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骆驼祥子到孔乙己,这才是当下的现实。

繁体

一,我们就是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这个人,猛一听到是不是感觉非常的熟悉。但是在扭头之际,忽又觉得他那么的陌生。如果把他的名字连念五遍,就根本就不知道他是谁了。当你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其实,你就是祥子。

祥子在社会上任凭风吹雨打,依着自己的年轻,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为挣得两个包子拼命的奔跑着。

祥子也是有理想的,他的理想和现在的我们基本相同,就是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其实在当时的情况下,能买一辆车子是最大的梦想了,因为买车是为了挣更多的钱。

有了更多的钱才有可能成个家。在没有经济基础之前,一切都是不敢想的,只要是有个地方住,能吃饱饭,那就是属于幸福的人生了。

祥子的这种想法,是不是和我们很多人刚入社会时候的想法有太多的类似呢?

人之初,性本善。当我们刚走出家门,刚离开校门,第一脚踏入熟悉而又陌生的社会时,一切觉得欣欣然吧。当然,在纯洁的思想下面盖不住我们那一颗善良的心。

虽然人很穷,但也不忘忧国忧民。思想很饱满,都充满了理想、梦想和幻想。

所有的目标都建立在当下的一双脚和公平的时间上。这就像祥子想买车时候的计划是一样的。一辆车需要100块钱,但是一天只能存下一毛。所以,得想办法多挣钱。

在目标和实践的方法确定以后,那剩下的只有奔波。

每天一早出门,希望天更长一点,能多拉一个人,这样就和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每到晚上,当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自己草率的住所时,又多么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梦想着自己能穿越到未来。希望第二天的早上一睁开眼,一年已经过去了,崭新的黄包车就停在自己的门前。此时的你会不会也像祥子一样,露出了一丝微笑。

梦想归梦想,现实永远是现实。

就算有一天,我们拼了命的实现了这个不起眼的目标之后,又能怎么样呢?残酷的现实生活已经把你压榨的没有半丝笑容。

朋友A大学毕业,没有背景,能力普通,但是有一股不服输的干劲。

他和平常人一样,毕业以后就在社会上找工作。他做过送货员、餐厅服务员、业务员、做过钟点工,走南闯北,虽然收入不高,但是也能养活自己。

此时的他就是希望能在这座城市里留下来要买房、买车。就这样功夫不有心人,几年后,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再加上亲戚的支助终于交上了首付款,光荣的挤进了“房奴”的队伍。

当成了有房一族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要买辆车。美其名曰出行不方便嘛,没有车也不符合这个大都市的节奏。于是全额透支信用卡,再一次借贷。就这样,四轮的车子总算开到了楼下。

从此朋友A就背起了“巨额”的债务,这些债务翻来覆去,它就像人身上的风湿病,根本除不了根,这些债务再加上日益增多的生活消费,已经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二,我们就是孔乙己

当我们从年轻的骆驼祥子,走到了中年的孔乙己,期间我们受的的委屈和痛苦只有自己才知道。别人看到的只是你有房有车和光鲜亮丽的外表。当为你伸出虚伪的大拇指的时候,这也许就是你骄傲的资本吧。

孔乙己这个人很多人都很熟悉。一个“文人”,由于不得志而坠落于人间的底层。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他就是唯一一个穿着文化人衣服的却又只能站着喝酒的人。

他一生招人同情,却又风趣幽默,成了底层人眼中的一个“乐子”。

曾经,他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曾经,他也是家人的骄傲;曾经他也是众多人眼中的榜样。而时过境迁,他已经沦落为这样的地步,却又坚守着自己的执着不放,不得不又让人起了三分敬意。

孔乙己本是好人,它不但能耐心的教孩子识字,而且还能在别人嘲笑自己的时候,婉转的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他也是一位豪爽之人,有着伸手“排出九文大钱”的阔气。但他最多的还是让人怜悯,因为最后的出场竟是“坐着用手慢慢走去了”,而且还是在“旁人的笑声中”。

我不清楚,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悲、还是可怜、还是无奈呢?

当看了孔乙己之后,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真的笑了,而又有多少人低头苦笑,也许会还会有人笑着笑着哭了吧。

在我们笑话别人的同时,忽然发现自己也是个笑话。那个曾经被我们耻笑的人,发现竟然是自己。

人到中年,有太多的无奈,不正像孔乙己吗?它能教孩子写字,而我们只是在忙中偷闲用自己仅有的“学问”,也不是在辅导孩子的作业吗?我们有什么资格笑话别人站着喝酒。其实,我们连站着喝水的机会都没有,无不是每天奔波在大马路上,去寻找着自己生存的机会。

中年以后,当自己一人吃饭的时候那个才是你自己。点菜的时候犹豫了,买烟的时候犹豫了,不就是想节省一点,给孩子给家人多一次机会吗?我们每天拼命加班的目的,不就是想多还掉一点点的贷款吗?

……

中年的我们已是满身疮痍,意志残废,梦想皆无,可能我们比“坐着走”的样子还难看,哪里还有资格嘲笑别人呢?

没事的时候对着镜子好好照照吧,看看那个曾经帅气美貌的年轻人,是怎么变成满脸抑郁并且麻木的这般模样的。

当我们脱下虚伪的盔甲时,才发现那个买不起车的骆驼祥子和脱不掉长衫的孔乙己真的就是我们自己。

来源:呐喊之梦,作者:梁子

本文初摘录于:2024-06-02,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7-31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