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寄远其十>>及十首野渡的古诗词赏析

繁体

本文来源:山东访谈

寄远其十①

【原诗】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支书。②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③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④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⑤

千里若在眼,万里若在心。⑥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⑦

李白<<寄远其十>>

【注释】

①《寄远十二首》非一时一地所作,多系寄内或自代内赠。《寄远其十》一首,安旗《李白全集编年笺注》和郁贤皓主编的《李白大辞典》中都认为“此诗当作于鲁地”。从诗的内容分析,应是写于鲁地。其时,妻为许氏,居安陆。

②鲁缟:鲁地所织的极轻薄的白色丝织品。题月支书:据周勋初《李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35 页)一书考证,“唐代有月支都督府。它的得名,当以古时大月氏移居于此之故。月支,一作月氏,其地在今阿富汗国境内。《史记·大宛列传》曰:“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张守节《正义》:“初,月氏居敦煌以东、祁选山之西。”可知月氏本居李属故地。李高一支系出陇西,唐时强秦州天水郡,《元和郡县志》卷三九陇右道内记此,云是秦昭王始置陇西邓。其地有小陇山,一名陇低,上多鹦鹉。李白用“月支”文修书,以白鹦鹅传讯,慰西海之离居,星然有其寓意。这里含有对他祖辈流传各地的多层怀念。

③寄书的鹦鹉:即以白鹦鹏传讯寄书。西海慰离居;意思是慰

问西海离居的李氏家人,此处指慰问许氏夫人。

④委屈:委婉、细微。此处指字字含着细微的真情。

⑤天末:末,末端。天末,意天边。开城:启开缄封的信。

⑥若在眼:好像在眼前。若在心:好似在心中。

⑦一书直千金:一封家书,贵若千金。

【句解】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支书。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鲁地产的精细的丝织品白如玉霜,人们称为鲁缟。诗人在鲁缟上用月支文写了封家书,用白鹦鸡传讯安陆,慰藉久别的许氏夫人。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虽然信不长,行数不多,但每个字都含着真情。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你(许氏夫人)远在天边,当启开这封信时,定会情绪激动,热泪涟涟。

千里若在眼,万里若在心。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你我虽相距千里,却如在眼前一样。即使距万里之遥,你依然在我心中。日夜的思念之情,千里万里,一封家书,重如千金啊!

李白<<寄远其十>>

【赏析】

这是李白写给许氏夫人的一封家书,也是一首爱情的赞歌。

这封家书,即此诗应分为四层意思:一是诗人对西海离居各地祖辈们的怀念,主要是对安陆许夫人的慰候;二是说信中的每个字都含着深情厚谊;三是以诗人的想象,夫人看到信后备受感动,热泪涟涟;四是表现诗人对许夫人爱之深,思之切。虽相距千里,就像是在眼前。即使相距万里,你依然在我心中。家书带着我深深的思念送到家中,所以这封信贵如千金啊!

细读此诗,我们感到李白既是一个傲岸不羁,豪情奔放诗人,又是爱家庭,对妻子情意绵绵的诗人。十首野渡的古诗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人生是一次跋涉,哪里会有多少平坦的大道,反而时常要经过险滩暗礁,以及一些荒芜的野渡;生命是一场修行,尝遍了尘世里的酸甜苦辣,看透了人间的冷暖沧桑,终于可以经过红尘里的野渡,到达自由和幸福的彼岸。

唐彦谦夏日访友,“孤舟唤野渡,村疃入幽邃”;杜牧江上偶见,“楚江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彩旗。”伟人年轻游学时曾在长亭眺望,“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如今世事变迁,斗转星移间,早已消失了多少野渡荒滩,但依然觉得诗情激昂,心潮翻涌。

李白<<寄远其十>>及十首野渡的古诗词赏析

野渡就是荒寂之处或村野的渡口,也可以引申为人生落魄时,处于孤独和彷徨的境遇。宋代文人吴潜曾说,“云梢雾末,溪桥野渡,尽是春愁落处。”之所以感到春愁,都是因为内心无助,黑夜里没有亮光,生活看不见希望。

唐代的李中曾经晚泊,“野渡帆初落,秋风蝉一声”;宋代的慧性高僧悟道,“雁影落寒潭,孤舟横野渡。”此生若注定漂泊,愿意闻着荷花的芬芳,将孤舟当成温床,在夏夜的野渡旁,悠闲地看着天上的月亮。下面精选十首野渡的古诗词,欢迎补充和收藏!

