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有据: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不足为信,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

繁体

牛顿和莱布尼茨虚假神话破灭后,爱因斯坦也彻底走下了神坛。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时下,国人之所以如此崇拜西方、高看洋人,一切皆是先因洋务运动开启之风,产生了不良后果,再因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书本文化课教育)和教材问题导致的恶果。

以致于,很多人言谈间都喜欢动辄引用西方所谓的哲学理论及名人名言。

对此情形,西人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吴刚先生曾讲述过这么一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

一两年前跟一位年轻的老外物理老师单聊时, 他亲口告诉我:“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玩两个铁球的故事是假编的, 但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故事, 对吧?”

言下之意,他明显是希望我能认可:假力略的故事不必太在意真假, 只要故事本身精彩动人就行。  

他主动承认早已知晓假力略的假故事,令我惊讶。当时更惊奇的是他的后半句话, 我几乎无言以对。我心里想:这么重大的“科学先驱的故事”, 传销到我几十年前的中文小学课本, 居然可以不在乎真假?

管中窥豹,西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可见一斑。

在西方伪造科学大神的运动中,牛顿、莱布尼茨、达芬奇、爱因斯坦等大牌高高耸立,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金光,不知晃瞎了多少世人的眼睛,引得无数人顶礼膜拜,现在是该时候破除这些“纸糊的西方迷信”了。

这一切,都是西方综合利用世界顶级科学家和发明家集体创造、发明或积累的天文数学和科技成果,张冠李戴、以假乱真、精心包装的结果,然后,竖立大神丰碑,在世界各地洗脑传销,从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哥白尼、开普勒,到达芬奇、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霍金等等,莫不如是。他们伪造科技神话故事的目的,便是构建自我心理优势,让世界人民永远心理自卑,永远自惭形秽,永远对其高山仰止。

牛顿的问题和莱布尼茨的问题此前都专门发文说过了,有兴趣地小伙伴可以翻看历史文化和西方合集,这里再补充说明一下牛顿的其他问题。

众所周知,西方一直宣称牛顿于1667年发明了三棱镜。

然而,奇怪的是,为什么在牛顿发明三棱镜的72年前,即1595年,利玛窦就用上了三棱镜?

这可不是一拍脑袋地瞎扯,而是记述在利玛窦日记中的。

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不足为信,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利玛窦书信集》(文铮译,2018年9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第118页,写于1595年8月,南昌,原文如下:

“我私下给他看了一只我随身携带的威尼斯三棱镜……还请他不要把这块宝石的事告诉他的主人……

余爷的这名亲信看到三棱镜折射出的各色美丽光线就在自己眼前,他大吃一惊,看得出了神……”

第175页,写于1595年11月、南昌,原文如下:

“我给他们看了我带来的一些东西。主要是一只三棱镜,因为它能映现出各种颜色,所以他们都称之为宝石,整天都有一些绅士来我们寓所,希望见识这只三棱镜……”

根据利玛窦日记中记述,他还赠送了不少官员,着实让中国人大开眼界。

退一万步说,就算三棱镜是西方发明的,那么请问:这两人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吧?

谁的时间更早?

……

西方宣称牛顿在写力学定律时,定义了“质量”——“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测量值,可由密度和体积共同求出”。

表面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细细一想,又有了疑问。

密度、密度,密度的定义什么?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在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kg/m3。”

密度是从“质量”得出来的啊!

先有质量才有密度,即先有质量这个因,才能产生密度这个果,牛顿居然用后产生的“果”去定义先前的“因”???这不因果倒置么?或者说,也可以叫魔术般的循环论证。

现代已经证明牛顿关于质量的定义显然是错误的,而两相对比,华夏2600年前的《墨经》和清代李善兰所著《数理格致》中的定义才是正确的。

如果说李善兰的《数理格致》是从奈端数理(即牛顿的封神大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翻译而来,那么自然而然会产生一个疑问:

抄书的人,怎么可能把错误的内容抄成正确的?

假如“万有引力”定律真如西方所说,其前身是“开普勒三大定律”,就算历史上真的存在开普勒这个人(此人一生轨迹没有编全,哪个家族、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子孙后裔,往来朋友等等,这个工程太大),他在没有天文观测工具和设施的情况下,全凭肉眼一辈子仰望天空的时间都没超过一个木星周期(11.86年),他是如何知道木星按椭圆轨道运行的?

