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vchan.cn
- 网络摘录 繁体
七律 长 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注 释】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11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这首诗和《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都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
〔五岭逶迤(wēiyī威移)腾细浪〕大庾(yǔ宇)、骑田、萌渚(zhǔ煮)、都庞、越城等五岭,绵延(“逶迤”)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之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福建、江西出发,沿这四省边境的五岭山道,越过敌人封锁线,向西进军。“腾细浪”是说险峻的五岭绵延起伏,在红军眼中只像水面吹起的细小的波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绵延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气势雄伟(“磅礴”)。走泥丸,本于《汉书·蒯通传》的“坂上走丸”。在斜坡上滚下泥丸来,跳动得快,看上去像一条起伏的线条。“走泥丸”是说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看来也只像滚动着的渺小的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江,即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县至四川省宜宾县之间的一段。江的两岸,是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云崖”)。中央红军在云南省禄劝县西北的绞车渡(又称绞平渡)渡过金沙江的时候,是1935年5月,所以说“云崖暖”。
本句“水拍”原作“浪拍”。作者自注:“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时已改为“水拍”。
〔大渡桥横铁索寒〕大渡河源出青海、四川两省交界处的果洛山。两岸都是高山峻岭,水势陡急,曲折流至四川省乐山县,入岷江。桥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在四川省泸定县,形势险要。桥长约30丈左右,用13根铁索组成,上铺木板。中央红军在1935年5月下旬到达泸定桥,当时桥板已被敌人拆掉,红军先头部队的英雄战士在对岸敌人的炮火中攀缘着桥的铁索冲了过去,夺得此桥。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于四川、甘肃两省边境。岷山的南支和北支,有几十座山峰海拔超过4500米,山顶终年积雪,称为大雪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开颜,笑,欢腾。本句寓有作者对红军三个方面军通过长征达到胜利会师的期盼。
【考 辨】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中最早以印刷文字流传开来的作品。据斯诺在1958年出版的《复始之旅》一书中讲,1936年10月他在陕西保安采访毛泽东时,“他(毛泽东——引注)为我亲笔抄下了他作的关于红军长征的一首诗。在他的译员的帮助下,我当场用英文意译了出来”。后来,斯诺把《七律·长征》收进了伦敦戈兰茨公司1937年10月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一书。该书的第一个中译本于1938年2月由上海复社翻译出版,并易名为《西行漫记》,其中《长征》一章,即以此诗结尾。值得一提的是,在英文版《红星照耀中国》以及中译本《西行漫记》出版之前,《七律·长征》就以中文印刷的形式流传了。1937年4月,北平东方快报印刷厂秘密印发了一本《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主要内容是斯诺1936年在陕北采访的有关报道和讲演,以及毛泽东同他的谈话等,其中就有《七律·长征》。该书总编辑王福时当时是北平的青年学生,他后来说,这本书的编辑和出版得到了斯诺的帮助。这首诗很可能就是斯诺提供给编译者的。有意思的是,在该书出版的第二个月,王福时陪同美国的尼姆·韦尔斯访问延安时,当面赠送给毛泽东一本《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于是,毛泽东成了这本书的较早的读者,同时也第一次看见了用铅字印出来的自己的《七律·长征》诗。
