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中国之亡,亡于道德之沦丧

繁体

文:舒生

吴宓孔孟的忠实信徒,因此也像儒家的圣人们一样特别关心国人的德道,《吴宓日记 1939~1940》一册,就多次谈及此。

吴宓:中国之亡,亡于道德之沦丧

1940年二月十二日的日记,他的自白显示了他对道德的坚守,有一种浓浓的夫子自道的味道:

“宓补述爱彦之情事,且告雪梅,言:宓之诗文不足称,更乏处世之才。宓一生所志,惟在道德。思辨功夫在此,所竞竞力行者亦惟此。……知宓论宓者,亦当着眼于道德方合。”

在他眼里,连中日战争的胜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也是两个民族的道德水准,而他认为中国人那时的道德不如日本,因此对中国的前途命运非常悲观。1939年三月二十五日的日记,他写道:

“宓近读《神曲》……深信天命不可违,而道德之效力最大。中国之前途,中日战争之最后胜败,悉视中日两民族道德高下之差以为定。而中国今日道德之败坏,见于实事者,无可讳言。回溯近五十年中国之历史,窃意中国之灭亡必不可免。苟竟得存,则是由于天幸与事机之偶然而已。”

另一处写道:

“至朱君述佛家意见,以为强凌弱,强为恶,必得祸;而弱之受侮,亦必有其因,是以弱之咎也。宓按此正儒家之正解,持此以论日本侵略中国衰亡之一大段史事,庶可见其真而得其平已。”

吴宓对当时中国最失望的,乃是国人道德素质之低下。在1940年一月十五日的日记中,他记录了一个道德沦丧的残酷故事:

“孙君述说在鄂亲见,败退之后,重伤之兵,卧道旁,不能行动。乡民不惟不昇而救之,且以菜刀斩杀此伤兵,而劫夺其身上之衣物财械。呜呼,世事之惨酷有如是者!”

士兵英勇抗敌,重伤后本应得到乡民呵护爱戴,至少应示之以同情,而竟被乡民为了一点财物斩杀,人性泯灭如此,令人发指。我们向来以文明礼仪之邦自居,而国人竟做出这等寡廉鲜耻的事,这种抗日,意义何在?吴宓还站在道义立场,批评那种极不人道的强迫人民抗日的做法,同年九月三十日日记:

“铨又述蜀中强征壮丁之各种流弊。总之,好利恃强,备极残忍。呜呼,中国人心道德如不改良,终于无望。若如此法驱民而战,则虽胜日本亦无意义与价值,况由今之道必败乎?宓观于西欧、俄、德等国之诈横,及日本、中国之虐用其民,乃益明悉孔子、孟子抑霸重民、主德斥利之说劝教之正大切要,于今时势尤为合宜。”

抗日本是为了赶走残暴的侵略者,过上独立自主的生活。若以毫无人道的强征壮丁方式驱民而战,像日本一样残暴,那么即使胜了日本,又有何意义呢?

在吴宓看来,国人素质之低,又最为典型地表现在自私自利上。他说:“趋鹜实利,乃中国人之通病,鲜能自拔者也!”在日记另一处,他又批判社会:“念世人皆贪而吝。重私利,而无复道德与感情。”

1940年六月八日日记:“赴清华教授会,并选举评议员。少壮派得势,惟求加薪。重利。”

如果说底层人趋利是生计所迫,上层社会特别是官僚阶层和知识分子的唯利是图,则极大地败坏着风气,危及整个社会。1940年五月四日,他痛心疾首地写道:

……超等立即集资一二千元,驱赴市中,购来大批纸烟及布等,将待时出售而获赢利。宓无才,不能附骥,而窃叹“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中央如此,地方亦然。“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不得,宠赂彰也。”黄师诗云:“岂知亡国在官邪。”

宓观今之中国殉财、殉名、殉欲者,比比皆是。而殉道、殉情者几于绝无仅有。而国社危亡至此,何能挽救?况士子方暴戾恣雎为教,而以破灭中国旧文化为能。……种种口号,相炫相蒙,而中国之希望何在?中国如此,全世又如彼。将奈之何?……至若国亡种灭,尤其中国文字礼教全体崩丧,此亦天命之难违,人孽所自造。

国难当头,知识分子囤积居奇,大发国难财,还有何节操可言?而比知识分子更腐化堕落的是官僚阶层。官僚们历来被认为是人民的表率,如今这帮人却成为最腐败的阶层,这样的国家,希望何在?

