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长河中,苏轼宛如一颗璀璨星辰,历经千年仍闪耀夺目。2000 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公元 1001 年至 2000 年的千年英雄,全球仅 12 人获此殊荣,苏轼赫然在列,他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也是唯一入选的亚洲人。有人说,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苏东坡。他的一生,仿若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史诗,既有壮美秀丽山河为伴、名扬天下诗篇为友,又有流传千古美食为趣。苏轼的一生,既登临过人生巅峰,也坠入过至暗时刻,但他却凭超凡智慧与豁达心胸,将常人眼中的苟且,过成了令人艳羡的诗和远方。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此言一出,尽显苏东坡胸襟之广。于他而言,世间之人皆平等,无论高低贵贱,皆值得尊重、悉心关怀,皆可为友。身居高位时,他与哲宗皇帝情谊深厚,亦师亦友,与黄庭坚、秦观等大才子切磋诗文、互鉴共进;身处穷乡僻壤,他亦能与走卒小贩、高僧歌女谈笑风生、相处融洽。相传苏东坡去世后,一位老和尚忆起他的故事:年轻时在杭州西湖北山葛岭寿星院为僧,常见苏东坡夏日赤足登山,向寺里借躺椅,搬至竹林下,脱去袍服,赤背躺在椅上安然入睡。小和尚远远观望,发现这位大诗人背上七颗黑痣,排列恰似北斗七星,于是认定苏东坡乃天上星宿下凡,暂作人间客。
古往今来,赞美苏轼的辞藻无数,称其深厚广博、诙谐机智、才智超群…… 然读到那句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便觉他无比可爱,似春日暖阳、春花绚烂、春雨绵柔,人间因他而多了一份美好与灵动。
林语堂赞誉苏东坡为 “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他少年得志,才情横溢,锋芒毕露;中年后却命运多舛,屡遭贬谪,饱受牢狱之苦。可他性格里那股温暖底色,穿透千年时光,抚慰着今人的心灵创伤,为无数失意之人注入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若觉生活对你不公,不妨走近苏轼,品读他在黄州所作《定风波》:
公元 1082 年三月七日,苏轼于 “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第三年,前往黄州东南三十里外的沙湖,查看新购农田。途中遇雨,持雨具的仆人早已先行离开,同行之人皆狼狈不堪,唯有苏轼泰然处之。不久雨霁,他有感而发,挥毫泼墨,写下这首传世佳作。
词开篇便勾勒出雨滴穿林打叶的声响,凸显风雨来势汹汹,众人措手不及。然而苏轼的反应却与众不同,既然风雨突至,何不泰然处之?他悠然行走于风雨中,吟诗长啸,怡然自得。自嘲 “竹杖芒鞋轻胜马”,手持竹杖、脚踏芒鞋,缓步而行,胜过骑马疾驰。此为苏轼率真之语,更是他人生体悟的凝练表达:轻装上阵,方能超脱凡俗排场。继而自问自答:“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经历了人生诸多风雨的苏轼,早已将这些自然风雨视作生命的一部分,无惧无畏。
下阕转至雨后天晴,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既是写景,亦暗含人生哲理。穿越宦海浮沉与生活磨难后,迎接我们的定是更美的风景。恰似那句箴言:不能打败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人生也愈显美丽。苏轼在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已达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境界。他将人生的宠辱得失看透,富贵贫贱皆如浮云,不再激起心境波澜,于无风无雨亦无晴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常言道,下雨忘带伞,不过是生活琐事,人皆有之。而苏轼却借此作词,流芳百世,其背后的奥秘在于他那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的旷达人生观。人生如自然,有风有雨亦有晴。苏轼作《定风波》,旨在平定的不仅是自然风雨,更是他一生的波澜。愿我们在命运风雨来临时,也能如苏轼般,坦然道出:“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这位胸怀坦荡、豁达乐观的文坛巨匠,用他的一生向世人昭示:无论身处何境,皆具让自己快乐的能力。“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愿我们都能在苏轼的故事与诗词里,汲取力量,以豁达之心,品百味人生。
来源:燕语燕行
本文初摘录于:2025-06-18,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5-06-18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血铅事件两大疑问待解:为何用颜料替代食品添加剂?为何两地检测结果差异巨大?
为“扩大生源”不惜向幼儿食品投毒的解释难以服众,而此前天水与西安两地检测结果悬殊数十倍的巨大差异更未得到解答。这起骇人听闻的刑事案件背后,公众的追问远未平息。时间... 2025-07-09 -
人民网紧急叫停!“恶俗烂梗”正荼毒下一代,孩子已经不会说话了
“鸡你太美”、“瘪老仔”、“中式教育你赢了”等网络流行词汇完全洗脑着青少年,人民网针对此现象称:绝不能让网络烂梗荼毒孩子!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各种网络烂梗层出不... 2025-07-04 -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人才的流向,也是时代的风向。近段时间以来,受地缘政治、学术环境剧烈变化等因素影响,许多早年留学、旅居海外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回国,投身不同岗位开启新... 2025-07-04
- 红墙不见风吹动,青灯难照旧书魂。若坏人只怕夜路黑,那为他们打开路灯之人,便是帮凶。最早的时候,是饭菜不够,吃不饱;渐渐的,变成了烂菜臭肉吃到拉肚子;这会儿,已经彻... 2025-07-04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