此诗在建国前也为一些报刊发表过,如苏北抗日根据地1942年8月1日的《淮海报》,1948年7月1日东北出版的杂志《知识》第七卷第六期,1949年8月2日上海的《解放日报》等。各种文版与1957年1月号《诗刊》发表的正式文本均有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1958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为此诗作注时曾指出:“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多年来,不少报刊发表文章说,1952年元旦,时在东北大学历史系任教的罗元贞呈书毛泽东祝贺新年,信中建议将《七律·长征》中的第五句的“浪拍”改为“水拍”,毛泽东复信表示接受这个建议,于是称罗元贞是“一字师”之说不胫而走。经查,当年罗元贞确实曾致信毛泽东,毛随即给罗复信,但两人信中都未提到《长征》诗中“浪拍”改“水拍”的问题。罗元贞的同乡罗亚辉等到中央档案馆也只查到上述两封信,没有查到其他来往信件,为此,他们曾发表文章质疑“一字师”的说法。罗元贞在1990年给广东兴宁老人会的信上说,他在1952年之前买了中华书局周振甫注释的《毛主席诗词选》(25首)。此说也受到他的兴宁同乡的质疑,因为根本不存在那本书。
毛泽东在广州为此诗作注时还说,“三军过后尽开颜”一句中的“三军”是指:“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但无论是1986年版的《毛泽东诗词选》还是1996年版的《毛泽东诗词集》的注释,都没有采用毛泽东的这个自注,而注为“泛指整个军队”。原因是1935年10月毛泽东作此诗时,红二方面军尚未成立,其前身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还在湘鄂川黔根据地,尚未开始长征;红四方面军主力则被张国焘强令南下川康边境。这两个方面军迟至1936年7月才在长征途中越过岷山山脉。近年来有读者和学者对不用作者自注提出了意见,他们认为毛泽东具有革命浪漫主义情怀,《长征》诗结句寓有作者对红军三个方面军通过长征达到胜利会师的期盼。当时虽然没有红二方面军的番号,实际早已把红军二、六军团内定为二方面军了。这些意见不无道理,在重印《毛泽东诗词集》时已采用了作者的这条自注。
这首诗作者留存的手迹,现在所见有六件,发现多处异文。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句,有五件手迹作“浪拍”,有三件手迹作“云岩”,有一件手迹作“悬岩”;“更喜岷山千里雪”句,有一件手迹作“更有”,有一件手迹作“最喜”。
翻译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平常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小泥球。金沙江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将士们心里暖暖的,大渡河上一桥横架,铁链晃动,摇摇欲坠,让人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登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在翻越雪山之后个个笑逐颜开。
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长征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诗人就长征的题材写过《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这些诗都是写一景一地,并以此来表达心情,着重在于侧写。而这首《长征》,从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四面八方抒写,景致转换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颔联、颈联四句分别从山和水两方面写红军对困难的战胜,它是承上文“千山”和“万水”而来。诗人按照红军长征的路线,选取了四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理名称,它们都是着名的天险,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在毛泽东诗词中,有很多直书地理名称,且大多是用来表示行军的路线。例如《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蝶恋花。从汀洲向长沙》有“百万工农齐努力,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等等。这些都是工农红军军事活动的真实记录。那么,由此可看出毛泽东诗词是怎样与中国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其他诗词相比,以地名入诗的作法在该篇更为集中,所显示的空间距离也更大。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文字锤炼的功底。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联是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也是毛主席常用的豪气拟物的手法。