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卢克文工作室,作者卢克文
2022年11月29日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带着比他大24岁的夫人,乘机抵达美国安德鲁斯空军基地,进行三天的国事访问。
这是拜登上任以来,第一次以国事访问规格接待外国领导人,为此在白宫南草坪,为马克龙举行了欢迎仪式。
马克龙上次过来,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年是2018年,美国总统还是川宝。
这次访美因为恰逢世界杯和中国不断发生大事件,并没有引起世界媒体的特别留意,大多数新闻栏目也没有将其放在头条位置。
马克龙落地美国后,我瞄了一眼电视新闻,看到他一脸凝重地走下飞机,脸上看不到任何喜悦。
当时就感觉哪里不对劲。
事前各路媒体,都说马克龙是去谈能源和贸易问题的,主要还是不满美国的《通货膨胀法案》,带了份欧洲各国的清单,要去找美国讨个说法。
美国8月通过的价值437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在中国国内并没有受到多大关注,但在欧洲却引得各国人人喊打,日韩也站在一旁呐喊助威。
法案里的680亿美元是医疗补贴,跟欧洲无关,但剩下的3690亿美元,取了个“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投资”的大标题,说人话就是补贴美国电动车产业,一辆补贴7500美元。
补贴电动车不是好事吗?欧洲跟日韩闹什么呢?
因为法案规定,必须是在美国生产的电动车,才能拿到7500美元的补贴,这就严重威胁到欧洲的汽车产业,是强迫欧洲和日韩的汽车公司搬到美国本土去生产电动汽车,将会给欧洲和日韩带来大量失业问题。
11月24日,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和德国经济部长兼副总理哈贝克在巴黎开了两天会,一致同意我们两国先不吵架了,专心对付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必须赶紧保护欧洲工业。
勒梅尔属于法国右派共和党人,哈贝克是白左绿党,有点像是美国在德国的干儿子,专替美国办事,现在这两个政治观点不合的人走到一起,而且德国绿党居然反对美国法案,说明这事动了欧洲国家的核心利益。
毕竟汽车工业是全世界链条最长的产业,一家车企能拉动几百家一级供应商和上千家其他供应商,关系到欧洲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所以这次欧洲的反应相当激烈。
但因为这事跟中国真没什么关系,咱们电动车产业正搞得热火朝天,所以我们这边的新闻都没怎么报道这件事。
11月29日马克龙访美,全世界媒体都认为他就是冲着这件事去的。
想不到马克龙除了谈贸易,还打算另外搞个大新闻。
谈正事的时间并不多,马克龙这一程要参观阿灵顿军事公墓,要去曾经的法国殖民地新奥尔良,还要吃那种慢吞吞的欢迎国宴,谈正事的时间,大概也就半天。
很多大公司出差也这样,谈事半天够了,其他时间都在公费旅游。
重点谈事时间放在12月1日,双方一共谈了三个小时。
谈完后,拜登主要说了两件事,一是美国将对《通胀削减法案》做出调整,关于调整的具体细节,并没有公布。二是表示自己对与普京谈话做好了准备,正在考虑如何结束这场冲突,但普京还没有这个打算。
先说第一件事,欧洲和日韩再生气,估计只会改细节,难以改大方向。
我看世界各媒体的分析,法国从一开始,就不太指望让美国重新考虑这项立法,更不可能搞定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马克龙主要是去诉苦兼表达愤怒,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有可能让法案对某些公司或行业做一些微调,或者从天然气合同以及俄乌战争中让美国做一些让步。
至于第二件事,这是拜登主动发出善意,认为可以跟普京谈判,停止俄乌战争,这种态度的转变十分关键,我认为俄乌战争到达一个关键转折点,离战争结束不太远了。
这应该是这次马克龙访美最大的收获。
既然无法改变《通胀削减法案》,那至少要让俄乌战争对欧洲的伤害止损,多少也得拿点利益回欧洲给大伙一个交待。
我认为欧洲在这次战争中,已经十分疲惫,十分十分疲惫。
11月30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公开讲话中,说乌克兰有10万军人和2万名平民死于俄乌战争,这件事的具体经过我另写文章单独分析,总之我看了各媒体的报道又做了对比分析,我个人判断冯德莱恩说的数据不太准,但不会差太远。
出于乌克兰的抗议,冯德莱恩将自己暴露数据的视频进行了剪切,而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说出了类似的数据,原话是“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伤亡人数超过10万,而乌克兰军队的伤亡人数差不多在类似水平。”
但米利并不给乌克兰面子,坚决不收回自己说过的话。
北约参战方很不耐烦再打下去了,否则不应该在公共场合,两位高级别人员说出同样的话来。
乌克兰一直对外宣称,这次战争他们共伤亡1.7万人,俄军共战死8.8万人;而俄方宣称俄军阵亡6千人,乌军阵亡6万人;BBC则认为俄军共阵亡1.2万人左右。
乌克兰有这么大的伤亡,是因为俄军换苏洛维金掌管战局后,现阶段改变了打法,以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和打击乌克兰的能源设施为作战要点,重点打击发电厂、发电站、水电站、变电站、输电线路设备,以打断乌克兰的战争潜力。
11月26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防务专家格兰德说,乌克兰一天的炮弹使用量,是阿富汗的一个月或更多,而且还要注意防空。
光今年夏天在顿巴斯地区,乌军每天就要发射6-7千发炮弹,俄军每天发射4-5万发炮弹,而美国每个月只能生产约1.5万发炮弹,北约30个成员国,有20个已经“非常疲惫”,甚至打算投资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的老旧工厂,为乌克兰提供苏联标准口径的152MM和122MM炮弹。
俄军现在是打一点,退一点,不追求占地多少,以接近乌克兰六倍的炮弹给乌克兰放血。
苏洛维金宣称俄军有足够的弹药跟乌军对拼,将会不惜一切代价,用熬鹰打法,打到乌克兰投降为止。
而据米利的原话,泽连斯基也不再坚持普京下台才能谈判,泽连斯基的条件比以前有所放松。
马克龙此次访问美国,是带着欧洲的怨气去的,所以他下飞机时,才一脸的不开心。
经过和拜登的沟通,拜登愿意做出一些让步,比如对俄乌战争开启和谈。
毕竟俄乌战争的本质,是美国和俄罗斯的战争,只要美国喊停,乌克兰一定不敢打下去。
那在拜登首次发出善意后,俄乌战争会不会马上走向结束?
