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在基辛格身上,一直有很多标签——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者、深刻影响二战后国际秩序的战略家。
今年7月,刚刚过完自己百岁生日不久的基辛格,再一次选择来华访问。而在他的一生中,这样的访问已经超过了100次。
在这位老朋友心目中,他之所以如此重视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理解中国是一种文明,并且相信中美两国只有基于相互理解,才能摸索出正确的相处之道。
要更加清楚地理解基辛格为何值得纪念,谭主找到了曾参与基辛格秘密访华的中方翻译、工作人员,以及基辛格的研究者,并和他们聊了聊。
凿穿阵垒的魄力
基辛格最为人熟知的经历,莫过于1971年的秘密访华。
谭主找到了钓鱼台国宾馆工作人员刘馥敏,她曾在基辛格秘密访华时接待了他。
这位工作人员向谭主分享了一个细节,第一次来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他是美国人;第二次来的时候,在客厅和餐厅中间,已经为他摆上了乒乓球台子;第三次来的时候,大家就和他打起乒乓球来了。
时隔多年基辛格再次访华时,在养源斋举行宴会,这位工作人员又碰上了他,基辛格一下就认出她来,还对她说:“你现在那个乒乓球打得还好吗?”
为什么要“秘密”进行?原因很简单——避开来自美国内部的阻力。
在冷战的背景下,他要接触一个制度、文化、各方面都完全不一样的国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基辛格的职务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作为直接由总统任命的心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一职位的地位在美国政界逐渐凸显,也就直接影响了美国外交部门——国务院的地位。而时任美国国务卿的罗杰斯,又是被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称为自己见过的最强硬的人物之一。
||1970年尼克松总统(左三)、时任国务卿罗杰斯(左二)和基辛格(右一)在华盛顿
这背后还牵扯着美国政治更深层次的矛盾。在翻阅尼克松和基辛格的传记后,我们发现,“官僚主义”一词经常出现。基辛格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
国务院的工作程序很容易助长官僚主义的刚愎自用。国务卿每天的工作就是签署一堆堆的电报,对电报中所谈的问题,国务卿都缺乏足够的了解。即便是他拿定主意,驳回了某一个电报稿,这个电报稿又会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回到他这儿来,其改动之小,只有一个法律学者才能说出其中的差别。
每天被这些电报围绕的国务卿,既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去解决美国外交上的问题。
基辛格则是从战略性看问题的。他说:
我要把各种事态发展联系起来看,推动或者施压力于某一个地区借以影响另一个地区的事态发展,我要把各种细腻微妙的材料收集起来供制定长远战略之用。
作为一位一生访华过百次、非常了解中国事务的“中国通”,基辛格曾用围棋阐述了中西方战略思维的差异之处:
中国流传最久的棋是围棋。围棋棋手不仅要计算棋盘上的子,还要考虑到对手的后势。围棋高手在棋盘上占“空”,逐渐消磨对手棋子的战略潜力。下国际象棋练就目标专一,下围棋则培养战略灵活性。
而正是出于对华的战略远见,基辛格才刻意绕过了罗杰斯,做出了秘密访华的决定。
||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
这段历史,当下讲起来很容易,但在那个冷战氛围浓郁的年代,基辛格顶着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种毅然决然地凿穿阵垒、飞渡大洋的魄力,并不是每位政治家都能拥有的。
国内第一部基辛格研究专著的作者龚洪烈告诉谭主,真正杰出的政治家,应该是要引领潮流,而不是被潮流所引领,像基辛格这些20世纪伟大的政治家,给我们今天的一种宝贵财富是,政治家一定要有超越时空的视野或者视角,而不要被淹没在历史潮流的某一个漩涡当中。
着眼文明的基石
基辛格秘密访华会谈的中方翻译唐闻生告诉谭主一个细节:
1971年,基辛格来华时,就住在钓鱼台。当时室内的布置、绘画工艺品等,营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的居住环境。另外,行程中还专门安排了半天参观故宫的时间,而这些都给基辛格本人留下深刻印象。
应该说,在中美关系领域,基辛格的远见,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真正理解了中华文明的底色。
作为一位成长于冷战时期的外交官,基辛格在即将开展与一个国家的外交工作之前,非常重视对该国历史文化传统哲学的了解,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也不例外。
在他《论中国》一书中,“历史”一词出现了234次,有128处引用了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和《孙子兵法》。
在开篇,基辛格就讲述了中国古代历史。另外,他在一开始写道,“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是,它似乎没有起点”。
怀揣着这样的疑问,基辛格开始与中方打起了交道,而随着他对中华文明的了解越发深入,一些独到的看法也随之产生,其中的一些甚至让许多中国人都深受启迪。
在反复阅读《孙子兵法》后,基辛格对于中华文化中“势”的理解,可以说已经非常深入,而这也是中西方战略思维之间最大的差异所在。
在中国人看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变化运动的趋势,正如“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对抗“势”,不仅事倍功半,到头来的结果也很难完满。
而若是反过来,顺势而为,那么因势利导的结果,最后往往也能花好月圆。
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还懂得根据自身立场,“造势”或“破势”,让“天下大势”为自己所用。
而这一点,就被基辛格巧妙地学去了。
按照他的“均势”(The Balance of power )理论,只有快速解冻中美关系,才能减轻美国的负担。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尽管基辛格完全是从美国利益的角度出发,才有那么大的动力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无论对世界和平还是全球化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正向推动。
在美国提出“对华接触失败论”的今天,同中美建交时相比,中美两国双边贸易增长250多倍,中国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之一,支撑美国国内约260万个就业岗位,超过7.25万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分享中国市场红利。
地球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尽管浪花不少,但都无法改变大势。
中美关系,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
