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根据河北旅游文化广播系列节目《燕赵传奇》音频整理
主持人:韩伟/主讲嘉宾:褚亚玲
不凡成兆才 评剧百花谱
韩伟:
上一回我们说到,霸州红唱着保定老调闯进了北京天桥的演出市场,周福才稳扎稳打苦练功夫成了当红名角。保定老调是名角辈出,光彩灿烂。梨园春意浓,百花齐争艳,燕赵大地上还有一个剧种,影响力也很大,大家随口能说出来不少名角和经典剧目,那就是评剧。评剧出身很低,原本是乞丐要饭时候唱的曲子,根本上不了台面,后来又怎样登上了大雅之堂呢?这个行当里,又走出了哪些当红名角呢?接下来,我们就跟随石家庄学院褚亚玲博士一起走进今天的《燕赵传奇》。
褚亚玲:
评剧是河北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也是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曾经被封为全国第二大戏曲剧种,仅次于京剧。评剧的前身,曾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莲花落”。莲花落也叫莲花乐、落子,宋朝时就很流行。最早是乞丐行乞的时候演唱,后来发展为一旦一丑,插科打诨,为了吸引听众,有些内容粗俗不堪,甚至有淫词滥调和色情表演,屡次遭到官府禁演。
可是后来,有一个人却让这种上不了台面的莲花落改头换面,登上大雅之堂;更创造出了《杨三姐告状》这样的著名评剧,唱红了大江南北。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成兆才。
1874年,唐山市滦南县绳各庄村老成家添了一个小子,他就是成兆才。老成家穷啊,只有四亩沙地、三间草房,爷爷、爸爸都是长工,成兆才从小就帮着家里干活,十二岁给大户人家放猪、打杂。不过,苦日子却盖不住成兆才的天赋。他从小爱唱爱跳,横笛、板胡、唢呐这些乐器他都无师自通。庄里过年、过节、扭秧歌、撂场子他都要跟大人们一块上场,十五岁就成为当地有名的秧歌角。
成兆才聪明好学,村里请来一个秀才到私塾教书,成兆才没钱上学,就经常在教室外面,从窗户眼儿里偷偷学识字,很快学会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还了解了《今古奇观》、《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没钱买纸和笔,他就以树枝为笔,沙滩为纸,练习写字,由此粗通文墨。十七岁那年,父母给成兆才娶了一房媳妇。为了养家糊口,成兆才就拜“莲花落”艺人金开福(金长腿)为师,加入戏班演唱莲花落,很快就独当一面,得到个响当当的艺名“东来顺”。
韩伟:
成兆才在家乡唱红了半边天,就琢磨着到大城市去闯一闯。1901年,他踌躇满志来到了天津,却遭遇到了人生中的重大打击,差一点结束演艺生涯。他究竟遭遇了什么呢?
褚亚玲:
成兆才跟着莲花落班子刚刚来到天津,演了没几天,就被直隶总督杨子骧以“有伤风化、永干力禁”的禁令驱逐出天津。事业上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还不算,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他的继室张氏与幼子接连死去,就像是一个个霹雳打在他的心头。
成兆才心情极度苦闷,一连好几年他都不进城演出,只在三乡五里断断续续的演出。这期间,他当过酿酒工人、扛活、打短工,也卖过香料“荷包”,饱尝了人间辛酸,也为他的剧本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908年,成兆才重整旗鼓,又一次来到天津。可天有不测风云,正赶上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清政府禁止一切戏曲演出活动。就这样,莲花落班纷纷解散,艺人们连饭都吃不上了,成兆才急的满嘴火燎泡。这个时候,又一个人出现了。谁呢?任连会。
任连会原本生在小康家庭,上过私塾,肚子里有不少墨水。他不但懂音律、而且也爱好戏曲,有一副好嗓子,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了胡家坡一带有名的秧歌名角。后来家中遭遇不幸,任连会只能带着孩子们卖艺讨生活,在搭班卖艺的时候,任连会跟成兆才相遇了,两个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
当莲花落陷入绝境的时候,任连会帮着成兆才出主意,说:“莲花落也要活下去,那就得改头换面!得大换血!”
有这样一位军师出谋划策,成兆才开始对莲花落进行大胆改革,重新包装。他的改革会不会成功呢?
改头换面,莲花落怎样惊艳亮相?
珠联璧合,庆春班如何誉满津门?
