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8月,也就是自尼克松总统访华一年半以后,一位美国公民远渡重洋,来到了北京中南海,并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二人见面的历史瞬间被照片记录了下来,如果我们仔细观看照片的话,则不难发现,这位“美国公民”其实是一个中国人,而且毛主席和他似乎还有特别的交情。照片中,两人均面露笑容,毛主席甚至还略微弯腰,用双手紧紧握住对方的手。
我们知道,即使在世界范围内,毛主席也是非常受人尊重的革命家、政治家。美国总统尼克松与毛主席见面时,甚至还向毛主席微微鞠了一躬,俨然一副晚辈的姿态。然而在见这位“老朋友”时,毛主席竟然弯腰接待,给足了对方面子。他是谁?和毛主席是什么关系?他又有什么资格,以至于让毛主席破格接待他?商业上的“竞争对手”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李振翩,1898年,他出生在湖南省娄底县的一个小山村里。不过,虽然出身农村,但是李振翩的父亲却是一个实打实的秀才,虽然没能考上功名,但是依靠在山村里开私塾授业,李振翩一家人的生活倒也不算窘迫。
由于父亲的严厉,童年时期,在别的小伙伴都在外面玩耍时,李振翩却要趴在书桌上认真读书。不过,倒也是这种严厉的家教氛围,李振翩的成绩一直很好。191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长沙仁术护校(现湖南医药学院),并且学杂费全免,每月还有额外补贴。在仁术护校毕业后,李振翩又因其优异的成绩而被老师推荐,免费去了鼎鼎大名的湘雅医学院学习。在当时的湖南,甚至整个中国,湘雅医学院都是最好的医科大学之一,进入了这里,就等于自己的前程将会是一片坦途。毕竟,在任何时代,医生都是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可是,尽管对医学十分感兴趣,但是李振翩却不是为了前途而来的湘雅医学院。在学习之余,他十分关心时局的变动,恰好在他进入学校的一年后,因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败,“五四运动”爆发。彼时,“五四运动”爆发的起点虽然是在北京,但是在进步思想同样充沛的湖南,学潮的影响同样不小。李振翩听闻此事后,非常气愤,当即就找到了自己的同学张维和龙伯坚,决定创办一篇报刊,发布文章,针砭时弊,唤起国人救国寻道的革命之心。刚开始,李振翩等人创办的报纸名为《学生救国报》,但是在发布了三期之后,李振翩忽然觉得,救国不应只有学生,还应该有工人和每一位具有爱国之心的人才对。
于是,在李振翩的建议下,从第四期开始,《学生救国报》正式更名为《新湖南》,取自仲甫先生所办的《新青年》之意。《新湖南》是李振翩、张维、龙伯坚三人力主创办的,虽然这也得到了湘雅医学院其他同学的支持,但是作为学生,他们的财力与人脉毕竟有限。请不到有识之士不说,资金也十分紧张,而且湘雅医学院毕竟是以学医为主,因此报刊上所登的文章其质量大多都不高,这也就导致了《新湖南》的销量十分惨淡。资金有限,报刊也卖不出去,长此下去将难以为继,可是李振翩等人又不愿意就此放弃,于是他们苦思冥想,寻找破局之法。一天中午,龙伯坚上街游历,发现长沙有一本卖得很火的报刊,名叫《湘江评论》,所到之处,几乎人手一本。
出于好奇,龙伯坚也掏钱买下了一份。待他细细读来,却为里面的内容大为震惊。原来,这上面的文章极为出彩,语言辛辣,鞭辟入里,对时局洞若观火,还常有新奇之论。之所以说其新奇,是因为龙伯坚此前从未有听说过这类说法,但细细想来,却也不无道理。读完报刊,龙伯坚如获至宝,他当即跑回学校,找到了李振翩等人,并将手里的《湘江评论》递给了他们。待众人读完,无不为其精彩的内容、深邃的见解所折服。一向爱开玩笑的张维还说:“我说为什么我们的《新湖南》总卖不好,有这样的‘竞争对手’,那能卖的好吗,连我这个主编都更愿意买《湘江评论》,而不是买《新湖南》。”
志同道合
拜读完《湘江评论》,众人直呼好文章的同时,心里也不免升起一股失落。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新湖南》与《湘江评论》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报刊越办越差,不仅难以为继,对众人的信心也是个打击。如今见识到了此山外更有高山,两方对比之下,李振翩更是连停刊的心都有了。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一天,李振翩正在图书馆里看书,突然龙伯坚冲进来,拉着他的袖子就要往外走。李振翩被拽着一边走一边问道:“伯坚,你这是干什么?”龙伯坚没有回头,他一边走一边说道:“我打听到了,之前我们看的那期《湘江评论》是一个名叫毛润之写的,前几天,张敬尧(湖南督军)刚刚下令将其查封。我想,我们可以去请这位毛润之先生来当我们《新湖南》的主笔人。”
听到龙伯坚这样说,李振翩转念一想,觉得此法颇为可行,于是他就跟着龙伯坚一起走出了校门。走出校门外,李振翩才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问道:“你知道这个叫毛润之的人在哪吗?”见李振翩这么问,龙伯坚故作神秘道:“你别问,跟我来就知道了。”两人一路奔走,直到他们走进湖南第一师范的大门,直奔图书馆而去。在这里,他们终于见到了那位传说中《湘江评论》的主笔人。李振翩惊讶的发现,原来这位主笔人这么年轻,他原以为,拥有如此深邃的见解和犀利的文笔,主笔人应该是一位年纪在四十左右的教授才对。
