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某地发布了一个文件,主要是针对购房者提供奖励的政策规定,按照这个政策规定来看,各种学历,各种身份所享受到的政策不尽相同。也可以说学历越高,享受到的政策优惠力度越大,而一些二孩户,三孩户的优惠力度反而很小,甚至不到最高标准的四分之一。这就非常有意思了,如果按照这种思路来看的话,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对一些不需要优惠的群体给予更多的优惠,一些真正需要优惠的人估计享受到的优惠很少甚至没有。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话:钱正流向不需要钱的人,而爱都给了不缺爱的人。再说得直白一点,其实我们现在社会上很多地方都是实行的类似于这种观念的政策,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之下,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越来越多。
可以说,如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很多人都不理解当初毛主席制定的一个贫农政策,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贫农就是根正苗红,在很多事情上都具有优先权。当然,当年人民日报也说过,并不是越穷越光荣,当时的穷只是一种身份,是一种思想认识。因为这些穷人没有受到过一些不良思想的污染,并不是本身好吃懒做,而是一种淳朴民风的象征。所以在那个年代很多政策和优惠都偏向于穷人,偏向于贫农和贫下中农。现在看起来,背后是具有一定正面历史意义的。因为只有保证了国家所有的政策和优惠都偏向于穷人,才能促进穷人生活的提升,才能向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才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社会贫富差距。
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这种思想观念却被利益观念所侵蚀,所转变了。社会上所有的资源几乎都是为一些富人群体设立的,很多地方或者单位的政策也都是面向一些精英群体。我们比如很多银行的贷款,对于一些并不缺钱的大型企业和个人来说,相对而言他们获得贷款十分容易;而一些中小企业,一些普通农民,一些底层的弱势群体,想要获得贷款非常困难。一方面很多底层群众和农民工每月几千块钱的工资,居然还有很多黑心老板拖欠,克扣,甚至还认为农民工资太高了;但是对于一些企业的高管,尤其是某些大型企业高管来说,年薪年万也不满足,反而认为他们的薪酬不够高。我们想一想,这个现象是不是钱都流向了不需要钱的人,而真正需要钱的一些底层群众却得不到?
那么我们再回到本文开头那个文件来看,我们试想一下,博士研究生,正高职称的人员及高级技师,他们的工资薪酬多少?相对于普通人民群众来说,他们缺钱么?他们缺房么?可以说两方面估计他们都不缺,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居然是这个群体优惠最多,相反对一些刚需用户的普通群众,比如需要结婚的年轻人来说,反而一点优惠都没有。这种思想我实在是理解不了,如果说是为了引进人才,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也不是通过这种方式方法啊?而这种文件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我们比如这些群体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获得了巨大的优惠空间,即便购买了新户,转手卖给别人就会获利颇丰,而最终损失的又是贫穷的普通老百姓。
如果说当前的房子真的卖不动了,估计就是出台这样的政策仍然于事无补,不会起到多大的促进作用。真正能够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并不是这种文件规定,而是要适应当前市场经济规则的发展,该降价的要降价,应该一视同仁,而不是还附带各种限制条件。要知道在当前情况下,别说每平米优惠600元,就是面对所有的购房群体一律优惠1000元,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因为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饱和。在当前情况下,只有少数的刚需用户和改善性住户的需求,我们从短视频平台铺天盖地的卖房子的广告和视频就可以看出。所以说,在我个人来看,这个文件只能算是给当前房地产行业的一块遮羞布而已,明明已经卖不出去了,还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试图掩盖一下,只能让人笑话而已。
而这个文件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或者还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加严重的二次伤害。我们试想一下,优惠都给到了这些不需要优惠的人,其他需要购房的困难群体怎么办?按照这样的逻辑思路,很明显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我们都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一旦社会贫富差距的现状形成了,在既得利益群体的操控下,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人为的控制,是不可能缩小的,而这种现象就离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渐行渐远,也是不符合当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初衷的。
所以说,我们当前社会的总体思路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现在的很多做法和观念并不是为了消除社会贫富差距,而是进一步在拉大社会贫富差距。如果按照这种思路的话,到什么年代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才能实现共产主义?我看很难。为此,我强烈呼吁相关部门,要真正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当前中国国情出发,制定出一些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的文件和政策。从改善底层群体的收入和生活条件开始,一旦这些人的生活条件好起来了,就能够有效拉动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进而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动力,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社会发展再进一步提升底层群体的生活条件,然后再提升社会消费能力,如此往复就是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我们不改变观念,按照当前的这种模式发展下去,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底层群众生活就越来越难。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社会的消费能力都不是靠占比极少的精英群体,而是靠大量生活在底层的人民群众来推动消费的。当底层群体的生活越来越难的时候,他们就无力推进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进而也就会让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而社会经济一旦出现阻力,则社会投资减少,既得利益群体通过一些规则进一步限制底层人民的收入水平,而底层人民收入水平越差,越不具备消费能力。其实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没有了消费动力和投资动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就会陷入停滞,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道理?
