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官兵围困张府几十天,打开门的那一刻都惊了

繁体

来源:历史老茶馆

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陪伴皇帝一同成长。皇帝对他也十分尊敬,张居正也因此得到机会,当上了内阁首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而且张居正从小天资聪颖,家里世世代代都是文人,他在官场上的为人处世也进退有度,仕途虽磕磕绊绊但也得到了很多贵人的帮助,按理说他应该是锦衣玉食安稳度过一生,却不料最后意外而死,他的家人在他死后遭到清算,被士兵围堵几十天,打开门后的那一刻都惊了。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官兵围困张府几十天,打开门的那一刻都惊了

张居正的功名成就

明朝在当时实行海禁,禁止海上贸易,但是土地资源丰富,人口分布广泛,虽然禁止海上贸易,但内部商品经济发展依旧繁荣。

商税的征收就显得尤为重要,商税所占朝廷收入比例也日益上升。但在仁宣之治之后,国家财务吃紧,眼睛便开始盯在商税上,附加了各类其他税务,提高了商税缴纳金额。各类官员贪腐问题屡见不鲜,税收制度有太多漏洞可钻,加上百姓怨声载道,国库亏空,整个国家都变得乌烟瘴气。

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张居正开始进行“一条鞭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调整税收制度,将原来复杂的条例简单化,并将徭役纳入田赋,按土地大小征税,取消力役,纳税形式从实物改为货币,赋税也改为地方征收再由当地官府调配,最后革除民收民解,征税过程全部官办。

这个改革实施后效果显著,首先是在纳税过程中,减少了有人私吞的风险。简化手续提高了纳税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打破了明朝重农抑商的局面,让明朝经济有更好的发展。

张居正死后被清算,官兵围困张府几十天,打开门的那一刻都惊了

除此之外,张居正还从军事、政治、经济方面展开调整,政治上大力整顿吏治,加强内阁的权力。军事上,重视边防。经济上,是这次改革的重点,主要针对拖欠田赋的情况。但看似利民的改革却让张居正最后落得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下场。

曲折坎坷的仕途

张居正很小就精通诗词文章,还是当地有名的神童。据说有位很厉害的算命先生从他家门前经过时说过:此户人家必有大明功臣降生。他的成就虽然丰富,但仕途却异常艰辛。

有着不凡的出身和过人的天资,张居正在仕途上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甚至可以用坎坷崎岖来形容。张居正第一次参加乡试的时候,湖广巡抚顾璘为了不让他变成第二个“仲永”,故意在暗中操作让其落榜,灭一灭他的骄傲气焰。经过三年的时间,他才第二次参加乡试,成为举人踏上了仕途之路。

开始他只是默默无闻,在朝堂中寻找机遇,韬光养晦,直到万历年间才有转机,那一年的他已经42岁了,终于坐上了首辅的位置,也有了相当大的权利,朝廷中许多重要事情都必须由他来定夺。但同时,他也在无形中得罪了许多人,这也是他最后落得凄惨下场的缘由。在他的改革中,触碰到了许多人的利益,哪怕改革的最后会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也抵不住被人暗暗记恨。

万历皇帝背叛

张居正能一跃成为朝廷高管,离不开万历皇帝这棵大树的庇佑。他教导万历帝十年之久,悉心指导,从识字到写文章,到了解国家大事,都有他在旁辅佐。

但也正是这位皇帝,在张居正过世后,命人去调查他和他的朋友的资金往来,在张府中查出一万两白银,五百两黄金,对于一个生前权力地位如此之高的人,并不能说这些钱就是来路不正的。钱只是一个借口,万历皇帝下令严审张居正的长子,不惜动用各类刑罚,逼迫其说出钱财的来源。还把张居正生前教导、喜爱的学生全部革职查办。

后来,士兵发现张家几十口人都躲在江陵郊外的屋子里,便把他们围堵起来,当几十天过后,大家打开门的时候,大吃一惊。屋子里的人饿死了大半,场景凄惨至极,当时的大明国力也算繁盛,没有什么战争,所以就算是各种场面都见过的士兵也吃了一惊。

但随后皇帝又将还活着的人严刑拷打,张居正的长子不堪受辱,和妻子一起在狱中自尽,二子在被发配到边疆的路上饿死,三子在狱中经历了各种痛苦折磨后投井,但后来被救了,其他的儿子虽然没有被抓起来,但也贬为庶人,其后代也永世不得参加科举。五子后来参加起义失败,竟被凌迟!万历皇帝还将他生前的改革宣布失败。

总结

究竟是张居正做错了什么事情,惹了什么人,导致他在死后仍被清算,家破人亡。有人说,是张居正在教导万历皇帝的时候,过于严苛,甚至将万历帝当作儿子一样管教,后又执掌大权,在他死后万历皇帝才逐渐收回这些权利,也体会到了有权利的自在和快乐,因此十分痛恨自己曾经的老师,才决心报复他,让他死不安宁。

也有人说是他功高震主,权力太大,皇帝最忌讳这样的人,侵犯了皇权,所以年纪逐渐成长的皇帝断断不可让他留下后人,这才在他死后进行清算。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他的下场都令人惋惜。

(2)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