为了弥补这个漏洞,西方又编造了一个开普勒的老师——第谷。可第谷是个丹麦人啊,丹麦境内无论何处,都不可能观察到金星,现在也不能,那么此人关于金星的轨道数据又从何而来呢?

在19世纪国际单位诞生之前,倘若牛顿真的创造性地发明了力学公式,那时的英国度量衡尚未统一,那么他一定采用的是与国际单位不同的单位,而且应该在他的手稿中有所体现。可惜的是,牛顿留下的手稿中绝大部分都是炼金术配方、神学内容(包括拒斥三一神论的、激进的异端思想),根本没有什么力学单位。

为了修补漏洞,剑桥大学赶紧弄出了一个长达4000多页的扫描版,里面补了不少物理和数学知识,谓之探索笔记

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不足为信,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可是,问题仍旧没有解决。

牛顿时代的力学单位是什么?以什么标准校准的?当时英国官方有没有这样的机构来制定不同的标准?

如果有,相关的文献记录和实物拿不拿得出来?

一个谎言看似完美无瑕,实则根本经不起细细推敲。

如果这些前置条件都不具备,那牛顿的力学公式又从何产生呢?实际上,牛顿力学公式和书中使用的单位是200多年后才产生的。牛顿死了200多年,还能重新爬起来,在自己成名大作中使用刚刚制定和统一的新单位吗?

显然不能。

更蹊跷的是,牛顿竟然在不知道无穷小的概念,而且论文中微积分的证明方法也被证实是错误的,他怎么能合理地推导出连自己都没整明白的微积分呢?

有关牛顿更多问题,详见:

1、当知道李善兰后,不仅对牛顿和莱布尼茨产生了怀疑,还对相对论和爱因斯坦产生了高度质疑。西方造神,可能把全世界都带上了歧路……

2、伪造的神话:走下神坛的牛顿,不仅知识和成就来源于东方,还和莎士比亚一个样

3、大潮退去:连苹果都要跟牛顿大神划清界限,说好的探索精神和传奇故事也不要了。香料在中西对比下,也开始说实话了

莱布尼茨的问题也是同样如此。

而且,据考证,他与耶稣会传教士闵明我之间的往来书信,都是清代李善兰在传教士的授意安排下伪造的。

因为,传教士“闵明我”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不足为信,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一号闵明我:西班牙多明我会神父Domingo Fernández de Navarrete(1610-1689)。“一号闵明我”从西班牙到墨西哥, 辗转菲律宾和中国传教。1669年,此人逃离广州监狱,辗转返回西班牙。

然后,改由意大利传教士Philippus Maria Grimaldi(1639-1712)冒名顶替, 成为“二号闵明我”。

“二号闵明我”字德先,意大利人。1657年入耶稣会。康熙八年抵澳门攻读神学,后升神父。杨光先兴历狱时,为协助被圈禁于广州的西班牙多明我会士闵明我逃离中国,潜入其寓,冒名顶替,代受拘禁。十年,被开释后在广州传教。

受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年)推荐, 深得康熙赏识, 不仅在1683和1685两次随康熙出关南巡。1687年,被康熙派往俄国执行外交任务, 与彼得大帝会商交涉事宜;后抵罗马觐见教皇及耶稣会总会长,报告中国教务。1694年,率多名传教士抵澳门,兼程北上复命,受康熙嘉奖。翌年任在华耶稣会会长。四十六年,任中国、日本教教务视察员。卒于北京。著有《方星图解》一卷。

由此可见,1688年时,无论是一号闵明我,还是二号闵明我,均不在中国。如此情形,还能分身,被康熙任命为钦天监一把手, 接替去世的南怀仁继续工作,继续创造神话。

1689年, 云游欧洲的莱布尼茨在罗马结识二号闵明我。

1691年5月,莱布尼兹在德国写信给身处欧洲的二号闵明我,可二号闵明我居然没有收到?然后,这封信就神奇地到了德国档案馆手中。

1692年3月21日,莱布尼茨汲取上次的教训,将写好的第二封信于先寄给了波兰的神父,然后波兰神父很快就收到了。莱布尼茨又于3月28日把另一信件抄本寄往法国, 请法国神父带往中国,而法国神父也毫无意外地收到了。

同在欧洲,偏偏二号闵明我却收不到信,别的人,波兰的也好、法国的也罢,全都可以顺利收到。

既然,二号闵明我没有收到信,那说明莱布尼茨与二号闵明我之间此时的联络处于中断状态。

那么,莱布尼茨和波兰神父如何未卜先知,得知二号闵明我接下来的行程呢?

