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师累到想辞职,家长卷到想发疯,教育到底在为谁服务?
马斯克关掉美国教育部的视频在中国家长和教师的朋友圈炸了锅。
有人调侃:“中国家长也想关掉家长群,中国教师更想撕了考核表。”虽是玩笑,却字字扎心——当教育变成一座压垮教师、逼疯家长的“围城”,我们是否正在用最辛苦的方式,制造最拧巴的结局?
一、教师的自白:我为什么不想当老师了?
“教书?那是我抽空才能干的事。”
一位教龄10年的初中班主任,在深夜的朋友圈写下这句话。她的日常是这样的:
早晨6点:催学生健康打卡,统计未接种疫苗名单;
中午12点:突击整理“心理健康台账”,因为下午教育局要来检查;
放学后:组织学生排练“防溺水手势舞”,拍视频发公众号;
晚上10点:批改作业时,家长发来60秒语音质问:“为什么孩子月考少考了2分?”
“我也想好好备课,可时间都去哪儿了?”
某小学教师晒出手机截图:一周收到23个通知群消息,从“禁毒知识竞赛”到“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甚至还有“协助街道人口普查”。教师成了“万能接盘侠”,教学反而成了“副业”。
二、家长的呐喊:教育为何成了全家人的“包袱”?
“家长群一响,我就心慌。”
一位二胎妈妈吐槽:大女儿的班级群要每天上传“阅读打卡视频”,小儿子幼儿园要求收集100个废纸箱做“环保手工”;周末本该陪孩子,却要全家总动员完成“安全教育平台”刷课任务。“到底是孩子上学,还是家长上学?”
“双减后,我更焦虑了。”
政策要求“一二年级不留作业”,但家长发现:学校不教拼音基础,考试却默认孩子全会;明面上取消排名,家长会时老师又暗示“某机构题库和升学有关”。“最后只能偷着报班,工资全砸给了补习费。”
三、教育乱象:困在系统里的教师和家长
形式主义,正在谋杀教育的灵魂
教师为应付检查,带学生排练“领导参观专用课”;
家长为配合学校评优,熬夜帮孩子P图做“创新实践报告”;
学生为完成“研学任务”,在景区摆拍后回车上写试卷。
当教育变成一场大型表演,谁还记得初心是“育人”?
官僚主义,让教育失去温度
教师评职称要看“是否主持过课题”,却不看是否救过抑郁学生的命;
学校强制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分析学生“听课专注度”,却不肯多修一间能用的厕所;
教育局要求“家访率100%”,教师深夜冒雨上门,家长尴尬:“不能打个电话吗?”
用工业化流水线的方式搞教育,只能生产出疲惫的老师和焦虑的家长。
信任崩塌,家校关系沦为“宫斗剧”
教师稍微批评学生,家长反手一个投诉:“伤害孩子自尊心”;
孩子成绩下滑,家长质问:“是不是老师上课没讲重点?”
学校稍有风吹草动,家长群里阴谋论四起:“肯定是为了敛财!”
当家长和教师互相防备,最后受伤的只有孩子。
四、破局:教育的尊严,需要一场“双向奔赴”
给教师——
拒绝“工具人”命运:让教师回归讲台,砍掉80%的非教学任务;
重拾“戒尺”的底气:惩戒权不是暴力,而是责任的边界
“学生课堂上掀翻课桌,我批评一句,家长说我‘侮辱人格’;学生抄袭作业,我罚他重写,反被举报‘变相体罚’。”一位高中教师无奈道出困境。当“鼓励教育”被曲解为“放任不管”,当教师连最基本的课堂秩序都无法维护,教育的尊严早已碎了一地。
明确惩戒的“安全区”:
不是教师不敢管,而是“管了可能丢饭碗”。教育部门应细化《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列出可操作的“正面清单”:
罚站不超过10分钟≠体罚;
暂扣扰乱课堂的手机≠侵犯财产权;
要求破坏公物的学生参与劳动修复≠侮辱人格。
让教师知道“红线在哪”,才能让惩戒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给教师“撑腰”,而不是“甩锅”:
某地教育局处理家长投诉时,要求教师“无论对错先道歉”,寒了多少人的心!学校应设立“教师权益保护小组”,对恶意投诉启动独立调查;教育局公开支持教师合法行使惩戒权,别让“谁闹谁有理”的歪风污染校园。
惩戒的本质是“敬畏”,不是“恐惧”:
一位老教师分享:“我罚学生课后背课文,但会陪他一起背;他若偷懒,我自罚抄教案。后来他主动道歉,说‘不是怕您罚,是怕您失望’。”
教育需要惩戒,但惩戒的终点必须是爱与成长。
给家长——
分清“护犊子”和“毁孩子”的界限:
“老师罚站5分钟,你拼命维权;将来社会罚他失业5年,你找谁维权?”教育不是哄孩子开心,而是帮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签署“惩戒知情同意书”:
开学时家长与教师共同约定惩戒原则,明确“什么情况下接受何种教育措施”,避免事后扯皮。
给学校——
设立“教育惩戒听证会”:
遭遇重大争议时,由家长代表、教师协会、法律顾问共同审议,不搞“一刀切式”息事宁人。
给教师“容错空间”:
惩戒过程中若方法欠妥但初衷合理,应以批评教育代替行政处罚,保护教师履职积极性。
给教育部门——
砍掉“表演式创新”,拥抱“沉默的真实”:取消打卡、拍照、留痕的考核,让教师安心上课;
给教材加上“防毒滤网”:成立家长、教师、专家共同参与的教材监督委员会,每一页课本都要对得起孩子的眼睛;
职称评定“去官本位”:让教出100个优秀学生的老师,比写出10篇论文的领导更受尊重。
五、教育的未来:从“互相折磨”到“彼此成全”
在湖南某县城中学,一位校长悄悄做了两件事:
撕掉走廊里的“成绩排行榜”,换上学生自己画的“成长树”;
每周五下午禁止任何会议,让教师喝茶读书、发呆放空。
结果令人意外:三年后,该校本科上线率反升15%。
教育不是冰冷的KPI,而是唤醒灵魂的艺术。当教师能挺直腰杆说“我的时间很贵,要留给学生”,当家长能理直气壮拒绝“形式主义作业”,当学校走廊里再次充满孩子的笑声而非领导的脚步声——教育才能真正回归它的本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结语:关不掉的教育部,改得动的未来
马斯克可以关掉美国教育部,但中国教育的难题从不在“关不关门”,而在“为谁开门”——
是为官僚主义开门,还是为教师的热忱开门?