我认为不会,现阶段有可能还会爆发更激烈的冲突。
一是跟俄罗斯对上线,需要一定时间,这里有个缓冲期,马克龙也说法国现阶段将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拜登在跟马克龙会谈后,也明确表示将会跟北约各国领导人商议后再定,也等普京对他发出回应。
二是俄罗斯为了拿到谈判的有利条件,肯定愿意在战线上继续给乌军放血,给乌军造成大量伤亡,保持现在的熬鹰战术,边打边退。
短期内俄乌战争不会有改观,但从长线来看,欧洲受不了这没完没了的战争对他们的伤害,他们主动找到美国要求停战,在马克龙跟拜登作出一定的利益交换后,俄乌战争终于已露出停战的曙光。
面对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同时夹击的地球,终于也即将好好休息一阵。
但是东亚在朝鲜和台海的危机,估计也会在后面接踵而至。
本文初摘录于:2022-12-05,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2-12-05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财政部宣布设立美国-乌克兰重建投资基金协议,该份协议就是之前说的矿产协议。经过两国长期的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这份协议,美国和乌克兰各占基金的50%... 2025-05-05
- 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泽连斯基必须死,否则战争无法结束,与战争相关的各方全都下不了台。川普的“和平计划”,其实就是乌克兰无条件投降。泽连斯基接受不了,这不是因为他不... 2025-04-28
-
特朗普仍相信普京想达成协议:他没夺取乌克兰整个国家,这是很大的让步
俄罗斯4月24日凌晨对基辅等地实施了空袭,造成人员死亡。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俄罗斯提出严厉批评。不过他仍然相信俄方想要达成和平协议。4月24日,有记者问特朗普:“鉴于俄罗斯... 2025-04-25 -
美国总统特朗普正通过谈判手段结束俄乌战争,美方已经向乌方提交了一份和平协议,其中包括美国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但是乌方拒绝接受这一条款,美国方面十分不满。据美... 2025-04-24
- 三周年之际,聊聊泽连斯基这个人。他的标签和头衔繁多:美国傀儡、代理人、演员、不识时务的“泽圣”,也有人视他为英雄、不折不扣的硬汉;甚至到了后来,美国总统亲自为他贴... 2025-04-03
- 上任两个月以来,特朗普不断向俄罗斯发射“甜蜜”讯号。普京感受到了。但他表面上说愿意和特朗普携手解决俄乌冲突,实际上却几乎没有做出任何让步。乌克兰斯拉夫扬斯克被的一... 2025-04-02
- 泽连斯基宣称普京很快会死,三天后普京座驾发生爆炸。此事在全球引发关于泽连斯基策划暗杀行动的种种猜想。泽连斯基是否真的策划了此次暗杀行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事曝露出... 2025-04-01
- 特朗普:普京可能在拖延,谋求西方更多让步参考消息网3月27日报道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3月26日报道,特朗普总统承认,他推动的快速结束俄乌冲突的行动遇到了障碍。他说... 2025-03-31
-
泽连斯基:乌克兰不会将以往美国军援视为债务,但可为未来援助提供补偿
【环球网报道】据《乌克兰真理报》援引《欧洲真理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3月2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乌克兰不准备在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框架内,将过去几年美... 2025-03-29 -
特朗普开始抱怨俄罗斯,马斯克回应美国“背叛”基辅言论:和平是美国和乌克兰的正确选择
马斯克回应美国“背叛”基辅言论:和平是美国和乌克兰的正确选择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表示,乌克兰和美国在未来将意识到,和平解决乌克兰冲突是两国的正确选择。一名社交网... 2025-03-28 -
美防长 Signal 群组发布涉密作战计划详细聊天记录曝光(注解版)
美媒《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戈德堡被国安团队高层拉入 Signal 涉密群聊,并提前知晓美军空袭也门胡塞武装计划的事件引发政治地震。特朗普、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等人试图淡化... 2025-03-28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人民日报点名,戳穿了胖东来屡犯小人的真相,陶华碧的话有人信了
来源:先锋谷影视娱评胖东来“玉石事件”调查结果出炉,真相大白,不出所料,他又一次被冤枉了!人民日报官网转发调查结果,挑事者“柴怼怼”账号被封禁,大快人心。事实上,... 2025-05-10 - “新词”泛滥何时休?成都市郫都区苟大权工作室 苟大权伴随时代的脚步,新词新语应时而生,既丰富了语言世界,又生动地反映了我们当下的生活面貌,的确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2025-05-09
- 4月27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包括北方某省的一些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 2025-05-09
-
关于董小姐的事件各方都已经下场,但是结局到底会怎么样呢?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会认为不了了之。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最高层级的医政调查,因为这代表着国家的权威,也满含着无... 2025-05-07
-
社会中的"隐形门阀"是阶层固化的核心机制,它通过合法化外衣包裹的垄断性规则,将权力、财富与知识代际传承,形成现代类似"种姓"的制度。这些门阀不像封建时代的贵族制度那样...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