1692年12月,二号闵明我在印度果阿收到波兰神父转交过来的第二封信。波兰神父当真是神机妙算, 居然知道二号闵明我从俄国出差返回中国时必定要路过印度,而且精确掌握其中途停留果阿时间。

那时,可没有电话、也没有电报,更没有电子邮件,这是怎么做到的?

实际上,莱布尼茨的微积分也是来自清代李善兰的四年辛勤劳动成果,那本微积分专著。他的《代微数拾级》也恰好说明了真相。

有关莱布尼茨更多问题,详见:

莱布尼茨站在东方巨人肩上成神:曾申请中国国籍,想将汉字作为世界通用语言;

再看另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实际源自洛伦茨变换和亚里士多德的剩饭,并非爱因斯坦原创。这就是一个可以这样解释、又可以那样解释的万金油,由于存在多种可能性,可以选择性地自圆其说。

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不足为信,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这100多年来,“狭义相对论”没有任何实际应用,也无法模拟或解释任何微观或宏观物理现像。

“广义相对论”根本不是宇宙演化的终极理论,它的原作者是戴维·希尔伯特(又译大卫·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1862年1月23日~1943年2月14日,德国著名数学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这位大兄弟发表相关论文比爱因斯坦整整早了一年。

而且,所谓的广义相对论仅仅是在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产生的模拟大质量天体演化的单一数学公式,却被可萨犹大们吹得神乎其神。

没办法,爱因斯坦是公鸡会之上的可萨犹大锡安长老会的教主,人家可是差点做了开国总统的人,从小就在锡安长老会总部瑞士苏黎世培养。

希尔伯特不但发展了大量的思想观念,如不变量理论,公理化几何以及著名的希尔伯特空间,还以数学界的领袖而知名。一般而言,人们将他的工作分为五个主要时期:

1、不变式理论 (1885-1893)

2、代数数域理论 (1893-1898)

3、基础论

a、几何基础(1898-1902)

b、一般数学基础(1922-1930)

4、积分方程(1902-1912)

5、物理学(1910-1922)

前四个时期中,任何一个时期的数学成就都足以使希尔伯特晋级一流数学家之列。

他的数学可比爱因斯坦强太多了。

针对“广义相对论”数学公式中的“宇宙常数”究竟是零、还是非零,迄今为止,没一个人能说得清,爱因斯坦也讲不清楚。

所有“发现引力波”的实验,尚未经过多方确证,就开始在全世界大张旗鼓地炒作,不断抬高爱因斯坦的声誉和地位。

“狭义相对论” 与 “广义相对论”被可萨犹大财团刻意包装成爱因斯坦个人最高荣誉和数学物理方面的最大成就,但不知有人注意到没有,虽然不遗余力地吹捧了100多年,但爱因斯坦却从未因此获得任何自然科学奖项。

也许,有人会立刻反驳,爱因斯坦不是获得了炸药奖(本站注:原文如此,意指诺贝尔奖)吗?

是的,爱因斯坦只是因为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是,请注意,这个奖居然颁发了两次!

实不相瞒,1921年的炸药物理奖原本是空缺的。

1922年,挪威诺奖委员会以补发的名义将该项给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然而,人们惊异地发现,真正发现光电效应的实验物理学家不是爱因斯坦,而是芝加哥大学物理学教授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年3月22日—1953年12月19日)。

把原本应该是密立根的诺奖给了爱因斯坦,那人家闹怎么办?

为了安抚密立根,挪威诺奖委员会只得为该项发现重新颁一次奖,把1923年的炸药物理学奖给了密立根。

由此,造成了一种发现却获两次诺奖的奇特现象。

这在炸药物理奖的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1922年的炸药评奖团队,经受不住可萨犹大财团的巨大压力,便将1921年的空缺名额送给了爱因斯坦。所以,所有的物理学奖中,唯有爱因斯坦大神的诺奖是白捡的。

时至今日,炸药奖评委从未公开承认“狭义相对论”是科学真理,对“单次日蚀观测试验就证明广义相对论”的那出闹剧,也是讳莫如深,不置可否。

日蚀观测的现象是可萨犹大财团鼓动当时物理学界的重量级人物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写信推荐的,普朗克原本不同意,后来见洛伦兹松口,态度也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可萨犹大处心积虑,所有的目的就是要让属于他们荣誉的“广义相对论”名扬四海,威震八方。