前两句是全诗的总纲,由三、四句开始是分述,也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五岭山脉弯弯曲曲,高高矮矮,绵延千里,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这是多么新颖的比喻!把起伏绵延的五岭山脉这样的庞然大物也为翻腾着的细小的波浪,把那佯高大的乌蒙山脉比作在脚下滚动的小泥球。想象奇特,夸张已极。通过两组极大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但是英勇的红军硬是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闯过了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企图使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阴谋。所以这两句所写的战斗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五岭”“乌蒙”两句通过红军的主观感受直接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这两句则是通过写景来记事,通过记事来表现红军的英雄事迹。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激动;“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dàng),张驰有致。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兀现。
挑战者之歌——读《七律·长征》
丁正梁
1935年10月初,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来到甘肃通渭。在城东的一所小学校里召开全军副排长以上的会议,毛泽东向全体干部讲了长征的意义并朗诵了这首诗。
关于长征的意义,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有更系统的论述,其中说:“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诗正是对红军的这种英雄精神的歌颂,又由于作者系红军的统帅,他在歌颂红军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人格追求表现出来。陈晋在《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一书中曾指出,毛泽东的性格主要特点是挑战精神与超越情怀,这首诗正是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它是向困难的挑战之歌,也是超越情怀的展示。
一、二两句概括了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精神,也是诗人人格特点的全面概括。长征之难人所共知,这里无须细说。然而面对“远征难”红军硬是“不怕”,这就是敢于挑战。态度坚决表现在语调上就显得极有气魄。“万水千山”是“远征难”的具体化、形象化,面对它红军不仅“不怕”,而且以“只等闲”态度对待,“等闲”犹言一般、寻常、随便。“万水千山”造成的重重险阻看作平平常常,非常轻松,这是何等的潇洒,何等的风流倜傥哟!正所谓超越情怀。“万水千山”虽是成语用在这里却展示出壮阔景象,“只等闲”的态度就在这壮阔空间中表现出来,因而这一句就让人感到格外豪迈。
一、二两句在全诗起到总括作用,犹如画家构图先粗线条勾勒一笔,然后再细加描绘。这里已告诉读者所写,是一支红军队伍在万水千山中远征,下面则要具体交待如何克服山水带来的困难;这里已概括尽诗人的独特个性,下面则是对这种个性的生动丰富的展示。
三到七句是对长征中克服“万水千山”带来险阻的具体交待。
三、四两句写在山中行军。以五岭、乌蒙山代表“千山”。五岭横亘在江西、湖南和两广四省,以“逶迤”形容其绵延之广。乌蒙山在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海拔在2300米左右,以“磅礴”形容其气势雄伟。两个形容词使用极其准确、生动,把两个庞然大物形象地描绘出来。这两个联绵词一属叠韵一属双声,读其来又极尽声韵之美。然而这两句的功力还在后面“腾细浪”、“走泥丸”的选用上。前面已极言其大这里又极言其小,又都是针对同一事物,反差极大、造成一种崛奇的艺术效果。如同高速公路上跑着的汽车,突然来了个高度数大转弯,在突然转折中爆发出一种巨大的力量,让人神摇目眩,为之惊叹。前极言其大是从实际出发,山大走出困难也大;后极言其小是因为红军藐视困难,敢于挑战。这样描写也并非故作豪语,而是建立在长期山间行军的生活基础之上的。对于有登高山经验的人来说,当登上相当高度时再看其他山岭真也就是如同“细浪”、“泥丸”,完全可以说诗人是凭借高山间行军长期形成的印象造出这个奇句的。山本来是静的,用“腾”、“走”两个动词描述,是诗家常用的化静为动手法,却又是山间快速行军者的感受,也写出人对山的征服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
说这两句诗显示了人的精神力量,是在一大一小的反差中展示出一个广大空间,写出一个旷远境界。所谓“生气远出”,远可以引起人的想像,由有限通向无限。读这两句诗可以想像出一支行军队伍在山间奔驰,也可以想像出一个巨人在高山之巅昂首天外,把目光投向更远之处。