来源:血色文阁
本文初摘录于:2024-02-12,最后校对或编辑于:2024-02-12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据央视新闻7月3日报道,甘肃天水麦积区一幼儿园因多名儿童铅中毒被立案调查。后续报道显示,已有19名儿童跨省住院,200多份样本送至甘肃省疾控复检。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 2025-07-04
-
人民网紧急叫停!“恶俗烂梗”正荼毒下一代,孩子已经不会说话了
“鸡你太美”、“瘪老仔”、“中式教育你赢了”等网络流行词汇完全洗脑着青少年,人民网针对此现象称:绝不能让网络烂梗荼毒孩子!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各种网络烂梗层出不... 2025-07-04 - 红墙不见风吹动,青灯难照旧书魂。若坏人只怕夜路黑,那为他们打开路灯之人,便是帮凶。最早的时候,是饭菜不够,吃不饱;渐渐的,变成了烂菜臭肉吃到拉肚子;这会儿,已经彻... 2025-07-04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
-
人民网下架288分女生视频,彻底撕下她的体面,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高考放榜季,河南的小赵考取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一夜爆红。母亲的一句“健康开心就好”感动了全网,甚至引得众官媒纷纷转发,称赞这种教育观。然而在有了人气以后,女孩和母... 2025-07-02 - 一瓶矿泉水浇在李彦宏头顶,一场车祸让雷军沉默,一句话让董明珠深陷舆论漩涡,企业家的人设游戏,在2025年已经沦为一种危险的豪赌。前几天,多年前雷军不礼貌对待某音响品牌... 2025-07-02
-
四个字“决策失误”能掩盖掉24亿建古城四年累计亏损超10亿背后的问题么
01央视《焦点访谈》6月27日报道了关于耗资24亿元建造的湖南张家界大庸古城调查情况。02伪古镇、古城可以说现在是烂大街的项目了,尤其是像我住在江浙沪一带,那周末古镇自驾游... 2025-07-01 - 整治形式主义,这话央国企人听过很多次。可年年讲,年年有。从会议通知到拍照打卡,从APP签到到多轮汇报,形式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细、越来越重。这一套操作整得大家实在不... 2025-06-30
- 2008年,汶川地震后,电视直播着石家庄的募捐活动,镜头扫过一位位慷慨解囊的企业家、领导干部,最终定格在一个熟悉的面孔上:石家庄团委书记王亚丽。此时的她正代表单位捐出... 2025-06-29
- 近日,一份显示为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财政局原党组书记、局长付雪海的刑事判决书称,付雪海存在更改年龄并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盗窃罪、流氓罪等先后三次被判处有期徒刑等情况... 2025-06-28
- 山沟里,黑灰色的煤矸石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裸露在地表。一到夜间,一辆辆运输卡车装载着煤矸石驶入山沟,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寂静,倾倒煤矸石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山... 2025-06-27
-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 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 2024-10-19
- 没有高尚品格和信仰,当了医生就是对这个神圣职业的亵渎。患者把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这个“神圣的人”,而这个人却对患者的生命不屑一顾 … 医生对病情的过度渲染实... 2024-09-16
-
清华硕士马翔宇吹响了全民反腐的冲锋号——如同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新闻和故事所包围。然而,有些故事,它们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畴。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清华... 2024-08-04 -
布林肯访华期间,有一些奇怪的事一直想谈谈,还是本着沉淀一段时间后再来捋,或许能发现更多的东西。布林肯访华期间发生了什么怪事?当时网络出现顶级流量的骑墙公知抛出的“... 2024-05-13
-
最近在视频号直播,谈到美国像苏联一样解体的外七条和内七条,总结起来就是十四条理由。外七条:1. 美国处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三战是冷战,冷战是混合战争模式。... 2024-01-27
-
人民网紧急叫停!“恶俗烂梗”正荼毒下一代,孩子已经不会说话了
“鸡你太美”、“瘪老仔”、“中式教育你赢了”等网络流行词汇完全洗脑着青少年,人民网针对此现象称:绝不能让网络烂梗荼毒孩子!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各种网络烂梗层出不... 2025-07-04 -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人才的流向,也是时代的风向。近段时间以来,受地缘政治、学术环境剧烈变化等因素影响,许多早年留学、旅居海外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回国,投身不同岗位开启新... 2025-07-04
- 红墙不见风吹动,青灯难照旧书魂。若坏人只怕夜路黑,那为他们打开路灯之人,便是帮凶。最早的时候,是饭菜不够,吃不饱;渐渐的,变成了烂菜臭肉吃到拉肚子;这会儿,已经彻... 2025-07-04
- 王家新的跨界狂欢王家新一直是个争议人物,比如他的官员艺术家身份,但主要的是他的书法引发争议,比如王家新书法被指“乱喊价”,一幅作品喊价1.5万到2万。这究竟是在为艺术... 2025-07-02
-
人民网下架288分女生视频,彻底撕下她的体面,原来我们都被骗了
高考放榜季,河南的小赵考取288分,全家欢呼的视频一夜爆红。母亲的一句“健康开心就好”感动了全网,甚至引得众官媒纷纷转发,称赞这种教育观。然而在有了人气以后,女孩和母...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