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上一层遮羞布?从这个文件来看,今后社会贫富差距会更大

繁体

刚刚看到某地发布了一个文件,主要是针对购房者提供奖励的政策规定,按照这个政策规定来看,各种学历,各种身份所享受到的政策不尽相同。也可以说学历越高,享受到的政策优惠力度越大,而一些二孩户,三孩户的优惠力度反而很小,甚至不到最高标准的四分之一。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看的话,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对一些不需要优惠的群体给予更多的优惠,一些真正需要优惠的人估计享受到的优惠很少甚至没有。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话:钱正流向不需要钱的人,而爱都给了不缺爱的人。再说得直白一点,其实我们现在社会上很多地方都是实行的类似于这种观念的政策,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之下,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越来越多。

盖上一层遮羞布?从这个文件来看,今后社会贫富差距会更大

可以说,如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很多人都不理解当初毛主席制定的一个贫农政策,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贫农就是根正苗红,在很多事情上都具有优先权。当然,当年人民日报也说过,并不是越穷越光荣,当时的穷只是一种身份,是一种思想认识。因为这些穷人没有受到过一些不良思想的污染,并不是本身好吃懒做,而是一种淳朴民风的象征。所以在那个年代很多政策和优惠都偏向于穷人,偏向于贫农和贫下中农。现在看起来,背后是具有一定正面历史意义的。因为只有保证了国家所有的政策和优惠都偏向于穷人,才能促进穷人生活的提升,才能向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社会贫富差距。

盖上一层遮羞布?从这个文件来看,今后社会贫富差距会更大

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这种思想观念却被利益观念所侵蚀,所转变了。社会上所有的资源几乎都是为一些富人群体设立的,很多地方或者单位的政策也都是面向一些精英群体。我们比如很多银行的贷款,对于一些并不缺钱的大型企业和个人来说,相对而言他们获得贷款十分容易;而一些中小企业,一些普通农民,一些底层的弱势群体,想要获得贷款非常困难。一方面很多底层群众和农民工每月几千块钱的工资,居然还有很多黑心老板拖欠,克扣,甚至还认为农民工资太高了;但是对于一些企业的高管,尤其是某些大型企业高管来说,年薪年万也不满足,反而认为他们的薪酬不够高。我们想一想,这个现象是不是钱都流向了不需要钱的人,而真正需要钱的一些底层群众却得不到?

盖上一层遮羞布?从这个文件来看,今后社会贫富差距会更大

那么我们再回到本文开头那个文件来看,我们试想一下,博士研究生,正高职称的人员及高级技师,他们的工资薪酬多少?相对于普通人民群众来说,他们缺钱么?他们缺房么?可以说两方面估计他们都不缺,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居然是这个群体优惠最多,相反对一些刚需用户的普通群众,比如需要结婚的年轻人来说,反而一点优惠都没有。这种思想我实在是理解不了,如果说是为了引进人才,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也不是通过这种方式方法啊?而这种文件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我们比如这些群体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获得了巨大的优惠空间,即便购买了新户,转手卖给别人就会获利颇丰,而最终损失的又是贫穷的普通老百姓。

如果说当前的房子真的卖不动了,估计就是出台这样的政策仍然于事无补,不会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真正能够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并不是这种文件规定,而是要适应当前市场经济规则的发展,该降价的要降价,应该一视同仁,而不是还附带各种限制条件。要知道在当前情况下,别说每平米优惠600元,就是面对所有的购房群体一律优惠1000元,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因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饱和。在当前情况下,只有少数的刚需用户和改善性住户的需求,我们从短视频平台铺天盖地的卖房子的广告和视频就可以看出。所以说,在我个人来看,这个文件只能算是给当前房地产行业的一块遮羞布而已,明明已经卖不出去了,还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试图掩盖一下,只能让人笑话而已。

而这个文件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或者还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加严重的二次伤害。我们试想一下,优惠都给到了这些不需要优惠的人,其他需要购房的困难群体怎么办?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很明显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我们都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一旦社会贫富差距的现状形成了,在既得利益群体的操控下,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人为的控制,是不可能缩小的,而这种现象就离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渐行渐远,也是不符合当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初衷的。

