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根本不懂什么是战争,更谈不上懂怎么结束战争
2025年的俄乌战场,硝烟未散,而和平的曙光却始终笼罩在政治博弈的迷雾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战时领袖的形象登上国际舞台,却在战争的残酷逻辑与复杂的地缘博弈中暴露出致命的战略短视。他既未理解战争的本质,也未能把握结束战争的钥匙,最终将乌克兰推向了更深的泥潭。
一、战争的本质:从“口号式动员”到“战略失焦”
战争不是表演,而是生死存亡的较量。泽连斯基的“抗俄叙事”虽在初期凝聚了国内士气与国际同情,却逐渐演变为一场缺乏战略纵深的政治秀。他高喊“夺回每一寸土地”,却对乌克兰的军事现实视而不见。2024年下半年,俄军凭借资源优势在乌东推进了约4000平方公里,乌军反攻屡屡受挫,战场主动权逐渐易手。这种“以口号替代战略”的做法,暴露了泽连斯基对战争本质的误读。
毛泽东曾强调:“战争的目的不是别的,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但泽连斯基的决策恰恰相反:他拒绝灵活调整战线,将有限兵力投入无意义的消耗战,导致乌军精锐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被俄军围困,日均损失300人。这种“寸土必争”的执念,本质上是将政治象征凌驾于军事理性之上。乌克兰的兵员、弹药和基础设施已接近极限,而泽连斯基仍寄望于西方的“奇迹援助”,却无视了战争的根本法则——优势兵力与资源决定胜负。
二、和谈的困境:从“理想主义”到“政治投机”
战争的终点不是战场,而是谈判桌。然而,泽连斯基对和谈的立场始终摇摆不定:一方面声称“愿意以辞职换取和平”,另一方面又拒绝接受任何领土妥协。这种矛盾源于他对国际政治现实的幼稚认知。
俄罗斯提出的和谈条件——承认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归属、放弃加入北约——虽苛刻,却反映了其军事优势的固化。而泽连斯基试图通过“和平峰会”和道德谴责迫使俄罗斯让步,无异于缘木求鱼。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 谈判的本质是实力的延伸,而非道义的较量。当美国转向“交易式调停”、欧盟因内部分裂无力填补援助缺口时,乌克兰的“道义牌”早已贬值。
更讽刺的是,泽连斯基将和平希望寄托于特朗普的“24小时停战承诺”,却未意识到美国政策的功利本质。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以领土换安全”方案,本质是将乌克兰作为地缘交易的筹码,甚至要求乌克兰以50%的矿产资源收益换取美国支持。这种“政治投机”不仅削弱了乌克兰的主权,更让泽连斯基沦为大国博弈的配角。
三、西方的背叛:从“盟友”到“利益优先”
泽连斯基对西方的依赖,暴露了他对国际关系的天真幻想。冲突初期,美欧的军援和制裁看似坚不可摧,但2025年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战略迅速转向“止损”。美国国防部长海格赛斯公开承认“恢复2014年边界不切实际”,并否定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实质上默许了俄罗斯的领土主张。欧洲虽不满于美国的“越顶外交”,却因军事能力薄弱、内部意见分裂,无法独立支撑乌克兰。
毛泽东曾犀利指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 泽连斯基的困境正在于此:他将国家命运完全寄托于外部力量,却未在西方援助高峰期构建自主防御体系。当美国抽身、欧洲犹豫时,乌克兰的“抗俄大业”瞬间崩塌。更可悲的是,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始终带有条件——从军火订单到矿产协议,乌克兰的主权被一步步掏空。
四、破局之道:从“毛泽东军事思想”看战略重构
要结束战争,泽连斯基必须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式,重新审视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两大原则可为乌克兰提供启示:
1. 集中优势兵力,创造局部主动
毛泽东强调:“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当前乌军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正犯了“全面防御”的大忌。若能将有限资源集中于关键战场(如顿涅茨克交通枢纽),或依托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机动防御,或可延缓俄军攻势,为谈判争取筹码。
2. 以时间换空间,积蓄持久战力
战争的持久性要求统筹军事、经济与民心。乌克兰需避免“毕其功于一役”的冒进,转而构建战时经济体系、完善征兵制度,并通过外交争取更多中立国家支持(如印度、巴西)。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提示:若不能将民众转化为可持续的战争力量,任何外部援助终将枯竭。
结语:战争的终点是政治,而政治需要现实主义
泽连斯基的悲剧,在于将战争简化为“正义与邪恶”的叙事,却忽视了地缘政治的冷酷法则。乌克兰需要的不是英雄主义的悲情,而是清醒的战略家——能够权衡“领土”与“生存”、“理想”与“现实”,在实力边界内寻求最优解。
毛泽东曾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这句话的背后,是对战争规律的深刻敬畏。若泽连斯基继续沉迷于“政治正确”的幻梦,拒绝直面战争的残酷逻辑,乌克兰的和平将永远遥不可及。
