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通俗的语言聊聊王阳明

繁体

01

实话讲,30岁之前我基本不看哲学。

说出来感觉很丢人,主要是看不懂。工作该如何处理?怎么升职加薪?家庭该怎么更加和睦?世间的这些俗事都还没有搞明白,哪里有心思去研究哲学。

虚头巴脑的。

每天的日子就像是站在跑步机上一样,得持续奔跑,不得停歇,不然就得摔下去。

这时候,让我去研究罗素说的:“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我可能会说一句:“噢,然后呢,能解决我工作问题么?”,还不如看看《金字塔原理》学学逻辑,把PPT写得更好一点。

这些工具书和流程式的方法,着实可以暂时解决眼前棘手的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问题是越来越多,确实是在一件件的处理,但好像永远看不到头,解决不完,这时候就会怀疑自己,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我到底在追求什么?我幸福吗?我内心平静和安宁吗?

于是就会去有意识地看一些哲学书,似乎可以给到答案。

这世间很多问题就像是竹笋一样,包裹在外面,你一点一点地尝试拨开,看到最里面那个芯,找到问题的本源,你可能会“哇”一声,原来是这样啊,这就是哲学能够带给我们的。

大道至简,直击内心。

02

最近在看王阳明,他是心学的创立人,被誉为继孔子之后的另一个圣人。

梁启超提过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可见王阳明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大家一定听过“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些词,都是出自于王阳明心学理论。

今天我将用简单朴素、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跟大家聊聊王阳明及其心学思想,最近看了后,确实有那么一点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也看了很多专家去讲王阳明,但都搞得很深奥,里面有太多的古文,还有各种引经据典,本来看得都迷糊,结果看完后更加迷糊。

要想了解王阳明心学,就必须先了解这个人。

王阳明可以说是一个官二代,家庭条件非常优渥。父亲是明朝的一个状元,官居南京吏部尚书,小时候的王阳明不会说话,直到5岁那年一个高僧路过他家,说这个小孩不错,可惜道破天机,得改改名字转运。于是王阳明改名为“王守仁”,他之前的名字叫“王云”,“阳明”是他的号。

所以如果提到王守仁,要知道说的就是王阳明。

出生在官宦世家,父亲就希望他能够继承衣钵,赶紧参加科举考试当官。但是王阳明心思却不在这里,平日喜欢钻研论道,想成为一个像孔孟一样的圣贤,于是就各种拜师学习,企图理解世界真谛。

12岁的时候,他母亲去世,父亲给他找了个后妈,对他不好,经常虐待他,而父亲王华又在京城做官,顾不得照顾他。王阳明害怕他爸不在,后妈偷偷整死他,于是就用学到的知识想了一个计谋。

他知道后妈信佛,害怕因果报应,就找猎人买了一只怪鸟,偷偷塞进了他后妈的被窝。到了晚上,他后妈掀开被子准备睡觉时被吓了一跳。

她觉着是不祥之物,第二天就去找了个巫婆来问,这个巫婆提前被王阳明塞了一些钱,告诉她后妈:他亲妈看到你虐待王阳明,找来阴兵来惩罚你。吓得她后妈再也不敢虐待王阳明了。

这里就能看出,王阳明在小时候就懂得用计谋来保护自己。

17岁,为了学当圣贤,他拜师娄谅,娄谅学的是朱熹的那一套儒学,他告诉王阳明要想成为圣人,必须得用朱熹的那一套“格物致知”,他说一草一木都有道理,你必须去格出来。

王阳明信了就去格竹子,格了七天,出现了幻听和幻觉,最终因体力不支倒下,差一点把自己格死了,而后他觉着这套理论有问题就跑路了。

随后,他去研究了道家和佛家,又去学习了辞章,把能找到的思想理论都研究了一遍。为了自己的圣贤梦,他非常认真,日夜苦读,累倒吐血,但有些问题还是没有想明白。

这中间,他去参加了科举考试,第1次落榜,第2次还是落榜,直到第3次才考上进士,他老爹都觉着丢死人了,毕竟他爸就是状元。

考上后被分配到朝廷工部实习,此后王阳明便走上了仕途。

03

后面的故事有很多,我着重说两个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可能大家都听过。

一个是「农场悟道」。

他当官了之后,陷入了朝廷内斗,被太监刘瑾陷害,被贬到贵州修文龙场驿站,那里条件特别艰苦,虫蛇甚多,且瘴气流行。

王阳明努力适应那里环境,苦中作乐,没想到在这里,他想透了过往人生没明白的道理,开启了圣贤之路。

有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惊醒,突然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也就是圣人之道是我的良知,良知是人判断事物是非对错的标准,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之前学的朱熹的那一套理论,讲究的是从外向内找原因,原来是错的。

