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自古以来,便有科举制选拔人才,为了考取功名利禄,无数莘莘学子寒窗苦读,一门心思扑在学术的钻研上。甚至于当时范进在中举以后,变得癫狂。
而孟子的母亲也为了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选择了三次搬家。
最终成就了一名儒学大师。在古时,曾有一位父亲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五个孩子都高中登科。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典故呢?
科举制度科举制起源于我国古代隋朝,在此之前,国内的官员都是由之前的官员指认,通常为世家子弟,而寒门学子,哪怕才能出众,一生也无法考取功名利禄。
为改变这样的状况,隋朝推出了科举制,虽说那时候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但多少是给了寒门学子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此番制度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这是一项改变国内仕途环境的颠覆性政策。如果想要改变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只有埋下头来好好学习。
唐宋时期科举制成为国家主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众多,这也是为何唐宋时期国力雄厚的原因。其科举制度甚至影响了周边国家,使其纷纷效仿。
而到了明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开始走起了下坡路,选举人才又开始考虑起出身背景是否干净,祖上有没有做过谋逆之事,这也使得很多人被科举拒之门外,一生碌碌无为。
而到了清朝的时候,满清皇室不愿意汉人入朝为官,故而大肆的削弱科举制度,使其变成了形式,选举出来的也不过是一些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
因此,清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败,最终成为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窦燕山的经历熟知三字经的朋友们都知道,其中有一句话叫做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燕山色家在风景优美的燕山脚下,固其有窦燕山之称,他从小便没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的将他拉扯大。
窦燕山的母亲是一个善良纯朴的人,她虽说没有多少文化,但总是告诉儿子,以后无论身居何位,都要心存善念,多做好事。
窦燕山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长大后的他贵为士大夫一族,却依旧没有架子,对于有困难之人,总是乐于伸出援手。
曾经有一次,家中的仆人盗用了窦燕山的钱财并且跑路,还把自己的女儿留在了窦家,如此行为属实是过分至极,但是窦燕山却说:“仆人不是一个心术不正之人,能做出这种事必然有他的苦衷”。
以德报怨的窦燕山把其女儿视如己出,抚养成人,还给她找了个好人家嫁了。如此宽宏大量的性格,让他成为了当地最受人尊敬的人。
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附近的邻居们,如果谁家有人去世,而拿不出足够的钱来为家人办理后事,都会找到窦燕山寻求帮助,因为窦燕山从来不会吝啬自己的钱包,有人需要帮助他就拿出家财去帮助他们。
除此之外,窦燕山酷爱读书,虽说是士大夫一族,但生活的十分节俭,从不灯红酒绿铺张浪费。
但是只要手中有闲钱,他就会收藏图书。
窦燕山教子
他相信,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眼界,也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有用,他自己多行善事的原因,大多是从书中学来的。
在我国,古代书籍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而窦燕山家中的藏书众多,为让这些书籍发挥最大的作用,窦燕山积极办学,专门招收那些寒门学子,为其提供读书环境,也把自己的学识教于他们。
令窦燕山千古传名的,是其教育孩子的方式。窦燕山明白,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于是在教育五个儿子的过程中,窦燕山总是以身作则,自己从不做逾越规矩之事。
而他的善行也被孩子们看在了眼中,父亲的教导就像是泉水一般滋养着五个少年都内心。
除此之外,窦家都家风非常严格,父亲窦燕山从不会溺爱孩子,也不允许他们铺张浪费。
如果发现孩子有不合礼数的行为,窦燕山会严厉地指出,并要求他们改正,有道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窦燕山要求孩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也使得窦家儿郎一生受益。
在窦燕山都教导下,五个孩子茁壮成长,最终也依次中举。这也成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五子登科的故事传颂于百姓之间,这不仅仅代表了科举制度可以改变命运,更展现出窦燕山的教子有方。
而这五子,分别是长子窦仪,次子窦俨,三子窦侃,四子窦偁,五子窦僖。
他们都考取功名,在朝廷中身居高位,甚至窦仪还曾经做过礼部尚书。
而这五个孩子在功成名就之后,都将父亲的品格继承了下来,他们踏实做事,心存善念。成也使得窦家成了南朝都名门望族。
窦燕山的教育,也使得他成为了父母中的典范,流芳百世,同样这也表达了老祖宗的美好心愿。
父母们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但是却总是纠结于无法把孩子教育好,其实方法很简单,老祖宗希望每一个父母都可以像窦燕山一样心存善念以身作则,这样也会教导出优秀儿郎。
窦燕山的故事看似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丰富,所谓大道至简,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以身作则。
如果自己是一个懒惰浮躁,不守规矩之人,又怎么能要求自己的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时至今日,窦燕山的方法依旧适用,而且不光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在自我修身养性时,也要学习窦燕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对他人时常存有一颗宽容的心,并且在其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这样也会得到他人尊重。
这就是五子登科背后的典故,现在五子登科一般是在结婚时送给新人的祝福,或是孩子满月时的吉祥话。老祖宗留下的祝福语可别用错了。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转自东西问中国古代社会历朝历代对体察民情颇为重视,这也是在交通、通讯甚为不发达的情况下进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并由此衍生出了“采诗观民风”这一调研资政制度。采...
-
袁世凯目送德国公使克林德灵柩1899年德军侵略山东日照等地,荣禄、刘坤一谋划对德反击,命袁世凯率武卫右军进抵德州,有与德军开战的打...
-
1864年7月19日,湘军引爆地道内的火药,炸毁金陵城墙龙脖子,城墙倒塌二十多丈。湘军四路并进,金陵九座城门被攻占。自此,太平天国建都十二年的天京陷落。天京保卫战历时50天...
-
二战时期,日本的“神风特工队”果真不怕死?看看他们留下的遗书
二战后期的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情势已日趋明朗,轴心国的败局已定。在太平洋战场上,号称“世界第三海军”的日军联合舰队连连受挫,... -
蒙古土尔扈特部大迁徙:为何主动西迁伏尔加河,百年后又回归中国
来源:浩然文史(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土尔扈特部东归今年是土尔扈特部东归252周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的20余万蒙古人,经过... -
土匪以拦路剪径、打家劫舍为业,杀人放火,绑票勒索,坏事做尽,无恶不作,既可恨又可怕,令人谈匪色变。但在古代中国,土匪这个行业竟然也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就是“十不抢”...
-
中国足协窝案细节,首次披露!李铁一路砸钱当上国足主帅,上任第二天就签了6000万假合同
1月9日晚,电视专题片《持续发力 纵深推进》第四集《一体推进“三不腐”》播出。本集聚焦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中国足球协会原党委书记杜兆才,中国足... - 01清顺治二年(1645年)九月十五,天还没亮,成都府城的大街小巷,充斥着如狼似虎的士兵,挨家挨户破门而入,将老百姓用麻绳捆好,押向成都南门中和门方向。到中午时分,中和...
-
图文|黄君度、江流夜“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诗经·鲁颂·閟宫》周人回忆自己的创业史时,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大概便是跟随古公亶父沿着河谷,走出岐...
-
公元前1776年,古巴比伦国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成为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意味着人类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王学会了通过法律,规范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