有关爱因斯坦更多问题,详见:

皇帝的新衣:相对论没有那么高深,背后的道理普通人也可以理解。终于有人说了实话……

像这样的谎言在西方历史中比比皆是。

西方就是建立谎言基础上的一座大厦,看似无比强大,历史的地基却是千疮百孔。

1267年,全世界第一个地球仪在中国出现,元人赵友钦利用经纬度概念推导出地体为浑圆状态,即地球是球形的。

按照西方的说法,地球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就认识到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在这之后,知道地球概念的,有亚里士多德、阿利斯塔克、阿基米德、埃拉托色尼、喜帕恰斯、托勒密等人。

一个在1220年以后才有的概念,却被西方当成是小孩子都能探知把戏,还广为流传,误人子弟。

吴国盛先生十分喜欢用桅杆证地圆说,来证明古希腊人对地球概念的认识是多么深刻。按其所言,每当爱琴海风平浪静、能见度极高的情况下,便是最适合用桅杆证地圆说的机会了。此时,爱琴海人可以先看见远处的船先露出桅杆尖,后再缓缓露出船身来,这是因为地球曲率的关系。所以,古希腊人就认识到地球是圆形的。

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不足为信,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身为当代科技史领域的大学者,吴国盛竟然不知道地球赤道周长大约是40075千米。因为地球赤道周长太长,所以在短距离的尺度上是根本无法发现地球表面处于弯曲程度的,只会看到平坦的假象。

但是,西人不管。

西方宣称,经过计算,假设能见度和海平面是处于理想状态,可以在35千米外,看见100米高船的桅杆。

不知这些人是怎么算出来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有百米高桅杆的大船,从来没有。

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不足为信,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15世纪末叶,《法国向土耳其人以及其他海外萨拉森人和摩尔人的海外远征》,就是这种船也没有100米高的桅杆

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不足为信,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马尼拉大船( Galen de Manila )也没有高大百米的桅杆。

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不足为信,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库克船长的二手奋进号( HMS Endeavour )就是这种类型,长29.77米,宽8.89米,吃水深度3.45米,桅杆长度18.1米,搭载94人

元代赵友钦在《革象新书》中云:

地体虽浑圆,百里数十里不见其圆,人目直注,不能环曲。试泛舟江湖,但见舟所到之处隆起,而水之来不见其首,水之去不见其尾。洞庭之广,日月若出没其中,远山悉在环曲下,不为障也。”

您看,连元代之人赵友钦都认为,亚里士多德、吴国盛之流的“桅杆证地圆说”不可靠。赵友钦说得很清楚,人无法通过肉眼观测江、湖中的船只来判定大地是圆的,但在天气很好的时候,可以通过观测远处的大山来判断,因为远山很大。

即便亚里士多德视力惊人,能够看到数十公里外的海船桅杆,也只能证明海洋表面是弯曲的,而不能证明地球是圆的。

此外,西方提出的通过观察月食可以得知地球是圆形的说法经不起推敲。

月食的成因的确是太阳照着地球形成了长长的影子,当月球走进这个阴影里就会形成月食。亚里士多德注意到,在月食期间,月球表面的阴影是圆的,地球的影子掠过月球表面,而影子的形状是弯曲的,因此地球是圆的。

可是,仅靠一段弧线就认为地球是圆的,是明显证据不足的,因为假如地球是个圆柱体,以横截面对准太阳时也可以产生圆形的影子。

除此之外,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怎么知道“月食是由地球的阴影造成的”呢?倘若不知道这个天文现象的形成原因,就绝对不能说月食时的影子来自地球。西方根本拿不出相关可信的文献来解释。

实际上,赵友钦是中国历史有明确记载的、全世界第一个证明出地体浑圆的天文学家。他可不是靠肉眼观察得出结论的,而是靠经纬度,经度与纬度差。

赵友钦,宋末元初人,或名敬,字子恭,自号缘督,人称缘督先生。他是宋室汉王赵元佐十二世子孙,赵光义的十三世子孙,籍贯为江西鄱阳。宋朝灭亡后,为避免受到元朝的迫害,他浪迹江湖,隐逸道家。

