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国投敌的人绝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

繁体

盛京城外,一位身影挺拔而孤独地矗立于萧瑟的风中,那便是兵部尚书兼蓟辽总督洪承畴。

三个月前,他兵败被俘,却一直不愿降清。起初,他甚至绝食数日,拒绝向清廷低头。但皇太极不甘就此放弃,他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力量,从将领到文臣,一一前去劝降,却无一例外地被洪承畴以激烈的言辞骂得铩羽而归。

夕阳西下,洪承畴总会拿出那副铠甲,余晖撒在上面,刚好露出一抹悲凉的金色。活,艰难;死,更难。不自觉间,他夹起了碗里的一块肉……

皇太极也是颇有耐心,为了彻底瓦解洪承畴的内心防线,他特命最擅长洞察人心的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一试。范文程步入囚室,面对洪承畴的咆哮,只字不提招降之事,而是与洪承畴谈古论今,从先秦的百家争鸣到唐宋的诗词歌赋。

就在这场看似无关紧要的对话中,一块灰尘悄然从梁上落下,轻轻沾在了洪承畴略显陈旧的袍子上。洪承畴在滔滔不绝的同时,不自觉地多次伸手拂去那片灰尘,这一细微的动作被范文程敏锐地捕捉到了。范文程心中暗自思量,面上却不动声色,待谈话结束,便恭敬地告辞,回到皇太极面前复命:“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

叛国投敌的人绝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

皇太极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他采纳了范文程与张存仁等人的建议,开始对洪承畴施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厚待,更在精神上给予尊重与理解。

不久后,皇太极亲赴太庙。即便态度有些软化,但洪承畴仍旧立于庙中,不肯下跪。皇太极见状,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关切地询问起洪承畴的冷暖,见他衣衫单薄,便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身上的貂裘,亲手披在了洪承畴的肩头。

“冰山”化了……

终于,在五月初五日,洪承畴与祖大寿等一众降将一同,在皇太极面前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那一刻,他低下了头,不再是那个誓死抵抗的明将,而是成为了大清王朝的一员。

很难说清洪承畴是真的被皇太极打动了,还是说他一直在“故作姿态”,等到时机成熟便降清。但洪承畴降清后异常卖力倒是事实,这也为他身后骂声一片埋下了伏笔。

(1)

许多当代人对洪承畴抱有深刻的误解,往往将其视为一个因贪生怕死、追求生存本能而投降清朝的普通人,甚至有人以“将心比心”的理由为他这样的汉奸行为辩解,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简直是对历史的极大讽刺。

洪承畴的可耻之处,远非仅仅在于他身为大明的高官显贵——两榜进士、内阁辅臣,深受崇祯皇帝信任,却在国家危难之际,背弃忠孝,贪生怕死,投降异族。更为恶劣的是,他企图洗刷自己的叛国之罪,不惜以整个中华大地的沉沦为代价,全力以赴扑灭中华大地上最后一丝反抗清朝的火花。

在他担任江南经略期间,洪承畴对手无寸铁的抗清义士进行了残酷的捕杀,黄道周、金正希、陈子龙、夏完淳等英勇志士均惨死其手。当南明名将李定国屡战屡胜,斩杀满清亲王,收复大片领土,打破八旗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南明局势呈现出一片大好之时,清廷惊慌失措,甚至考虑放弃西南七省与南明和谈。然而,正是洪承畴力排众议,坚持要消灭南明。

在晚年之际,他临危受命,担任满清西南五省经略,以长沙为幕府,修筑长墙,采用各种手段分化、利诱南明将领,最终成功离间孙可望与李定国,使其自相残杀。随后,他趁机进取云贵,攻克昆明,彻底扭转了满清在西南的败局,最终平定了整个西南地区。

反观和洪承畴一起降清的祖大寿,别人虽然给吴三桂写过招降信,但也仅仅止步于此。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事实就是他并未帮助满清平定江南。在清廷整个与南明对抗过程中,祖大寿几乎没有任何功劳。有专家鼓吹洪承畴是因为“爱民如子”,所以才投降。试问,祖大寿连屠刀都未拿起过,是不是更加爱民如子,胸怀若谷?

