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魏王豹后,刘邦随即临幸了他的妻子薄姬,周勃:她挽救了大汉
如果在古代,你身为一个诸侯王,有人告诉你:“您妻子的儿子将来会成为天子。”的时候,你会不会因此相信,自己有“天命”在身。
而历史上,还真就有这么一件事情发生,当初魏王豹就相信了相面者的一番话语,他心想:“我妻子的儿子会成为天子,那不就是说明天命在我吗?”
可是魏王豹没有想到的是,他想要的“天命”的确在妻子所生的孩子身上,但和自己却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代国太后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因为基层治理的瘫痪,从而衍生出了暴政,使得秦朝奋六世之余烈的努力,在短短的14年后彻底消亡。
当时原本六国的残余势力卷土重来,在当初魏国的地区中,魏王豹凭借着手中的力量拥兵自立,自称魏王。就在此时,身为宗室之后的薄家知道,想要重新使薄家恢复往日的荣光,必须要攀附上魏王这样的人。
于是他们就将自己的女儿薄姬送到了魏王宫,魏王豹看着薄姬的面容顿时心生喜爱,有人曾经给薄姬相面,说她的儿子有“天子气”,魏王豹听后非常开心,因为薄姬是自己的女人,那么薄姬的儿子有天子气,那么不就是在说我将来要贵为天子了吗?然而事实却给魏王豹浇了一盆冷水,当时正是楚汉争霸之际,魏王败在了刘邦的手下,而尚未生育的薄姬,也被刘邦一并带走。
刘邦将薄姬带走之后,不知道怎的,就忘记了这回事,从来有没有宠幸过薄姬,薄姬自己也只能在闲暇之际和管夫人、赵子儿两个好姐妹谈心。
这两人都是刘邦的宠妃,她们在看到薄姬如此凄冷的遭遇后,心中很是同情,于是就在刘邦面前提起了薄姬的名字。这时候,刘邦才想起了这件事。在管夫人和赵子儿的帮助之下,不久后,薄姬就怀有身孕,并且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为刘恒。
随着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加上称帝之后国事的繁忙,自那以后,薄姬几乎没有再得到过刘邦的宠爱,以至于吕后都对她没有任何的嫉妒之情。在刘邦驾崩之后,吕后将刘邦生前所有宠爱的妃子都一一处理,戚夫人甚至还被残忍的做成了人彘,然而在面对薄姬的时候,吕后并没有难为她,而是将其赶出皇宫,跟随自己的儿子刘恒前往封地“代国”就藩。
薄姬虽然没有得到刘邦的宠爱,却也因祸得福在刘邦驾崩之后没有被吕后清算,反而和自己的儿子一起,来到了封地享受荣华富贵,还成为了代国的太后。然而,尽管如此自己的儿子刘恒已经成为了诸侯王,可是这和当年相面人所说的“天子气”似乎还差上许多,不过很快,一个天大的机会摆在了刘恒的面前。
大汉的救星——百世帝王之师
薄姬为人非常的低调,她不仅因为自己的低调和忍辱负重,保住了自己母子的性命,逃过了吕后的制裁,也为后来刘恒成为皇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刘恒在刘邦的诸子中排行老四,为人忠孝仁爱,非常具有贤君之范。当时孝惠皇帝因为吕后逼迫其观看人彘,被吓的一病不起,不久之后便驾崩了。吕后为了扶植自己吕家的势力,完全不顾白马之盟的誓言,掀起了诸吕之乱。等到吕后去世,陈平、周勃和齐王刘襄一同举事,和当初的刘姓诸王一起将吕家的势力连根拔起。
由于吕后当时扶植的许多傀儡皇帝,都是来历不明的孩子,所以在清除了吕家势力之后,陈平和周勃在挑选合适的皇位继承者的问题上犯了难。
当时齐王刘襄在外举事,出兵出力,在平定诸吕的事情上,刘襄无疑是贡献最大的那一个,可是陈平周勃,因为吕后的先例,使得他们非常看重外戚是否有强大的势力,而刘襄的母亲一家,和吕家的情况类似,所以使得陈平周勃将刘襄排除在外。
此时,有人突然想到了在代国当代王的刘恒,陈平周勃两人又打听了一下其母亲薄姬的来历,发现这个薄姬不仅为人十分低调,并且娘家几乎没有什么势力可言,所以大家就将这个仁厚的刘恒推上了帝位。
这时候的刘恒还是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他在收到周勃陈平请他登基称帝的文书之后,并没有旁人想象的那般高兴,他明显考虑的更多,此时的汉朝大权都在这两人的手中,他们不仅疯狂的屠戮吕家之人,还将那个吕后扶植的傀儡皇帝一同处理。
在刘恒的眼中,陈平和周勃两人就是时刻威胁着自己帝位的隐患,于是他表现的非常谦让,经过不断的推辞之后,刘恒才终于答应进京登基。他在位时期,大汉的国力蒸蒸日上,百姓们安居乐业,刘恒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继续采取恢复元气,与民休息的国策,无为而治的大环境下,汉朝的国力迅速发展着。
