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哈萨克人:两次回归却遭乾隆拒绝,致清朝损失44万平方公里

繁体

来源:枕猫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亚洲中部,它北邻俄罗斯,东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它有272.49万平方公里,它的领土横跨亚欧两洲国境线,总长超过1.05万千米。

虽然说哈萨克斯坦有广阔的土地面积,但是当地的人口却十分稀少,总人口不到2000万。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的邻国,但是从如今的情况来说,他们却受俄罗斯的影响颇深。

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有近400万人都来自于俄罗斯族,占比高达20%以上,如今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百姓仍旧有使用俄语的习惯。

忠诚的哈萨克人:两次回归却遭乾隆拒绝,致清朝损失44万平方公里

哈萨克斯坦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较为亲近,但是它在古代却是清朝的藩属国,乾隆皇帝当年平定准噶尔之时,哈萨克斯坦给予了清朝极大的帮助,战争平息后。

乾隆将准噶尔地区纳入了清朝的版图,与准噶尔位置极近的哈萨克汗国曾经两次向乾隆提出过申请,想成为中国的臣仆,从此以后归顺清朝,但是乾隆却拒绝了他们。并没有将其纳入中国的领土,致使中国丧失了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那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哈萨克人为何会如此忠诚?乾隆又为何要拒绝他们呢?

忠诚的哈萨克人:两次回归却遭乾隆拒绝,致清朝损失44万平方公里

乾隆

要了解这些事情的答案,还要从哈萨克的历史开始讲起,哈萨克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15世纪初期。

12世纪的时候,哈萨克曾遭受过契丹人的入侵,13世纪,成吉思汗的铁骑行至这里,直接征服了这片土地。

哈萨克的大部分土地受金帐汗国控制,后来有一部分土地从金帐汗国分离,成为了月即别汗国的一部分。

而哈萨克族人就是从月即别汗国逃离出来的人,因此哈萨克这一名称也译为“避难者”“逃亡者”“脱离者”。

忠诚的哈萨克人:两次回归却遭乾隆拒绝,致清朝损失44万平方公里

成吉思汗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哈萨克族在规模和能力上都很难与周边的其他政权抗衡。

17世纪,准噶尔汗国在漠西蒙古建立,而哈萨克族中的几个小汗国为了自保,被迫加入了准噶尔汗国。

准噶尔与清朝的关系尤为复杂,清朝初年,准噶尔一直与清政府保持着地方与中央的隶属关系。

但是后来准噶尔发生了叛乱,部分人坚持分裂主义的立场,逐渐摆脱了清朝的控制,因此康熙年间,清朝便曾多次出兵平定准噶尔。

忠诚的哈萨克人:两次回归却遭乾隆拒绝,致清朝损失44万平方公里

哈萨克族

康熙29年,康熙帝亲自部署,派出两路大军从左右两翼北进攻准噶尔,清朝与准噶尔斗争了数十年,一直到乾隆年间,这场战争才进入尾声。

乾隆年间,准噶尔内部发生内乱,瘟疫肆虐,百姓苦不堪言,乾隆趁此机会,派军直指伊犁,攻下了多座城池。

康熙22年6月,清军几乎以兵不血刃的方式抵达了伊犁,基本解决了战乱问题,不久后阿睦尔撒纳染上天花病死,这场战争才终于结束。

忠诚的哈萨克人:两次回归却遭乾隆拒绝,致清朝损失44万平方公里

康熙

清军到达喀什噶尔后,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而作为准噶尔控制下的哈萨克也因为这场战争而对清朝产生了向往之意。

哈萨克作为北部地区的一个小政权,长期以来便深受战乱的侵扰,由于哈萨克的军事能力不敌准噶尔。

因此他们在过去的战争中吃了很多亏,清军平定准噶尔之后,为了防止战乱再次发生,反对民族分裂,巩固了清朝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统治,在当地设立了最高行政军事长官伊犁将军,安排了许多驻扎在当地的清军。

清军进驻准噶尔之后便向当地人民做出了严苛的规定,命令他们不能无故侵扰哈萨克,在清朝的调停下,双方的仇恨逐渐得到了缓解。

忠诚的哈萨克人:两次回归却遭乾隆拒绝,致清朝损失44万平方公里

喀什噶尔

哈萨克看到清军的所作所为之后,对清朝产生了向往之意,曾主动向乾隆提出过归附之意,但是却遭到了乾隆的拒绝。

哈萨克曾经两次向清朝表示归降之意,分别是在准噶尔统一前和准噶尔统一后。

乾隆十年,卫拉特蒙古准噶尔的首领噶尔丹策凌去世,准噶尔陷入到了混乱当中,乾隆十五年。

乾隆找准机会拉拢准噶尔的内部贵族,向当地发起了进攻,由于西域各族人民早就对准噶尔的内乱产生过强烈的不满情绪了,所以清军征战之时,竟然还有西域地区的百姓主动送清军奶酪和羊、马。

