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的分化与衰落

繁体

【明师传习录】

2016年12月3日,我向老师请教有关王阳明心学的分化与衰落的问题,当时,老师已经打算撰写《中华心学沿革简述》一书。那天我是跟明东一起去老师家的。

包:老师,王阳明心学在他去世后,慢慢分化,再后来逐步衰落,这个跟他的有些徒孙中出现一些“狂”的倾向有关吗?还是别的什么原因?

老师: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来,他是50岁才提出来的。他50岁之后呢,很多时候在治理地方,带兵打仗,是在戎马倥偬之中。他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没能真正把致良知的学问全面系统地阐述一番。

他曾经想重新写一个东西,然后把《传习录》就废掉不要了。他当时说现在还没时间写,以后要写。后来他就没有来得及写这些东西。而《传习录》里面的东西,他是在若干年内,前前后后陆续讲的。最早的内容是他那个弟子徐爱(王阳明早期弟子,也是他的妹夫)记录的嘛。他前后讲的一些内容并不完全一样。就是说王阳明在教学生的过程中,他也在摸索经验。比如搞知行合一啊,搞静坐啊,搞事上磨练啊,以后(五十岁)才提出致良知。他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就有不同的阶段。这样呢,他的学生有的是早期接受王阳明的教导,接受的是王阳明那时候讲的,他们就把那个时期王阳明讲的内容当做真理。听他这一段讲的,就认为他的理论是这个样子;听他那一段讲的,就把他的理论理解成另外一个样子。所以不同时期跟随他的学生,在王阳明死之前就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认识(死后就更没法统一)。这一点和孔夫子当年教学生是一样的。

包:哦,他的学生们分别继承了他不同时期的思想。

老师:哎,对了。他最后,晚年的时候,对这个良知问题又讲的比较含糊。后来他有个徒孙辈儿的不是说“良知不是体”吗?咱们的书里面也写了。这个讲法是对的。但王阳明就讲了,“体用不可分”,他这么讲也是对的。虽然说体用不可分,但毕竟你不能说体和用就是一回事儿。体有体的特性,还有用的特性。这是“一体两面”。但你不能说“就是它”,你把一面给丢了,或者把另一面丢了,都不对。这样呢,他的学生在学他的理论的时候,可能就只学了一点,有的就学偏了。

到了后期,他的两个大弟子王龙溪(注1)、钱绪山(注2)。当然还有个弟子王艮(注3),也不甘落后了,王艮建立了泰州学派(注4)。他们几位,主张都不一样。所以这样就形成了矛盾。自己学派里边就形成了矛盾,就不能统一。你说我不对,我说你不对。你自己一个学派内部都互相说你不对他不对,那外边还能尊重你吗?我想这是最根本的原因,自己学派内部的立场不坚固不统一了。外人就说了,你们到底谁的对呀?看来你们都不对。

王龙溪呢,外界认为他只讲顿法。当然这里边也有外界对他理解错了的原因。他对自己师兄弟们讲的时候,主要讲“现成良知”。但他对初入门的学生也不是这么讲啊。他虽然重视上根人才,他也重视培养中下根人才啊。《龙溪全集》里有很多这样的内容啊。

王龙溪早年的时候,王阳明刚死的时候,他的师兄弟多啊,没有人带啊,他就出来带这些师兄弟们,就跟他们谈顿法比较多。谈“本心”啊,“自然良知”啊,“人人都有”啊。他想让这些师兄弟们早点悟,所以跟他们这么讲。但最后这些师兄弟们大多也没服气他,有人说他“尽说大话”。所以就形成了王龙溪“光说不做”这样的误解。说他“说得挺高,不干具体事”。其实王龙溪都八十多了还这儿跑那儿跑,教授学生,传播王阳明心学呢。可不像现在出门都有车,那时候都得走着去啊。他到处跑着跟人谈啊。他对师门的学问很看重。他活的年岁比较大,八十多岁才去世。他就怕师门的传承断了线,到处找人啊。他真是勤勤恳恳。他讲的道理应该说是不错的。我们《儒家内圣修持辑要》证悟案例里不是把他放在第四个嘛,倒数第二个。倒数第一个是陆象山嘛。

王艮他们的泰州学派,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物。后边出了个颜山农(注5)跟何心隐(注6)。何心隐不是后来被杀了嘛,官府说他们“误国”。他误国误什么了呢?现在来讲,何心隐也好,颜山农也好,他们就是想把儒家文化引到群众中来。颜山农、何心隐都在农村发动群众,搞的很厉害啊!那时候是封建王朝,你真要是搞这个文化普及,让人民群众都要当家做主,人人都要“当君子”、“当圣人”,那朝廷就不允许了,你就威胁到他的统治了。

