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在中国浩浩荡荡的5000年历史当中,西汉的存在尤为耀眼。统治者励精图治,为官者忠心耿耿,武将于战场之上,抛洒热血,奋勇直追敌寇,给西汉百姓留下了一个和平而又安稳的生活。众所周知,西汉时期有无数名将,唯有一人的传奇佳话无人能复制。
此人一生当中只打了一场仗,但却换来了中原三百年无人敢犯的优秀佳话,他留下的一句名言,更是成为了无数中国人的灵魂向往,此人便是陈汤。他的一生究竟是怎样度过的呢?他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了流传千古的豪言壮志?
一、几经辗转少年时,满腹才华却坎坷
历史上有关于陈汤的文字少之又少,史记中更是寥寥数字便写完了陈汤的一生。诚然,与其他英雄豪杰相比,陈汤的家境过于贫穷,甚至一日三餐的温饱都难以保证。但好在陈汤自小就喜欢读书,小小年纪便满腹经纶,语言表达顺畅,撰写的书信更是令人称赞。在长大成人之后,陈汤的家人便萌生了让儿子外出做官的念头。但奈何家境贫穷,是一丝一毫的盘缠都拿不出手的。
陈汤的父亲为了给儿子圆梦,不惜向当地的地主贷款借钱,然而可惜的是,当地负责推荐官员的孝廉却认为陈汤此人并不适合入朝为官。要知道在汉朝时期,是没有科举考试制度的,如果寒门子弟想要入朝为官,孝廉的推荐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孝廉的这一票否决权,直接断送了陈汤的为官之路。
或许与其他人相比,陈汤的草根身份使得他没有任何政治资源可以依靠,不过好在陈汤此人并没有认命。他在和父母商议之后,决定孤身一人来到汉朝的政治中心长安。那时的陈汤还天真的想着大树底下好乘凉,如若自己来到了长安,那一定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天无绝人之路,而是金子也总会发光,没过多久,陈汤便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学识以及过人的胆量,获得了太官献食丞的官位,而陈汤整日的工作就是负责为御膳房采购粮食以及蔬菜。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个官位在整个官僚体系当中无足轻重,甚至还有可能会成为上位者的背锅侠。不过正是因为这一职位的特殊性,也使得陈汤获取了很多好处。
渐渐地,陈汤与朝中的诸多达官显贵有了接触,其中一个人便改变了陈汤的命运,他就是富平侯张勃。两人几番交谈,张勃非常欣赏陈汤,于是在他的推荐之下,陈汤正式开启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为官之路。就在陈汤以为自己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之时,一个噩耗却随之传了过来,陈汤的父亲去世了。
二、为父守孝误前程,建功立业去边疆
在中国古代,在朝为官者的父母如若去世,此人需要回家为父母守丧三年。然而三年过去之后,朝廷之上早已大变模样,而此人也早就失去了在朝中的立足之地。陈汤在得知父亲去世之后,心灰意冷,更是每日挣扎于梦中,不知如何是好。陈汤自然知晓这样的机会对于他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如若三年过去之后,恐怕自己再无翻身的机会了。几经思虑之下,陈汤做了一件傻事,他要隐瞒父亲去世的事实,抓住这个难能可贵的机会。
然而在最后,负责人却发现了陈汤父亲去世的消息,除此之外,陈汤家中早些年频繁借钱的事情也被查了出来。如此一来,陈汤因为家庭出身不够格,再加上不孝顺父母等诸多罪名,彻底失去了入朝为官的机会,而陈汤本人也被送到了监狱当中。在狱中的匆匆时光,让陈汤看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他突然发觉想要建功立业,未必要在朝堂之上,或许遥远的边疆也可以成为他圆梦的摇篮。于是在出狱之后,陈汤便成为了西域都护府副校尉。这个官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并不算是一个美差,甚至是人人抵触的一件差事。
众所周知,汉朝最为鼎盛的时期乃是汉武帝统治时期,西域更是在卫青、霍去病等一众名将的治理之下井井有条,然而自从两人去世之后,汉朝的武将却个个不出彩,如此一来,西域这片土地便成为了汉朝的最大隐患。统治者此举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是要任用陈汤,但实则是甩给他了一个烂摊子。只不过陈汤也并非是无勇无谋之辈,他在来到西域之后,经过短短几天的谋划,就已经控制了当地的叛乱。
三、一生一战成美名,豪言壮志流千古
