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不结盟、不称霸、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长久以来这些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外交方针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和称赞。
然而,新中国刚刚诞生之初,却有过一小段时间不长但却留下深刻时代烙印的“一边倒”的外交路线,既全面倒向苏联而对抗美国,这是为什么呢?有没有什么可能,新中国可以采取另一种策略,既倒向美国而非苏联,或者干脆谁也不倒向的“第三条道路”?
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新中国不可能倒向美国:
其实这个问题一点不难理解,因为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经过近三十年浴血奋战才建立的,它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与奉行资本主义甚至帝国主义政策的美国势同水火。
在中国共产党还未诞生之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就已经步入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帝国主义阶段,大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瓜分殖民地,对内则疯狂镇压无产阶级革命。美国从那个时期开始,“反共”就是美国一个基本国策,至今全世界都盛行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正是为了纪念美国镇压1886年芝加哥工人罢工运动而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俄诞生后,大为震恐的美国立即第一个跳出来,纠集二十多个国家地区的军队,组成“武装干涉军”,侵略苏俄,妄图扼杀这个红色政权,从这一刻起,美国事实上就充当起国际“反共、反苏、反华”势力的鼻祖和领头羊。
受苏俄十月革命启发,中国共产党诞生,并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共同掀起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美国等西方国家同样极为震恐,于是选择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头子蒋介石,对其全力扶持,从此支持国民党反动派与我党我军进行几十年的战争,美国作为人民公敌蒋介石的“大老板”“总后台”,自然也是新中国的敌人。
相反,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也得到苏联以及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援助,几十年不曾断绝,因此,这种长期战斗中凝聚的友谊,以及共同的意识形态、共同的理想,都决定了新中国会走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而与美国等西方敌对势力分庭抗礼。
为什么倒向苏联而不是美国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开始以“一边倒”的姿态倒向苏联?为什么我们不能一开始就奉行“独立自主”的路线呢?
这主要还是当时极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造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世界就呈现出极其严峻的紧张对峙状态,这就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美国英国等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对峙,英国首相丘吉尔给出一个非常恰当的称谓——“冷战”。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积极研发各种核武器,甚至原子弹大炮)
可是当时,人们受一战二战沉痛教训太深刻,并不知道冷战竟然长达半个多世纪,人们当时普遍认为,就像二战是一战的延续一样,以意识形态为主要对抗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必然更快就会来临!
所以,二战之后一段时间(也正是中国解放战争时期),世界非但没有和平气氛,反而面临更加可怕的“三战威胁”。
各个国家,都不得不以“战时外交思维”考量自己的外交路线。刚刚呱呱落地的新中国,更是必须如此。
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当时世界的“战争恐慌”,这是因为当时美国好战分子已经酝酿出新的、毁灭人类的,一种以核打击为主要手段的新战略。
这些美国极端好战分子(麦克阿瑟是典型代表)极力要美国研发各种核武器,不仅有大规模杀伤力的战略核武器,甚至就连“原子弹榴弹炮”这样的战术武器都研发出来!原子弹在他们眼里已经是可以随意使用的。
美国这些好战分子甚至一度狂妄的叫嚣“取消美国海军”,只建立一只专门到处投掷原子弹的“全球战略空军”!
因此,在这种甚嚣尘上的“新战略思想”的影响下,“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旦打起来,必然是一场“人类毁灭之战”。以至于原子弹之父爱因斯坦也忧心忡忡的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究竟怎样打,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人类就只会使用石器!”
(美军在这段最疯狂的历史时期,竟然频繁举行核爆炸条件下的军事演习,成千上万美军成为“白鼠”,可见美国当时多么丧心病狂,新中国必须以“战时外交思维”应对)
因此,这种人类空前紧张的历史背景下,本来就百年落后又经历长期战争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不一边倒向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如何应对新的战争威胁?