泰州学派很多有名的弟子,有的是瓦工,有的是樵夫,有的是陶匠。他们就是到农村去讲学啊。王龙溪也说他们讲的是“利”,主要是满足老百姓粗略的要求,并不是讲崇高的“天理”。这也说明老百姓要求的和儒家的理念有很多并不符合。后来,就是从王艮到颜山农、何心隐,这一两辈儿,导致心学受到的打击很大。当然王龙溪的几个弟子,有一个后来也去搞算命去了,影响也比较坏。

泰州学派后来的李卓吾李贽(注7),他就更“狂”,他最后死在监狱里边了,自杀了。影响也不好,人家就说他们这些人光唱高调,李贽你住个监狱干嘛自杀啊?这些都成了当时社会上攻击王阳明心学的题材,这是很关键的理由。说搞心学的这些人就是清谈,自己个人修行也不够,按天理修的不够。

另外,在心学里边,湛甘泉(注8)这一派,跟王阳明虽然都是心学,主张也不完全一样啊。湛甘泉活到九十多岁,他的影响也就比较大。后来的刘蕺山(宗周)、黄宗羲,他们尽管吸收了王阳明的思想,但他们毕竟是湛甘泉这个学派的。刘蕺山的师父是湛甘泉的徒孙(注:刘宗周早年曾师从许孚远,许是湛甘泉门下唐枢的弟子)。

这样多种因素作用,王阳明学派就慢慢衰落了。

包:哦,明白了,谢谢老师!

注1:王龙溪,王畿(1498-1583年),字汝中,号龙溪,学者称龙溪先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人。王阳明重要弟子,也是悟境最深的弟子,其悟入属顿悟。王阳明去世后王龙溪才重新参加科考,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进士,官至南京兵部主事,后罢官,往来于江、浙、闽、越等地讲学40余年,传播王阳明心学。

注2:钱绪山,钱德洪,王阳明重要弟子,悟境不及王龙溪,晚年大致达到初悟,属渐悟,传播的也主要是王阳明的渐悟之法。对整理刊印《传习录》做出重要贡献,并主持编撰了王阳明《年谱》。

注3:王艮(1483~1541),王阳明重要弟子,泰州学派的创立者。 初名银,王阳明收其为徒后为其改名艮。字汝止,号心斋。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出生贫苦,后随父亲经商致富。王艮的思想虽然出自王阳明心学,但有较大不同。他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满街都是圣人”,“人人君子”,有明显的“人民性”色彩,与正统儒学理论有很大差异,因而被视为异端。他创立的泰州学派,收纳的学生多为下层群众,有农夫、樵夫、陶匠、盐丁等。王艮及其泰州学派堪称思想启蒙的先驱。

注4:泰州学派,明中后期哲学流派,影响深远。从王艮开门授徒开始到明代末期,共历五传,其弟子有姓名可查的达487人,其中载入《明史》的20余人;编入《明儒学案》的30余人。泰州学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思想启蒙学派,它发扬和拓展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反对束缚人性,引领了明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泰州学派的影响超过了王阳明后学的各个学派。但由于其异端色彩,客观上也加速了王阳明心学的分化和衰落。

注5:颜山农,颜钧(1504—1596),字子和,号山农,又号耕樵。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人。师从王艮,泰州学派中坚力量。他曾经在家乡建立萃和会,集自家、本族、同乡老壮男女近700人,讲孝悌之学,听者晚上都一起在会堂住宿。颜钧的言行引起官府的极度不满,南京左都御使耿定向将他诱捕。颜几乎被打死,坐牢三年。

注6:何心隐(1517—1579),原名梁汝元,字柱乾,号夫山,何心隐是其化名。泰州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郡试中第一名,因仰慕王艮良知之说,不入仕途,拜颜钧为师。曾在家乡办聚和堂,献出家财,购买义田,储蓄粮食,管理一切事务,进行理想社会的实验。族内子弟宿于祠、聚于祠、食于祠,过集体生活,享受平等待遇。鳏寡孤独以及没有房子住的都由聚和堂养起来。何的社会实验,为朝廷所不容,县官以妨碍公务、诬蔑朝廷命官罪将其逮捕入狱,先判绞刑,后改判为充军。不久被朋友程学颜营救出狱。万历七年(1579),何心隐强烈反对张居正毁坏书院,撰《原学原讲》抨击张居正,被逮捕并被打死。

注7:李贽(1527—1602),号卓吾,泰州学派代表人物,有一定悟境。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曾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姚安知府等官职。后辞官到湖北黄安麻城讲学,听众达数千人。李贽提倡童心说,激烈反对封建道德伦理,多有惊世骇俗之举。后在京都附近的通州被捕入狱。朝廷想把他驱逐出京送回福建,李贽以死抗议,趁狱卒给他剃发时用剃刀自刎,两天后伤重不治。

注8: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广州府增城县人,明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心学代表人物之一,王阳明好友,陈献章(白沙)学说的衣钵传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历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湛甘泉在继承陈献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格物为体认天理”与“为学先须认仁,仁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理念。他创立的“甘泉学派”,与“阳明学”被时人并称为“王湛之学”。

来源:包月阳的清水斋

2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