五、六两句写出对水的征服,涉过“万水”。以金沙江、大渡河为代表,是因为过这两条江河时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战斗,又关系到长征的成败。毛泽东用巧计转移了敌人注意力,历时七天七夜取得巧渡金沙江的胜利,不失一卒一马。抢渡大渡河作的是背水之战,夺取泸定铁索桥充满铁、血、火的战斗,红军付出了流血牺牲。这是两句诗包括的基本史实。这两句诗的奥妙之处在“暖”、“寒”二字的选用上,特别是“暖”字用得出人意外,值得反复玩味。试去掉此二字,“金沙水拍云崖”、“大渡桥横铁索”,似乎一般人都能写出的平常语,何以安排两个表示温度的形容词就生色不少呢?“暖”是诉诸触觉的,在句子里显然是强调“水拍云崖”效果的,正所谓“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暖”字使用诚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充满了对那冲激力量赞美的热情”,而在表现手法上则是很好地运用了通感。在钱钟书那篇著名的《通感》论文里曾举出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一句是以温度上的“暖”字来描写喧繁的乐声[1]。毛诗用法有类于此。“水拍云崖”其水势可见,其击水之声可闻,用一“暖”字强化了这一感受,不仅限于状物而且写出了人的初级心理活动。“寒”字用法也是如此,突出了过泸定桥时各种条件引起人所作反应形成的感觉。“暖”、“寒”作为一对反义词出现在一联诗内,相反相成,相得益彰。长征艰难一面有赖于此传达出来,正是在对艰难的征服中才显示出红军的英雄气魄、精神上的坚强。这联诗是对开端“远征难”的照应,否则全篇战斗豪情抒发就要显得空泛无力。
第七句写过岷山。岷山终年积雪是长征最艰难的路段,过了岷山就意味着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用“更喜”强调人的喜悦心情,这正如诗人自注中说:“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翻过大雪山后不期然与红四方面军相遇,陕北根据地的大好形势,这一切都可以作为这句诗的注解。但作为诗歌艺术,这一句更值得探索。“岷山千里雪”让诗人感到“更喜”,是因为更集中显示出诗人对冰雪美热爱的审美趣味。联系此后不久写的《念奴娇·昆仑》所写岷山,就是次年初所写《沁园春·雪》,其意象获得不是在过大雪山时吗?“岷山千里雪”在全诗中是在巨山大川之后出现的冰清玉洁世界,峭拔之笔把人引入更高意境。
最后一句照应开端,红军走过万水千山特别是大雪山后全军喜悦之情。这一句又是前句中“更喜”的发挥,也是诗人人格的集中实现,正如毛泽东早年说过的,“圣人者,抵抗极大之恶而成者也”[2]。长征是毛泽东生涯中最艰巨的一段,也是显示他超人才华的大舞台,中国革命成功就在此一举。全诗以“开颜”作结,意味深长。
统观全诗是一幅万里行军图。万水千山是人征服的对象,人的征服困难精神借助于这些自然之物显示出来,于是这些雄壮奇险山川、晶莹冰雪成为表现诗人人格的意象,体现出一种崇高的美,构成全诗壮丽的艺术境界。
有的研究者提出,长征包括对敌武装斗争和冲破自然环境险阻两方面,为什么全诗对前者略而不书呢?这涉及到全诗的艺术特点问题,值得探讨。
应当看到诗人在井冈山时期所填词是直接写过战斗的,那些词保留了以叙事言情的特点。而到长征时期则发生了变化,诗人抒情诗艺术有了进展,是通过意象来表现感情,去创造一种境界。借用叶嘉莹研究杜诗所使用的概念[3],前者所抒感情为“现实之感情”,后者为“意象化之感情”。比较一下诗人两个阶段所作涉及战斗诗词,不难看出之间差别。就这首七律而言,“铁索寒”是体现当年残酷战斗人文意象,读者完全可以悟出当时情景。
这也是诗人公开发表的所写最早的一首七律。毛泽东自己说过他的词比诗写得好,事实也是如此。诗词两体各有其特点,所谓“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王国维语)。诗的功能在于概括性强,适于表现大的事件。所以毛泽东还是坚持运用这个体裁去反映大的事件,这也就是他为什么在长征路上写了六首词还要写这首七律的原因。就反映长征这一旷古未有事件而言,非用七律不可,应该说诗人是成功的。一路长征事件极多容易铺陈出一首诗,也易平铺直叙失于呆滞无味。诗人舍具体事件不写而去选择意象,既反映了长征这一大的事件,又歌颂了红军的战斗精神,更重要的是作为抒情诗表现了诗人独特的人格。这首七律实现了词所不能代替的功能。
在毛泽东的全部七律中,这一首应占冠军地位。
参考文献:
陈晋:《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
黄颇:《毛泽东用兵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版。
胡安吉:《毛主席给我们朗诵诗》,《解放军文艺》,1959年第2期。
张志岳:《毛主席〈长征〉诗试释》,《诗词论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61年1月第1版。
【注释】
[1]钱钟书:《七缀集》第59页。
[2]《毛泽东早期文稿》第183页。
[3]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