此后,“阳明心学”就正式诞生了。

另一个是「平定宁王」。

宁王朱宸濠是明朝的一个藩王,驻地在江西,因不满朝政,准备起兵造反当皇帝。消息传到北京,朝中大臣害怕不已,想到王阳明还在江西,这小子很有计谋,就把平叛的任务交给了他。

当时王阳明正准备去福建剿匪,手里没多少人,得到宁王叛乱的消息后,就赶到江西吉安招兵买马。

彼时朱宸濠兵马充足,王阳明即使招兵也来不及,就想来了一个疑兵之计:他假装传檄各地至江西擒王,而且在南昌张贴假檄(告示)迷惑朱宸濠,称有10多万兵马就要攻打你的老巢南昌,还骂他,你这个叛国贼。

朱宸濠有点担心王阳明来真的,于是按兵不动。

但等了10多天还是没啥人来,才知道上了他的当,赶紧按照计划沿长江去攻打南京。而此时王阳明已经筹备了8万的军马,看朱宸濠去打南京,他换了个思路没有阻拦他,而是直捣宁王的老巢南昌,迫使朱宸濠回援。

宁王朱宸濠看老巢都丢了,又回兵救南昌,兵疲马困,最终双方在鄱阳湖决战,经过三天的激战,宁王战败被俘,宁王叛乱历时35天后宣告结束。

但王阳明依然觉着不满意,他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劝过朱宸濠多次,但他依然执迷不悟,最后才用武力解决,他觉着我应该不费一兵一卒降伏你的。

这场仗是军事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一仗,王阳明就像是当年对付他后妈一样,运用计谋打赢了朱宸濠。

随后王阳明回到朝廷,没多久又被派去剿匪,长时间的剿匪让他本就得了严重的肺病身体,更加吃不消,最终在1529年病逝,享年57岁。

王阳明在临死之前,他的学生问他有啥要交代的么,他说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这一生光明磊落,无愧于心,又有什么可以说的呢!“

其实晚年的王阳明并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一直想要退休但朝廷又不肯,在这段时间里,王阳明到处讲学,招了不少学生,传播的思想就是”心学“。

总结下王阳明的一生:出身优渥,小时候便树立了远大目标当圣人,并勤奋学习多次尝试;后进入朝政被奸人所害,贬到贵州,没想到突然悟道得到人生真谛,随后平定宁王名声大噪,但并未受到重视,之后被派到各地剿匪,并在驻地讲学,传播授业,度过一生。

04

接下来聊聊他的心学,核心为三句话: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

“理”就是事物内在的规则和法则,或者换一个词更合适,就是“道”,这个”理“并不存在于外界,而是在人们的心中。

你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理”,这么解释可能有点像是废话,其实也就是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提到的一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所看到的、听到的、得到的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当你心中的观点改变了,世界在你心中的样子就变了,同时你的行为也变了。

举一个王阳明的例子,他说天地之间的花草,本无善恶。我们如果喜欢观花,讨厌杂草,就会认为花是善的,草是恶的,必要除草而后快。如果喜欢草,则认为草是善的,非要留着窗前的草。

这样去判断善恶,已经掺杂了个人的私意和好恶,所以不够公正。

换个角度来说,假如杂草果真妨碍了正常的行走,当除则除,也无需挂碍。所以,依照天理去做事,没有私心私意的时候,即是善;假若私心作祟,有了个人的好恶,便是恶。

这个“理”其实就是应该追寻的,正确的东西,而非个人的喜恶。

「致良知」

所谓的“致”是指的贯彻的意思,那么“良知”呢,有很多的说法,我认为比较好的说法就是“天道”。

何为“天道”?就是内心里面你知道的是对的、应该去做的事情。比如说作为子女要孝顺父母,比如说作为学生要好好学习,比如说放下手机好好睡觉。

好比一个贼,你如果骂他你是贼,他可能还会生气,为啥呢?因为他知道做一个贼并不是自己的“良知”,只是迫于生活所迫我才做了贼。

大家想想,我们有多少时候,其实就是那个“贼”,明知道是应该做的事,却逃不过内心的心魔、外界的诱惑。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看书学习这个是“良知”,每个人内心认为是对的事,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安安心心地看一会儿书呢?看5分钟的书,不小心打开手机就刷了2小时短视频,事后又后悔不已,觉着自己没有抵得住诱惑。