当时陈汤对自己的顶头上司说,盘踞在西域地区的两大部落,自古以来便是欺软怕硬之辈。汉朝如若想要在西域地区获得一席之地,就一定要破坏两个部落之间的联盟。驻扎在西域地区的汉朝军队可以采用屯兵布阵的方式,通过多次发动战争,消磨两大部落的锐气,当他们彻底怀疑自己的时候,也就是汉朝立足之际。领头上司听完陈汤的意见之后表示赞同,想要将这一方案上报朝廷,在获得首肯之后再继续行动。
然而陈汤认为,朝中顽固势力早已根深蒂固,此番举动属实冒险,如若上报恐怕寸步难行。两人因为不同的观点产生了矛盾,计划也一推再推。不过没过多久,领头上司大病一场,陈汤便借着这个契机假传圣旨,直接行动。果不其然,在陈汤的指挥之下,汉朝军队大获全胜,将两大部落打的节节被退。
陈汤知晓自己假传圣旨已经犯了死罪,为求自保,他便说出了千古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在陈汤的言辞当中,他将汉朝的皇帝形容成一个一代明君,统治者听到这番称赞喜不自胜,再加上陈汤确实帮自己出了多年来压在心中的恶气,直接将陈汤封为关内侯。
据史书记载这番征战之后,古代中国边境平静了300余年,就算是匈奴生出了念头,也不敢行动。直至西晋时期,中国发生内乱,一直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才重新进攻中原。而时至今日,陈汤说出的那句千古名言,更是令无数中华儿女热血沸腾。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疑案之疑:斯人已逝,案未破——朱令“铊”中毒案的证据、责任与嫌疑人
在朱令被投毒的18年中,校方、医方与她的同学们都在尽量避免向公众回顾事件的细节。而警方也不曾披露任何办案进展和信息。朱令案如同一个黑匣子,被层出不穷的谣言所裹挟。朱... -
作者:陈磊来源:南方人物周刊程维高(1933年9月-2010年12月28日),江苏苏州人,原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3年8月9日,程维高因严重违纪问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白狄建立的神秘中山国到底有多强?为何拥抱中原文明200余年?
转自华舆中山国,是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诸侯国。战国时期,“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中山国即是战国十二强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 -
约翰·斯托克韦尔,一位曾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服务了十三年的资深官员,却在觉察到该机构不仅没有捍卫国家安全,反而对其造成潜在威胁后,毅然选择了离职。在最近的一次独...
- 作者简介:吴官正,1938年8月出生,江西余干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原中央政治局常委、纪委书记。本文节选自吴官正著《闲来笔潭》,出版时间:2013年5月,人民出版社推出难忘那夜...
- 首先要申明一点:私人修养与政治立场并不完全相关。某人政治立场反动,不代表其修养一无是处。比方说,希特勒私德甚好,却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种种罪行,迫害和屠...
-
来源:纽约华人资讯本周一,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一起枪击事件引起了华人社区的广泛关注。该校的博士研究生齐太磊被控枪杀了其学术顾问严资杰。34岁的齐太磊来自河南封...
-
“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化底蕴的古老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诞生过许多辉煌的文明,然而随着朝代的更替,许多小众的文明逐渐消失在...
-
近年来,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查处借“灵修”等旗号从事非法培训活动的公司机构,有力遏制了此类活动的发展蔓延,有效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
-
大名府成也因其“地理位置”,败也因其“地理位置”。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地处山东丘陵与太行山之间,是扼守黄河冲积平原与海河平原的咽喉要道。穿过大名府,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