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胡同位于东四南大街东侧,大约是清代末期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条胡同住过许多知名人物。
几百年的老胡同发生的故事数不胜数,历史随着时间一点点淡去,但当人们走过胡同,看着邓颖超写下的“好园”、史家小学里飘着的国旗、51号院子的号码牌,手摸着老院子斑驳的墙壁,感受历史的呼吸脉搏。
2011年,章含之之女洪晃带着怨念和不舍搬出史家胡同51号,一段历史才算尘埃落定。
入住史家胡同51号:洪晃的童年时光
史家胡同位于东四南大街东侧,呈东西走向,院子坐北朝南,都是三路四进院落。三组四合院最东侧为51号院,其大门位于院落东南隅,大门一间,远远望去,一对圆形门墩,两扇红漆板门,四枚梅花形门簪,好不齐整。
沿着这条幽静的胡同漫步而行,每一个门牌号的后面都曾有过一段精彩的历史……
如今故人已去,只留下宅子和钉在墙上的号码牌。北京史家胡同51号曾经住着名门鸿儒、外交奇才、末代名媛,洪晃就出生在这里。
她的外祖父是大律师、著名学者、民主爱国人士、政治活动家章士钊,她的母亲是著名女外交官章含之,以高贵、美丽、优雅而为人称道。
百年来,章士钊见证过民国的兴衰,章含之经历过国家的胜利和“文革”的苦楚。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正在香港的章士钊接受了参会邀请。
在地下党组织的干部带领下,章士钊召集了香港的大批民主人士,乘船经大连、青岛,辗转来到北平,出席大会。
在会上,章士钊被选任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0月1日,章士钊受邀参加了开国大典。自此之后,章士钊决定定居北京,之后,他将家人们一一接到北京来居住。
同年11月下旬,奚贞携其女儿章含之、儿子章可乘火车抵达北京。
起初,家属到京时,章士钊并没有主动向政府部门提出要求解决住房问题,而是应友人朱启钤之约住在他家。
早年,章士钊与朱启钤一起共事,识见颇投合,多年未见却仍亲似一家。1949年后,他们再度相会,朱启钤将其东四八条住宅腾出后院的北屋让与章士钊及其家属居住。
1959年,章士钊搬入史家胡同51号院,章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年之久,史家胡同51号、53号、55号院是史家胡同中部三组并列排布、格局相近的传统四合院落群。
1959年,周恩来总理探望章士钊时,发现一代鸿儒居然挤在这翻身都困难的小居室内,心中酸涩,于是着手协调解决,在周恩来的建议和毛泽东的应允之下,章家选中了史家胡同51号院作为新寓所。
史家胡同那所大红门里的童年曾经完全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小洪晃直到十岁之前,身边还围绕着那个时代在别处已经十分少见的时髦人物,他们大多是衣着讲究,谈吐文雅的学者和名媛,其中,风度气韵上,以其母章含之最为绝胜。
许戈辉后来采访洪晃,问道:“你小时候认为自己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还是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
洪晃答道:“我小时候一直因为我是我妈妈的女儿,而我妈妈是个大美女,所以,所有人对我的衡量标准首先是“像章含之”,可我不像。”她进而想起儿时碎忆:“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北京饭店吃饭,那个时候北京饭店只有有点关系的人才能进去。在多数人看来,住在史家胡同的人,也算是说得上话的。”
“一走进去,北京饭店的服务员就问:“章含之,这就是你的孩子?她怎么长得一点都不像你?她长得可不如你好看。”大家都这么说,异口同声。所以,我从小就知道我特丑。”
史家胡同内里:别有洞天,大气庄重
在章含之的记忆中,瘦削的父亲始终孜孜不倦地伏案写他最后一部巨作。
这指的就是章士钊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学术著作《柳文摘要》。章士钊从搬入史家胡同51号之后,就开始了此书的写作,到1965年初步完成。
史家胡同51号的院子门内迎门硬山一字影壁一座,二进院正房三间,进深七檩,前后廊。一进院有正房三间,进深七檩,原为前后出廊,现前部廊已改造,封入前檐墙内。
章士钊在51号院前后居住了约14年。章含之在回忆录中曾经写道:“这房子是个典型的官邸式四合院……我们家迁入时,本来应是一个前、中、后院齐全的四合院。
“可是母亲坚持不要那么多房屋。国务院管理局无法说服她,只得把后院割出去,中院便成了后院了。这真是个极大的遗憾。”
该房原有木装修颇为精美,进深方向的柱间装饰套方灯笼锦的两组隔扇,形似八角落地罩,但八角框的位置为实心并开设一扇屏门,其顶部为一个楼阁式书橱,上带朝天栏杆。
正房两侧耳房各一间。三进院正房五间,进深六檩。东、西厢房各三间,进深六檩,前出廊。四进院有后罩房七间。正、厢房间建有抄手游廊连接。
当初,章家人搬进这院子时,院中树木都已栽齐。后院北屋房前是两棵开粉红色花的海棠,前院是那两棵榕树,高大而优雅,绿荫遮盖了整个小院。
“外祖父说过,我们北房门前的两棵海棠树既气派又婀娜多姿。”洪晃回忆道。
后来,其母章含之在书中写道:“多少年来,我心中一直想着这大红门,它应是从门外跨进来,随之展开这院中的历史画卷,揭示这院中曾经生活过的人们的悲欢离合。”
“但是,此时此刻在我匆匆逃离昨日的残梦时,我却猛然醒悟,也许这大红门也应当是从里面往外跨出去。我也许应当把自己的情感跨出这大红门,寻找新的生活起点,那时再回头看这两扇大红门时会不会有新的感悟呢?”