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不足为信,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中国古代光学有着许多辉煌的成就,其中之一是光学研究,对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等现象,《墨经》《梦溪笔谈》早有记载。 然而,对光线直进、小孔成像与照明度最有研究,并最早进行大规模实验的却是赵友钦,他的这些实验在世界物理学史上是首创的,被记载在《革象新书》一书中。

除了天文、光学上的成就之外,赵友钦还有很多成就:数学上的割圆术,他将千寸直径的圆周分割为正16384边形,这一成果记录在《革象新书·卷五·乾象周髀》中;曾经“东海上独居十年”、“发前人所未言”注《周易》数万言,还著有道家的《金丹正理》、《盟天录》、《推步立成》等书。

僧一行、郭守敬对南北地区北极星高度的测量,发现不同纬度北极星高度不同。同时,元代耶律楚材测量了寻斯干城和开封城的月食,发现开封城的要早约1更半,发现东西不同地区月食出现时间不同,说明经度的存在。

而这些发现,必须有精确的计时工具作为基础条件。如果没有精确的计时工具,是不可能发现经度的。

牛顿和莱布尼茨,爱因斯坦不足为信,西史到处都是漏风的破洞,还有真的吗?

当耶律楚材测量月食时,元代已经发明了极为精确的计时工具,所以能在同一时间观测天象,发现开封月食比寻斯干城早1更半。

在大规模测量、并得出科学数据之后,元代赵友钦论证道:

“测北极出地高下(即纬度差异),及东西各方月食之时刻早晚(即经度差异),皆地体浑圆,地度上应天度之证。

看,地球是圆形是这么发现的,不是靠拍脑袋的肉眼观察。西人不理解其中的原理,因此伪造故事显得十分可笑。

据《元史卷四十八天文一》记载:

苦来亦阿兒子,汉言地理志也。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串于其中。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圆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这是在干嘛,看出来了吗?

这已经是在利用“经纬度”制作地球仪了啊!

地球仪的出现,原来是在元朝。

如果明白了上述经纬度是如何产生的,对于元史中札马鲁丁于1267年制作地球仪一事(早于德国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225年)也就清楚了,地球仪不是这个西域波斯人发明的、也不是他进贡的,而是他奉命制作的。

因为地球仪的制作涉及对地球圆形概念的理解和论证,论证地球为圆形的人不是札马鲁丁,而是赵友钦。

哥伦布所谓的“大航海发现新大陆”,不过是在郑和舰队多次远洋测绘全球近百年以后,拿着中国人制作的地球仪和美洲地图第三次“发现”中南美群岛。

为了掩盖明朝舰队测绘全美洲,并留下少量移民散居于整个美洲沿海地区的事实,西方从200年前开始编造“玛雅文明和文字,以及2000多年一成不变的玛雅世界末日历法”,然后伪造神秘的玛雅文化。当地土著反正都被西班牙人杀得差不多了,也无法辩驳。

传说中有个名叫玛高温的西医,不务正业,最晚于1817年为中国编了本《博物通书》,程碧波教授经过研究后却发现其中有如下内容:

“嘉庆二十二年间,西洋人深究其理,将五金电器上增减两铜线平接于指南针上。增线在南,减线在北,则针之北极必转而向西。接于针下,必转向东......盖针之南北极欲绕增减二线而旋却又左右不同之故。”

嘉庆二十二年,即耶元1817年。此时,若西洋人已知此类知识,又何需“深究其理”?

巧合的是,1820年,奥斯特意外地发现了电流的小磁针偏转的现象。与上文对比,是不是有点眼熟?

1822年,安培在实验的基础上以严密数学形式表述了电流产生磁力的基本定律,即安培定律。

《博物通书》又载:

“又有彼此互接之理。假如此器之增线与此器之减线相远,而与彼器之减线较近,则此增必远入彼减。或彼器之增线与彼器之减线相远,而与此器之减线较近,则彼增亦远入此减。故有渡河不用线之法。

假如河涧一里,于此岸置一积电之器,施增线于左,施减线于右。……由是推之,施线百里,以渡九十里之河,应无不可者。”

不用线、有增线+,有减线-……

这不是介绍无线电通信理论和实验知识吗?!

然而,令人生疑的是,西方却宣称:

1865年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888年赫兹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1893年特斯拉首次公开展示了无线电通信。

既然,西方早在1817年就由玛高温这名不务正业的西医,就著书立说出版了上述相关理论,那这些荣誉应该归于玛高温才对呀!

怎么又变成了麦克斯韦、赫兹、特斯拉的成就呢?

