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一天,一向温和的周总理突然怒下命令:“把乔冠华给我叫过来!”
等乔冠华过来,周总理表情严肃地看着他,怒斥道:“你说了李克农什么?”周总理严厉的话语,让乔冠华在场战战兢兢,不敢吭声。
李克农与乔冠华,都是我国外交战线上非常重要的两位外交人才。
李克农自1926年加入共产党以来,是党和人民军队情报、保卫工作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受命担任外交部副部长。
乔冠华要比李克农小14岁,他早年留学海外。抗日战争时期,乔冠华经廖承志等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乔冠华到重庆新华日报主持国际专栏,直至抗战胜利。解放战争时期,乔冠华又跟随周恩来前往上海,参加中共代表团的工作。
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和毛主席高瞻远瞩,应朝鲜政府的要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确决策。
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在艰苦的条件下作战,数次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也让敌人企图尽快结束战争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从1951年夏天起,作战双方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停战谈判。
而李克农与乔冠华,就是我们国家派出的谈判代表。
1951年6月,毛主席在中南海亲自召见李克农,他告诉李克农:“我点了你的将,要你去坐镇开城,外交部组成一个班子,乔冠华也去,军队也要有人参加。”
这时候的李克农身体情况不好,但依然接下重任,立刻筹备前去朝鲜的事宜。
图|志愿军谈判代表团团长李克农 (坐者)与邓华 (后排左一)、 解方 (后排右一)、 乔冠华在一起
7月上旬,李克农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担任李克农的主要顾问,一行人出发前往朝鲜,参加朝鲜停战谈判。
到了朝鲜以后,李克农、乔冠华一行受到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亲切接见。
中朝代表团的团长为李克农,乔冠华负责协助李克农的工作,工作人员将李克农称呼为“队长”,将乔冠华称呼为“指导员”,而不是称呼他们的名字。
7月,中朝代表团马不停蹄地来到谈判会址,也就是位于朝鲜开城市区西北约两公里的高丽里广文洞的来凤庄。
中朝代表团主要分为三线,第一线是负责直接出面的谈判代表,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邓华、朝鲜人民军的南日;第二线为中间站,乔冠华、柴成文等人便负责这一线的工作;第三线是最重要的,为幕后坐镇的后方指挥,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李克农,他领导指挥谈判工作,并及时将谈判情况向毛主席、金日成等中朝领导人汇报。
就这样,李克农坐镇幕后,虽鲜少在谈判桌上露面,但运筹帷幄,常有针对之策,对方的谈判代表也几度感慨,在中朝谈判代表中,一定存在一位“隐形人物”,说的正是李克农
乔冠华身居二线,与李克农紧密合作;邓华则在一线与敌人周旋。尽管李克农、乔冠华合作得还不错,但乔冠华心中始终有芥蒂。
在他看来,自己做了一大部分的工作,而少于露面的李克农却“据功己有”,这让乔冠华心中颇有微词。
1953年的中秋节,乔冠华在醉酒后终于爆发了。
那天他兴致大好,喝了许多酒,醉醺醺的他再也藏不住心里的话,他当众摔掉两只酒杯,还疾言厉色地大声说道:“在朝鲜,大大小小的事呢都是我跑的,几乎都是我一个人在忙,老头子只管坐镇后方了。”
他口中说的“老头子”,指的当然就是李克农。
事情很快传到周总理耳中,周总理虽一向温和示人,但乔冠华如此想法,是他决不允许的。
周总理当即下令:“把乔冠华给我叫过来!”等乔冠华来到他面前,周总理十分严肃地责问他:“你说了李克农什么?”
乔冠华自知理亏,不敢再吭声,周总理批评他:“不敢说了?我看你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老头子’也是你叫的?你这样不知轻重,如何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外交官?”
周总理要乔冠华向李克农赔礼道歉,并写出深刻检查。
乔冠华从周总理那里回去后,立马写了检查,并于第二天亲自登门,向李克农认错致歉:“李克农同志,对不起,我不该那么说,我错了。”
李克农原谅他,不仅如此,作为前辈,李克农还推心置腹地给予乔冠华一番忠告:“乔冠华同志啊,你的心气太高,眼里没有几个人,如果不改一改的话,以后可是要吃大亏的。我和周总理都很欣赏你,希望你在这条路上能走得更好、更远一些,你明白吗?”
