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误导了几代人的半截故事,今天终于真相大白!

繁体

很多我们从小就听的故事,后来发现并不是那样。有些故事经过教科书的“筛选”变成了简单粗暴的“只要什么什么,就能什么什么”,或者只是为了解释它所在的章节,而忽视了故事原本的含义。本文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你猜中了开始,却没有猜中结局。

这是一个误导了几代人的故事:

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车间、一片片厂房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客户的订单快把福特公司销售处的办公室塞满了。每一辆刚刚下线的福特汽车都有许多人等着购买。

突然,福特公司一台电机出了毛病,几乎整个车间都不能运转了,相关的生产工作也被迫停了下来。公司调来大批检修工人反复检修,又请了许多专家来察看,可怎么也找不到问题出在哪儿,更谈不上维修了。

福特公司的领导真是火冒三丈,别说停一天,就是停一分钟,对福特来讲也是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时有人提议去请著名的物理学家、电机专家斯坦门茨帮助,大家一听有理,急忙派专人把斯坦门茨请来。

斯坦门茨要了一张席子铺在电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了3天,然后又要了梯子,爬上爬下忙了多时,最后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划了一道线,写下了“这里的线圈多绕了16圈”。人们照办了,令人惊异的是,故障竟然排除了!生产立刻恢复了!

一个误导了几代人的半截故事,今天终于真相大白!

福特公司经理问斯坦门茨要多少酬金,斯坦门茨说:“不多,只需要1万美元。”1万美元?就只简简单单画了一条线!当时福特公司最著名的薪酬口号就是“月薪5美元”,这在当时是很高的工资待遇,以至于全美国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和优秀的工程师为了这5美元月薪从各地纷纷涌来。

1条线,1万美元,一个普通职员100多年的收入总和!

斯坦门茨看大家迷惑不解,转身开了个账单: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9999美元。

福特公司经理看了之后,不仅照价付酬,还重金聘用了斯坦门茨。

很多人把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包括我们高中教科书上也是那么讲的,得出的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口号:知识就是财富。

伴随这个口号的是,如何去获取知识,然后通过知识获取财富。至于采取何种手段?没有人去管。

实际上,这个故事还有下文:

斯坦门茨原本是德国的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因为德国国内经济不景气而失业后,来到美国。由于举目无亲,根本无法立足,只得四处流浪,直到幸运地得到一家小工厂老扳的青睐,雇用他担任制选机器马达的技术人员为止。

斯坦门茨十分感谢老板,他刻苦钻研,很快便掌握了马达制造的核心技术,并且帮小工厂接到了很多订单。

当福特公司总裁福特先生得知后,对斯坦门茨十分欣赏,先是很痛快地给了1万美元的酬金,然后又亲自邀请斯坦门茨加盟福特公司。斯坦门茨却向福特先生说,他不能离开那家小工厂,因为那家小工厂的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他,一旦他离开了,那家小工厂就要倒闭。

福特先生先是觉得遗憾,继而感慨不已。福特公司在美国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人们都以能进福特公司为荣,而这个人却因为对人负责而舍弃这样的机会……

不久,福特先生做出了收购思斯坦门茨所在的那家小工厂的决定。

董事会的成员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样一家小工厂何以会进入福特的视野呢?福特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因为那里有斯坦门茨那样懂得感恩和有责任感的人!

今天,我们宣扬的都是“知识就是财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批判“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抱怨给知识分子待遇差了……于是乎,我们大学扩招,研究生扩招等等。

至于什么是感恩?什么是责任?一切退而居其次了。

因为这个社会的许多知识分子们,都把眼光盯到一个词:“财富”上了,他们都在想着怎么贩卖他们的“知识”,怎么把他们的知识变成财富。

于是我们感叹世风日下,感叹道德败坏,感叹人心不古。我们还是没醒悟过来,我们在过度宣扬“知识就是财富”,却遗忘了一些更加重要的东西,没有人去反思我们已经失去了什么?

因为我们只看到了这个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看到结尾……

来源:澧水之水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1979年,朴正熙被杀细节

    2023年岁末,一部韩国电影《首尔之春》引发热议。本剧是以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一系列韩国的真实政治事件改编而成。《首尔之春》的主角虽是由黄政民饰演的全斗焕,但被...
  • 昆羽继圣——牛顿的成名作使用的是假拉丁文

    昆羽继圣——牛顿的成名作使用的是假拉丁文

    如前文《东风劲,战鼓响:文化西风内衣破,哭爹又喊娘》所述,当西人在19世纪中后期通过碰瓷中药材“乳香”的来源炮制出“阿拉伯”的概念后,他们随之将已经使用多年的“大唐...
  • 英国殖民香港史,最血腥一页...

    英国殖民香港史,最血腥一页...

    011898年6月9日,北京各国事务衙门,大清(李鸿章)和大英(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根据条约,1898年7月1日起,大清将要把广东省新安县(今广...
  • 老何读史杂记:世界伪史之源

    我曾经说,西方伪史是西方学术界有组织有系统的历史文化伪造体系。以下这个伦敦出版的梅森文件,撰写于1723年,所叙述的历史观和历史叙述话语,提供了后来西方伪史体系的系统...
  • “黄了”的引申意思是怎么来的?不妨从“黄”字解析入手

    “黄了”的引申意思是怎么来的?不妨从“黄”字解析入手

    人类的语言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衍生出一套民间俗语,它比书面语更能表示出一件事的“真实面貌”。有些短语、词汇,你明明知其含义,却又无...
  • 西汉皇帝的这些年号竟然被重复多次使用

    年号是中国历史上君主执政时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有时会出现重名的情况。这篇文章将回顾一些历史上共享相同年号的君主,不包括有争议的年号。首先,让我们看看那些与西汉皇帝...
  • 秦川酒被取消“中华老字号”:如此生活三十年

    秦川酒被取消“中华老字号”:如此生活三十年

    前两天刷手机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一则新闻标题“商务部移除陕西秦川等55个中华老字号”。作为曾经秦川酒的子弟,我的第一反应是诧异:“什么?!秦川酒曾经还是中华老字号?!...
  • 关于中国长城,你不知道的4件事

    关于中国长城,你不知道的4件事

    长城,是一道高大、坚固、连绵的城墙,用以抵抗敌人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相结合的防御体...
  • 夏曦与湘鄂西苏区“肃反”实录:一次就杀了1万多人!

    来源:《文史精华》2006年第02期作者:何立波原题:《夏曦与湘鄂西苏区“肃反”》贺龙回忆:“夏曦白天捉人,夜里杀人。捉人杀人都没有材料根据,都是指名问供,即使在战斗最...
  • “沙皇之狼”来了?俄神秘武装现身乌克兰前线

    “沙皇之狼”来了?俄神秘武装现身乌克兰前线

    来源:凤凰网军情前哨站|原标题:“狼”来了?俄神秘武装现身乌克兰前线核心提要:1. “沙皇之狼”武装力量创立之初,不是一支用于作战的雇佣兵部队,其主要承担战场射频管...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