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法知识

繁体

来源:《中华民俗风貌大全》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民族之一,历法的出现对中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农历,是中华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殷历”、“古历”、“黄历”、“夏历”和“旧历”等。农历属于阴阳历并用,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平均月长度等于“朔望月”,这一点与阴历原则相同,所以也叫“阴历”;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以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同时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因此农历集阴、阳两历的特点于一身,也被称为“阴阳历”。

中华历法知识

迄今为止,几乎全世界所有华人以及朝鲜和越南等国家,仍旧使用农历推算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充满智慧的中华先人在经年的劳作中,发明了历法和节气。

先贤们根据太阳、月球及地球运转的周期,制定了年、月、日,以及顺应大自然与四季的春夏秋冬的法则,从而形成了历法。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也叫太阳历;阴历也叫太阴历、月亮历;阴阳合历,也就是俗称的农历。其中的阴阳合历一直沿用到今天。为什么农历可以沿用到今天呢?

在作为晚辈的我们看来,当时历法的产生,是中华先人为了掌握农时,长期观察天体运行得出的结果。中华农历之所以也被称为阴阳合历,是因为它既有阳历的成分,又有阴历的成分。它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总结,所以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阳历更为实用方便。农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准确巧妙,是所有华人的骄傲。

中华历法知识

1、中华历法简介

中华民族使用的农历又称夏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月相定月份,以太阳定年周期。以太阳和月亮同时升起,因而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的朔日为每月的开始,每月长短根据月相不同,可能为30日或29日,12个月为一年。将太阳年划为24个节气,第1,3,...,23等奇数为“节”,第2,4,…,24等偶数为“气”,或“中气”。由于太阳年周期和以月相为周期的12个月不一致,约隔每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到没有中气的月后面,如2004年2月只有一个节“惊蛰”,没有气,将闰月增加到2月后为闰2月。每年的闰月位置都不太一致。

农历一年一般为12个月,一个月的天数依照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定,为29或30天,闰年为13月,中国农历年平年为353或354天,闰年为384或385天,平均每年约为365.2422天(即太阳环绕地球一周的时间)。

中华历法知识

农历可按如下方式推断:当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成一直线的那天,为每个月的开始,称为朔日(初一)。一年中日最长的一天为夏至,日最短的一天为冬至,根据这两点将一年24等分,得到二十四节气。通常,离立春最近的那个朔日(春节)所在的月,为正月。春节在公历1月20日至2月20日之间。

从古代起,每个朝代都要“立正朔”。夏朝时,以冬至月为正月,按干支纪年法是第一个月,即“子”月;商朝改正朔,推后一月;周朝又改正朔,又推后一月;汉朝定立《太初历》。以后每朝虽然仍然立正朔,但民间不再改变,始终以正月为新年,但“子”月仍然维持在11月。

每位皇帝即位时,要改年号纪年,有时兴之所至随时改年号,从明朝始,皇帝在位时不再改年号,但新皇帝即位时仍然要改。这种纪年法的缺陷是上一位皇帝的末年和下一位皇帝的元年吻合,如“同治十四年”就是“光绪元年”,因为这一年是上一位皇帝去世,下一位皇帝即位的同一年。可是干支纪年始终维持,除了清代的康熙,没有一位皇帝在位超过60年,所以只要说某皇帝年号和干支,年代就已相当清楚。如“光绪乙亥”就是同治十四年即光绪元年,亦即1875年,同治在位期间没有过乙亥年。

中国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节日,如苗族“四月八”,壮族“三月三”,白族“三月街”等,都是以中华农历为依据。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如新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等,都是以农历为依据而来。

中华历法知识

2.早期历法

中华的历法与纪年采用阴阳干支三合历。上古时期,根据不同的农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农历作为中国传统历法,最早源自何时已无从考究,据出土的甲骨文和中国古代典籍记载,现行阴阳合一的历法规则一般认为源自殷商时期。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公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102部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文化与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对养生、医学、学术思想、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和唐朝的皇极历等。汉朝以前的中国历法以366天为一岁,用“闰月”确定四时和岁的终始;已经有日、月、旬和时的时间单位,具备了制定阴阳历的技术;观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运动规律,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朝王室衰落,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现多轨制历法,亦即各诸侯和各地部落还有自己的地方历法。秦朝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朝代。