刘恒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将权力从周勃陈平手中收回,并且还屡次防御匈奴的入侵,他能够忍让,使得汉朝没有在发展的过程中,提前和匈奴开战,为孙子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儿子刘启失手砸死了吴王刘濞的太子之时,他能够尽力的安抚吴王,使他没有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举兵造反。
在镇压诸侯王叛乱的时候,他借助胜利的余威,将最大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又趁着齐王病逝之际,将齐王的六个儿子通通封王,使强大的齐国一分为六。为日后汉景帝刘启评定七国之乱,孙子汉武帝刘彻颁布推恩令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刘恒一生都非常勤勉,他非常的爱惜国力,从来不奢侈浪费,大汉在他的治理之下,进入了著名的文景之治时代。
汉文帝刘恒在自己驾崩之前曾这样说过:“生老病死是自然之数,谁也无法避免。自己生前没有什么恩德给予百姓,我住着先帝的宫殿都害怕会让他蒙羞,我死后就不要再大张旗鼓的下葬了。”
就这样,一代贤君就此驾崩于长安未央宫中,后世帝王都为汉文帝为榜样,汉文帝刘恒也因此被称为“百世帝王之师”。
信源:《“文景之治”后面的两个女人》——中国知网 作者:周树生
来源:通政司知事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对很多孩子来说,“创造力”最强的时候,往往是写作业之前。因为不想写作业,于是看什么都有趣,手机、文具、头发丝、家务活、窗外飘落的树叶......世间万物,都散发着“致命...
-
从2001年,小布什打响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足足在这个贫瘠的小国里深陷了二十年。事实上,早在很久前,奥巴马政府就意识到美国在阿富汗“重...
- 公元751年,天宝十年,大唐的富庶达到了极点,正月,唐玄宗李隆基拜老子庙、祭天地二神之后,大赦天下,免除全国百姓一年的地税。但,这一切并不能改变帝国的命运,也正从这一...
-
本文转自文汇报古代人物画的传统,是被尊为画圣的顾恺之立下范式的。《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
-
1992年,何新与古巴总统卡斯特罗的绝密谈话纪要,提到三个重要问题
1992年初,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何新前往古巴进行访问,受到卡斯特罗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如此敏感的关口,何新的此次古巴之行,必将引起各方关注。依据何新本人回忆... -
外蒙古独立始末及蒋经国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涉及外蒙古独立细节的回忆
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代表王世杰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迫使国民政府坐到谈判桌前,和苏联商议解决外蒙问题的,还是国民党自... -
转自趣观历史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 西都亭是距唐县城八里的古老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七世纪是白狄鲜虞人的驻地,又作鲜虞邑。战国时期常受晋的侵扰,据【水经注】载,春秋左传昭公十三年,晋筍吴率师...
- 全文共4696字 | 阅读需10分钟11897年的2月20日,对当时的大清帝国来说,也算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筹备了近一年的“大清邮政总局”正式开张。事实上,清朝早在18...
-
整个1952年夏秋季节,中美双方在战线上的对峙和零星战斗都没有停止过,但无论是夏季攻势还是秋季攻势,比起即将到来的上甘岭战役来讲都是小儿科。尽管志愿军在各个战线上都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