1972年下半年,也许是觉得自己的学术生涯已差不多到尽头了,章士钊提出要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统一大业再尽一份努力,到香港走一趟。周恩来则认为章老年事已高,九十二岁了,不适合长途劳累,迟迟未给答复。
最终,是毛泽东亲自拍板,同意了章士钊的香港之行。1973年5月23日,一架中国民航专机载着老人和子女一行人,由北京飞抵香港,离开了他居住了十多年的史家胡同51号院。
同年7月1日,因水土不服且年事已高,章士钊在香港与世长辞。
烟波四十九载:搬离史家胡同,索赔巨额赔款
2008年,章含之去世后,拥有该院产权的外交部曾三次要求洪晃一家搬出,洪晃却感到不能接受,随机要求外交部支付三十年的维修费,双方打起了官司。
洪晃对史家胡同51号的感情十分复杂,在青春期时期,她痛恨自己出身于此,但这一所坚固的宅落,却又真切地给过她庇护。
她说:“我觉得我小时候的生活,没有真正意义上脱离那处大红门之前,是跟我的同龄人脱钩的。为什么呢?就是他们在挺艰苦的时候,而且非常动荡的时候,我却完全是在一个暖瓶里头,说白了是有点腐朽,我就是在这样的气候里头长大的。所以在走出这个四合院之前,我几乎是不识人间烟火。”
但在就读于外语附中之时,她却常常不愿回家。她自叙道:“我当时觉得,过分优越的生活是一种耻辱,所以我开始特别恨家里给我的东西,包括我所居住的宅院,因为这些,我融入不了集体。”
洪晃对于史家胡同51号,的确有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
她曾言明:“史家胡同51号是当年毛泽东送给我外公的,但是送的是居住权,没有送产权,因为没有给房产证。”
“我外公也没有要。外公过世后,乔冠华搬进史家胡同51号。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房产归属于外交部了。根据外交部出示的产权证,似乎是1990年。”
其实其母章含之尚在世之时,就思虑过许久——这套房子要怎么办?但终究还是没想到解决办法。洪晃说:“她们那代人其实对于财产归属权的概念很弱。”
2011年7月经法院调解,史家胡同51号由外交部收回。
不久,洪晃在微博发文宣布:“今天终于把史家胡同51号还给外交部了,至此,彻底退出了中国的特权阶层,这值得庆祝一下。”
洪晃与外交部的“史家胡同51号”之争终于有了定论,这个曾生长于大红门的女儿将在15天时间内搬离。
在洪晃的记忆中,史家胡同51号院厚厚的大红门,是一出出悲欢离合。如今的史家胡同51号院,经历过搬离及拆迁风波之后,红门朱色依旧,只有那段历史,静静地等待着后人的评说。
来源:百晓生谈历史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天空中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让新年气息逐渐变得浓厚的西安,又添上了一份别样的韵味。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关于年味的感受来自于每一个微小又具体的...
-
抗美援朝时,战犯吴绍周提出2条妙计对付美军,毛主席:提前特赦。
1959年12月,功德林内的战犯们迎来了第一次特赦,包括王耀武、杜聿明、陈长捷、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宋希濂、曾扩情、周振强、卢浚泉在... -
“癌症”是西医叫法,中医盛行的古代,“癌”叫啥?仅一个字很耳熟
“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面对它的决心。”谈“癌”色变,可不是空穴来风,在全球,每年都有将近900万人死于癌症,这意味着人类每年都有这么多人在这场与病魔的交战当中... - “年轻人!事情别干得太绝了,”何万春忿忿地说。“何老财,明明是你们站在老百姓的头上拉屎,变成了吸血鬼,压榨劳动人民,还觉得天经地义...
-
抗法英雄冯子材,儿子冯相贤在电影龙之战中被畏战自杀,真实历史是怎样的?
他被人称之为:“晚清的一根又硬又臭老骨头。”晚清政权朝廷内外腐败、懦弱,而这个人则显得格格不入,当时时任总督之时,有人上门送礼,差... - 在许多古装电视剧中,我们都时常能看见白银的身影。主角们在结账时,通常都潇洒地掏出几锭银子,然后抛下一句“不用找了!”就此转身离去。事实上,古代人用起银子来可并不是...
- 一、大清王朝的股灾1903年,英国人麦边,像成千上万的淘金客一样,漂洋过海来到上海,设立了一家名叫蓝格志拓植公司,蓝格志是一个橡胶产地的名字。一年后,1904年上海西商众...
- 来源|学渣ID|xuezha011994年12月,一个悲剧在清华大学发生。朱令,一个20岁的才华横溢的女生,遭受了铊中毒的毒害。而就在几天前,2023年12月22日,朱令离世了。朱令,清华的...
- 长安唐宫,富丽堂皇的宫殿内,唐明皇与他的爱妃正在一起奏乐歌舞,看着贵妃婀娜舞动的身姿,眀皇如痴如醉。忽然,一声尖锐的急报从殿外传来...
-
做事不能妇人之仁,看张居正的“问路斩樵”,学名相如何对待小人
妇人之仁,很多时候是缺乏理性、果断,甚至是非不分的贬义词,人做事切忌妇人之仁,优柔寡断只会断送良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吃亏的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