当年的基辛格,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基辛格与美国两党领导人以及尼克松总统坐在白宫内阁会议室
今天,美国部分反华政客试图说明,在中美关系中,美国是“吃亏”的一方,以此来否定中美关系,来证明中美关系正常化“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但实际上,如果当下的美国高层能够认真审视、学习一下当年的历史,就不难发现,基辛格会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主要推动者,正是因为基辛格是从美国利益出发考虑问题的。
基辛格自己的经历,本身就能成为驳斥这种论调的最强有力证据。
在《论中国》中,他写道,中方培养的“友谊”不过多在乎个人性质,而是更重视长远的文化、民族或历史的纽带。
而今天的美国政客,应该好好学习一下基辛格的历史思维了。
展望未来的远见
在基辛格离世后,谭主在朋友圈看到中科院人工智能专家曾毅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
面向未来,近期中美人工智能高级别交流破冰,若是没有基辛格夏季访华,恐怕也未见得会如此快地到来。
一位百岁高龄的老人,如此关注人工智能这样的前沿话题,恰恰表明了他身上一直有着展望未来的远见。
2015年,基辛格参加一场国际会议时,在议程安排中发现了“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环节,他本不想参加这个环节,但主持人开场的几句话就将他留在了位置上。
据主持人介绍,一个计算机程序将很快向围棋界的国际冠军发起挑战,这令对中国文化很熟悉的基辛格感到十分吃惊。
||基辛格与中方参会嘉宾讨论下围棋之道
基辛格对计算机程序能掌握这样的规则表示怀疑。就在这场会议几个月后,“阿尔法狗”开始横扫围棋界。
在看到人工智能这样的能力后,基辛格开始频繁参与有关人工智能的论坛、会议,他呼吁中美两个大国要就应对这一挑战进行对话与合作。
但令基辛格没有想到的是,美国政府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合作,而是打压。
2019年,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举办人工智能的会议,时任美国防长、时任美国能源部长等多位美国政要参加,基辛格,也受邀参会。
||基辛格出席2019年美国人工智能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并发表讲话
这些人先是讨论了人工智能对美国的重要意义,而后话锋一转,开始谈论起中国。
会上,美国政客拿着一本中国出版社为幼儿园小班小朋友们设计的《人工智能实验教材》大谈“中国威胁”,时任美国防长表示,中国计划在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的领导者。无论哪个国家先利用人工智能,都将在战场上拥有决定性的优势,美国必须先做到。
就在这场会召开前不到一个月,美国商务部将8家中国企业列入美国贸易管制黑名单,这8家企业,都与人工智能相关。
听到美国政客的这些话,不知道基辛格当时作何感想。
基辛格之所以如此强调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就是因为在他看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对人类角色、人类愿望和人类成就的定义都将发生变化。而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合作。
||基辛格曾在一场活动上表示,人工智能将促使人们思考人类的意义
类似的话,基辛格在其著作《世界秩序》中也提过——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
只可惜,这位老人没能看到美国交出正确答卷的那一天。
很多人都说,基辛格是“时势造英雄”。美国《时代》杂志就曾提到,基辛格是那个“在对的时间和地方出现的对的人”。
||周恩来总理会见秘密来华访问的基辛格
但只有这么一个对的人,还远远不够。
对于美国而言,幸运的是,他们有基辛格,有这样一个比一些人看得长远一些,比一些人有勇气、有魄力的政治家。
但如果不能铭记这些,基辛格只会成为一个符号,被美国自己所遗忘。
那时,人们会说,不幸的是,美国只有一个基辛格。
来源:玉渊谭天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中国足协窝案细节,首次披露!李铁一路砸钱当上国足主帅,上任第二天就签了6000万假合同
1月9日晚,电视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第四集《一体推进“三不腐”》播出。本集聚焦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中国足球协会原党委书记杜兆才,中国足... - 大文豪苏轼在王朝云去世后写下挽联:“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苏轼写这副挽联的原因就是“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
- 中国过去40年的高速增长,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很多也都是高速发展期的国家所共有的。如果处理得当、继续改革,可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得到解决。不过,在这些所有的问题之...
- 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历史学家、教授、学者。我们小时候读历史,常有中国不如别人之感,何以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内就凡事做得头头是道,而中国似乎越做越...
-
“羽扇纶巾”并非周瑜的常备行头?苏东坡为宋代“时尚咖”,潮流品来自监狱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写的是周瑜举重若轻、指挥若定的潇洒姿态。然而,其中提到的... - 中国有笑话书的历史由来已久,但集大成者可说非《笑林广记》莫属。此书作者「游戏主人」编成,游戏主人并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清代的一批文人一...
- 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多年来一直谋求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想获得一票否决权。隔一段时间印度就会向联合国递交一次申请,但每一次都被直接驳回。印度拥有核武器,拥有航...
- 中国文明的早期发生,正如考古学家苏秉琦所说,呈现出“满天星斗”的多元状态。部分区域经过连续性发展,陆续向国家形态迈进,遂有后来的夏商周,以及一个个方国。在众多方国...
- 前言虽然世界上七十多亿人口同住于一个地球。但在十六世纪以前,各地区的联系并不深入。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人类历史发展沿革之中也诞生了不同的文明,如华夏文明、印度...
- 汉宣帝时,有个叫桓宽的人写了本书叫《盐铁论》。这本书是根据汉昭帝时的一场关于国家盐铁政策的辩论会记录改编的。桓宽在整理那些记录的时候,不仅忠实地保留了当时的辩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