义之人,有济世之才。”

皇上大喜,下旨封冯才为江南巡抚。

冯才本想请辞,但朱天章和史红玉劝他,有了官位才能救义父和义兄。

冯才于是接旨赴任。

12

回去路上,冯才与史红玉便装出行,忽见河边有名女子在洗衣服。

冯才以为自己眼花,集中精力细细打量,心中大惊有鬼啊!

“贤弟,那边的妇人……正是我那个死去的嫂子裘莲。”

“大哥,你确定没看错?会不会是相像之人?”

两人想走近些观察时,妇人正好洗完衣服起身。

冯才惊喜道:“嫂子,真的是您,您还活着?您怎么会在这?”

裘莲将冯才与史红玉带到附近一间尼姑庵,走进房中,坐下来后,才向两人诉说起这段时间的悲苦经历。

13

原来,成亲当晚,裘莲与柳雁打闹时,柳雁的手刚刚碰到她,她就失去意识。

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棺材中,旁边站着一个黑脸汉子。

汉子告诉她:“你已经死了,是我用灵丹妙药救你,你要如何报答我?”

裘莲便说给他银两,但那人不答应,硬要她以身相许。

裘莲自然不愿意。

两人争执之间,听到一个声音:“不要欺负女人!”

一个路过的木匠,上前制止黑脸汉子的暴行。

怎料黑脸汉子过于歹毒,竟将木匠残忍地杀害。

见到如此血腥场景,裘莲直接吓晕过去。

再醒来时,裘莲见黑脸男子将木匠搬进棺材,然后重新钉上。

裘莲趁其不备,转身就逃,黑脸男人紧追不舍。

跑了一会,一条大河拦住去路,裘莲想着横竖都是一死,不如拼一把,跳进了河里。

河水将她冲到一处浅水滩,被尼姑庵的一位师父救起。

裘莲虽然得救,可这么一折腾,生了一场大病,一病便是数月。

刚恢复可以下床.......就遇到了冯才。

裘莲将自己的遭遇说完,冯才赶紧将家中的事情告知。

两人均是掩面而泣。

史红玉安慰道:“义兄,如今你是江南巡抚,义父的案子有我作证,义兄的案子有嫂子作证,均可翻案,到时,你们一家便能团聚了。”

冯才下令重修尼姑庵后,带着裘莲一起回去。

14

路上,史红玉说出心中的疑点:“义兄,我问过嫂子,那个黑脸男人的长相,越想越觉得他像寇金龙。”

“那贼人不是一直盘踞华光寺吗?怎么会出现在我们那个小地方?”

两人左思右想实在想不通,只能暂时作罢。

等官队回到家乡,已是晚上,只能先休息,待明日再翻案。

怎料半夜,一个黑影从窗口跳入,直扑床边,想取冯才的性命。

冯才躲闪及时,躲过一击。

黑影接着又是一刀砍过去,但被一把剑挡住。

正是史红玉。

史红玉与黑影缠斗几个回合,黑影不敌,败下阵来被擒住。

果然是寇金龙。

冯才立马升堂。

他一拍惊堂木,怒斥道:“寇金龙,你作恶多端,杀害客栈老板,证人史红玉在此,容不得你狡辩。”

此时裘莲从后堂走出来,指着寇金龙说:“杀害木匠的黑脸男人就是他!”

“寇金龙,你屡次杀人,罪不容诛,还不赶紧如实招来!”

寇金龙冷笑一声:“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冯才也不废话,直接大刑伺候。

几个刑具后,寇金龙扛不住了:“我说!我说!”

15

原来寇金龙垂涎裘莲已久,于是买通陪嫁的女仆,在交杯酒中下毒,令新娘陷入假死状态。

等入殓后,他再打开棺木将其救醒。

没曾想中途杀出木匠节外生枝,裘莲跑了。

柳忠竟然要上诉,寇金龙不想官府插手此事,便跟踪柳忠到客栈,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其杀害。

谁知杀了跟柳忠十分相似的客栈老板。

之后他抓住冯才,想将冯才一起杀,偏偏史红玉插手,烧了寺庙。

这段时间他跟踪冯才的官队,想杀了冯史两人,报仇后就远走高飞。

结果被史红玉捉住。

至此,一宗曲折离奇的新婚杀妻案真相大白。

寇金龙被判斩首。

柳氏父子无罪释放。

16

“任务”完成,史红择与冯才辞行归家。

临别时,他将一小包东西交于冯才,并说要等一天后才能打开。

翌日,冯才打开包裹。

里面是一方绣着荷花的手帕和一封信。

信中写道:

“多日同行,你还不知道我是一名女子。若义兄有意,请再到史家庄。”

来源:历史教师王汉周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