是为资本裹挟开门,还是为孩子的成长开门?
是为虚假繁荣开门,还是为真实的人性开门?
2023年教师节,一位乡村教师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没收到鲜花,但学生小胖偷偷塞给我一块烤红薯,他说这是他自己种的。这大概就是教育最好的样子:我们都在泥土里,但能种出希望。”
教育不需要神话马斯克,只需要尊重每一个弯着腰种“红薯”的人。
来源:第一号教室
本文初摘录于:2025-02-15,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2-15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腐臭妖风当治欺上瞒下,左右糊弄,摆烂躺平的形式主义腐臭之风、腐败之风,仍是郎村村委和郎村村民最大的敌人之一。(一)石头上种田县上来了份书文,说是要多种些田地的好。... 2025-04-26
-
太原一酒店所有消防喷淋头全是摆设,加盟经理:只要有证,不看证的真假
记者 朱敏骏酒店里所有房间的消防喷淋头都是摆设,喷淋头没有连接任何消防管道,火灾发生时这些喷淋头将起不到任何喷水灭火作用。然而这样的酒店却通过了7天酒店的工程消防验... 2025-04-26 - 公元8世纪,阿拉伯商人骑着骆驼穿越黄沙漫天的丝绸之路,将一捆捆中国茶叶运往波斯。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中写道:“中国人饮茶,如同呼吸般自然。”千年后的今天,一群... 2025-04-25
-
小米被曝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员工:低于8小时需说明
近日,有脉脉用户发帖称,小米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其中低于8小时需要提交说明,工时排名靠后的要被约谈,甚至劝退。“小米查工时”相关话题在小红书等平台引发讨... 2025-04-24 -
“心机商标”乱象调查:“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
“120W”充电器,“120W”为商标名称实际功率12W“心机商标”乱象调查“买了‘去屑三分钟奇迹洗发水’,用后发现去屑效果一般,根本没有奇迹可言。找商家理论,对方说这款洗发... 2025-04-24 - 近日,武汉市民台女士(化名)因脑膜瘤术后双目失明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遭遇纠纷。其购买的两份中国人寿保险中重大疾病险获赔3万元但15万元保额的防癌险遭拒赔理由是“不符合... 2025-04-23
-
游客大理古城买瓜起争执:170克苹果手机放上电子秤,显示0.34千克
近日,四川游客李先生在云南大理古城流动摊贩处买完西瓜,出于好奇用自己的苹果15手机(标重170克)验证对方的电子秤,竟称出“0.34千克”的重量,这让他感到很诧异。之后李先... 2025-04-23 - 这年头,不管你在哪个行业混,只要你还有耳朵,就躲不开两个字:赋能。坐办公室的被赋能,送外卖的也能被“数字化赋能”,政府搞项目要“科技赋能”,AI更是一夜之间成了“全... 2025-04-23
- 今天看到一个特别牛逼的新闻,说青岛拟向 35 岁以下青年推低月供房贷,前 10 年仅还利息,已购房者还能调换使用。看到这个政策,我真的是一个大写的服字。我用计算器算了... 2025-04-23
- 河北廊坊三河市“招牌改色”引发的舆论风暴还在持续。4月15日,三河市因为“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但此举并没有平息舆论风暴。虽然此事已发酵... 2025-04-23
- 各位外卖骑手兄弟们:近期,有竞对平台再次玩起“二选一”游戏,强迫各位骑手不能接京东平台的秒送订单,如有违反,会采取封杀措施。过去,各位骑手都是在三大平台之间自由接... 2025-04-23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腐臭妖风当治欺上瞒下,左右糊弄,摆烂躺平的形式主义腐臭之风、腐败之风,仍是郎村村委和郎村村民最大的敌人之一。(一)石头上种田县上来了份书文,说是要多种些田地的好。... 2025-04-26
- 2025年第五轮中央巡视开始不过十天,全国已有超过20名各级官员被查。这并不是巡视组眼光毒辣,而是太多地方的问题早已烂得发臭,只是以前没人愿意揭开锅盖。第一只大老虎,48... 2025-04-26
- “大尺度色情语聊、撮合卖淫!”据报道,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所谓的聊天交友软件,其实暗藏精心设计的涉黄消费陷阱。比如,诱导男性用户充值“钻石”“金币”等虚拟货币进行聊... 2025-04-24
- 1、侠客岛:最近,中国的跨境在线购物平台“敦煌网”,突然在美国爆火,展示了中国工厂内部的运作情况。很多中国工人、企业主也到TikTok,展示一些名牌产品在中国生产的低成本... 2025-04-23
- 美国这件事,真是让全世界大开眼界。您能想到的,就在最近,负责美国安全的国土安全部长,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中心,全家人吃饭的时候,她的手提包居然被偷了。这不是段子,这...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