两人敞开心扉地聊了起来,李克农真挚地表示:“你能好好反省的话,我这顿骂就没白挨。”乔冠华当场还觉得很不好意思,不过他也深刻感受到周总理和李克农对自己的期许。
这次事情后,乔冠华与李克农反倒结成了很不错的好友,二人常以真心相待。
事实上,在朝鲜战场上,李克农是抱着病躯,做了许多工作。
他总是坐在中朝代表团的帐篷中,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眉头紧皱,陷入沉思,并从容不迫地作出一个又新一个新的指示。
他的身体情况一度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有一次正在开会,李克农突然倒地昏迷,把大家都给吓坏了,经过紧急抢救,李克农这才清醒过来。
李克农昏倒的事情传回国内,党中央领导人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做出决定:让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接替李克农,下令让李克农回国治疗休息。
伍修权到了朝鲜后,李克农却坚持不会,他强调:“临阵不换将。”
为了谈判工作,李克农抱病坚持了许久。朝鲜战场上,枪炮无眼,李克农几次与危险擦肩而过,幸而最终有惊无险,他都保住了性命,他后来回到国内还幽默地表示:“差点就翘着辫子去见马克思了。”
可见,李克农为谈判付出的心血也绝不比乔冠华少。
1953年7月27日,在代表团的努力争取下,战争双方终于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历时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也宣告结束。
回国后,李克农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乔冠华历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等职,各自肩负重任。
1962年,李克农病逝,乔冠华格外悲痛。
李克农逝世的两年后,乔冠华任外交部副部长,继续为我们外交事业做贡献。
来源:搜狐,清风自来论古今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本文转自党史文苑西藏和平解放以来,毛泽东对西藏民主改革态度一直十分慎重。八届二中全会上,他提醒大家对西藏的发展前景不要太乐观。但同...
-
作者:海波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视野青年最近的官场堪比娱乐场,不仅惊艳,还很俗气。乌烟瘴气之甚,堪称新官场现形记。出事之前,他们有的是“妙龄少女”,有的是“贤妻良母”...
- 西史辨伪为什么总要揭露满清历史?因为西方伪史的总根源就是满清。现在的人们有一个误解,以为华夏古代是愚昧而生产力落后的,这是满清愚民华夏后的刻板印象。明朝军队的火器...
-
虎年春节,你是不是收到一大波俏皮又温暖的祝福语?如果穿越回千年前,你可能收到的吉祥话、祝福语是这样的:" 长乐未央 "" 与华相宜...
-
过去我们总认为王朝的更迭像房子换了新主人,一切都要打破重建,其实任何一个新朝代的更迭都是在原有朝代基础上修修补补,比如明朝在推翻元朝之后,基本上照抄了元朝的政治法...
-
转自经济文摘 被捕早有征兆2009年12月5日晚饭后,李庄接到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重庆一中院”)通知,原定于12月7日开庭的龚刚...
-
做事不能妇人之仁,看张居正的“问路斩樵”,学名相如何对待小人
妇人之仁,很多时候是缺乏理性、果断,甚至是非不分的贬义词,人做事切忌妇人之仁,优柔寡断只会断送良机,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吃亏的就只... -
武则天晚年,极为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张“年少、美姿容、善音律”,日夜陪伴武后,仗势专权,嚣张跋扈。武后宠爱二张,不仅为肉身之欲,更重要的是确保权力上的绝对安...
-
2023年8.8大火中的夏威夷街头生死逃亡:美国遭遇100年来最致命山火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利用土地方式的改变,极端山火的数量和范围将增加,并扩散到以前未曾受到过影响的地区。在夏威夷生活了31年,弗朗西斯头一次经历下班路... -
来源:帅真商业视界148亿不要了!为跑路潘石屹究竟有多拼命?请问从中国把资产转移到美国总共分几步?潘石屹用教科书式的操作告诉我们:只需三步。前段时间,有消息称,潘石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