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过程与促进环境》一书中,温尼科特探讨了强制孤立与实际独处的不同:“一个人可能被单独拘禁,而他仍然没有独处的能力,这时他所遭受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以及“独处能力几乎是情绪成熟的同义词。”当某人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期待参与社交活动,但因对自我能力缺乏信心,恐惧在社交场合遭到拒绝而不得不独自一人,对他而言,这种体验堪比被孤立。他所承受的痛苦是极大的。 相反,那些选择不参加聚会的人,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坚强,他们能够无视他人的看法,勇于面对可能的排斥。
因此,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应当向那些选择不参与校友聚会的人表示祝贺,因为真正明智的人往往选择避免参与这类活动。洞察人际关系的本质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利益的互换,建立关系的基石是个人的能力。在大部分聚会场合,我们遇到的是一群我们不太了解的人,若自己缺乏足够的能力,这些所谓的人脉关系就显得毫无价值。那些很少参加聚会的人很擅长将工作与生活区分开,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拥有了质量很高的人际关系,所以无需通过参加聚会来寻求自我认同或在社交中进行虚荣的攀比以求得内心的满足。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阿德勒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三种不同的领域:①工作任务②交友任务③爱情任务他强调,清晰区分这三种领域是处理这些不同关系的关键,不经常参与聚会的人对这三种关系有着清晰的界定和强烈的界限感。同时,这些人也非常重视时间管理。
《异类》一书中提出的一万小时法则强调了时间和精力的宝贵,指出我们不能在多个方面同时投入,因为人的注意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专注于某一领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同一时间内,我们不可能处理太多事务,频繁参与聚会意味着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效的社交活动上,不如集中精力提高自我。短期内可能看不出成效,但长远来看,定能见证显著的变化。自我评价的体系聚会中不可避免的会进行各种意识或无意识的比较。“社会比较理论”指出,人们倾向于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比较出来的积极结果可以激励人,导致好的后果;而比较出来的不利结果则可能使人沮丧,陷入负面的循环。那些很少参加聚会的人懂得如何自我评价,不轻易将自己置于他人的评价标准之下。他们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很少将自身放置于他人的评价中。
因为这些人非常明白,不管是优秀还是平凡,只要持续与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不因外界的评价而自负或自卑,就能保持自己的方向和目标。此外,他们还特别重视环境这一关键因素。在《乌合之众》中提出,当个体成为群体的一部分时,他们的智能水平会下降,变得更易于服从群体意识。无论是校友聚会还是公司聚餐,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讨论的主题往往会变得更加普通和平庸,不是闲聊日常琐事,就是讨论当前的新闻时事。在《情境的力量》中指出,一个人的性格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固定不变。
实际上,我们受到周遭环境的影响远比我们所认为的要大。这显示了环境对个体性格的显著影响,那些不常参与校友聚会的人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优质的环境,避免被外界的价值观所干扰。从容面对往昔许多人参加校友聚会,是出于对过去青春岁月的怀念,但又难免会因为彼此在个人成长、价值观上的不同而感到无法沟通。那些不常参加校友聚会的人认识到,这些都是过去的关系,无需强求维持,他们也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朋友间的疏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需要开放心态接受往事,专注于目前的生活。
实际上,别人对我们的喜爱或不喜欢,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所作所为,而更多地关乎于我们本身的个性。这意味着,获取别人的喜爱并不是通过争取而来的,我们只需勇敢地做自己即可。只有那些内心脆弱的人才会寻求同样脆弱者的陪伴,而内心强大的人会自然吸引同样强大的人。
内心脆弱的人往往缺乏自我力量,只能通过他人的认可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如果一个人的内在价值完全建立在别人飘缈的认可之上,那么他们就会面临着潜在的崩溃危险。因此,我们应当赞扬那些选择远离聚会的人,他们清楚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拥有做自己的勇气,这种自知之明实属难能可贵。
来源:众播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