褚亚玲:
成兆才先生将原来那些粗俗的剧本和表演全都丢掉,创作了《六月雪》、《马寡妇开店》、《花为媒》、《刘伶醉酒》等新的剧本。另外,还对小生、小旦、老生各种行当进行了创新,还吸收了秦腔、乐亭大鼓的板调。演员阵容也从几人小班扩大到几十人的大班。
经过一番修剪、包装之后,1909年正月,莲花落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冀东农村。他们第一次亮台演出就获得了巨大成功,演了五天五夜,台前人山人海,叫好声不断。1912年,成兆才组织了“庆春”班,到各地巡回演出。可是官府多次下令禁止莲花落演出,所以成兆才给莲花落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平腔梆子戏”。
1915年,成兆才率领着庆春班杀回了天津,准备一雪前耻。当时戏班里的当红旦角是谁呢?就是任连会的次子任善丰,艺名叫做“月明珠”。
庆春班在天津租界的晏乐茶园演出,一时间,晏乐茶园门前车水马龙,天天客满,“看月明珠去”已经成了天津百姓的一句口头禅。人们还把月明珠主演的《开啼》、《马寡妇开店》、《花为媒》、《占花魁》与京剧名师刘鸿声的“三斩一碰”相媲美。庆春班一下子火了,门票也从三个铜板涨到了十个铜板。兆才的剧本,月明珠的演唱,可谓珠联璧合,誉满津门。
莲花落这么火爆,惊动了当时正在天津演出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莲花落究竟有什么好,能让大家这般痴迷呢?带着心中的疑问,梅兰芳跟刘鸿声一起去看月明珠的演出。
当天上演的是月明珠的拿手好戏《杜十娘》。观众都落座了,茶园里面来了两个身穿长衫、戴着墨镜、气度不凡的客人,那就是梅兰芳和刘鸿声。他们刚把眼镜摘下来,就被眼尖的观众认了出来,顿时引起一片骚动。
后台的月明珠听说梅兰芳先生来看他演出,紧张的手心都冒汗了。成兆才上前安慰他说:“别怕,梅先生来看戏是瞧得起咱们,正好请他指教指教。”
月明珠定了定神,不慌不忙的登台,将看家本领全都使出来,散席之后,梅兰芳、刘鸿声被请进了后台。梅兰芳握着月明珠的手连连赞赏,“落子大有前途,月明珠是个大有前途的演员。”
打那以后,评剧在天津更火了,逐渐向各地发展开去,从走接卖唱走向舞台、登上大雅之堂。
评剧能够取得惊人的成就,成兆才先生功不可没。他写的剧本没有什么花哨的言语,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特别是对于人物的肖像描写,更加细腻生动、准确传神。
成兆才走红的时候,正是军阀混战时期,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他同情老百姓的疾苦,写出了《杨三姐告状》、《黑猫告状》等剧本,赢得了人们的赞誉。成兆才为民间艺术奋斗了一辈子,留下了一百多部剧本。梅兰芳评价说:“我们今天看到评剧这朵花开得如此茂盛,是和成先生的辛勤劳动分不开的。”
评剧电影《杨三姐告状》剧照,左为谷文月,右为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丽蓉
褚亚玲: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河北的评剧红红火火的发展起来,又出了不少红角,还出了一位“评剧皇后”白玉霜。
白玉霜也是苦孩子出身,1907出生在河北滦县,是莲花落艺人李景春的女儿。她打小跟着父亲走江湖卖艺,在北京、天津一带演出,凭着俊俏的长相、清亮亮的嗓子,唱出了名堂。
都说树大招风,白玉霜唱戏唱红了,这麻烦事儿就一桩接着一桩。1934年的一天,白玉霜正在台上演出《贫女泪》,正唱得带劲,忽然来了几名背枪的警察,说她的戏演得“有伤风化”,市长不让他在北平演戏了,不容分说就把白玉霜等人押上火车,赶出京城。这事儿轰动了北平,后来知情人透露,原来是北平市一位政界要人请白玉霜吃饭,想打她的注意,结果被白玉霜婉言谢绝。这位要人觉的没面子,借口白玉霜的戏内容不健康,把她驱逐出境。
韩伟:
离开北京之后,白玉霜来到了上海。也算是因祸得福,她在这里找到了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她表演的评剧让上海的观众深深折服,还登上了电影屏幕,成为大红大紫的电影明星。那么,白玉霜的演艺生涯能一帆顺风顺吗?