盖上一层遮羞布?从这个文件来看,今后社会贫富差距会更大

所以说,我们当前社会的总体思路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现在的很多做法和观念并不是为了消除社会贫富差距,而是进一步在拉大社会贫富差距。如果按照这种思路的话,到什么年代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共产主义?我看很难。为此,我强烈呼吁相关部门,要真正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当前中国国情出发,制定出一些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的文件和政策。从改善底层群体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开始,一旦这些人的生活条件好起来了,就能够有效拉动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进而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动力,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社会发展再进一步提升底层群体的生活条件,然后再提升社会消费能力,如此往复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盖上一层遮羞布?从这个文件来看,今后社会贫富差距会更大

如果我们不改变观念,按照当前的这种模式发展下去,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底层群众生活就越来越难。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社会的消费能力都不是靠占比极少的精英群体,而是靠大量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群众来推动消费的。当底层群体的生活越来越难的时候,他们就无力推进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进而也就会让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而社会经济一旦出现阻力,则社会投资减少,既得利益群体通过一些规则进一步限制底层人民的收入水平,而底层人民收入水平越差,越不具备消费能力。其实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没有了消费动力和投资动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停滞,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来源:血色文阁

(2)
(0)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

    “新闻业务”退化有多严重?

    别说导语能写全5W,现在很多新闻报道都不能完整交代5W。媒体现在真的如此不讲究新闻业务吗?01 媒体“基本盘”不保近日海门记协公众号发表的《警惕!“新闻业务”呈严重退化趋... 2024-06-19
  • 花公共财政的钱,供养殷罡、张平这类社科文人学者,真不如养一头猪!

    中国某些学者研究以色列,竟变成精神以色列人1.从以色列研究专家,殷罡,张平的例子,我发现中国的社科人文领域,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中国的社科领域学者、专家、文人,有很... 2024-06-17
  • 整治形式主义,新华社六连评!

    整治形式主义,新华社六连评!

    新华时评·整治形式主义|狠刹蜻蜓点水式调研虚风《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印发以来,不少地方和部门在深化调查研究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用调研推动问题解决... 2024-06-01
  • 时政群成了骗子的天堂

    写这个文章我做好了挨骂的准备的,不为别的,我也是关注时政的一分子。很多人挺有理想的,曾几何时,还有人喊,一人生博,改变中国。在腾讯微博消失后,关注时政的人们涌到了... 2024-05-20
  • 狠招迭出,刺刀见红

    狠招迭出,刺刀见红

    正如此前所预料的那样,俄罗斯5月9日胜利日阅兵结束,随后便趁着高昂的士气发动了“五月攻势”,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爆发大规模地面战斗。据环球网援引央视新闻客户端消... 2024-05-13
  •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警惕舆论内鬼,靠影响力改变国人认知,破坏国家战略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卢麒元旧文‖金融洋奴:是时候收拾这群骗子了!

    金融洋奴文‖卢麒元作于2011-8-30又开始忽悠了。从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到人民币纳入 SDR (特别提款权),这帮人又来劲了。他们将此标榜为"人民币国际化"。国人再一次被带... 2024-05-08
  • 卢麒元和温铁军对话集锦

    温铁军对谈卢麒元:全球化危机与中国改革之路卢:500年殖民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古典的殖民主义:杀人留地 eg.印第安人②现代殖民主义:留人(买办,代理人)留地 eg.印... 2024-05-01
  • 中国会和平统一台湾,也会和平崛起傲然屹立于世界

    我以前的文章发布后,有的朋友说我不懂军事,从我的军事用语和对军事装备的描述中就能感觉出来。我承认这样的说法。胜败,从来不是单纯由军事决定的,军事只是一种重要因素,... 2024-04-27
  • 美国的方寸已乱

    这几天美国两位高官的行动引人关注,一个是财政部长耶伦老太太访问中国,一个是贸易谈判代表戴琪在欧洲的表态。耶伦到中国,打扮的像个进城的大妈,得到了不少公知的称赞,从... 2024-04-12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