清军很快就顺利消灭了准噶尔的主力部队,并将在这场战争中帮助过清军的阿睦尔撒纳封为了辉特汗。

就在平定准噶尔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哈萨克人民因为准噶尔无法分散火力,骚扰他们,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当时的哈萨克人一直在观望这场战争的走向,哈萨克的首领阿布赉汗看到清朝人对于准噶尔使用的武力手段之后,紧张不已,他担心战争结束之后,清朝人会像对待准噶尔那样对待他们。

忠诚的哈萨克人:两次回归却遭乾隆拒绝,致清朝损失44万平方公里

阿布赉汗

因此他们就向乾隆表达出了他们想要归顺的心,但是由于当时战争紧张,此事并没有落到实处。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令大家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已经决定归顺于清朝的阿睦尔撒纳居然在战争结束后叛变了。

阿睦尔撒纳自称自己是准噶尔的四部总汗,他贵为清朝清风的亲王,不仅不穿官服,不用清朝颁给他的官印。

而且居然还继续使用准噶尔的印章,他为了为巩固自己的势力,曾调兵九千到布鲁特和哈萨克的边境,威胁他们,不让他们与清朝取得联系。

阿睦尔撒纳这种拥兵自重的行为是乾隆皇帝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忍耐的,因此乾隆心生一计,假意请阿睦尔撒纳入觐,待到他进入内地之后,乾隆便准备够剪掉他的羽翼,将其诛杀。

可是阿睦尔撒纳却提前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并公开反叛,带领下属逃到了伊犁。

乾隆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再次派军前往伊犁诛杀阿睦尔撒纳,可是就在乾隆22年,阿睦尔撒纳却因为染上添花而病死了。

不久后,清军便抵达了喀什噶尔,结束了西北地区分裂的局面。

阿睦尔撒纳那去世之后,哈萨克便再一次向乾隆发出了归降的请示,他向乾隆皇帝上书:“臣阿布赉愿率哈萨克全部归化鸿化,永为中国臣仆,伏唯大皇帝睿鉴”。

哈萨克人的态度尤为诚恳,但是乾隆皇帝深思熟虑过后却说:“哈萨克越在万里之外,荒远辽阔”并以此为理由拒绝了他,只让哈萨克做清朝的藩属国,并没有将其纳入清朝的领土当中。

忠诚的哈萨克人:两次回归却遭乾隆拒绝,致清朝损失44万平方公里

乾隆

乾隆之所以拒绝他们,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是因为乾隆皇帝在消灭准噶尔汗国之后,后勤的补给已经到达了极点。

而哈萨克人所生活的地区还在更远的地方,清朝在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想要管理这样一片地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清朝将哈萨克人的土地纳入本国的领土,就必须要派兵进驻到中亚地区,而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稳定新疆一带已经很困难了,他们不愿意再为此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

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每一个中原王朝对于用兵西北之事都尤为谨慎,这场平定准噶尔的战争打了几十年才结束,从康熙朝一直打到了乾隆朝,战争密集之时,巨大的后勤消耗几乎让清朝的财政陷入了崩溃。

如果不是当时准噶尔汗国发生了内讧和天花,乾隆根本就不可能这么轻易的拿下这片土地清军,这次能战胜也有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乾隆皇帝在看到哈萨克的归顺之心后,对他们的态度也柔和了下来,先送了他们一些东西,然后又告诫他们,只要他们守好自己的疆土,不来侵犯,定期进行朝贡的话,大清朝就不会随便对他们出兵。

自乾隆朝之后,清朝的历代统治者都对哈萨克保持着高度的友好态度,后来每逢中亚发生战乱,哈萨克的牧民都会跑到新疆一带避难,因此哈萨克族和中华人民也非常亲近。

第二,乾隆之所以拒绝他们的请求,是因为乾隆本人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他认为中国幅员辽阔,并不需要这一小片土地。

第三是因为准噶尔本不属于蒙古草原本部,清朝人将这里视之为自己的土地,所以收复这里对于清王朝所实行的蒙古政策意义重大。

清朝人这一行为的本质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叛乱,准噶尔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清军出兵有理。

但是哈萨克却不同,哈萨克源自金帐汗国,这里原本就不属于中国,将此地强行纳进中国的领域,名不正言不顺。

乾隆放弃这片土地确实有他的理由,但是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乾隆的这一决策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失误。

正是因为乾隆对于哈萨克的态度如此傲慢,才让中国失去了多一个省份的机会,失去了44万平方公里,也让哈萨克后来逐渐亲近俄国,逐渐脱离了清朝的控制。

如果乾隆皇帝的野心再大一些,有成吉思汗的胸襟的话,那或许历史将被改写,哈萨克将被纳入中国,不过历史没有如果,结果也无法被预测。

(1)
(1)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