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说说龙应台这样的人

繁体

来源:公众号“独立评论员郭松民”

01

  前两天,大陆赠送给台湾的两只大熊猫之一的“团团”因病去世。

  消息传出,两岸民间普遍都感到不舍和伤感。

  从2008年入台以来,“团团”再也没有回过故乡,它和“圆圆”一起在宝岛履行着和平使者的使命。

  “团团”是可爱的、尽职的,它和台湾的小朋友们相处得很好,“团团”的形象成了他们中许多人童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团团”也是善良、无辜的,没有伤害过任何人,包括曾经爬上过台湾文化部门负责人高位的龙应台。

  但是,不伤害别人并不等于不会被别人伤害。日前,龙应台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了这么一条帖子——

  “或许台北市动物园可以主动联系北京,建议他们慷慨再赠一位毛茸茸、眼萌萌、圆滚滚的黑白胖无常,来做和平大使吧。”

  帖子虽短,却集刻毒、挑唆于一体,甚至不得不让人为刚刚痛失伴侣的“圆圆”的安全担心了。

  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无常是最有名的一对鬼差。

  白无常名为谢必安,身材高瘦,面色惨白,口吐长舌;黑无常名为范无咎,面容凶悍,身宽体胖,个小面黑。黑白无常,结伴而行,专替阎王索人性命,约略相当于西方文化中的“死神”。

  龙应台将熊猫称为“黑白胖无常”,看似一句无害的调侃,实际上相当阴险。

  首先,如果熊猫是无常,那么赠送熊猫给台湾的大陆又是什么呢?

  其次,大陆把“黑白胖无常”赠送给台湾又是何等用意呢?

  第三,既然熊猫是专门索人性命的无常,那么台湾岛上尚有和“团团”同去台湾的熊猫“圆圆”及它俩产下的幼仔“圆仔”和“圆宝”,试问台湾又该如何处置呢?

  龙女士不愧是做过国民党“文化部长”的人物,一则几十字的帖文,黑化了大陆,黑化了大陆企盼两岸和平的善良动机,也将尚在岛内的几只熊猫置于险地。

  龙应台是个什么样的人?

  02

  龙应台,祖籍湖南,出生在台湾高雄专门安置国民党军人家属的“眷村”,她的父亲在随国民党军队逃离大陆前,是宪兵连长。

  龙应台这样的人,有时看上去似乎很有情怀,文字也还算流畅,但通观她的全部作品,就会发现,她永远走不出“痛失大陆”的悲怆和仇恨,“人间正道是沧桑”的道理,她是不懂的。

  尽管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她对国民党反动政权在1949年被人民革命推翻仍然耿耿于怀。于是,她要么在自己的作品——如《大江大河1949》——中,诡称“向所有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致敬”,完全抹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翻三座大山的伟大历史意义;要么就拿腔作势地说什么“请用文明说服我”,摆出一副享有“文明专卖权”的嘴脸,令人作呕。

  概括来说,龙应台这样的人,可谓典型的民国“遗民”,或更准确地说,是蒋介石国民党政权的“遗民”,他们永远不肯接受蒋介石政权早已被中国人民唾弃的事实,面对已经换了人间的神州大地,他们一直恨恨不已。

  在台湾岛内,类似龙应台这样的“遗民”不在少数。他们共享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共同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心主义。他们一点也没有汲取父辈、祖辈惨遭失败的教训,什么也没学会,什么也没忘记,还是习惯于用一些偶然、孤立、个别的事件解释历史。不是有一位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之子,就一直宣称1946年四平战役后,蒋介石不肯听从其父建议,乘胜追过松花江,才导致最终丢失大陆的吗?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只有既不懂军事,又不懂历史的人才会得出如此荒唐的结论。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遗民,当属伯夷叔齐。这两位公子,反对武王伐纣,不能接受周取代商的事实,他们是有骨气的,宁可饿死,不食周粟。

  可龙应台这样的蒋政权“遗民”,最缺的却恰恰是骨气。他们对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难以释怀,却最爱到大陆来挣钱,投资、炒房、出书、走穴,赚得盆满钵溢,龙应台还登上过“中国作家富豪榜”。

  对龙应台这样的蒋政权“遗民”,原本不必重视,因为他们就像侏罗纪结束后的恐龙那样,是将要消失的物种。唯一需要警惕的是他们那套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文化”以及对丢了“江山”恨恨不已的心理像病毒一样地传染到大陆。

  这些年,张灵甫的突然走红,“国军主旋律,八路拍神剧”的风潮以及向蒋经国版的《八百壮士》致敬的某大片热映等文化现象,证明笔者的这种担心绝非多余。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折腾”了10年,那个辞职去看世界的女教师,现在怎么样了?

    “折腾”了10年,那个辞职去看世界的女教师,现在怎么样了?

    原标题:“折腾”了10年,那个辞职去看世界的女教师,最终还是打脸了?十年前,顾少强写了一封离职信,里面的内容超简短,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没想到这让她一下...
  • 70年代,美国曾悄悄印制汽车加油券

    【环球时报记者 王晓言】近日,居高不下的能源价格和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令不少人回想起上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危机深...
  • 盘点现代电影史中香港影坛10大腿功高手

    盘点现代电影史中香港影坛10大腿功高手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坛号称东方好莱坞,最引以为傲的是动作片,风靡了整个亚洲。影片中,那些身手灵活、武功深厚、招式漂亮的动作影星,也成为了影迷们追捧、学习的对...
  • 鸦片战争的侵略性岂容否定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为维护非法的鸦片贸易、把中国变成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掠夺财富和领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但西方殖民主义者和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为掩盖殖...
  • 乌兰布通之战

    本文转自:中国国防报17世纪下半叶,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为实现统治蒙古各部、割据西北的野心,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越过杭爱...
  • 最高层次的战争:文化之战

    最高层次的战争:文化之战

    一、黑黑的山泉坦白地说,写这样一篇文章心情是很沉重的。先是无意间看到有网友爆料,称这是某夫山泉的一个取水点。这个取水点的建筑设计和布局有什么特色呢?在地面上或许看...
  • 中国人最喜欢的8个汉字,说透了人生!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世界文明史上最长寿同时又最具活力的文字。汉字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处世智慧,是良师益友,也是精神家园。早在1994...
  • 李白杜甫写了那么多诗,是如何流传开来的?

    唐诗究竟是怎么样流传的?别说,古人还真有一套法门。题壁诗唐诗是当时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或许就像我们现在发朋友圈一样,“题壁诗”是唐代文人青睐的诗歌传播方式,也是...
  • 印第安人是华夏后裔的实物证据

    印第安人是不是中国人后裔?我来举一些实物证据。下图是在2014年在今美国乔治亚州出土的中国先秦时期的玉圭,为王侯权力象征。(现美国乔治亚州出土的中国先秦玉圭,贵族礼器...
  • 清朝的一个“富哥”王圭,帮穷朋友高鼎出诗集,其中一首小诗无人不晓

    转自大河报博览说起《村居》这首诗,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然而,对于其作者高鼎,大家应该很陌生。01最...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