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靠什么才能粉碎“台独”——最有效的是“武力行动”

繁体

台湾问题关键之所在,现在已经越来越清楚,那就是:要想实现中国统一,就必须坚决粉碎“台独”;“台独”势力一日不除,海峡两岸就绝无宁日,谈何统一?因此,粉碎“台独”与统一中国是前因后果、高度耦合、内在一致的关系。

张志坤:靠什么才能粉碎“台独”——最有效的是“武力行动”

但是,怎样才能粉碎“台独”,依靠什么来粉碎“台独”呢?

有人寄希望于人民币,指望依靠经济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办法就是通过经济关系让台湾相关人等获得足够的实惠与好处,以此削弱“台独”势力的社会根基,使之走向萎缩、日趋没落,最后归于湮灭。

还有人寄希望于美国,指望美国表明立场态度,认为只要美国反对台湾独立,不支持“台独”,“台独”势力就丢掉了靠山与大本营,就失去了市场,就将惶惶不可终日而不得不作鸟兽散。

当然,也有人把重点放在对“台独”的口诛笔伐痛批之上。这些人很多时候都认为三寸不烂之舌是解决当今世界问题的不二法门,他们坚定地认为,战争与革命时期已经过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什么都可以谈,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谈”来加以解决。具体到“中国统一”这个问题也是这样,他们也认定能够通过各种“谈”来实现,这其中就包括对“台独”势力特殊形式的“谈”,即妄图通过口舌之辩,用滔滔不绝的“痛批”将他们粉碎,使之化成齑粉。

张志坤:靠什么才能粉碎“台独”——最有效的是“武力行动”

实际情况怎么样呢?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胜于雄辩。最近这些年来,上述这些办法尽数都使用过了,并且还使用得尽心竭力、不留余力。结果证明,靠钱砸无济于事,人家得了便宜还卖乖;美国霸权对中国统一不说反对而实则破坏,对“台独”嘴上反对而实则力挺;口诛笔伐滚滚而来的唾沫无法淹死“台独”,人家照常活得很滋润……延宕到现在,实际情形是,“台独”图谋越来越阴险恶毒,已经走上公开化;“台独”势力越来越顽固,具体行动更加猖獗;“台独”靠山越来越凶狠,已经将中国主权视若无物。也就是说,“台独”势力并没有遭到应有的打击而萎缩和削弱,而是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越来越强、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对于这样的情形应该怎么办呢?

有人想到了“震慑”,主张用“震慑”的办法解决问题,具体手段就是举行大规模的军演,还有什么派飞机或者用导弹穿越台湾上空,进行武装示威、碰瓷,等等。

应该承认,强有力的“震慑”确实能解决一点儿问题。但所谓的“震慑”其实就是“吓唬一下”,而“吓唬一下”的办法,终归还是有时效方面的限制,震慑只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时间一过,全然失效。并且这一效应还随着发生频次而递减,即次数越多越不灵光。至于说“粉碎”,那就更是全然没有可能了。

说到这里,就不能说说多年来舆论场上一直流行的所谓“信号论”。这种论调动辄就捕捉所谓中国释放了什么“信号”,然后夸大其词、危言耸听,指望以此吓唬对方,尤其是想以此吓唬住“台独”势力。实践证明,只靠“吓唬”于事无补,“狼来了”喊多了,“信号”就失灵了,反而适得其反。

面对现如今的台海形势,中国大陆已经走到这样的地步,那就是如果继续依靠以前的办法,沿着既有的路线走下去,最理想的效果也只是维持两岸不战不和的尴尬现状,指望向着统一靠拢基本没门,指望以此粉碎“台独”更是缘木求鱼。而台湾问题决不能无限期往后拖,客观上要求必须随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而一步步向前推进。剩下的唯一办法,就只有对“台独”做坚决打击了。只有强有力的打击,才能遏制其嚣张势头,如期达成粉碎之效果。现在,一切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明白,实现中国统一到底靠什么?这件事很重要,因为只有明白和解决靠什么的问题,接下来才能做相应的准备,才有时间表、路线图,不然的话,就成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张志坤:靠什么才能粉碎“台独”——最有效的是“武力行动”

对“台独”进行强有力的打击,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武力行动。

《反国家分裂法》早已提供了这样的合法依据。这样的行动或者针对台湾本岛进行,或者在台湾外围进行,打击对象、规模大小与时间节点都可根据我方战略需要,用不着顾忌什么由此造成形势紧张。现如今全球形势这般紧张,中国不紧张起来能行吗?“台独”当局不紧张起来可以吗?难道看着他们高枕无忧、放肆做大?难道等着他们实现台湾“国际化”“乌克兰化”?紧张起来很有必要!只有在日愈紧张的背景下,才能让“台独”势力遭到应有的打击,才能让我们真正变被动为主动,成竹在胸、势不可挡、务期必成地实现“粉碎”与“统一”之目标。

其实,很多社会实践活动都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实现国家统一也是这样,过去的种种办法可以看作是试验,试验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与教训都是很宝贵的。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如何着手粉碎”台独”而实质性推进国家统一,已经到放下包袱、打开新天地、实现新的战略转变的时候了。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本文初摘录于:2024-01-16,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1-16

1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