这岂不是自相矛盾、自我打脸?

实际上,近年来,以吴刚先生、文行先生、刘红雄、生民无疆、刘大漓等众多学者和网友的不懈努力,咱们又有了如下一些惊奇地发现:

1)乘法三定律来自《算表》: 《算表》是中国古代实用的计算器;

2)西方“格子乘法”就是中国的“铺地锦”写算法;

3)西方学科数学 “Mathematics”来自中国“苏州码子”,码子法则;

除了蒸汽机,还有很多颠覆你认知的发明也源于中国。例如,车、齿轮(2000年前)、计时器、游标卡尺(1500年前)、飞艇、坐标系、圆柱投影法、刀叉(马家窑7000年前)、牙刷(1000年前)、眼镜(2000年前)等等。

4)关于1914年“塞尔维亚青年行刺引发一次大战”:

罗家多边下注,以派美加军队跨大西洋助战打败德军为条件,从英国当局获得批准在其中东殖民地“复国的圣旨”(英王亲笔信)和正式批文(史称“贝尔福宣言”),此后欧洲各地可萨犹大(并非中东闪米特犹大)前往巴勒斯坦定居。(希伯来文号称是“羊皮传抄3500年以上,一字不变的上帝甲骨文”,实际只有200年历史。在弹丸之地的罗国以色列,它的读写普及率至今不到50%)

5)阿波罗宰人登月、苏联三次假月样和美国“八次软着陆火星”:

迄今为止,只有中国玩过真的,有真凭实据的两次现代化月面软着陆。

1966苏联第一次软着陆月面,仅公开发布一张光电扫描的现场黑白照。如果属实,那在当时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类首创。因为知道只有中国是玩真的,所以欧洲各国很知趣,纷纷退出了2020登火星比赛。

现仅剩中美日一真两假。

6)2001年9.11(“珍珠港2.0版本”):

无人军机一小一大(有纽约市政工作人员偶拍的视频显示:第一架撞楼的是小型战斗机,绝非波音中型客机)撞双子塔,启动定向爆破碎塌;

当日17点,没有飞机撞过的世贸七号楼定向爆破碎塌;

矮矮的五角大楼爆炸现场和视频显示:根本没有中型客机出现或撞楼后的飞机残骸。

拉登是个跑龙套的角色,911后不久病死。奥巴马和希拉里白宫“看直播灭拉登”都是摆拍的好莱坞大片。参与并知道秘密的海豹队员先后被灭口,其中大部死于阿富汗同一架直升机坠毁“事故”。

研究9.11最透彻的是在以色列住过三年的美国人Chris Bollyn。全美各族社区循回讲演,油管有视频。他可能还活着,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他的网页:他的姓+. com。

视频开篇序言出自从纽约消防局退休的越战老兵之手。911当天,他被紧急招回,亲历几百消防队同事进双子塔送死,17点又亲眼看到47层七号楼爆破碎塌。

另一个参加过越战的退役美海军情报官在网络不发达时,长年自费电台揭批 deep state 各种阴谋。2001年三月看到 cnn 播放拉灯公开威胁袭美时,他马上预言几周内美本土会被袭击,百姓遭殃,栽赃拉灯。除了时间晚了几个月,其他都应验。

此人几年后被美军警射杀在自家门外。

……

西方篡改的历史太多,处处都可能暗藏玄机和虚假,明朝历史也被系统删改了。

有明一朝,太多科技和典籍被损毁,以致于今日之百姓连朱载堉是谁恐怕都很少有人知晓。

明代老朱家后裔朱载堉(1536-1611)是个真正的天才。为了解决乐理“十二平均律”最基础的数学问题,他成为人类第一个算出对2开12次方根的人,将演算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25位(其实,用1.059463094就已足够制造所有精密乐器了),他是了不起的的数学家和音乐家。

倘若没有朱载堉,巴赫是没有办法发明所谓的钢琴的。

除了数学和音乐著作,朱载堉在天文物理测算,文学艺术和大型团体舞蹈等领域的原创贡献也非同凡响。

可惜,太多历史都被带着任务前来中国的传教士们掩藏和篡改了。

寄生于教会中的西方财阀和势力,让传教士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佯装“教父”,以金钱贿赂开道,盗取华夏典籍,培植走狗,与发展起来的教徒里应外合,意图实现搞乱历史、洗劫财富、主导舆论、奴役世界的永恒梦想。

