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七尺男儿”,到底是多高?

繁体

问大家一个问题:古人的平均身高,你知道是多少吗?很多人可能会回答:这我怎么知道!其实,您要是稍作思考,就会有答案,因为有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老话叫:堂堂七尺男儿!

从这句话里就能知道,过去男子的身高大概普遍是在七尺左右,女子一般会稍矮一点,大约在六到七尺之间。

古代的“七尺男儿”,到底是多高?

我们现在基本上都是使用国际单位制的长度标准,所以对传统的长度单位如寸、尺、丈、里没有明确的概念。

中国全面使用国际公制单位,大约是在1928年,在此之前,古人一直使用传统的度量衡制。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当中,重要人物的身高通常都有表述,比如吕布,原文说:“见此人身高七尺开外!”还有关羽,关羽的出场描写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不但表明了身高,连胡子长达二尺都写了出来。

曹操出场的时候,书中说: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还有其他诸如刘备赵云诸葛亮等人物在出场时,书中也都说明了他们的身高。

比如张飞赵云还有诸葛亮都是身长八尺,刘备稍微矮一点,大约七尺五寸,而且原著对他的描述非常生动: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看上去有点像只大耳猿猴,耳朵很大,而且手臂很长。

古代的“七尺男儿”,到底是多高?

按单位换算,我国传统度量衡中的“尺”,约等于国际通用的3.33厘米,所以三尺就相当于大约1米。

那么根据书中对这些人物身高的描写,按照三尺约等于一米的换算比例,曹操和吕布身高七尺,相当于现代的两米三,比姚明还要高;而关羽身长九尺,居然达到了三米、接近一层楼的高度,张飞赵云诸葛亮的八尺高也达到了两米六以上,刘备稍微矮一点,但他的七尺五寸也足有两米五的高度。

经过换算以后,这些人的身高简直令人匪夷所思,难道古人的身高都在两米以上吗?

问题就出在尺寸换算这个环节。

我们现在的一尺,并不等于古代所有时代的一尺,比如商代的一尺只有现在的十七厘米长度,秦汉时期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三厘米,南朝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二十四点五厘米,而北朝的一尺又改成了三十厘米长,宋明清三代的一尺也都在三十厘米以上……

古代的“七尺男儿”,到底是多高?

所以,虽然我们说在秦始皇时期统一了度量衡,但实际上历史上不同朝代的长度标准,其实并不一样。

三国时期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二十四厘米,据此换算关羽九尺两米一六,曹操七尺一米六八,刘备七尺五寸一米八。

这样算下来,三国演义当中的人物身高,才符合正常水平,古人所说的七尺男儿,也差不多就是一米六八左右,和现代人平均一米六九非常接近,所以这才是古人身高的真实情况!

知道了古代的“七尺”到底是多高以后,现在你就可以对照看一看自己有没有七尺啦!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