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究竟是怎么样流传的?别说,古人还真有一套法门。
题壁诗
唐诗是当时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或许就像我们现在发朋友圈一样,“题壁诗”是唐代文人青睐的诗歌传播方式,也是诗歌俘获万千粉丝的奇特平台。
说是题壁,其实只要兴之所至,逢着各类建筑或者山石桥栏树干等凡能写画图形文字处,皆可题写作画。唐代文人尤其喜欢这法子,据统计,光是唐代题壁诗的作者就有三百余位,留下的作品更是近千首。
宗小姐千金买壁/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
诗人寒山便是题壁诗的“头号拥趸”。据考,出身官宦的寒山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或许正因此,寒山就着林野宽旷,写了许多题壁诗。正所谓:“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寒山写了多少题壁诗呢?按照《太平广记》的说法:“有好事者随而录之,凡三百余首…… 能警励流俗。”估计寒山自己也没想到,这些自留于石壁上的心绪抵挡了岁月侵蚀,更在流传中激起了无数思想的共鸣。
除了能收获粉丝,题壁诗还能传情。传说崔护落榜散心,在都城之南偶遇佳人,后故地重游,情愫萌动,门扉题诗,才有了千古名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外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陆游唐婉,也是沈园之外题词应和,互道思绪。一块块静言不语的壁板,活脱脱地成了诗人传情、诗歌“涨粉”的线上社区。
“奏乐”挥毫,请诗歌舞出高阁
唐代文人薛用弱的《集异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玄宗年间,诗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同在洛阳游学,三人关系不错,诗歌也各领千秋,难分高下。一天,三人到酒楼小饮,见几位梨园女子登楼而来,又闻丝竹之声响起,于是决定来一场特殊的比赛——看谁的诗歌被编入歌词最多!
不一会儿,婉转的歌声飘转而来,正是王昌龄的诗作,王昌龄带着些许得意,用手指在墙上划了一道,当作计数。一曲又一曲,却不见王之涣的诗歌,王之涣有些急了,一咬牙,指着歌女中最貌美出色的一位和好友打赌,若是这位姑娘还不唱自己的诗,自己便认输弃权。
好在不久后这位姑娘开口,乐声流淌而过——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下子王之涣喜出望外,三人的说笑声惊动了乐师和歌姬,大家才知道原来“词作者”就在现场。这便是成语“旗亭画壁”的来历。
听着颇为传奇,其情其景却并非虚构。宋人王灼曾有言:“李唐伶伎取当时名士诗句入歌曲.盖常俗也。”的确,很长一段时间里,音乐一直扮演着诗歌的导游,带领新词绝句跃出纸面,走出高阁,流于街巷,传于众口。
早在汉代,便由朝廷出面设立了专门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其职能中有一项就是派人到各地巡览,“采诗制礼作乐”。曹孟德时,“登高必赋,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宋时此情更为普遍,传唱甚至成了一众诗粉为喜爱的作品“打榜”的方式。例如国民文人柳永,超高的“人气”哪里来?不正是凡有井水处,即能歌咏柳永词的盛景?
有人说,中国人的骨子里有种诗意,过着过着,就让日子成了诗。
你以为这是诗意的比喻,其实这何尝不是古人文化生活中的实景。情感表达是诗,音乐、生活皆是诗,千百年来,诗歌早已融入中国人的基因,成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采集编撰
“采诗”也是古代诗歌流传的一个法子。班固记录:“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尽管“采诗”一说尚存争议,但许多文献和研究认为,这种原始的诗作采集和整理行为正是早期诗歌传播和流传的重要途径。《诗经》很可能便得益于此,其中的“国风”和“小雅”便极有可能是周王朝通过诸侯各国协助普遍“采诗”的结晶。
《诗经》收集诗作305篇故而俗称“诗三百”,数千年后,乾隆年间的小官孙洙和夫人徐兰英效法先人,从唐诗中选编三百首佳作,一番商讨切磋,编纂出一本《唐诗三百首》,自此,家塾孩童学诗有了真正的“课本”,唐诗跨越千年时光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
说到唐诗就不得不提胡震亨编撰《唐音统签》的故事。都知道李白在他生活的时代已经负有盛名,殊不知李白的诗差点失传。据说李白生前曾将自己毕生的文稿交予族叔李阳冰,叮嘱李阳冰为自己编集子以便流传后世。李阳冰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用心整理出了《草堂集》,一共10卷。可惜的是,《草堂集》日后失传了。
明朝时,浙江著名的藏书家、文学家胡震亨放弃大好仕途辞官回乡,全力搜集唐诗。他用了整整十年时间编撰所成的1033卷《唐音统签》,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私人编书,也是日后清代纂修《全唐诗》的蓝本。此后,胡震亨又用了七年时间编纂刊辑《李诗通》,比较完整地收录了李白在当时留存的作品。
《唐音统签》一部《唐音癸签》书影。来源/国家图书馆
“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只有两首诗流传后世,“白日依山尽”的王之涣只有六首诗留了下来。一千多年里,也不知道有多少唐诗失传。也庆幸因为胡震亨耗费一生精力,才使得李白的作品得以流传后世。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你家现在还挂挂历吗?我前几天在一位老人家院子里,看到房子去年(兔年)的挂历,化肥广告。广告没有广告文案,只有简单的化肥照片和地址和联系方式。老人说也没有挂过,要它...
-
2002年莱阳大案,两学生劫杀顶级科学家,改写了整座城的命运
“110吗?东关村水电办公室附近死人了!”2002年3月12日,山东莱阳一名行人下班回家,走到东关村水电办公室附近的一条巷子里的时候,发现地上躺着一个人。当时天色已晚,巷子... -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体方向是由原始荒蛮向文明开化不断进步的上升曲线,不存在明显的下滑,所以对于很多时间间隔久远又难以理解的上古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重视...
- 明朝四大特务机构分别是: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可以说当这四个机构并存的时候,也是中央集权最甚之时。政治高度紧张,人人自危。1、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
-
鸿茅药酒事件回顾:一次跨省追捕事件引发的全民轰动2018年4月17日下午,谭秦东被取保候审,走出看守所的他在车上用微微发颤的声音感叹道:“自由真好,自由真好。”内蒙古自治...
- 早就听我信服的朋友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李伟,水平不错。此李伟,籍贯(估计只是祖籍而已),在江苏丰县。丰县那个地方,我在2002年左右时去过,现在是徐州市的下辖...
- 据:梦醒锦官城众所周知,“戊戌政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起重大历史事件。目前人们所能了解到的,只有梁启超所著的《戊戌政变记》。民国时期出现的珍贵史料《戊戌纪略》,是...
-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体系中,科、处、局、厅、司、署、部等是较为常见的机构称谓,你知道吗?其实它们与中国古代的官制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古代以“科”命名的行政机构,...
-
1985年震惊全美的奇案,凶嫌设局骗过李昌钰,却被一个小女孩戳破
说起神探李昌钰,大家无一不说他的神。几乎是各类棘手的案件,经过他手之后,都会有些线索。甚至他能直接根据现场线索来推断凶手的基本样貌,这让他一度成为名侦探的代表人物... - “不义而强其毙必速”是个常用词语,意思是:靠着不义手段强盛的,他的灭亡也会很快。语出《左传》之昭公元年。此短语与同出《左传》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实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