1887年,美国公使田贝得意地吹嘘道:

“这些先锋队所收集的情报,对于美国的贡献是极大的。”

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坦言:

“我等在中国传教之人,与其说是由于宗教之原因,毋宁说是由于政治之原因。”

南非图图感慨地说道:

“传教士初到非洲时,他们手里有《耶经》,我们手上有土地。传教士说‘让我们闭上眼睛祈祷吧’,于是我们照做。可当我们睁开眼时候,发现我们手里有了《耶经》,他们手里有了土地。”

惟有金子、银子、和铜铁的器皿,必入耶和华的库中。

来源:昆羽继圣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这个菲律宾人,在北京哭了

    这个菲律宾人,在北京哭了

    看到这一幕,还是很感慨的。一个菲律宾的成年人,在北京的论坛上哭了,哭得那么伤心和痛心。为什么?他应该感受到了战争脚步的临近,他为自己国家的前途命运担忧。看观察者网...
  • 除了中俄,和美帝国主义玩你们还嫩点

    不说中俄,这两个国家都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拿菲律宾,韩国,日本,印度,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的关系来说事儿。这些国家和地区,和美国佬勾结的最终目的是保全自己,不陷入...
  • 上兵伐谋:东大的良苦用心和胜利的底气

    美军特种作战小队“以身为饵”,不仅向黎巴嫩投放了可以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的病毒——肉毒杆菌,也向俄罗斯境内投放了该类病毒。近期,已经陆续发现了400多例,数量还在不断攀...
  • 柴静哪里去了,欧美看这张图都沉默了

    柴静哪里去了,欧美看这张图都沉默了

    柴静哪里去了,欧美看这张图都沉默了!柴静曾经干了两个事让国人很不满意,最终自己淡出中国舆论界。第一个最出名的,当然是站在西方角度说中国二氧化碳必须减排。2010年,哥...
  • 中亚史前安诺汉字印章:西方篡改汉字起源,还是东西交流产物?

    中亚史前安诺汉字印章:西方篡改汉字起源,还是东西交流产物?

    2000年,在土库曼斯坦安诺遗址,美国学者希伯尔特考古发现一枚黑玉印章。印面呈正方形,上面刻有五个红字(或三个或四个),背上有横置瓦形钮,碳十四检测伴生物的结论是公元...
  • 西方伪史与万物并存

    2024年4月去莫斯科时,一位在莫斯科生活多年的华人朋友带我去看画展,画廊走到一半,见到一个小屋子,里面摆满了各种古代雕塑,还有各式各样西方出土的物件,朋友指着这一屋子...
  • 昆羽继圣:装备升级完毕,下场!

    昆羽继圣:装备升级完毕,下场!

    世界是一盘棋,一盘联动的棋。当两名以色列留学生在日本国内通过核辐射培养出食人菌(令人中毒休克的链球菌)并进行传播时,台湾省内的新冠重症、死亡病例也呈现出了翻倍增长...
  • 明人明察:解决就业这个大难题,急需重新认识西方经济学

    明人明察:解决就业这个大难题,急需重新认识西方经济学

    最近,有一个读者在评论区问,怎么才能更好地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我给了一个比较抽象的回答:需要我们的社会先重新认识西方经济学。这并不是在敷衍,而是不从西方经济学的思想...
  • 昆羽继圣:整装,出发!

    昆羽继圣:整装,出发!

    6月18日,以色列军方批准了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进攻的“作战计划”。次日,以军使用白磷弹攻击黎巴嫩东南部村镇。白磷弹实际上一种违禁武器,早在1980年通过的《联合国常规武器...
  • “不要让中国滥用特权进行‘敲诈’”?马来西亚总理:不,恰恰相反!

    “不要让中国滥用特权进行‘敲诈’”?马来西亚总理:不,恰恰相反!

    这个邻国总理,对中国够意思。我说的,肯定不是莫迪,也不是岸田文雄,更不是小马科斯。而是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6月20日,在吉隆坡举行的中马工商界午餐会上,当着中国总理的...
  • “美官员受政治蛊惑”?TikTok发起进攻,首度曝光多年来与美秘密谈判细节

    “美官员受政治蛊惑”?TikTok发起进攻,首度曝光多年来与美秘密谈判细节

    【文/观察者网 杨蓉】“这标志着美国互联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场法律战的开始。”据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20日报道,TikTok公司和八名TikTok创作者当天共同向美国法院提交首...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