两人向毛主席说明了来意,并向他发出诚挚的邀请,请他做《新湖南》的主笔人。此时的毛主席正在为《湘江评论》被强制停刊而发愁,龙伯坚和李振翩的这个邀请,可谓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双方一拍即合,毛主席当场就答应了下来。至此,年轻时期的毛主席就这样成为了《新湖南》的主笔人,从9月份的第七期开始,《新湖南》上的主要文章均是出自毛主席之手。在第七期中,毛主席就写下了创办此报的宗旨,一谓批评社会,二谓改造思想,三谓解决问题,四谓学术介绍。在有了毛主席的加盟之后,《新湖南》的销量立刻水涨船高,成为了“五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之一。而在一起创办《新湖南》的时光里,毛主席也因志趣相投,与龙伯坚、李振翩、张维等人成为了莫逆之交。
毛主席与李振翩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这里举一个例子。在1922年长沙工人运动期间,毛主席身为工人运动的组织者,长时间活跃在外,无力照顾家庭。而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此时已怀胎十月,眼看不日就要临产,知道毛润之无暇他顾,李振翩与龙伯坚、张维等人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杨开慧的责任。10月23日这天,毛主席正带着工人包围了长沙公署,要求政府提高工人们的待遇。恰巧也是在一天,杨开慧发现自己的羊水破了,腹下疼痛难忍,眼看是要生了。
关键时刻,毛主席肯定是无法及时赶回来的,杨开慧也不想此时让他分心。恰好李振翩和张维两人来看望她,他们发现杨开慧即将临盆时,李振翩立刻冲到街上雇了一辆黄包车,把杨开慧直接拉到了湘雅医院。进入产房后,医生们发现杨开慧有难产的迹象,需要及时手术才行。因此医生来到走廊,看着等候在外的李振翩和张维两人问道:“你们两个谁是他丈夫?”李振翩与张维对视了一眼,说道:“医生,他丈夫在外有事赶不过来,我们俩都是产妇的好朋友,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们说。”
听到这个回答,医生立刻摇头,说道:“那不行,产妇有难产迹象,需要马上手术,我们必须要她丈夫或者家人签字才行,你们俩做不得数······”李振翩打断了医生的话,说道:“医生,她丈夫确实有事,现在不可能赶过来。我们俩都是湘雅医学院的学生,这个责任我们来负。时间不多了,你们赶紧给产妇安排手术,字我来签!”最终,在李振翩的强烈坚持下,湘雅医院破例让李振翩签了字。在经过了近两个小时紧张的等待之后,产房的大门终于被推开,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对李振翩和张维说道:“手术很成功,产妇和孩子都安然无恙。”
这个在湘雅医院出生的孩子,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第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毛岸英。然而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毛岸英出生之前,杨开慧的手术同意书并不是她的丈夫所签,而是李振翩签的。并且在毛主席还未来得及见自己儿子第一眼时,李振翩就已经抱过他了。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每当李振翩回想起他在长沙和毛主席一起搞革命的日子,嘴角总会不自觉的开始上扬,那段激情昂扬、斗志无限的时光,是李振翩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唯一可惜的是,后来因为时局变动,李振翩不得不和毛主席分道扬镳。
自1922年10月毛主席组织工人包围长沙公署之后,湖南省的督军张敬尧便一直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无时无刻不想除掉他。可是后来,毛主席又和李振翩、龙伯坚、张维等人组织了一场“倒张运动”。这一次运动的影响不仅只限制在湖南省,毛主席还组织了一个学生团体,由李振翩带队进京,向北洋政府请愿。自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之后,段祺瑞一直饱受民意所指,此时李振翩入京,他不得不对其妥协,撤了张敬尧的职。
虽然此一回合是毛主席等人胜出,但是张敬尧毕竟手里有枪,他被撤掉湖南督军之后,便再也无所顾忌,命令手下卫队逮捕、枪杀了很多参与过学生和工人运动的先进分子。迫于形势,毛主席、李振翩等人也不得不隐蔽起来。本来以为,撤了张敬尧便是胜利,可结果却让李振翩大失所望,他第一次对革命产生了怀疑的情绪。而在此时,毛主席也开始思考革命的本质,这大概是他最早开始意识到革命不仅要掌握笔杆子,还要掌握枪杆子。最终,李振翩和龙伯坚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们决定继续在医学领域深造。刚好此时他和龙伯坚的医学博士学位也已经到手,在与毛主席告别之后,他们便一起来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钻研。
再后来,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而李振翩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考上了美国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并于1929年离开了自己的祖国。这个时候,李振翩还不知道毛主席的革命是否会成功,但是他一直对毛主席抱有信心。不过李振翩也没有想到,此次一别,竟要几十年后才能相见。当听到日本入侵中国时,李振翩便从美国回来,并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防部下属医疗单位工作。他屡次帮助共产党运送药品,或是为地下党员提供掩护。但此时毛主席远在延安,李振翩即使想和他见面,也有心无力。
