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在逐步愚蠢

繁体

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说:中国很快面临一个“全民弱智”的时代。

为什么仿佛整个社会都陷入了这种状态?背后的真相,远比表象更值得深究。

1.互联网陷阱

观察周围人的生活方式完全离不开手机,起床就开始刷手机,刷到搞笑的就傻笑,刷到上头的就跟着骂。

吃完饭接着刷,闲一会就刷,刷着刷着,几个小时过去了。

网络时代的发展不可否认为生活极大带来便利,但是同时也阻塞交流,导致缺少常识的弱智越来越多,甚至达到危险的边缘。

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房贷、车贷、被资本算计的人生,996把精力消耗殆尽。

下班后都想瘫在沙发上,很少有人再有心力去研读书籍、剖析新闻大事,只想看点轻松、不用动脑的东西放松自己。

于是,粗糙直白的娱乐内容趁虚而入,长此以往,思考惰性生根发芽,全民思考能力逐步下降。

普通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就是注意力,你能获取多少注意力就能获得多少财富,或者说你就能取得多大的成绩。

面对外界有各种诱惑干扰,每天网络冲浪占用太多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注意力被资本任意收割,甚至无法自拔。

他们所利用的,是根植于人性中的一切,利用人性的习惯,贪念,欲望等。

让使用者情不自禁地使用而无法控制,就算你知道这一切的幕后发生着什么,你还是难逃离控制去使用。

渐渐的,你只能接受那些被互联网操纵,调动你的情绪和欲望,相反,那些真正提升思考、逻辑的内容,你就显得没有耐心。

到最后,标题不够惊艳的内容,你都懒得点,你以为是娱乐放松,其实是娱乐选择了你。

2.应试教育后遗症

应试教育,就是彻头彻尾的毁灭人性。

孩子走入校园,进入题海战术,品尝着填鸭式教育的苦果,被机器的强行灌输各种知识。

从没有人关心他们真正喜欢学什么,对什么样的知识感兴趣。

考试的分数成了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老师只喜欢成绩优秀的学生,更甚的老师疯狂PUA各种学生,打压他们的兴趣。

这一代上过学的都知道学习不需要懂理论,只要答题快就行。老师每天研究答题技巧,甚至不用读懂题干就能靠猜蒙对答案。

他们的思维是不断固化的,每天接受固定的公式技巧,认知和思维在学生期间基本没有提高。

很多底层家庭的父母思维也是从小到大没变过,单纯浅薄,但是这个世界人性是复杂的。

当这些孩子拿着985,211的文凭走上社会,优越感会被彻底击碎,他们会发现只会考试的高材生,在人情世故、实力、财富面前不值一提。

他们会发现他们在很多地方会远远落后于别人,是被孤立的一群人。

如果家长含辛茹苦只是为了孩子依然是“新时代农民工”,在办公室里的牛马,那就可以继续内卷成绩。

但是如果想让孩子有独立的思考、健全的人格,那就放下内卷的战斗,给孩子更多赋能。

逆袭和暴富的前提都需要独立自主的能力,走自己独特创新之路,这才是避免资本洗脑。

来源:顶层认知

本文初摘录于:2025-01-1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1-14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