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基于道义的财富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是最贴切的表述。孔子财富观中蕴含的社会公正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社会公平正义相契合,可以启发我们正确看待和追求财富。
——————————
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他对待财富的态度和主张,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他了解人们追求财富的普遍心理,但是强调要以义取财;他理解财富增长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基础,所以强调先富后教;他深谙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因此主张将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无论是追求财富、创造财富还是分配财富,孔子都力求将其框定于仁德与道义的范畴之中,体现了他对于社会公正的期许。
首先,孔子认为追求财富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语出《论语·里仁》,以下只注篇名)。如果富贵可得,哪怕从事低贱的工作也无所谓,“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孔子还曾对颜回说“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史记·孔子世家》),他希望心爱的弟子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自己甚至可以去给发了财的颜回做管家。可见孔子是旗帜鲜明地鼓励人们追求财富的。他还进一步指出,“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泰伯》)。如果国家政治清明,为社会成员提供了追求富贵的机会和环境,个人还是不能摆脱贫贱的话,那说明努力不够,绝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但是,当追求财富与坚守道义相矛盾时,孔子绝不会放弃道义。喜爱富贵厌恶贫贱,本为人之常情,“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如果不能通过正当渠道获得财富、摆脱贫贱,那就宁肯不处富贵、不去贫贱。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常有人以此为依据来证明孔子“重义轻利”,其实,孔子“重义”确是事实,“轻利”的说法则值得商榷。他从不反对而且鼓励人们追求财富,只是当求利与道义不能两全时,他赞赏能坚守道义的君子,鄙视只知求取钱财而违背道义的小人。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孔子基于道义的财富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应是最贴切的表述。
孔子的一生,在面对富贵时始终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来要求自己和门下弟子。他曾经官至大司寇,但是因为“三桓”背弃道义而选择放弃;他率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如果肯妥协,也仍有机会谋取官职求得富贵,不再过贫贱的生活。但是,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条件下,求富贵则必然违背道义,那是引以为耻的事,“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孔子坚守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的信念,不管遇到怎样的困境都不会动摇。他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国被困,粮食断绝,子路满怀懊恼责问老师,君子也会如此穷困一筹莫展么?孔子则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卫灵公》)。君子面对穷困能坚守气节,小人遇到这种情况便毫无底线了。在孔子看来,能否坚守仁德与道义,尤其是身处困境之时能否始终不渝地坚守,正是君子与小人的分野。
其次,孔子理解财富增长既是民众对富足生活的期许,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所以强调先富后教。《论语》记载,孔子到卫国,感叹人口已经很多了。人力是创造财富的基础,孔子看到这一点感到很欣慰。学生冉有问他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仅有基础是不够的,还要将人力资本的作用发挥出来,通过创造财富使民众富起来。“既富矣,又何加焉?”那么富起来之后呢?孔子说,“教之”。(《子路》)生活富裕之后,可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孔子不是空谈仁德与道义,而是强调要夯实社会的物质基础,先让人们过上好日子,再进一步通过教化达成谦逊守礼。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时,孔子回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贫而乐”固然很难得,“富而好礼”则是更高层次的追求。以当代的话语表述,富起来之后才能强起来,真正的强起来一定是社会文化和文明层面的跃升。
再次,孔子基于社会公正,反对贫富过于分化,强调要有合理的财富分配制度。“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如果财富分配不公,民众不能各得其所,不仅社会秩序不能安定,统治者也会有倾覆之患。在孔子看来,当时的统治者过多的贪欲,正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原因,也是社会不公正的结果。鲁国的季康子曾经因为小偷太多而烦恼,求教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颜渊》)意思是说,如果不是你过多的贪求财货,老百姓又怎么会去偷盗呢。统治者贪得无厌横征暴敛,民不聊生才会铤而走险。民众富足与国家富裕是一体两面:“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足?”(《颜渊》)民富才能国富,反之亦然。因此孔子提倡救济穷人,多做雪中送炭之事,不搞锦上添花之举,即“君子周急不济富”(《雍也》)。当学生冉求帮助富于周公的季氏聚敛财富时,孔子直接表明态度:“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他干脆地与这样的弟子划清界线。
改革开放和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为全体人民提供了追求财富的机会,培育了全世界最大的中产阶层群体。但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也通过财富分配和占有在某些方面有所体现。孔子财富观中蕴含的社会公正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社会公平正义相契合,可以启发我们正确看待和追求财富。与此同时,在财富分配方面,既考虑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更要采取有效举措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努力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四三二一”教学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9VSZ108)的阶段性成果。)
刘宏伟(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中国传统文化产业涵盖多个领域,以下是一些主要产业:1. 传统手工艺- 陶瓷:如景德镇瓷器、宜兴紫砂壶。- 刺绣:如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雕刻:如木雕、石雕、玉雕。...
- 薄谷开来刑事判决书安徽省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2)合刑初字第00082号公诉机关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薄谷开来,曾用名谷开来、开来、开莱,女,1958年11月15...
- “你要说出名儿?咱也算出过。”李爽的普通话里搅拌着一口京片子。脑后一根又粗又黑的大辫子甩到前面,她发出一连串爽朗的笑声。“那大报小报,电视上,说什么‘有损国格’,...
-
最是无情帝王家!开创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为何在一天之内杀死三个儿子
明成祖朱棣说了一句名言:最是无情帝王家。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尚未夺权称帝,还在北平做燕王,长期与蒙古残余势力周旋,像一堵墙一样把其挡在... -
辞旧迎新,王健林的关键词却是割肉。11万㎡的上海金山万达,被卖给了中联基金,仅最近7天,中联已接管了四座万达广场。12月25日,太仓万达,卖了,12月26日,湖州万达,卖了,...
-
怀古有感:为人民打开阶层上升通道,才是推动中国前进的根本动力
一、天底下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自己革自己的命过去几年,我们中国舆论中有关高考,有关专业选择,有关什么样的家庭条件适合什么考研什么专业的讨论很多。与此同时,央企国企... -
一个16岁的少女被摆成一个虔诚礼佛的姿势,然后被死死的禁锢住,随后喇嘛以熟练的手法切开其头皮,然后将水银从头盖骨上的缝隙中慢慢灌入进去,水银会顺着人皮和血肉之间的缝...
-
本文转自:有画说文史晚清时期,曾经有过五大富商,他们分别是:在道光年间资产高达2600万银圆的伍秉鉴;同治时期资产超3000万银圆的胡雪岩...
- 按:本文是林总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其中大谈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得失问题,大谈古今中外的政变问题,这与当时内部激烈的斗争有关,今人复读之,要用历史分析的眼光来看...
-
1927年10月1日至4日,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在广东三河坝地区进行了一场阻击战,即三河坝战役。此役我军经过3昼夜的顽强阻击,歼敌30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