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穷”会遗传?一篇文章看清贫穷的秘密!

繁体

01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家族似乎永远都在为钱发愁,一代又一代,都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

而有些家族,却能不断地发展壮大,累积财富?

这不仅仅是运气,更深层的原因,是我们对贫穷本质的理解,以及家族内部运作机制的缺失,以及对如何打破贫穷魔咒一无所知。

正如《贫穷的本质》一书所言,贫穷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模式, 一种可以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

为什么“穷”会遗传?一篇文章看清贫穷的秘密!

它像一条看不见的锁链,束缚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他们难以摆脱贫困的命运, 而贫穷所造成的创伤,还会通过基因传递下去,影响着下一代人的性格和行为, 从而形成一种 “习得性无助”。

这就像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实验中展示的那样:把狗放进一个有电流的铁笼子里,伴随着蜂鸣声给狗施加电击,起初,狗还会尝试逃跑躲避,但经历多次电击后,即使笼门打开,它们也已经放弃了逃跑, 只是默默地倒在笼子里,等待痛苦的再次降临。

而这也映射了在贫穷环境中长大的人在经历了连续失败和打击后,逐渐失去了改变现状的动力和信心,而社会的不公,又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 让身处贫困的人们, 无法从中挣脱, 他们向上的通道,被牢牢地堵死, 只能永远地被锁在底层。

他们开始相信自己无力改变,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即使机会来临,他们也往往选择视而不见,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黑暗,习惯了逆来顺受,也忘记了他们有打破这一切的力量。

他们始终被习得性无助束缚着。

而这,就是贫穷遗传三代人的真正原因: 它不仅剥夺了我们改变命运的物质基础,更从心理层面,摧毁了我们改变命运的勇气和信念。

02

要打破习得性无助的循环,需要一个领头羊,一个敢于冲破规则,敢于打破枷锁,敢于挑战命运的狠人, 他们需要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带领整个家族,迈出改变的第一步,用自己的行动,为家族带来新的希望。

而这样的狠人,往往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需要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机遇,以及特定的个人特质才能孕育出来。

就像孙中山先生的哥哥孙眉先生,自幼家贫,17岁只身前往美国谋生,在农场里挥洒汗水,辛勤劳作。 几年后,他攒下一些钱,开设了一家杂货铺,并凭借着过人的商业头脑和勤劳肯干的品质,最终成为了茂宜岛的首富,被当地人尊称为 “茂宜岛王”。

孙眉先生在自己功成名就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弟弟, 而是倾尽全力支持孙中山先生去美国读书,后来更是大力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业,为中国近代的崛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正是领头羊的意义, 他们不仅自己能够摆脱贫困,更能够带领整个家族走向光明, 而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位能够打破家族“习得性无助”魔咒的英雄。

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很多家族都曾出现过不按规矩做事的人,他们特立独行,敢于挑战权威, 敢于追求梦想, 但他们的能量,却往往在家庭内部的消耗中被慢慢消磨殆尽,最终变得平庸而普通。

很多贫困的家族,都形成了一种固有的传统和规则,这种传统源于对变化和未知的恐惧。

他们把那些特立独行的人,视为异类,视为挑衅,用各种方式去打压他们,排斥他们,去阻止他们前进的步伐。

最后他们就像一群被拴在木桩上的小象,它们长大之后,即使能够轻松挣脱束缚,却仍然不肯迈出一步, 因为,他们已经被恐惧和习惯,所牢牢地束缚住了。

为什么“穷”会遗传?一篇文章看清贫穷的秘密!

那些明明有机会改变命运的人,却因为家族内部的掣肘, 而最终选择了和解与放弃,这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无奈。

这种家庭内部的牵绊和内耗,就像螃蟹效应, 如果你把一只螃蟹放进竹篓里, 它会本能地想要爬出来, 但如果你放进去更多的螃蟹, 它们就会互相拉扯,互相干扰,最终没有一只能够成功逃脱。

因为,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他的螃蟹会出于本能的嫉妒和恐惧,去抓住它,把它拖下来, 它们害怕自己被落下,它们害怕别人比自己成功, 它们宁愿一起受苦,也不愿看到别人脱离苦海。

这种螃蟹效应,又常常被披上爱的外衣,伪装成关心的形式,或者被裹上传统的糖衣。

一个家庭最大的不幸,不是贫穷,而有个向下的牵引力,它像一种诅咒一样,束缚着家族成员的梦想。

03

更令人绝望的是,当有能力的人需要家族的帮助时,那些亲人往往表现出的是的冷漠和自私,  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利益,不肯为了家族的未来做任何的投资,他们既害怕你还不起钱, 又害怕你成功。

他们不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 他们不懂得,只有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才能让整个家族都变得更加强大。

这种短视的自私行为,使得家族中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也让那些本来有能力改变家族命运的人,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越是努力, 越是感到孤独, 越是感到绝望,因为,他们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而那些拥有改变家族命运能力的人,往往只有两种结局:

一是,在一次次的打击中,消磨了意志,向命运低头, 也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家庭一员。

二是,他们或许在头破血流之后获得了成功,但他们也因此对家族失去了信心, 也不再帮助家族的其他人。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成功,与家族无关。

而那些真正能够摆脱贫困的家族,懂得团结合作的力量,善于报团取暖,形成强大的合力,从而实现产业垄断。

最终,他们通过 “亲带亲,邻带邻,友带友” 的方式,将财富分享给整个家族,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例如,湖南新化县人,几乎垄断了全国的文印产业,在全国高校中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 而在全国文印行业中,更是达到了70%以上, 还有福建沙县小吃,在全国开了近9万家,沙县本地超过6万人外出经营餐饮, 辐射带动30万人创业致富, 年营业额达500亿元。

当我说到这里, 我知道会有一些人, 会在评论区里阴阳怪气地说: “那你懂得这么多,你为什么不成为领头羊? 你但凡动动脑子就能想到,知道、懂得、做到、得到,这其中,需要跨越多少鸿沟? 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填平!”

是的,你们说的都对, 知道不等于做到, 做到也不一定能得到, 改变贫困的现状,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对于第一代人来说, 我们真正需要做的, 是从思想上开始富裕起来,我们要打破那些固有的认知模式, 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要尽力摆脱穷人思维,能改变多少就改变多少。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提升自己, 为自己赋能, 学习如何教育下一代,让他们从小就拥有独立的思想,积极的心态, 不要打击孩子,不要做家庭里那个内耗的人!你只要做到一代更比一代强,你做不到的就交给下一代。

为什么“穷”会遗传?一篇文章看清贫穷的秘密!

最后你必须明白, 这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事业, 它需要几代人共同的努力,它需要从环境、认知、文化到思维模式的全面提升, 它需要每一代人,都付出不懈的努力,都要做出积极的改变,就像一场长跑,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地接力,才能冲过终点。

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从第一代人开始, 而第一代人,必须要有无比坚定的念力, 要把改变家族命运的使命, 当成一种信仰来坚守。

第一代人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强大的耐心,如同一颗种子,把改变的基因,深深地植入到家族的血脉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必须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后代前行的道路。

来源:斯禾耕道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