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按照建国时职务)
毛泽东
七大党中央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
政协主席
.............................................
朱 德
书记处第四书记兼中纪委书记;
新中国第一副主席;
军委第一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
刘少奇
书记处第二书记;
新中国第二副主席;
军委第二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
中华全国总工会名誉主席;
中央马列学院院长
.............................................
周恩来
书记处第三书记;
新中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军委第三副主席;
政协副主席
.............................................
任弼时
书记处第五书记兼秘书长
.............................................
高 岗
政治局委员;
新中国副主席;
军委委员;
东北政府主席兼东北局书记;
东北军区政委兼司令员
.............................................
陈 云
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候补书记;
政务院第二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兼重工业部长;
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彭德怀
政治局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第四副主席兼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
西北政府主席兼西北局书记;
西北军区司令员;
一野司令员兼政委
.............................................
董必武
政治局委员;
政务院第一副总理兼政法委员会主任;
华北政府主席
.............................................
林 彪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
中南政府主席兼中南局书记;
中南军区兼四野司令员
.............................................
刘伯承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
西南政府主席兼西南局第二书记;
二野司令员
.............................................
邓小平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
西南局第一书记兼西南政府第二副主席;
西南军区兼二野政委
.............................................
林伯渠
政治局委员;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
彭 真
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兼中央组织部长;
人民政府委员;
北京书记
饶漱石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
华东政府主席兼华东局第一书记;
华东军区政委;
上海书记
贺 龙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
西南军区司令员;
西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西南局第三书记
陈 毅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
华东军区司令员,三野司令员兼政委;
华东局第二书记;
上海市长
罗荣桓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人民检查署检查长;
四野暨中南军区第一政委;
中南局第二书记
徐向前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兼参谋长;
华北军区副司令员
聂荣臻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兼副参谋长;
华北局第二书记;
华北军区司令员;
北京市长
薄一波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政务院委员兼财政部长;
华北局第一书记兼华北政府副主席;
华北军区政委
邓子恢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
中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中南局第三书记;
四野暨中南军区第二政委
习仲勋
候补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
西北政府第一副主席兼西北局第二书记;
西北军区政委兼一野副政委
叶剑英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
中南政府第二副主席;
华南分局第一书记;
广东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李富春
中央委员,书记处副秘书长;
政务院委员;
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政府副主席;
东北军区副政委
康生
七大政治局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华东局副书记兼山东分局书记;
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省军区政委
李立三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政务院委员兼劳动部长;
中华总工会副主席
李先念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
湖北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
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粟 裕
中央候补委员;
军委委员;
华东政府第二副主席兼华东军区副司令员;
三野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
1955年大将
曾 山
中央委员;
政务院委员兼纺织工业部长;
华东政府第一副主席
张云逸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军委委员;
华南分局第二书记;
广西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
1955年大将
谭震林
中央委员;
华东军区副政委兼三野第一副政委;
浙江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
省军区政委
李维汉
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
政务院秘书长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政协秘书长
张闻天
七大政治局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辽东省委书记
蔡 畅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中共中央妇运委书记;
全国妇联主席
林 枫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东北政府第二副主席
滕代远
中央委员;
政务院委员兼铁道部长;
军委铁道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罗瑞卿
中央候补委员;
政务院委员兼公安部长;
军委委员;
1955年大将
乌兰夫
中央候补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内蒙分局书记兼省政府主席;
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1955年上将
杨尚昆
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中央军委秘书长
陈 赓
中央候补委员;
西南军区副司令员;
云南省政府主席兼省军区司令员;
二野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吴玉章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全国教育工会主席兼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
徐特立
中央委员;
人民政府委员;
中宣部副部长
谭 政
中央候补委员;
四野暨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1955年大将
马明方
中央候补委员;
西北局第三书记;
陕西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
王稼祥
中央委员;
中国驻苏联大使;
外交部第一副部长
张鼎丞
中央委员;
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省委书记;
省军区政委
陆定一
中央委员兼中宣部长
王 明
中央委员;
政务院法制委员会主任
肖劲光
中央候补委员;
四野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海军司令员;
海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
1955年大将
张宗逊
中央候补委员;
一野暨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上将第三
张际春
中央候补委员;
