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客”,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杨柳的诗词,比如《诗经》中的“昔我往兮,杨柳依依”、《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及《凉州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晓风残月”等等。古诗词中的杨柳,指的是杨树和柳树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01
诗词中杨柳的出处
现代人说杨柳,一般指的是杨树和柳树这两种树,但是在古代,杨柳都是指柳树。杨柳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尔雅》:“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柳指的是柳树,杨指的是柳絮,另外,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的杨花指的也是柳絮。
02
古诗词中杨柳的含义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以杨柳为主题、或者使用杨柳这种意象的作品,杨柳在古诗词中表达的是思旧和惜别的含义。
比如著名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有一句“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作者用“上马后第一件事不是拿马鞭,而是折杨柳枝”这一细节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王维《绝句》中有一句“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作者也是用折柳这一意象,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南北朝庾信诗人的《枯树赋》中,曾借助桓温之口说:“昔年种柳,依依汉南”,这里的“种柳”表达的是作者思旧的心情。
03
关于“柳“的常用典故
“隋堤柳”出自于《小雅·菀柳》,因为隋炀帝曾在京杭大运河两边种了很多杨柳,所以作者用“隋堤柳”来讽刺隋炀帝杨广的暴虐无常;陶渊明隐居时自称“五柳先生”,后人常用“陶柳”一词来表达对文人的敬佩之情;“永丰柳”、”章台柳”出自于《本事诗·事感》,用以表达古人的爱情故事。
04
古人写的杨柳诗句摘录(共50句):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戴叔伦《堤上柳》
3。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4。昔往我矣,杨柳依依。--先秦·佚名《采薇(节选)》
5。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一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去抓日已疏》
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7。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8。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
9。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一苏轼《水龙吟》
1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柳永《雨霖铃》
11。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杨巨源《城东早春》
12。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13。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一一欧阳修《蝶恋花》
1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1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6。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1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一一高鼎《村居》
18。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唐·温庭筠《清明日》
19。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一一晏殊《踏莎行》
2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1。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逢》
22。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李贺《春怀引》
23。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4。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唐·白居易《长恨歌》
2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26。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陆游《沈园二首》
2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8。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29。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
30。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31。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32。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33。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34。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唐·韦庄《台城》
35。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张敬忠《边词》
36。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秦观《纳凉》
37。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38。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李商隐《对雪二首》
39。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0。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一一韩愈《晚春》
41。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42。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辞郑员外》
43。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44。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45。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薛昂夫《最高楼》
46。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一一周紫芝《踏莎行》
47。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一一刘禹锡《杨柳枝》
48。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9。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无名氏《送别诗》
50。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吹。--温庭筠《题柳》
来源:大河报博览、古典文学与诗词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一位郑州的朋友,看完《小人物大历史|如果“云”知道》,私信说——司马光心狠手辣,忒不是东西了,这家伙肯定也是个贪官!有一说一,按目前能查阅到的史料来看——司马光,...
-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作者:洞见CC公元1097年,苏轼因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海南。弟弟苏辙也遭受牵连,被贬雷州。双方被贬的地点都是南边,两人日夜兼程,终...
-
诚信与法律:北京男子8万卖宅基地,11年后反悔欲买回遭拒,法院翻墙强执
“我是名牌大学,排名前十的,退休副教授。”王桦(化名)对镜头介绍着自己的身份。“知识方面应该没问题,咱们应尊重法律守法。”镜头背后的记者答道。日前,上述对话发生在一... -
一颗3亿年前的“螺丝”,镶嵌在石块中,揭开一个史前的巅峰时代
考古学家最怕什么,最怕挖到看似不属于该时代的文物,比如三星堆的文物,长得跟穿越过来的一样。对此古生物学家表示,早已经习惯了,只要见识过史前海洋生物化石的,再看见什... -
朱元璋下葬过程有多恐怖?明史给出的资料记载,足以让人胆颤心惊
前言朱元璋驱逐蒙元建立大明,从农民逆袭成为皇帝,堪称传奇。而登基后的血腥手段,又令他倍受争议。至于其死后的葬仪,更是让人胆战心惊。活人殉葬之风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 -
西史叙事中,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已故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1896年)的部分遗产大约3100万瑞典克朗作...
- 古今中央机关名称的对照,可以从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与现代中国的中央政府部门之间找到相应的映射关系。下面是一些主要的对照思维导图:古代“三省六部制”与现代对照中...
-
如同一条有关流量和网红的生产线。对于想要成为“网红”的人而言,杀出重围是难题;对已经成为网红的人而言,如何安全地活下去是难题;而对一个“被驱逐”的网红而言,二度东...
-
在诸多古代皇室中,司马氏一直饱受世人诟病,后人对这个家族的评价,也是贬低远超过褒扬。这不仅是因为西晋末年出现的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更是因为司马昭昔年背负的弑君之嫌...
-
从2001年,小布什打响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足足在这个贫瘠的小国里深陷了二十年。事实上,早在很久前,奥巴马政府就意识到美国在阿富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