但是应该看到,新中国这样做,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尊严和骨气。
相反,新生的中国,第一个站出来,挑战当时被普遍视作“不可战胜”的美国。
在朝鲜战场上,我们以敢于“手榴弹对抗原子弹”的勇气,打败美帝国主义,向世界展现了正义的力量。
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勇气和力量,也让美国好战分子颜面扫地,好战分子在美国国内也成过街老鼠,麦克阿瑟这个最大的好战分子“总统梦”破灭。
可以说,新中国“一边倒”投向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完全出于战略考量的决定,也是唯一可选择的路线。绝非什么丧失尊严、附庸“事大主义”的表现。
正是由于这一英明的路线,新中国不仅打败不可一世的美帝国主义,而且迅速进入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大建设中。
中苏友好时期,苏联也对中国的建设提供了巨大的支援,除了抗美援朝的军事援助外,新中国“开局之战”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政府就无偿支援了新中国156个大型现代化工业项目,涉及的全部都是旧中国一片空白的钢铁、机械、化工、电力等重工业和基础项目。并派出大批专家援华,手把手指点。正是这良好的开局,新中国迅速崛起。很快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
当然,尽管之后,种种令人遗憾的历史原因,出现过一段中苏交恶、中美回暖的时期,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建国之初,我们一边倒政策的失误,这就如同“成长的烦恼”一样,只能证明历史的曲折性。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加清醒的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不仅敌对依旧,反而更加猖狂。
不过,今日的中国,早就不是建国初期的中国,我们已经壮大成为令如何反华势力胆战心惊不敢正视的强国,我们也应该更加坚定的走我们的道路,不畏惧如何势力的干扰。
来源:爱历史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白狄建立的神秘中山国到底有多强?为何拥抱中原文明200余年?
转自华舆中山国,是春秋战国历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诸侯国。战国时期,“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中山国即是战国十二强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 -
得而不喜,失而不忧。作者:洞见CC公元1097年,苏轼因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论,被贬到千里之外的海南。弟弟苏辙也遭受牵连,被贬雷州。双方被贬的地点都是南边,两人日夜兼程,终...
- 众所周知,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那么,计算机究竟是谁发明的呢?在西史叙事中,第一代计算机(电子...
-
“严看死守村民烧秸秆,光干部餐食费就花了十多万,最后还是烧了”
近年来,禁止秸秆焚烧对防治大气污染起到积极作用,但部分农民反映,这也带来了病虫害加重、化肥农药用量增加等问题。半月谈记者在东北部分地区走访发现,随着种植品种、种植... -
元末红巾起义军群雄乱斗,元政府内部也互相倾轧-朱元璋成了“捡漏王”
导言元朝末年,吏治腐坏税负复杂,再加之黄河泛滥成灾很多老百姓沦落为流民,中国各省义军四起,农民战争渐成燎原之势。那时候农民起义关键遍布在沿海地区,朱元璋、陈友谅、... -
共产党人要执行比百姓更加严格的纪律——延安时期震惊全国的“黄克功案”
逼婚不成 举枪杀人1937年10月6日清晨,陕北公学忽然接到报告,称女学生刘茜彻夜未归,不知去了何处。得知此事,校方非常重视,四处派人寻找。不久,有群众在河边发现刘茜的尸... -
中国民俗100图
- 来源:根据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系列节目《燕赵传奇》音频整理主持人:韩伟/主讲嘉宾:褚亚玲大鼓原生态 沧州木板书韩伟:上一回听过了余音绕梁的西河大鼓,那真叫一个韵味十足。...
- 一、伊斯兰教的起源1、伊斯兰是阿拉伯语,意为“顺从”,指顺从伊斯兰教的上帝——“安拉”(神)的意志。伊斯兰教产生于七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是以穆罕默德为首所创立的一种...
-
1991年中美知识产权问题谈判,美国人称中国人是小偷,吴仪:我们在和强盗谈判
1991年,中美两国进行了第七轮关于中美知识产权问题的谈判。谈判前因为中方团长突然患病,刚刚出任外经贸副部长4个月的吴仪,临危受命,替补上场。可是,面对这位初次相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