中华历法知识

从汉朝开始,中华历法出现了重大转折,当时全国统一了历法,历法从而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司马迁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同于之前历法的366天;用“加差法”替代之前的“减差法”以调整时差,年岁周期起始相当固定,用数学计算就能确定闰月,用不着“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至此,阴阳五行基本上退出了历法。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历和民国纪年并用。

3.公历

公历是当今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1912年)采用阳历,故又名“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

公历的前身是儒略历,1582年罗马天主教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把全面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格列历10月15日,中间销去10天,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天(太阳年),按一年365天计算,每年少0.24219天,每隔4年少0.96876天,每隔400年则少96.876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这样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

年有三种:地球绕日一周,历365日6小时9分9秒,谓之“恒星年”;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365日6小时13分48秒,谓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365日5小时48分46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

因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50秒,故回归年较恒星年之时间为短,相差20分23秒,谓之“岁差”。此三种年之时间不同,欲使每年之节气寒暑不变,故取回归年为制历之年。

对于回归年的时间,有记住的必要,为了便于人们记忆,可以借用以下歌诀:

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

由1月1日至次年1月1日谓之一年,年长本应与岁实相等,然而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奇零之时数计入,故以365日为一年,每年余5小时48分46秒至四年约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该年谓之“闰年”。

无闰日之年,谓之“平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但四年之闰余,仅23小时15分4秒,今闰一日,未免过多,超过之44分56秒,积至二十五闰,为17小时58分24秒,约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满百年废一闰,至第四百年又不废。如是每四年置一闰,每四百年减三闰,计超过2小时53分20秒,须八个四百年后,即三千二百年后,始补足此一日之差。

4.公历闰年的判定

一般的常识是4年一闰,能被4整除的年即是闰年,其实这并不尽然。到底哪些年份是闰年?如何判断闰年?

在公历纪年中,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一般年份为365天,闰年为366天。

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公历把一年定为365天。所余下的时间约4年累计一天,加在2月里并且固定在2月。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2月为28天;闰年为366天,2月为29天。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

闰年通常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4整除,即为闰年,但是,被4整除的年份却不一定就是闰年,如1700年、1900年,就不是闰年;世纪交替的年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如公元2000年是闰年,而公元1000年、3000年不是。

5.现行公历和农历的优缺点

现行公历(格里历)的优点

(1)公历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官方通用,具有通用性。

(2)公历属于按时间周期定义的平历,所以其算法简单,天数基本固定,置闰规则。

(3)历年和历日协调得好,历年只有365日和366日两种。

(4)历日与太阳高度(直射角度)基本对应,误差只有1至2日。

现行公历的缺点

(1)公元元年在人类历史中期,不便于推算人类历史早期。

(2)岁首没有较强的天文学意义。

(3)历月的天数有28日、29日、30日、31日四种,并且排列不规则。

(4)具有较强的宗教意义和罗马皇权留下的烙印,不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5)置国法中400年97闰日没有128年31闰日简单和精确。

(6)只管太阳,没有月亮的内容,其日期也不反映月相,是单轨制的太阳历法,不利于保护世界上的月亮文化,也不利于被这些国家的群众所接受和认同。

(7)由于历月的度没有明显的天文学意义,所以人为因素很强,甚至可以被人随意更改。

(8)由于其是平历,所以它的历日不能和它对应的天象---太阳高度一一对应。

中华历法知识

现行农历的优点

(1)农历是定历,具有天文年历的特性,能很好地和各种天象对应,如它的节气严格对应太阳高度,历日较严格地对应月相,闰月的不发生频率和发生频率对应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其他天象如日出日没、晨昏蒙影、五星方位、日月食、潮汐等,就连历月也大致对应太阳高度。

(2)农历历月的天数只有29日和30日两种,且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最小,不易随意改动。