知识分子的唯利是图,官僚的贪腐,这些都是道德沦丧的表现。五月二日他“记述黄维谈留英学生行至沪复返滇事,其中更有不德情形”,于是感慨:“中国之亡,亡于道德之沦丧,盖莫能救矣。”六月十三日又说:“视世乱国亡,皆为事理之所当然,道德因果所致。”

吴宓将道德视为个人乃至民族发展的根本,在我们看来好像是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毕竟没有制度,没有法治,以及种种因素的助力,人的道德也难以发挥。但从另一个方面看,道德又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因素,因为再好的社会,有再好的金科玉律,都必须具化到每个人身上,因此人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高低。

作为一位学者,吴宓在抗日战争时期并未上战场,但他还是关心民族的危亡,日记中多有流露。但他最关心的,不是日本的侵略,而是中华文明的延续。比起杀敌救国,吴宓显然更擅长的是文化道德救国,他最看重的,也是文化道德救国。他认为,文化不讲、道德沦丧才是真正的亡国灭种。今天来看,他的思想之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但他的学说,无论对错或合不合宜,都是非常真诚的。日记中一句“讲殉道殉情之义理,颇为激昂”,话虽简,却是他信仰的真情流露。

1939年他曾有诗云:“添薪灭火孰仁智,立教兴邦往后贤。”观其所谓立教,大旨便是道德之教(主要是儒家的道德之教)。就此而言,吴宓倒是难得的知行合一的教育家。他对道德的执着看起来有点迂腐,但也正是这种执着,我们可以在他身上发现中国知识分子特别重视道德节操的优良传统,也正是这种执着,使他无论在生前还是死后,都赢得了一大批学子的敬仰。

来源:读书人的精神家园

1
0
57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镇压反革命(镇反)的历史老照片

    镇压反革命(镇反)的历史老照片

    今天我们通过一组珍贵的历史照片,回到当年镇反(镇压反革命)的现场,看看历史的坎坷、唏嘘与沧桑。注:本篇图文只为满足历史爱好者猎奇的需求,不蕴含任何政治意义。倒在血...
  • 禁熏腊肉与彼得大帝的胡须税!

    禁熏腊肉与彼得大帝的胡须税!

    近日,四川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发布通告称,城区将禁止私自熏制腊制品,熏制腊肉、腊肠等,则需要到指定的熏制点。这些指定的熏制点并非免费,而是要收取一定的费用。通江县...
  •  长沙8死5伤撞人案调查:案发前4小时与背后的拆迁安置纠纷

    长沙8死5伤撞人案调查:案发前4小时与背后的拆迁安置纠纷

    7月27日凌晨,长沙市开福区月湖街道舟桥路段发生一起机动车撞人案件,致8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55岁的犯罪嫌疑人粟某某系长沙国营综合农场拆迁户。...
  • 曹雪芹祖籍“鹿泉说”又有新发现

    曹雪芹祖籍“鹿泉说”又有新发现

    本文转自:燕赵晚报曹雪芹和《红楼梦》,有着说不尽的故事,更有着解不完的谜团。比如曹雪芹祖籍究竟何处?在石家庄鹿泉区,85岁的曹子英近...
  • 中国为什么不出售美国国债?

    来源:知乎APP作者知乎用户问题背景:中国对美国经济投入了大量资金,持有美国四分之一的国债,购买了上万亿的美国国债,那这些钱为什么不能收回来,拿回解决自己的教育、医疗...
  • 中国互联网上,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的十大谣言

    中国互联网上,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的十大谣言

    中国,远在东方,和犹太人、阿拉伯人,交集都不多!也没有什么大的利益冲突,应该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问题上,是可以做到客观、公平、公正的立场上的,但是,近些年来,在中国...
  • 为什么克格勃在渗透美国方面比美中情局在渗透苏联方面要成功得多?

    为什么克格勃在渗透美国方面比美中情局在渗透苏联方面要成功得多?

    当回顾冷战时期的历史,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浮出水面:为何苏联的克格勃在渗透美国方面表现得如此出色,而美国和中央情报局在试图渗透苏联时却屡屡受挫?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
  • 中华礼仪用语:令郎、令尊、令堂你都了解多少?这篇告诉你!

    中华礼仪用语:令郎、令尊、令堂你都了解多少?这篇告诉你!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 徐迟跳楼之谜

    1978年1月,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一经发表,便不胫而走,引起轰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而此时的徐迟,正在云南西双版纳采访植物学家蔡希陶,对此一无...
  • 无名英雄杨黄霖和他的情报世家

    2010年9月28日,杨黄霖叔叔病故。那天正是先父金城的忌日,杨家人说杨黄霖是追随老首长西去了……确实,杨黄霖叔叔是爸爸在延安时的得力助手和战友。杨黄霖,在延安交际处工作...

名著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