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雪泥鸿爪”,据说出自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成语词典里,给“爪”的注音是“zhǎo”。
有一种美食,有的地方叫“鸡脚”,更多的地方叫“凤爪”。这个“爪”,一般也读为“zhǎo”。不过,俗语常称此为“鸡爪子”。此处的“爪”,读“zhǎo”就很别扭了,大概基本读作“zhuǎ”。
另外,说到“猫脚”“狗脚”,俗称“猫爪子”“狗爪子”。这个时候,大约都读“zhuǎ”了。
“爪”,同义可以有两个读音,这是现代汉语明显特征的又一体现。
“爪”,先秦古音接近于“zhǎo”。按段玉裁《六书音韵表》,归于古音第二部,与“刀”“高”“尧”“爻”“少”“樂”“到”等同部。
先秦不讲“辅音”的“声母”,只讲“元音”的“韵母”。可知,“爪”与上述诸字,都为现在的“ao”韵。
《诗经·小雅·祈父》:“予王之爪牙”,一定不可能读为“zhuā”的。
还可证明的是,现在仍有“爪”姓,读“zhǎo”。
再有,人们常用的“笊篱”,是“手持捞物之炊具”,“笊”的读音,无疑来自“爪”之“zhǎo”的读音。
《唐韵》《集韵》标注“爪”字为“侧绞切”。当时“zh”“ch”“sh”作为“辅音”还未出现,亦可知在唐宋,“爪”之读音接近于“zhǎo”。
需请注意,唐宋时,“抓”字亦为“侧绞切”,其与“爪”的读音相同。直到《康熙字典》,仍然给“抓”字如此标音。
元代开始至明清,汉语中的“开口音”逐渐增多,“zh”“ch”“sh”作为“辅音”亦逐渐形成。
大约,“抓”读为“zhuā”,即在此时出现。
“爪”,是“抓”的本字,二字有着密切关系,于是,“爪”读为“zhuǎ”也就出现了。
《现代汉语词典》在1655页和1718页,给“爪”字标注了“zhǎo”“zhuǎ”两个读音。注明:“zhuǎ”作为“名词”,用于动物的脚或带有尖甲的脚,多为口语。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有四子,分别是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以及四子拖雷。成吉思汗的这四个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分作两派,长子术赤与四子拖雷为一派,次子察合...
- 清代明史研究专家傅梦麟在研究元末农民起义的时候,曾总结出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结论:亡元者,国珍也!是的,在傅梦麟看来,对元朝危害最大的的不是陈友谅,不是张士诚,更不...
- 第一、价值观的改革几千年来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自私自利、当官发财、光宗耀祖的价值观被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这样的无产阶级价值观所代替,延续了几千年的...
-
如同一条有关流量和网红的生产线。对于想要成为“网红”的人而言,杀出重围是难题;对已经成为网红的人而言,如何安全地活下去是难题;而对一个“被驱逐”的网红而言,二度东...
-
一、大乱局最近发生了很多大事,世界变的越来越热闹,让人越来越看不懂。而只有把未来十年的大战略大格局说清楚了,我们才不会被眼前的各种热闹,和各种混乱的表象所迷惑,以...
-
2024年1月7日,我来到牡丹江。这片土地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镜泊湖。 比如,在去镜泊湖的路上,经过一个叫“东京”的地方,我禁不住叫了起来。这个东京与日本无关,但与打...
-
大货车湖北襄阳宜城市南营下高速时被收过路费900元,官方:紫薯不是红薯要收费
10月16日,河南南阳大货车司机李先生投诉称,其驾驶大货车从江西南昌和湖北鄂州下高速时,收费员认定车上装的紫薯属鲜活农产品,不收过路费;但从湖北襄阳宜城市南营下高速时... - 我们现在看到的《明实录》很可能被美国动了手脚。如今看到的明实录是民国时期根据红格本明实录重修的,红格本明实录据说是清朝明史馆的手抄本,最具权威。民国史馆决定以红格...
-
中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国,这么多年发展下来,也出现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冷知识,今天就来跟大家分析几个,一起来看看吧!唐代一向是许...
-
以色列建国合法吗?这是一个广泛争议的话题。笔者看到一个在以色列呆过多年、因为哈以冲突刚回到国内的研究国际政治的学者,分别总结的从以色列人视角给出的以色列国建国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