褚亚玲:
她在上海演出时,连续演出四十天,场场爆满,嗓子累坏了才不得不由别人顶替。尽管身体不舒服,她也不放过学习的机会,追着看程砚秋和尚小云等京剧大师的表演,回到家后就细心揣摩,对镜演练,如醉如痴。由于她博采众长、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属于她自己的新路子,当时评剧界的演员很少有人能赶上她。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洪深、田汉也写文章称赞她为“评剧皇后”,甚至还有报纸称她为“评剧坤角泰斗”。
1936年,明星公司推出了白玉霜主演的电影《海棠红》,轰动了大江南北,不仅提高了白玉霜知名度,也让评剧在全国传播开来。
只可惜,那顶皇后加明星的桂冠,给她带来的却是更多的灾难。白玉霜在台上风光无限,在台下却饱尝生活的磨难。她把自己多年来学到的东西,全都传给了养女小白玉霜,最后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间。
严以律己,名旦角剃掉双眉传下何等佳话?
高风亮节,新凤霞带病收徒留下哪般美谈?
褚亚玲:
小白玉霜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五岁跟着父亲从天津逃荒到北京,父母亲养不起她,就把她卖给了白玉霜做养女。她十四岁登台演戏,十六岁那年接替母亲担任主演,挂出“小白玉霜”的牌子。几年后白玉霜在北京病故,小白玉霜正式挑起了母亲的班子,在京津一带享有盛名。
别看她名气大,可是在同龄演员中却从不摆架子,一直关照着比她小七岁的后起之秀新凤霞。当时的戏班不为女演员准备行头,都是自己准备。可是新凤霞家里穷买不起,小白玉霜就主动把自己的行头借给她用。在新凤霞演出的时候,还专程赶去给她把场,处处提携这位小妹妹。这在人情淡漠、同行是冤家的旧时代,非常不容易。
小白玉霜非常敬业,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她参加电影《秦香莲》的拍摄时,因为剧情需要,毫不犹豫的剃掉了自己的眉毛,等到卸妆以后,只好蒙着头纱回家。这件事儿,已经成为戏剧界的佳话。
除了这些老辈儿艺术家,还有很多后起之秀,其中一个就是刘秀荣。在河北戏曲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梆子有裴艳玲,评剧有刘秀荣”。刘秀荣1957年生于河北省阜城县,打小喜欢评剧,十四岁考入县剧团,十七岁登台挑大梁,她演的《花为媒》、《刘巧儿》、《吕布与貂蝉》深受家乡父老喜爱。
花为媒剧照,来自网络
1982年,秀荣想要拜师,没有人替她穿针引线,她把自己的唱段录音寄给在家养病的新凤霞,可心中还是七上八下。没想到八天后,她接到了新凤霞的丈夫、著名剧作家吴祖光代写的回信,欢迎她进京学艺。新凤霞不愧为梨园伯乐,她不顾自己正在生病,收下了这个没见过面的弟子。秀荣背着小米、绿豆兴冲冲地去了北京,一进门就磕头,结果小米、绿豆洒了一地。新凤霞被她的真诚和朴实深深地打动。第二天,就在北京的一家大饭店为她举行了拜师仪式。
刘秀荣悟性好,人勤快,肯吃苦。新凤霞像母亲一样,对她疼爱有加,可是要求也很严格。有时为练习一句唱词,要反复唱数十遍、上百遍。老师让她抓一把豆子,唱一遍捡一粒丢进碗里,豆子没有捡完不准停。在新凤霞的指导下,刘秀荣很快成长为新派评剧艺术第一传人,享誉国内外,还被欧洲观众称为“中国评剧公主”。
这正是:
莲花落子传千年,一代宗师不平凡,
评剧皇后白玉霜,代有新秀天下传。
本页面二维码
© 版权声明:
本站资讯仅用作展示网友查阅,旨在传播网络正能量及优秀中华文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 联系我们 予以删除处理。
其他事宜可 在线留言 ,无需注册且留言内容不在前台显示。
了解本站及如何分享收藏内容请至 关于我们。谢谢您的支持和分享。
猜您会读:
- 说起民国,不少人脑海里会浮出影视剧里的桥段:民国时代,风雨飘摇的上海滩,有灯红酒绿,也有名媛大师。多少英雄豪杰前赴后继,演绎了一出出江湖恩怨,故事令人荡气回肠。然...