1、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后两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诗人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

2、南乡子

五代: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赏析:远方的来客乘着一叶扁舟靠近荒野渡口,此处最易引发阵阵乡愁。这首词是一幅着墨不多的水墨画,一片江乡暮春景色,却被作者弄得满纸春愁。烟当然漠漠,而雨却未见得人人都觉得凄凄。以愁眼看世界,雨不免凄凄。

李白<<寄远其十>>及十首野渡的古诗词赏析

3、池上早夏

唐代: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赏析:晚春雨后池塘积水很深,草木繁茂,枝丫纵横交错。荒落之处,几只小船散乱地停放着,篱笆疏散好像一个小小的江村。

闲暇时就坐在席子上弹弹琴,家里酒窖的门,一打开顿时香气扑鼻。整日困倦无所事事,只能不时地逗弄不懂事的小孙子。

4、江神子

宋代:谢逸

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粉香融,淡眉峰。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赏析:这位落拓文人身在异乡,心情凄苦,自不待言。他远望江南,青山隐隐,连绵无际,相思离别之情油然而生。

意中人远在江南,可望而不可见,可见的惟有无穷无尽的春草,与天相接,延伸到无限遥远的远方。

李白<<寄远其十>>及十首野渡的古诗词赏析

5、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唐代:李嘉祐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

年华初冠带,文体旧弓裘。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

赏析:“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一场春雨过后,山花竞放,争奇斗艳;春水潺流,喷珠溅玉。

这才是真正的春天,是身居市朝的人们领略不到的春天的真正的美。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概括了春日山野的美,而且写得生机勃勃,清新流丽。

6、冬夜

宋代:陆游

杞菊家风有自来,充饥藜糁不盈杯。

云迷野渡一声雁,雪暗山村千树梅。

宴坐何妨面庵壁,长吟且复画炉灰。

岁残尚恨新春远,欲挽天边斗柄回。

赏析:陆游晚年落魄,生活艰辛,但依然壮心不已,希望能看见收复中原。颔联描写了冬夜的场景,野渡荒芜、云雾迷蒙,雪暗山村、梅花独放,一片凄楚的景象。

尾联“岁残尚恨新春远,欲挽天边斗柄回”,表达了对人生和祖国新春的强烈期盼。

7、送从兄郜

唐代:方干

道路本无限,又应何处逢。

流年莫虚掷,华发不相容。

野渡波摇月,空城雨翳钟。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

赏析:第三联是名句,注意炼词炼句,“摇”即摇动、晃动,月亮的倒影在水中随波荡漾,以动衬静,描绘出诗人送别从兄时环境的凄清冷寂。“雨”是诗眼,空城细雨绵绵,掩挡了钟声。

李白<<寄远其十>>及十首野渡的古诗词赏析

8、山居即事

唐代:戴叔伦

岩云掩竹扉,去鸟带馀晖。

地僻生涯薄,山深俗事稀。

养花分宿雨,剪叶补秋衣。

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

赏析:诗人隐居山林,十分享受大自然的和谐和宁静。云掩竹扉、鸟带馀晖,多么具有诗情画意。

虽然地处偏僻,山深人稀,但诗人早已习惯了这种淡泊心境的生活。“野渡逢渔子,同舟荡月归”,多么令人羡慕的山居生活。

9、野渡

宋代:宋祁

行路到溪穷,寒流自浼浼。

客立平沙上,篙人舣船待。

赏析:短短二十个字,却形象地描写了野渡的特点以及私人的心情。“行路到溪穷,寒流自浼浼”,浼浼,表示水势平貌,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走到了溪流耳朵尽头,也暗喻人生之路艰难,快要走投无路,于是才有“客立平沙上”,抒发了诗人犹豫不定、彷徨期待的心情。

10、鹦鹉曲·野渡新晴

元代:冯子振

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

碧天边岩穴云归,白鹭一行飞去。便芒鞋竹杖行春,问底是青帘舞处?

赏析:作者从一处小小的孤村写起,这孤村孤得可怜,只有两三户人家,住的是清一色的种地农夫,如今则再加上一位外来借居的作者。

田父从野渡而来,他们的介绍激成了作者的出行;而诗人的悠闲踏春,信意适兴,则充分展现了野渡新晴所具有的诗情画意。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