来源:光辉岁月
本文初摘录于:2025-05-24,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5-24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印巴边境的火星子还没灭,印度总理莫迪就已经点起了胜利的烟火。5月13日,印度人民党突然宣布,全国将开展为期十天的“Tiranga Yatra”爱国巡游,宣传“辛杜尔行动”的成果。... 2025-05-22
-
英媒:特朗普向乌欧领导人转述他和普京达成的协议时,对方震惊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再度与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欧洲多国领导人通话,斡旋俄乌问题。欧方认为,从通话的结果来看,特朗普想要抽身而退。5月19日,在与普京通话后,特朗普在其社交... 2025-05-22 -
乌克兰前总统的前顾问在西班牙富人区遭枪杀:刚送完孩子上学,全身多处中枪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21日上午,乌克兰前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的前顾问、律师安德烈·波特诺夫在西班牙马德里富人区遭枪击身亡。西班牙警方消息来源称,安德烈·波特... 2025-05-22 -
美国的通货膨胀越来越“具象”化了。早上,有朋友发来信息称,这套名为“Flat Black T Bar Cabinet Handle Pull 3 Inch Hold Center”的钉子,原本一大包(共12套... 2025-05-18
- 举世瞩目的俄乌谈判,最终在土耳其不欢而散。普京没去,泽连斯基没去,特朗普也没去,在土耳其外长主持下,俄乌和谈,不到两个小时就结束了。算起来,这是三年来,双方代表再... 2025-05-18
-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 ——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
全球变局下的中国战略智慧:从印巴冲突到巴拿马运河易主——兼论中国领导层的全球视野与战略定力2025年的国际局势风云激荡,印巴军事冲突升级、巴拿马运河控制权更迭、俄乌战... 2025-05-11 -
2025年4月底,中国政府正式发布了《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开宗明义指出一个被西方反复回避的问题:美国在全球关注的生物安全议题上,至今未向... 2025-05-08
- 在国际舞台这盘大棋上,美国长期在台海、南海对中国围追堵截,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然而,中国并未被动应对,而是另辟蹊径,以中东为战略支点,凭借一系列举措,让美国陷入“西... 2025-05-07
-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的反苏演说,又称铁幕演说。铁幕演说也被认为是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麦克鲁尔校长,女士们先生们,以及最尊敬的美利坚合众国总... 2025-05-07
-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四十年。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三千年历史,能够吃饱饭的年代屈指可数,能吃上肉的年代更是凤毛麟角。至于不打仗、不逃荒、百姓相安的时代,几乎从未存在过。唯一... 2025-05-07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DEEPSEEK评论俄乌冲突:泽连斯基根本不懂战争,也不知道怎么结束战争
泽连斯基根本不懂什么是战争,更谈不上懂怎么结束战争2025年的俄乌战场,硝烟未散,而和平的曙光却始终笼罩在政治博弈的迷雾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以战时领袖的形象登上国际... 2025-05-24 - 直接代收贿赂款、协调请托事项,扮演着“权力掮客”的角色,成为犯罪链条的重要一环,符合共同犯罪的要义。 2025-05-24
-
印巴边境的火星子还没灭,印度总理莫迪就已经点起了胜利的烟火。5月13日,印度人民党突然宣布,全国将开展为期十天的“Tiranga Yatra”爱国巡游,宣传“辛杜尔行动”的成果。... 2025-05-22
-
“网红校长”王树国灵魂发问:若梁文峰读博,还能有DeepSeek吗?
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田瑞颖 张楠“如果梁文峰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DeepSeek吗?如果王兴兴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宇树科技吗?如果汪滔继续读博士,还有今天的大疆... 2025-05-22 - 天予弗取,必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说苑》这篇文章写在“5·20”前,基本没什么改动,因为我预期在中美贸易战休兵、特朗普重新评估对华政策的此刻,赖清德的言行...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