(3)岁首具有阴月阳年的天文学意义。

(4)阴阳合历,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

(5)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纪年循环使用;由于它包含节气十分利于四季划分;由于它包含月相,所以也能反映潮汐变化,日月食等天象和月亮对气候的影响;同时它还包含十二节干支历(类似沈括的《十二气历》,比它更准确)和七十二候的特殊太阳历,是一部双轨制历法,便于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

(6)由于它是最彻底的定气定朔的天文年历性质的历法,所以其他历法都要与之进行对照,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

现行农历的缺点

(1)由于农历是定历,历月使用定朔,所以每年的同一历月的天数并不确定,不方便统计天数。

(2)历年长度,有353日、354日、355日、383日、384日、385日6种,不利于统计年长。

(3)干支循环周期60过短,不方便较长时间的区别,也不方便记忆。

(4)置闰不透明,闰月不确定。

(5)有些有迷信成分,但新中国建立后已经被剔除了,随着科学的普及信之的人越来越少。至于民间某些祭祀活动等已经是民俗,而不是迷信了。

上述公历、农历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中西不同文化上,以及公历是平太阳历及农历是定太阳、定阴阳历的综合历法的差别上。

所以两历并用是有道理的,这样才能综合两种历法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

中华历法知识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某些知名人士对农历历法的双轨制特点不理解,而西欧文明的强大,使人们对农历产生了偏见,重西历而轻中历(还包含中华其他少数民族历法),重太阳历而轻阴阳历的做法十分不利于中华五千年天文历法文化的传承,并受此影响而不把农历历法写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中,最终使这一优秀的天文性质的历法被下一代遗忘,这是十分可悲的,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农历是现今世界上存在的为数不多的天文年历性质的阴阳双轨制甚至是多轨制(如金星周期等五星轨道周期的反映)历法,是现今世界唯一使用最先进的天文数据和理论编算的历法,是最彻底的定朔定气的历法。希望广大国人把这部历法传承下去,要运用东方的思维方式公正并整体地看待农历历法才对。

6.农历闰月的由来及计算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二十四节气并行,用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中华历法知识

二十四节气又可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组:古人把从小寒起每隔黄经300度定为一节气;从冬至起每隔黄经300度定为一中气,一年有12个节气、12个中气。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月的中点。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像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地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以月相定日序

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两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以中气定月序

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2月,比平年多一天,为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就叫闰月年。

7.闰年有“公历”和“农历”之分

闰年在公历和农历中的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经常讨论的闰年,其实是公历闰年。公历有闰日的年份叫闰年,农历有闰月的年份叫闰年。公历闰年与农历闰年两者并不重合,如1995年、2001年农历是闰年,公历并不是闰年;而2000年,公历是闰年,农历并不是闰年。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千古家训|明朝篇:原文+译文

    罗伦戒族人书[ 作者 ]罗伦(1431~1478),字彝正。明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幼年家贫,樵牧挟书,讽诵不辍。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参加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
  • 千古家训|隋唐五代宋元篇:原文+译文

    《诫皇属》【原文】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览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已。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
  • 中秋时节,赏月吟诗,岂不快哉乐哉圆满哉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释义: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一刻,天涯咫尺,世界...
  • 简述诸子百家——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

    《诸子百家颂》儒家孔孟德仁扬,礼义传承岁月长。墨者非攻兼爱广,侠行天下义如光。道家老子道玄妙,顺应自然心自凉。法家峻法规尘世,秩序严明国势强。兵家孙武奇谋展,战阵...
  • 古代名句集:原文+译文

    【名句】朝廷法纪做不得人情,天下名分做不得人情,圣贤道理做不得人情,他人事做不得人情,我无力量做不得人情。以此五者徇人,皆妄也,君子慎之。【译文】朝廷法纪做不得人...
  • 背下这几句江湖‘黑话’,你的人生少走二十年弯路!