二野暨西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刘澜涛
中央候补委员;
华北局第三书记
甘泗淇
西北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一野政治部主任;
1955年上将
王 震
中央候补委员;
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代司令员兼政委;
一野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兼第22兵团政委;
1955年上将第五
黄克诚
中央委员;
湖南省委书记;
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1955年大将
李 达
二野参谋长兼特种兵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1955年上将第二
谢觉哉
政务院委员兼内务部部长
宋任穷
中央候补委员;
西南军区副政委;
云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
1955年上将
廖承志
中央委员;
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陈伯达
中央委员;
中宣部副部长
王维舟
中央候补委员;
1949年先后担任西北军区副司令员,解放西南的西路军司令员,西南政府副主席;
李克农
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兼中央情报委员会副书记;
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
外交部副部长;
1955年上将第四
程子华
中央候补委员;
山西省委书记兼政府主席;
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四野13兵团司令员
傅 钟
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
新华日报社社长;
1955年上将
杨立三
食品工业部长;
解放军后勤部长兼财务部部长;
华北军区后勤部部长
周士第
西南军区副司令员;
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川西军区司令员兼成都市市长、成都军管会副主任;
1955年上将
吕正操
中央候补委员;
铁道部副部长;
军委铁道兵团副司令员;
1955年上将
肖 克
四野暨中南军区第一参谋长;
1955年上将第一
许光达
甘肃军区司令员;
一野二兵团司令员;
装甲兵司令员;
1955年大将
王从吾
中央候补委员;
中纪委第一副书记;
华北局组织部长
刘长胜
中央候补委员;
上海局书记;
全国总工会副书记
邓颖超
中央候补委员;
妇联副主席
叶季壮
政务院贸易部部长;
1945年与彭真陈云同授中将军衔
刘亚楼
四野十四兵团司令员;
空军司令员;
1955年上将
萧 华
四野十三兵团政委;
空军政委;
1955年上将
李井泉
西南军区副政委;四川省主席
陈少敏
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纺织工会主席
刘 晓
中央候补委员;
华东局组织部长兼上海市委第二书记
李葆华
中央候补委员;
北京市委第二书记;
水利部副部长
朱良才
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华北军政大学政委;
1955年上将
舒 同
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日报》总编辑
周 桓
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
1955年上将
唐亮
三野政治部主任;
1955年上将
潘自力
宁夏省主席;
省委书记;
省军区政委
杨得志
陕西军区司令员兼宁夏军区司令员;
一野十九兵团司令员;
1955年上将
苏振华
贵州省委书记;
贵州军区政委;
二野第五兵团政委;
1955年上将
杨 勇
贵州省政府主席;
贵州军区司令员;
二野第五兵团司令员;
1955年上将
王首道
中央候补委员;
湖南第一副书记
邓 华
广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海南主席;
四野十五兵团司令员;
1955年上将第七
傅秋涛
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兼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
1955年上将
李 涛
军委作战部代部长兼作战局局长;
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校长;
1955年上将
陈正人
江西省委书记;
军区政委
叶 飞
福建军区司令员;
三野十兵团司令员;
1955年上将
王建安
浙江军区司令员;
三野七兵团司令员;
1955年上将
李志民
陕西军区政委;
一野十九兵团政委;
1955年上将
王世泰
甘肃军区政委;
一野二兵团政委
陈锡联
川东军区司令员;
二野三兵团司令员;
1955年上将
何长工
重工业部代部长
附高级将领8人
陈昌浩
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曾任红四方面军政委,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政治局委员
周纯全
四野暨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
曾任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政治局委员;
1955年上将
张琴秋
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
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排名在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曾中生傅钟之后的红四方面军领导人)
王树声
湖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
前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
1955年大将
陈 光
从四野副参谋长11月改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
一代抗日名将;
前115师代理师长;
山东抗日根据地主要创建人
郑位三
中央委员;
前中原军区政委
徐海东
前红十五军团军团长;
长征领袖;
1955年大将
李卓然
东北局常委兼宣传部长;
原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其他部分开国将军政要建国时任职
陈士榘
南京警备区司令员;
三野八兵团司令员;
1955年上将
宋时轮
淞沪警备区司令员;
三野九兵团司令员;
1955年上将
杨成武
天津警备区司令员;
第二十兵团司令员;
1955年上将第十
万 毅
中央候补委员;
四野特种兵部队司令员兼党委书记;
1955年中将
古大存
七大中央候补委员;
广东省第二副主席
曾镜冰
七大中央候补委员;
福建省委秘书长
张 震
三野暨华东军区参谋长;
1955年中将
阎揆要
一野暨西北军区参谋长;
1955年中将
赵尔陆
四野暨中南军区第二参谋长;
1955年上将
李聚奎
四野暨华中军区第二副参谋长;
1957年上将
伍修权
东北军区参谋长;
1945年少将
唐延杰
华北军区参谋长;
1955年中将
许世友
山东军区司令员;
1955年上将第六
彭绍辉
一野第7军军长;
1955年上将第八
张爱萍
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1955年上将
贺炳炎
一野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
1955年上将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在许多古装电视剧中,我们都时常能看见白银的身影。主角们在结账时,通常都潇洒地掏出几锭银子,然后抛下一句“不用找了!”就此转身离去。事实上,古代人用起银子来可并不是...
- 请点击上方“聼風樓”,关注后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这是纽约邮报的报道,自焚美军的生前好友,于周二接受采访。下面是采访原文:这位朋友从十几岁起就认识布什内尔,他说自己原...
- 来源:中华网文丨姚胤米采访丨姚胤米 贺乾明编辑丨钱杨许多城市相继迎来新冠感染高峰,经历购药和就诊困难。我们走访了河南省、安徽省三个县城的多个乡村卫生室,去了解农村...
-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自1937年7月至1938年底一年多的时间内,虽然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处于劣势,但总的说国共合作,全面抗战的形势还是好的。当权的国民党人,包括蒋介石本人,...
-
转自齐鲁壹点文|李乐军《笑林广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两位道学先生观点不同,认为自己掌握的才是真正的道学,而诋毁对方为假,争论了很久也没结果。于是两人就去向孔子求证...
-
有这么一种说法,美国允许公民持枪,是为了让公民有反对暴政的权利。只有手里的枪,才能让你有机会推翻暴政。持枪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自由民主的代表。正是因为公民持枪,...
- “君子”人格的政治哲学意涵及其时代转换【摘要】儒家“君子”概念通常被理解为一个道德概念,其实是一个人格概念:不仅是道德人格,而首先是政治人格;即便道德人格方面...
-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
- 澎湃新闻我国的财神文化源远流长,寄托了人们追求财富的朴素情感以及安居乐业、吉祥如意的美好心愿。自古以来,不止一位神灵被人们崇奉为财...
-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向外界发布录音广播,宣布日本接受盟国提出的《波茨坦公告》,正式无条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落下了帷幕,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获得了最终的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