笔者佩服洪承畴之智勇,更能理解大时代浪潮下苟且偷生的普通人。就算被众人嗤之以鼻的钱谦益,别人降清后仍旧还私下帮助抵抗清军的仁人志士。但洪承畴却不一样,他完完全全是在用无数普通人的鲜血来为自己找个相对较好的归宿。

叛国投敌的人绝不能被称为“民族英雄”!

为何我要用相对较好这个说法呢?

因为他不遗余力地替清廷经营西南,甚至不顾病体,辗转半个中国,彻底消灭南明后,却仅获得了一个三等阿达哈哈番的世职。要知道,曾在洪承畴麾下当部将的马得功,都被封为一等顺勤侯。依附南明的前农民军将领谭洪降清后,也被封为慕义侯。甚至在穷途末路之下,匆忙降清的白文选,也获得了个三等公。

洪承畴这功劳,按说封个王都不为过。清廷之所以不那么做,说白了也是知道,“卖国求荣”的洪承畴早已无路可走。他不像手握重兵的吴三桂等人,需要恩威并施、封王封爵。于他,清廷仅需保其名声与家族性命便能让他死心塌地。

(2)

乾隆四十一年,随着清高宗乾隆帝的头发日渐斑白,他的心思也开始转向了一桩深思熟虑之事——重新评估那些在清朝建立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明朝降将。对于这些曾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老皇帝内心的情感颇为复杂。步入晚年,他对这些人的厌恶之情与日俱增,甚至忧虑未来朝廷中也可能滋生“满奸”。

为此,乾隆帝突然决定编纂一部官修史书《贰臣传》,旨在告诫清朝官员要经受住各种考验,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大清的忠臣,切勿成为贰臣。这部史书收录了明朝叛徒共计一百二十人,并根据他们的表现将这些降将划分为甲、乙两类。甲类是指投降清朝后功勋显著之人,而乙类则是投降后无所作为之辈。

从努尔哈赤时期第一个投降的低级军官李永芳,到满清入关前的高级将领洪承畴,这些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承受了道德的谴责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长期以来,这些投降人物一直是清朝的敏感话题,鲜有人敢轻易涉足,尤其是作为大明王朝最后一任蓟辽总督的“贰臣”代表。

在编纂《贰臣传》时,乾隆帝首先阐述了撰写此书的目的。他轻蔑地表示:“朕认为这些在大节上有亏之人,既不能因其生前的功勋而原谅他们,也不能因其尚有后人而在死后宽恕他们。如今,只能依据公理,在国史中另立一门‘贰臣传’。”

其实,客观来看,满清入主中原,主要还是这些“贰臣”立下了汗马功劳。就连法国传教士百晋在《康熙帝传》中所说那样:“事实上,鞑靼人在征服帝国过程中,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而是汉人互相残杀,加上汉人中最勇敢的人,反而为了满洲人去反对他们本民族而战。”

许多贰臣都内心有愧,譬如前文所说的钱谦益、祖大寿。但洪承畴投靠清朝却是彻彻底底。民间还一直流传着他变节后的诸多故事。

譬如,当他再次成为清朝的“功臣”后,回家探亲时,刚一进屋,发现母亲穿着出嫁时的衣服端坐高堂。他惊讶地询问原因,母亲回答说要嫁给他人。洪承畴不解,母亲回答道:“你可以降清,我为何不能再嫁?”京剧《洪母骂畴》生动展现了洪承畴被母亲鞭笞的场景,让人为之动容:“我洪家世代忠良将,哪有你这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践踏山河、涂炭生灵的变节儿郎!谁似你屈膝投降天良丧尽,不忠不孝、无情无义、无国无家、无父无母、无妻无子、卖国求荣、利欲熏心、认贼作父的无耻人!”

据说,洪母死前因觉得无颜面对祖宗先人,便在脸上盖了一块黑纱。

在乾隆统治的中后期,他自认为政治运转高超,经济繁荣至极。为了进一步巩固其执政基础,继续占据传统政治道德的高地,乾隆帝对“贰臣”进行了全面而综合的评价,并对今后大清是否继续出现“贰臣”给予了强烈的警示:在任何时代,做“投降派”的结局和历史名声都不会好。

所以,连清朝人都不认可的“贰臣”,就别再称其为“民族英雄”了。

来源:沐阳笙读史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