    【1】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释义:即使是亲眼看到的事情,还恐怕不够真实;背地里传来的话,又怎么能够完全相信呢?我们每个人都如同戏台上的演员,时而台...
  • 看了这篇文章,你就看懂了“八卦图”

    都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如果追溯中华文明的总源头,却远远不止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总源头,可以说就是八卦图了,这对于后世的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八卦”一词更是常...
  • 《三略》全集:原文+译文

    《三略》策略,谋略,战略,此书简略不穷,但其意精明,虽未述全,但不失为兵家上乘之略。相对于六韬更精深,更全面。原称《黄石公三略》,是著名的古代汉族军事著作,属于道家兵书...
  • 兵法奇书-姜子牙《六韬》:原文+译文

    六韬·卷五·豹韬林战第四十三武王问太公曰: 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大林,与敌人分林相拒。吾欲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为之奈何?【译文】武王问太公说:“率军深入敌国境内,遇...
  • 国学启蒙《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
  • 人文历史纪录片目录集

    纪录片‖中国书法——线条的世界(上、下集)纪录片 |《先生·南怀瑾》
  • 逃亡者自述:迪拜就是第二个缅北,周围沙漠就是乱葬岗,白骨无数

    逃亡者自述:迪拜就是第二个缅北,周围沙漠就是乱葬岗,白骨无数

    “我在网上被骗了580万元!”2022年2月,离异“宝妈”周某走进南京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报案。周某没有工作,平时在家带孩子。她离婚的时候分了一套房子,卖掉后将500多万元存进...
  • 土尔扈特为什么那么坚定要东归?

    作者:萌弟十方来源:知乎这个问题清朝也调查过。清实录乾隆朝对土尔扈特最早的记录是乾隆四年。乾隆四年九月八日,伏尔加的土尔扈特部想派人去西藏煎茶学习。当时中俄已经签...
  • 吴宓:中国之亡,亡于道德之沦丧

    文:舒生吴宓孔孟的忠实信徒,因此也像儒家的圣人们一样特别关心国人的德道,《吴宓日记 1939~1940》一册,就多次谈及此。1940年二月十二日的日记,他的自白显示了他对道德的...
  • 四川究竟有多少黑人老中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不相及研究所(ID:buuuxiangji),作者:发财金刚,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当有人还在质疑中医的真伪性,黑人中医已开始在四川悬壶济世。尽管患者在撸起袖子...
  • 为什么说放任中南半岛统一,终会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

    为什么说放任中南半岛统一,终会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

    为什么说放任中南半岛统一,终会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中南半岛上自出现政权以来,从未真正实现过统一,为何?在我国的记载中,从汉朝开始就有了关于中南半岛情况的记载,算到...
  • 无名英雄杨黄霖和他的情报世家

    2010年9月28日,杨黄霖叔叔病故。那天正是先父金城的忌日,杨家人说杨黄霖是追随老首长西去了……确实,杨黄霖叔叔是爸爸在延安时的得力助手和战友。杨黄霖,在延安交际处工作...
  • 在聊西方伪史之前,先说说朝鲜战争

    在聊西方伪史之前,先说说朝鲜战争

    前不久战忽局政委金灿荣教授质疑了西方的伪史问题,这个在网上引起了很大争议。其实西方伪史的问题,十几年前,我早在大学期间就了解过,那时候是一个叫何新的教授,他质疑希...
  • 最高层次的战争:文化之战

    最高层次的战争:文化之战

    一、黑黑的山泉坦白地说,写这样一篇文章心情是很沉重的。先是无意间看到有网友爆料,称这是某夫山泉的一个取水点。这个取水点的建筑设计和布局有什么特色呢?在地面上或许看...
  • 闻一:苏联的致命失败在于把国家封闭起来

    闻一:苏联的致命失败在于把国家封闭起来

    闻一(1937.4-2022.9)简介:著名苏联史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江苏泰兴人,著有《苏联的过去和现在》《布哈林传》《走近俄罗斯》《解体岁月》《重返莫斯科》《回眸苏联》《俄...
  •  西语字典露端倪,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古名人确实涉嫌虚构作假,甚至根本不存在

    西语字典露端倪,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古名人确实涉嫌虚构作假,甚至根本不存在

    关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在古代西语字典中的查阅结果在往期文章已有提及,但尚未结束。标题更正:是绝大部分西史古代名人在往期文章中,笔者已经查到如今使用的亚里士多德的英...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