- 对棚,又称“对台”、“卡戏”,是一种源自中国东北及南方部分地区的民间娱乐形式,在婚礼、丧葬、庙会等场合。有钱有势的人家会雇佣两个戏班或鼓乐队同时演出内容相同的戏剧...
- 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涵盖了打击乐器、拉弦乐器、吹管乐器以及弹拨乐器四大类别。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索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其中,编钟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代表之一。编钟这...
- 一张图看懂手串不同颗数的寓意,建议收藏!
- 中国古代首饰大全:发饰:包括笄、簪、钗、步摇、钿、扁方、梳篦、华胜、抹额等,用于固定和装饰头发。耳饰:如耳环、耳坠等,用以装饰耳朵,材质多样,造型各异。颈饰:包括...
-
美国国防部与比尔盖茨制造了新冠病毒,专利号10130701,西方多国合作将艾滋病毒基因植入SARS以研制疫苗名义制造全球疫情
33级共济会大员,美国国父华盛顿列席共济会会议画像。比尔盖茨是美国第二大利益集团,医药综合体的代言人。奥巴马、盖茨和中情局对新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 - 人类需要巫术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历史、文化、心理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一、历史与文化背景原始信仰与崇拜在远古和上古时期,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有限,他们倾向于相信超自...
- 现在中国的科技发达了,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农业没啥科技含量,又土又落后,至于农历(阴历)这东西更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但如果抛开现代社会的大量高科技设备,不买上一本阴历的...
- 如今这春节,竟被人说成是靠一帮50、60后在苦苦支撑,他们成了最后一批认真过春节的人。这话听起来,既无奈又心酸。我不禁要问,究竟是谁,让春节变成了这般模样?是那些渐行...
-
中国农历新年,为什么不能翻译成Lunar New Year?
爆竹声中一岁除,Amid the crackle of firecrackers,the old year takes flight.春风送暖入屠苏。The spring breeze brings warmth,and Tusu wine brings del... - 文字是有能量的,且密度极高,甚至远超核爆。它是沉默的,却是震耳欲聋的;它是无色的,却是色彩斑斓的;它是简约的,却是气象万千的;它是渺小的,却是包罗万象的;它是朴素...
-
外蒙古独立始末及蒋经国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涉及外蒙古独立细节的回忆
1945年8月14日,中华民国代表王世杰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签字。(迫使国民政府坐到谈判桌前,和苏联商议解决外蒙问题的,还是国民党自... - 刘邦干掉了除了长沙王吴芮之外的所有异姓诸侯王,同时还将忠心不二的萧何下狱,汉初三杰除了张良没有被折腾过,其他两人皆经历了囚或杀。朱元璋上位之后,帮自己打天下的李善...
-
这两本书被清政府所禁,但却传入欧洲和日本,为他国的发展提供便利
满清时期,因为满族人数远远少于中原地区的人数,导致满清皇族一度有些不自信,其中最主要的体现就在于文字狱。除了因字定罪之外,清朝还对... -
近年来,按照公安部部署要求,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查处借“灵修”等旗号从事非法培训活动的公司机构,有力遏制了此类活动的发展蔓延,有效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
-
图:1900年12月31日,北京东单大街,清兵恩海面朝西北跪下受刑。一1900年12月31日,19世纪的最后一天。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一天是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十,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
-
文/郭歆抗日战争初期,日军攻势凶猛,国军节节败退。1938年春,日军计划南北夹攻,打通津浦铁路,合围徐州时,遇到了中国军队的迎头痛击。4月7日,蒋介石收到了“台儿庄大捷”...
-
所谓“西方伪史论”,直指西方文化的根基,认为西方古史的根基——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的历史,是近代欧洲人伪造的,代表作有何新《希腊伪史考》,董并生、诸玄识等人《虚...
- 最近忙于写长篇,进入了绝交游、少娱乐的状态,很久没更新。近一年看了不少研究锦衣卫的书籍和论文,时常摘其要点,去粗取精,最后缝合成此文,详略得当,对于写明代锦衣卫背...
-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体系中,科、处、局、厅、司、署、部等是较为常见的机构称谓,你知道吗?其实它们与中国古代的官制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古代以“科”命名的行政机构,...
- 老高(化名)是揭阳市惠来县华湖镇先春村村民。按他的话,卷入这些“恩怨”完全是个意外。老高早在40年前就离开家乡在外谋生,辗转去过几个地方,后来一直在广州做水果批发的...