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认知越来越高的两种表现

繁体

“掉在牛顿头上的苹果,如果刚好掉在你头上,你会怎么做?”

有人回答:

“如果我是果农,那么我就知道果子熟了,得安排采摘了。”

“如果我是行人,我会俯身捡起来,一口吃掉。”

一个人认知越来越高的两种表现

云海、碧波、山脉、绿地……宛若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央广网发 薛俊 摄)

还有人的回答是这样的:

“如果,苹果是掉在我面前,我会把它分享给我最爱的人吃。再把苹果籽种在肥沃的土地里,浇水施肥,等待它生根发芽结果,分享给更多的人,传递平安幸福。”

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发生,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识。

正如《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世间万物,人法大道,都是由意识衍生的。

不同的意识源于不同的认知,从而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有着不同的结果。

在同样的问题面前,如果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个人认知越来越高的两种表现

01、认知的觉察

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很久以前,一群人正在为争抢一块金子,打得头破血流。

有一个人正好路过,悄无声息地捡起他们身边的一块钻石,扬长而去。

不久后,捡走钻石的人,成了富翁。

而抢金子的那群人,死的死,伤的伤,坐牢的坐牢。

对争抢金子的人来说,放弃金子拿走钻石并非难事。

但自始至终,他们都不知道钻石是比金子更值钱的东西。

正如有句话说:你永远也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因为你所赚的每一笔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哪怕靠运气赚来的钱,最后还是会凭实力亏掉。而你亏的每一笔钱,其实都是你为世界认知的缺陷所买的单。

电影《1942》中,有个片段让人特别震撼——

穷困潦倒的财主范殿元,对跟了自己多年的长工拴柱说:

“等我到了陕西,立住了脚跟,那就好办了。我知道如何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拴柱说:“好啊东家,到时候我还给你当长工!”

在同样是一穷二白的境遇里,财主的认知让他有底气相信:10年后,自己仍旧能够成为财主。

而长工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依旧只能是长工。

心理学家荣格说:“潜意识指引着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

其实,这并不是我们不够努力,而是我们固有的认知,让我们陷入认知盲区。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不是智商,也不是外在条件,而在于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有着怎样的觉知。

一个人认知越来越高的两种表现

云海、碧波、山脉、绿地……宛若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央广网发 薛俊 摄)

02、认知的觉醒

当年,苹果手机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是因为苹果公司认为,手机应该是最小最薄的智能电脑。

而被苹果取而代之的诺基亚,一直以来的战略,仅仅只是把手机定位成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

两个公司认知觉醒的差异性,使他们有了质的差距。

回到个体也是一样。

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如果永远只是停留在过去,不往高处看,不愿往前走,那么,无论走多远的路,终究只能是原地踏步,甚至被时代所淘汰。

如何去打破固有的认知,让一个人的认知升级呢?

首先跟我看一个故事。

安东尼和克利欧佩特拉被同时发现,死在一栋别墅的地板上。

现场有一堆打碎的玻璃片,但他们身上没有血迹,也不见格斗和毒发的迹象。

而唯一的见证者,是家里的一只狗。

他们究竟是怎么死的?

好的,谜底揭开——

安东尼和克利欧佩特拉其实是两条金鱼。

它们的鱼缸,是被狗打破的。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把认知绑在一个固定的思维定式上。

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正如《拆掉思维里的墙》中写的那样:

“我们的脑海里,有很多低效的、错误的心智模式造成的扭曲认知。只有拆除这些‘思维里的墙’,打破那些思维固定模式,我们才能更好地成为自己。”

很多时候,你思想的维度,会让你对人生有不一样的觉醒。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几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朝着前方奔跑的你,在长期主义的复利下,总会在觉醒爆发后,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对认知的觉醒,其实就是在改变人生。

《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焦虑:提升认知,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时半会达不到,怎么办?

别担心。

一个人行走江湖的底色,是始终保持良知。

再在良知的基础上,去认识自己的不足,真正实现自我救赎。

而后习得见识,抓住各种机遇,终至成功。

最终决定人生高度的,还在于一个人的心性。

既然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那不如趁着当下努力投资认知,成就人生最高段位的投资。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