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谦虚谨慎还要不要?

繁体

记得在八十年代,当时有一种说法在流传。这个说法是,中国人到了国外,大约主要是指美国,性格多为内向,在找工作时,总是非常谦虚。人家问他能干什么,他的回答总是很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是太行,结果人家就不会录用他。而外国人,总是非常大胆,似乎不知谦虚为何物。问他能干什么,他都说他都很擅长。这样的人结果就很容易被录用。

当时这样的说法,让中国的一些青年人脑子有点乱。难道谦虚不好、不对吗?外国人说自己很行,难道就没有吹牛的成分吗?结果吹牛的人能被录用,谦虚的人反而遭到淘汰。这是一个什么世道?

当然,后来很多中国青年人,在外国人面前也不打算这么谦虚下去了。或许这种改变,对他们在国外的境遇,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求学,可能提供了不少便利。不过,问题在于,我们到底要怎样看待我们中国人的谦虚,这还真是一个问题。

中国有句老话:满招损,谦受益。这话不难懂。可是为什么在外国人面前,我们的谦虚倒成了一种障碍。其实,这并不是谦虚这种品德有什么不对。关键是在应聘,或者报考面试时,人家甲方是要更多地了解你。而你一谦虚,什么话也不说,自己的专长和优势没有让人家了解,人家当然就无法录用或者录取你。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特长,这不是不谦虚,而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本身没有错。

可能中国人在国内谦虚惯了。到了外国的职场上,一时不能适应。等知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之后,再来改变并不会有多困难。由过于谦虚改变为勇敢介绍自己,这本身难度并不大。如果让外国人由那种大大咧咧甚至惯于吹牛,转换成中国人的谦虚,估计这其中的难度要大得多。

有个脱口秀段子,一个中国人问一个外国人,你会打乒乓球吗?外国人说会。外国人也问中国人,你会打乒乓球吗?中国人回答说不会,不过可以陪你玩玩。结果自然是外国人打球被打得找不着北。在这个段子里,并不是中国人要耍弄外国人,只是中国人谦虚惯了。外国人说的会,可能只是说他已经入门了。中国人说不会,只是认为比起高手来,我还差得远。二者对会与不会的定义差距很大。

除了职场招聘这种特殊的环境之外,中国人的谦虚还是很必要的。至少在人生道路上,谦虚一些总是能多受益一些。我们自己可能有些专长,有点能力,但我们毕竟不可能是全能全才,我们的不足,我们的缺点总是避免不了的。了解自己,当然包括了解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了解这些方面,对我们改进自己的状态,提升自己的素质,当然是有益无害的。如果总是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你要再想进步就会十分困难。

谦虚也总和谨慎联系在一起。我们做工作时,总是需要非常谨慎,生怕自己做得不到位,不周到,给工作带来损失。中国人做事,总是讲究如临深谷,如履薄冰。讲得就是要谨慎,而且要非常谨慎。谨慎离不开谦虚。你谦虚了,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在工作中就会要求自己必须谨慎。如果不够谨慎,不能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看得更多些,更全面些,要做出更为充分的准备和可能的预案,那你的工作就真有可能出现疏失,而不可能做好。

中华文化能够几千年不中断地走到今天,中国人的这种谦虚谨慎的精神是起到很重要作用的。谦虚谨慎要求我们不断要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绝对不可以固步自封,绝对不可以停步不前。毛主席在讲到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时,也一直强调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道理也很简单。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永远保持头脑的冷静,不至于头脑发热,不至于犯更大的错误。同时,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我们才能永远会尊重群众,不会脱离群众,也才能永远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同时,要保持谦虚谨慎,还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也是我们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只有坚持健康和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才能不断看到我们存在的缺点,才能不断去除我们身上的污垢,保持健康的机体,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在过去的六七十年代,我们在谦虚谨慎方面有一个说法,这个说法是: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这是在强调要看到缺点、不足和问题的重要性。当然,任何事情都要讲两分法。有了成绩,也是应该要讲的,至少可能从中总结经验,看到我们哪些方面的工作做得是对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发展和进步。缺点和问题同样也是需要总结的,以免今后再犯同类的错误。

到了八九十年代以后,我们在这个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过去讲批评和自我批评,现在群众总结是,我们的一些干部,并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而是很精于表扬与自我表扬。群众的尖锐议论,就是一种批评。有的干部非常害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他自我批评,他轻描淡写,不痛不痒。要他接受别人的批评,他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一碰他他就跳起多高,甚至经常对批评他的人打击报复。这样的风气导致的结果就是严重脱离群众,这样的干部肯定不可能把工作做好,而且官僚气十足,早晚要摔大跟头。

中国人因为谦虚而在国外遇到那种职场类的情况毕竟并不是常态。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曾经在那种场合上的谦虚而遇到过冷遇,就放弃或者指责我们谦虚谨慎的优良品质。那样做肯定得不偿失,更是一种妄自菲薄。我们不能因为外国人不适应我们的谦虚或者谨慎,就丢掉我们的宝贝,这样做实在是太愚蠢了。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
0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