解放战争时期,李振翩应马歇尔的邀请再次启程前往美国。经由马歇尔的推荐,李振翩进入了美国国家卫生院工作,并且在政界拥有一定的地位。这一次,李振翩申请了美国国籍,成为了一名美国人。后来解放战争胜利,美国对中国实施了封锁,李振翩与毛主席的联系也彻底断掉。两人的下一次联系,已经是1971年。在基辛格访华之后,察觉到美国政界对中国的松动态度,李振翩意识到机会来了,他便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收到信后,毛主席十分高兴,并邀请他回国访问。经过一番周折,1973年7月,已经75岁高龄的李振翩终于回到了他的祖国。
得知李振翩回国的消息,毛主席当即邀请他来中南海一叙。见面时,两人均十分激动,彼此都紧紧握住了对方的手。可能是因为毛主席比李振翩要高一些,因此毛主席身边的秘书发现主席在和对方握手时,腰竟然是弯着的。要知道,无论是会见斯大林、赫鲁晓夫,还是基辛格、尼克松,毛主席的身形始终都保持着挺拔的姿态。初次见面时,尼克松甚至还给毛主席微微鞠了一躬,可眼下,毛主席竟然主动向别人弯腰。秘书虽然不了解主席和眼前这人的过去,但是眼前这一景象还是令她十分震惊。
当两双布满皱纹的手握到一起,时间仿佛又倒流回五十年前。那时候,他们年轻无畏,胸中有无限热情。可是时光飞逝,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有太多的老友一一离去。时至今日,当年一起在湖南搞革命运动的老友里,竟就只剩下李振翩一人。不过,虽然二人皆以老去,但是他们现在见面的地方,却已不是当年那个腐朽落后的国家。这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拥有着无限的活力与可能,在新征程上奋力迈进。或许,这对于毛主席和李振翩二人来说,才是最值得欣慰的事吧。
来源:趣事情报局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70周年了。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见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对于远东乃至世界安全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朝鲜停战协定全称长达45个汉字:《朝鲜人民军最高...
-
商鞅强秦为何反成过街老鼠?看了《商君书》才发现:这坏人死晚了
都知道秦是我国最早一个一统大王朝,然而这个王朝的创造者不是一个人,它是经过了几代秦王的不断努力,才有了后来的强大和规模的。而且我们也会发现,每一代强盛的秦王,必有... - 转自知乎网友麻小辣俄乌冲突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西方国家一边倒的支持乌克兰,但是如果你以为“全世界”大多数支持乌克兰时,那你就错了。而...
- 转自李毅看世界公众号李毅教授在几年前运用在美所学社会学专业知识在台湾做了一个有关统一和台独的社会学调查!这点是之前大陆研究台湾的学者所欠缺的一个深入研究台湾的视野...
-
“股神”李鸿章支持英国“福”公司掠夺400000平方英里矿产资源。俯首甘为共济会犬马之劳!遭到袁世凯反制!
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存档》中记载,1899 年4月6日,李鸿章给福公司大股东罗斯柴尔德写了一封书信(英文)。从李鸿章的书信中看到:一 北京辛迪加(福公司)想得到中国山西、河... - 公元前1776年,古巴比伦国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成为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意味着人类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王学会了通过法律,规范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 作者 胡展奋 原载于《萌芽》杂志1991年1月号 1991年5月开始连载于《南方周末》。后被《明镜周刊》、《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星岛日报》等转载,遂成世界性影响。“...
-
“国士无双”的韩信仅有35年人生,却为后世留下了34个成语,堪称传奇
他的一生经历了磨难、屈辱、辉煌、悲惨等等太多故事,他从一个苦难孩子一步步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功臣,其人生的传奇性不言而喻。他就是韩信,... -
流传千年的划拳辞令,“五魁首”和“六六六”,究竟是什么意思?
“五魁首”和“八匹马”,这种在我们行划拳酒令中非常熟悉的词语,其实也蕴藏着古人向往美好生活的寓意。喝酒这个事情,如果独饮,难免有些闷气和无聊,所以,对饮以及“众乐... -
抗美援朝,志愿军入朝打得那么艰苦,朝鲜军队在干嘛?战斗力怎样
1950年发起的抗美援朝战争被誉为我国的立国之战,同时这场战争也是我们帮助朝鲜人民获取解放的战争。这场战争历经三年,最终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将敌人赶回了三八线,成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