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最“得意”的一首诗,其中一个“绿”字被称赞至今,堪称范本

繁体

在文学史上,有一群幸运的诗人:凭一首诗千古留名。

比如写下《春江花月夜》的唐代诗人张若虚。

还有的人比张若虚更幸运。

比如说宋祁,凭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一个“闹”字留名后世。

有人说,他们真是太幸运了,只是写了一首诗,只因为一个字写得好,就留名后世。

如果你读了王安石的故事,就会知道:写出千古名句,并没有那么简单。

王安石最“得意”的一首诗,其中一个“绿”字被称赞至今,堪称范本

熙宁八年(1075),王安石再次拜相,坐船回京时,写下一首诗,其中一个字获得了无数赞誉。

诗名《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入选小学课本,是耳熟能详的宋诗名篇。

写下这首诗时,王安石是很兴奋的。

熙宁三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副宰相,主持变法。

王安石意气风发,极欲干一番大事业。

可世事不遂人愿,改革阻力太大,熙宁七年(1074),宋神宗无奈将王安石罢相,任命他为江宁(今南京)知府。

坚持的变法无法维持下去,王安石很是心伤。

世事变化太快,第二年,宋神宗再次任命王安石为宰相,重返京城。

王安石很高兴,他踌躇满志,准备再一次投入到变法中。

他坐船路过瓜洲,入夜了,将船停靠在此。

钟山就是南京紫金山。

展眼望去,远处就是南京,京口和瓜洲一水相隔,南京被丢在后面了。

春风吹来,江南又是一片新绿。

他很留恋南京,畅想着变法成功后,功成身退,再次回到这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成为传唱千古的名句。

王安石最“得意”的一首诗,其中一个“绿”字被称赞至今,堪称范本

一个“绿”字用得真好,后世的人夸了900年。

可是,你知道吗?王安石改这个“绿”字改了十几遍。

南宋人洪迈在《容斋续笔》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王安石在船上写这首诗时,打了草稿,后来草稿被吴中的一个士人收藏了。

在草稿上,王安石开始写道“又到江南岸”,而后思来想去,把“到”字出来,改成“过”字。

“春风又过江南岸”,几番思考下来,王安石觉得“过”字也不好,又将“过”圈出来,改为“入”字。

“春风又入江南岸”,改了好些字,你以为结束了吗?

并没有,“入”字又被圈了出来,改成了“满”字,就这样圈了又改,改了又圈,改了十几个字,最后,改成了“绿”字。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终于满意了。

有动作,有颜色,又有诗意,仿佛眼前出现一幅江南渐绿的动态画作,正衬得王安石雀跃的心情。

王安石最“得意”的一首诗,其中一个“绿”字被称赞至今,堪称范本

无数人都夸“绿”字用得好,却少有人知,王安石改这个字就改了十几次。

所有的名句,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苦苦思索方才得到。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