听过那么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说得就是这么个意思。

「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最终状态,坚持做对的事,并且心无旁骛。就跟段永平所说的: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

那怎么做呢?王阳明又提到了一个点:知行合一。

这个词是我们在王阳明的书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也是大家了解王阳明心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词。我之前的理解一直是以为你既要知道,然后又要做到,合二为一,你才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

但今天其实是有个不一样的感受,主要的是在这个“知”上,所谓的“知”并不是你懂得怎么做,了解所有的方法。而是你知道这个事情应该做,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良知”,知道应该做,那就要行动起来,在事上磨练,通过你的磨练,你又会得到更多的方法。

在《能力陷阱》这本书中有讲到一个点,叫做先行动,后思考

你想要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你不应该就在那里想领导是什么样的?然后找来一大堆的书去学习,等学得差不多了再去做领导,而是应该先行动起来,像领导者一样去做,这个时候会发现你会像领导者一样的去想。

那如何用知行合一去解释呢?“知”指的是你知道自己想要做一个有领导力的人,那“行”就是你就像领导者一样去做,进而在事上磨练,形成真正的知行合一。

这个解释就很有意思。

好比你知道不要带手机上床,因为会影响睡眠,但你可能想不明白到底怎么影响的?影响有多大?

如果按照“知行合一”理论去做的话,那你应该先不带手机上床试试,第二天你会发现自己睡得很香,这时候你可能就了解到不带手机上床的好处,进而再促使自己第二天、第三天坚持下去,这就是在事上磨练,锻炼心智。

总结一下:心即理是认识自己,知行合一是方法,致良知是人生追求。

05

王阳明心学中还有一个「四句教」,这也是心学的全貌,但传播没有那么广,不过也很有意思,这几句分别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很难理解吧?这就对了,哲学确实没有那么容易看得懂,而且每个人人生经历不同,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理解也会不同,我用王阳明的一个例子来讲讲。

有位老农穷的吃不上饭了,找到王阳明卖地,王阳明看他可怜,不忍心买他的地,就先借钱给他。

后来王阳明游玩时,看到一块风水宝地,他说:“这块地的风水太好了。”他的弟子告诉他,本来老农要卖的就是这块地,王阳明后悔了,但他又说:“我怎么会生出‘后悔’的想法呢?”于是他闭目冥想,过了一会,睁开眼说:“刚才的私欲已经被我克掉,我的心情又回归愉悦了。”

当王阳明没有看到那块地时,他的心没有动,是“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是人的本质状态,即未受到外界影响的原始状态。

看到地之后,生出了“风水宝地”的想法,这是“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内心本质上是无善无恶的,如同一张白纸,但当我们与外界事物产生交互时,内心便会产生各种意念。这些意念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我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理解和判断,有善有恶。

当他发现自己有后悔的念头又感到羞愧时,是“知善知恶是良知”。当我们面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选择时,良知会帮助我们分辨哪些行为是善的,哪些行为是恶的,从而使我们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最后克服了私欲,心情复归于平静愉悦是“为善去恶是格物”。良知能够分辨善恶,但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行动将良知转化为实践。为善去恶就是良知在行为上的体现,是人心意念的具体落实。

这是王阳明的故事,也是我们人生中经历的故事。

你和同事平常相处的很好,有一天领导给他涨薪但是没有给你涨,第二天你和他再见面心理上会不会有一些变化?有那么一瞬间产生嫉妒和不平衡的心理?

大部分人会吧。

但反过来想,你的工资并没有受到影响,你也没有任何损失,只是身边人好了你就产生了嫉妒的心理,如果能够将王阳明的四句教修炼地很好,或许这种情绪就可以消失,转化为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

06

学习并理解王阳明心学,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值得推荐,叫做正念

也就是回归当下,感受当下。当你在看书的时候,就安安静静的看书,不要一会看个手机聊个天,认真体会看书带给你心流的感觉,我知道这一点很难做到,毕竟外界的诱惑那么多。

但正如王阳明所说,先尝试去做,事儿上练,再去修行。

这篇文章是我对于王阳明心学比较浅显的认知,未来或许还会有更深的体会,但不管怎么说,这是当下我最大的能力。

就像《道德经》《论语》一样,短短的几千字,却有人用一生去读,王阳明心学也值得一生去实践。

希望对大家有用。

来源:乔松笔记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